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现场会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启动会。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卫计局、中山市发改局、中山市食药监局、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中山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与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山市卫计局局长雷继敏介绍,该“十三五”行动计划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到2020年,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建立起以镇区综合医院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服务设施设备基本完善,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管理更加规范,中医药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二是85%以上镇区综合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创建一批全国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三是100%镇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100%镇区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达到30%以上。
此外,该“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陈星海医院、黄圃人民医院、三乡医院3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镇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城乡每万居民有0.4-0.6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镇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5%以上。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市级中医医院对口支援镇区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4所;90%以上村级和街道医疗机构设有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区域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较“十三五”初期提升10%。
根据该行动计划,2021年3月底前,广东中山对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对完成预定工作任务和目标的镇区进行通报奖励,对达不到目标的镇区进行通报批评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