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山对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伴随而来的是大批富余劳动力转移,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从1978年至1983年,乡镇企业在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占了全市工商税收20.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刘林涛:“1984年,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发展区乡企业,是全市的工作重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抓区乡企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全市拥有了一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名牌,比如小榄固力制锁集团公司,沙溪镇的‘马克张’时装公司等。到了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中已有21家集团企业,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已达76亿元,纳税8.5亿元。两年后,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27%,稳稳占据‘半壁江山’。”
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