首页 > 中山库 > 新闻报道

百年中山:“八五”期间的“上交通 加基础 再腾飞”

2021-06-28 09:26:05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要发展先建路,路通财通。随着国内的经济发展,汽车运输慢慢取代轮船运输,路就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中山在90年代的时候,是怎么解决“路“困的呢?

  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杨振鹏:“在‘八五’计划期,中山的公路密度不足;主干线公路薄弱,贯穿全市的广珠公路是唯一的主干线,承受着巨大的运输压力。正所谓路通财通,于是在1990年8月17日,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上交通,加基础,再腾飞’。”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刘林涛:“当年, 中山到处都能看到修桥筑路的景象。像东阜公路,城桂路,中山港特大桥等,都是在那时候开始建立的;其中中山特港大桥总长2024.3延米,1992年12月3日该桥建成通车,减轻了广珠公路的车流压力。借助交通的建设后的便利,五桂山镇规划了石鼓新兴科技工业区;坦洲镇兴建‘大金斗湾‘小金斗湾工业区,外商纷至沓来,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初步形成;横栏镇经济得到发展,199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4.2亿元。那么中山的经济,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