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新闻报道

小康探索:广东中山深挖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2020-08-08 10:28:22 来源:中山日报

  2020年8月,在一棵古老榕树的遮蔽下,几位老人坐在新建的石凳上纳凉。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施工队正架着工具,不断忙活着将村里的大队部旧址进行翻修改造。这是广东中山板芙镇里溪村开展红色旅游的进一步规划,也是擦亮红色名片的关键一步。

  里溪村是广东中山板芙镇的一个革命老区村。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广东中山抗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些年来,为了擦亮红色名片,深入挖掘里溪村的红色文化,该村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引领下,进一步收集村里的红色物件,计划在原有200平方米的历史展厅基础上,增设一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村史馆以及500平方米的礼堂,专门培育专职讲解员,为在新时代进一步讲好里溪村的红色故事做好充足准备。

  革命老区里溪,抗战期间英雄辈出

  里溪村是位于广东中山板芙镇南部的一个秀美小村庄,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靠神湾镇,西邻石岐河,北接金钟村,由月角、鲤鱼头、大树林三个自然村组成,山地与耕地各占一半。由于该地依山傍水,每到鲤鱼产卵时,村里的两条小溪内总有数不胜数的鲤鱼向山上洄游,因此它又被老一辈的人称为“鲤溪村”。

  里溪村是广东中山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在抗战时期,里溪村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他们克服了没有粮食、弹药等各种困难,在村民的帮助之下,对敌作战数十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许多战例。”里溪村历史讲解员林永志说。

  1938年12月,由于当时广东中山抗日先锋队已经成立,一区党委派出黄衍枢来到里溪村,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里溪村梁振昭、蔡祥等人团结村内男女青年40人,成立了抗日先锋队鲤溪中队。抗战期间,鲤溪抗日先锋队先后经历了10多次大小战斗,为珠江纵队输送了十多位抗日战士,涌现出蔡锡洪、蔡万生、林关裕、蔡万添、蔡日生、萧容欢等抗日英雄,为广东中山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8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里溪籍烈士,由当地老人福利会代表成员发起,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里溪村筹建起了里溪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刻写着蔡锡洪等6名在抗战中牺牲烈士的名字,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欧初同志题词“浩气长存”。如今,这里成为了广东中山板芙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各地的中小学生来这里参观,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里溪村村党总支书记林国厂介绍。

  探索红色旅游路线,聘专员讲好红色故事

  近年来,为了让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广东中山板芙镇结合里溪村实际,在里溪村党群修身中心里开展党史教育展览,并聘用专职讲解员对展览进行讲解。

  林永志是被聘用的一名讲解员,也是土生土长的里溪村村民。“我觉得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村里的历史介绍给大家,是一件非常自豪和光荣的事情。”除了背下近10000字的讲解词,在每次讲解过程中,林永志还会将自己对村庄的认识和上一辈流传下来的历史告诉游客。据了解,2020年以来,他已接待了近100批次的参观游客,人流量最大的一天接待了6个批次。“无论多累,都非常值得。”林永志笑道。

  此外,为了配合红色旅游路线的规划,广东中山板芙镇里溪村在2017年着力整治村内的水环境,将原本位于河流上游的27个养猪场进行清拆,从源头杜绝污染。同时,还在河流下游约一公里开展清淤工作,清理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当时养猪场关停的面积接近16000多平方米,一经关停和河流清淤,小溪的异味就散去了很多。”林国厂说。

  2020年,里溪村计划在原有200平方米的历史展厅基础上,增设一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村史馆。“7月中旬开工,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装修改造。”林国厂指着党群修身中心旁边的一处老建筑介绍说,“这处老建筑为上下两层,约500平方米,本是里溪村大队部旧址,装修改造后将打造成为一个承载里溪村集体红色记忆的村史馆。”今后,里溪村将利用好这个宣传阵地,讲好里溪村的红色历史故事,发展好里溪村的红色旅游。

作者:李鑫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