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在公布的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中,南朗镇崖口村榜上有名。生态兴则文明兴,稻田如茵、白鹭起舞的崖口保护好了生态也留住了乡愁。
在崖口村的一片稻田里,一群小学生已经忙碌了两个小时,孩子们收割的稻穗通过打稻机,分离出一颗颗稻粒,这些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有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以后吃饭会“光盘”,把每一粒饭都吃干净。
今年夏天的一场台风,让崖口村200多亩稻田受灾。村党支部书记谭锦鹍想到在减收的稻田里开展亲子活动,收取费用弥补农民损失的同时也发展了旅游。而对于家长和孩子们,这既是一次有意义的亲子活动,也是一次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春种秋收,崖口一年四季都是景,崖口已经成为中山人身边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近几年来崖口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2017年崖口的第一家民宿开门营业,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每到节假日一房难求。朱阿姨一家专门从广州过来,民宿是女儿在网上找的,来了之后发现确实不错,风景、绿化、卫生都很好。
民宿老板谭健祖籍崖口,在外地出生长大。从小每年都会跟家人回乡祭祖,对故乡有很深的情感。2016年,难舍故土的谭健回到崖口,把祖屋重新装潢。4年来,谭健感受到了崖口的变化和发展。他说:“现在越来越多产业链出来了,包括云吞一条街、煲仔饭一条街、海鲜一条街,我觉得我们的家乡很有希望,百姓的生活更能安居乐业。”
良好的自然生态,不仅吸引了游子回乡定居发展也受到了候鸟的青睐。在崖口湿地,已经有成群的白鹭来过冬。南朗镇崖口村创文专干谭锦明告诉记者,年初年尾的时候候鸟更多,因为这里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现在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生态片区。
现在没有工业的崖口村走出了一条种养业加旅游业的发展道路。谭锦鹍介绍曾经中山首家外资企业就在崖口,他说:“为了工业污染了我们几万亩的土地的话,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我们觉得这样污染了我们的环境不值得,就把那些厂慢慢的全部请走。”
生态兴则文明兴。去年崖口村集体收入2400多万元,股民人均分红5000元。村里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股民的社保和医保。还设置了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补贴幼儿教育。谭锦鹍骄傲地告诉记者,村民晚上不锁门都可以,村里面好多年都是零治安案件。
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