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生态优先理念,厚植专业镇发展优势,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主题特色小镇”。2017年,中山市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印发《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或制度,逐步形成“1+N”政策体系。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以绿色引领发展、保护历史文化、保障公共服务、规划协同创新为原则,明确要动员凝聚各方资源,合力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格局。
一、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中山市特色小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是全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市的重要载体。
产业特色鲜明。小镇建设根据中山市城市发展定位,特色小镇聚焦支撑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选择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的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规划布局合理。小镇建设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控制规划面积,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功能融合完备。小镇建设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创新创业活跃。小镇建设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投资机制创新。特色小镇建设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5年内建成。
公众参与,政民互动常态化。明确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推进机制。首先明确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中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推进机制中还明确设有专家咨询机制,成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设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特色小镇建设统计监测制度;设公众参与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民互动,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商会、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
制定考评制度。在特色小镇的申报建设程序中,实行建设任务一年一考核,并要求体现产业类、科创类、文化旅游类差别化要求。明确督促落实机制,对建设进度滞后的,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对通过年度考核的,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下一年度取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退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二、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2017年1月7日,中山市发展改革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筹办中山市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评选会,全市25个镇区的33个参评特色小镇分别由所在镇区主要领导作PPT路演汇报,综合介绍参评特色小镇的规划理念、产业定位、投资规模、生态环境、生活服务等方面情况。来自市内外不同领域的20位专家评委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对初步入围的特色小镇作综合评价,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建议,并分别推荐优先实施建设的小镇名录。以此为参考依据,最终遴选产生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1月15日,中山市第一批实际特色小镇评选汇报会召开,根据特色小镇的评分排序、各专家组的讨论意见,结合中山各镇区实际情况,会上经过各位市领导研究讨论,确定并公布中山市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6月28日,中山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集中动工仪式在火炬开发区举行,火炬开发区智慧健康小镇、东区三溪古屋文创小镇、小榄镇菊城智谷小镇、南头镇中国品牌家电特色小镇和三角镇迪茵湖小镇5个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宣告动工,标志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12月12—15日,以“探索独具广东魅力的特色小镇之路”为主题的2017年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现场会暨特色小镇交流对洽会在中山市举行,开展特色小镇交流对洽和专题研讨。
2017年,市政府共安排6000万元市财政专项资金,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小镇进行奖励。至年底,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中有17个完成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特色小镇重点项目方案策划、投资主体遴选等前期工作有序进行,项目动工建设加快,基本实现“一年打基础”的工作目标。12个特色小镇推进建设项目54个(不含商品住宅项目),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41亿元,其中新动工项目35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
中山市特色小镇屡获国家和省级“金字招牌”,推荐古镇镇、大涌镇2个特色产业专业镇申报国家特色小镇和省级特色小镇,2016年古镇灯饰特色小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后,2017年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东升国际棒球小镇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古镇灯饰特色小镇、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小榄菊城智谷小镇入选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名单。在2018年省级基建投资计划(第一批)中,中山市3个特色小镇获专项投资补助共400万元;其中小榄镇菊城智谷小镇获补助100万元,古镇灯饰特色小镇和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各获补助150万元,投资补助主要用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资料链接:
▲中山特色小镇“成绩单”
2个中国特色小镇
●古镇灯饰特色小镇
●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1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东升国际棒球小镇
3个广东省特色小镇示范点
●古镇灯饰特色小镇
●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小榄菊城智谷小镇
▲中山市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1.小榄镇菊城智谷小镇
2.大涌镇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3.南朗镇翠亨旅游小镇(融合中国音乐特色小镇)
4.古镇镇古镇灯饰特色小镇
5.火炬开发区火炬智慧健康小镇
6.港口镇广东游戏游艺文化小镇
7.石岐区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小镇
8.东区金钟湖体育健康小镇
9.南头镇中国品牌家电特色小镇
10.三乡镇温泉小镇
11.东升镇国际棒球小镇
12.南朗镇华南中医药健康小镇
13.沙溪镇时尚服装小镇
14.板芙镇板芙小镇
15.五桂山长命水沉香小镇
16.东区三溪古屋文创小镇
17.三角镇迪茵湖小镇
18.民众镇民众岭南水乡休闲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