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志书年鉴

广东省中山市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

2021-06-09 18:38:43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9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包括建设停车信息服务平台、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智慧安防进校园、建成开放一批公园、增加幼儿园和公办中小学学位、“爱眼护齿”健康行动、优化政务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上线中山“阳光食品”应用程序(APP)、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建设停车信息服务平台  年内,停车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开展项目设计、可研报告编写、挂网招标等工作。12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中山市停车场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条例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提出建立全市统一的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规定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旧楼加建电梯专窗”,审批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制定既有住宅加建电梯项目施工许可申领业务指南需提交的申请材料目录、工程监督验收简易程序以及既有住宅加建电梯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简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设和验收程序,规范既有住宅加建电梯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全市受理旧楼加建电梯规划许可219宗,完成加建电梯103台。

  智慧安防进校园  全市有2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安装“智慧安防进校园”系统并通过内部验收。该系统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系统性的智能安全防范管理措施,通过对校门出入口和周边活动人员进行动态人脸检测、人脸抓拍比对,实现陌生人及黑名单识别警告,同时对接公安机关视频云和大数据系统,实现动态管控,有效解决个别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导致家长接送小孩不能进校园的问题。年内,系统服务学生逾2.5万人,服务家长逾5万人。

  建成开放一批公园  9月6日、9月30日、11月15日、12月30日,金字山公园、金钟湖公园花田夏木区及瀛洲荷风区、树木园三期工程、广东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部分建成园区先后对外开放。7月12日,气象公园工程竣工并验收,推进公园周边滑坡治理工程。紫马岭公园北广场公共人防工程及树木园地下公共人防工程推进前期工作。

  增加幼儿园和公办中小学学位  市财政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5296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用于支持镇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学位资源奖补资金794.9万元。全年全市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5465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加大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奖补力度,依据《中山市镇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建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奖补办法》,全年提供项目奖补资金1.4亿元,建成学校1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8568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爱眼护齿”健康行动  为全市5万名3—6岁儿童提供免费口腔检查,为2万名6岁儿童提供免费视力筛查,掌握全市各年龄段幼儿龋齿率、近视率、远视率及常见病发病情况,促进儿童眼部常见病早诊早治。开展口腔及视力预防保健知识讲座,举办“爱眼日”及“爱牙日”公益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对眼部、牙齿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优化政务服务  制订《中山市全面推进“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推行综合窗口模式,融合部门业务推行“一窗通办”。整合市行政服务中心现有224个窗口为企业类综合窗口、民生类综合窗口、诉讼类综合窗口,分类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并聚焦民生服务重点领域,设置不动产交易“一窗通办”窗口8个,整合“查档、缴税、缮证”3个环节,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确保全市二手商品房交易业务于3个工作日内办结,中心城区当日办结,最快80分钟内办结。破除数据壁垒实现“一网通办”。推动“一窗通办”改革支撑系统建成投用,采用“机器人”数据抓取技术破除国家、省垂直系统数据壁垒,建成一网通办、数据集成、互用共享的网办平台矩阵,利用电子签章、档案、证照等手段降低申请人办事门槛。事项流程再造助力“一次办成”。按照“最小颗粒度、最清细节度、最大便利度”要求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第五次流程再造标准化工作,全市1458项依申请办理事项进行再优化、再梳理,定制至各网办系统应用,减少群众办事不明白、多次报、反复跑情况,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使中山市成为全省政务事项标准化工作领先城市。启动免费证照邮政速递服务,节约群众办事时间成本,提升办事效率,全年为群众免费速递证照5万件。

  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  确定东区起湾学校等20间面向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的民办学校,分别开设武术、舞蹈、美术、吉他、书法、棋类等课程,惠及1.7万人次。10个亲子阅读基地通过验收并挂牌,制定亲子阅读示范基地工作指南。年内,亲子阅读基地组织亲子阅读活动104场,6015人次参加。

  上线中山“阳光食品”APP  12月,中山“阳光食品”APP发布,全市1160家餐饮店、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及下属门店、农贸市场和食品小作坊上线。该平台同时满足消费者、商户和监管部门等多方使用需求:消费者可查看商户食品安全信息,观看实时监控视频并开展评价、投诉;商户可开展食品自查安全管理及进行线上学习;监管部门可实现线上巡检、抽查考核等。年内,先后印发《中山“阳光食品”APP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山“阳光食品”APP项目运维管理方案》《中山“阳光食品”APP部门联络机制》等管理制度,保障项目正常规范运行。对接“中山食安”微信公众号,设立“阳光食品”专栏,实现上线单位“一店一码”,提升餐饮单位自律性。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阳光食品”上线单位后厨情况,了解食品安全状况。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博爱路—翠景路立交、长江路先后于10月8日、12月15日建成通车。改善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出行环境,松苑路、富湾南路、康湾路等23条道路路面及综合提升改造完工并恢复通车。11月29日,国道105线细滘大桥至沙朗段设置小型车辆专用车道工程竣工验收。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