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志书年鉴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探索构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基础平台

2021-06-21 21:43:39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1年以来,中山市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善治中山为目标,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核心,紧抓全民参与社会治理,主打“全民牌”,开展全民治安、全民创文、全民公益等系列全民参与社会治理行动,至2017年底,中山市实现社会管理从单向度到多维度、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创新党政部门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社会公众自下而上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善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山市社会治理系统由社会管理、社会自治和社会基础三方面内容构成。社会管理注重自上而下,以权力为主导,注重党政部门在民生保障、问题治理和矛盾化解方面“有为而治”;社会自治注重自下而上,以权利为主导,注重动员群众、基层组织在社区自治、社会组织自治等协商治理方面“无为而治”。二者均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山市社会治理系统与十九大提出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求高度契合。2017年,中山市连续六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成为广东省唯一四夺“长安杯”的城市。在完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过程中,中山市 “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简称“博爱100”)撬动各方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性枢纽组织带动社会组织广泛开展覆盖全社会的公益项目,助力社会组织成长壮大,带动全民参与,为中山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打造基础平台,实现公益服务社会化供给新机制。

  2013年,中山市启动一年一度的“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作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推进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该模式实现“群众点菜、政府支持、社会配餐”的公益服务社会化供给新机制,满足市民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并建成跨界合作、“互联网+公益”的现代公益生态圈。“博爱100”每年征集和评选300~500个优秀公益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出种子资金,搭建公益创投平台;热心市民与企业参与、资助和监督公益项目;社会组织策划、竞投和实施公益项目的“全民公益1+1+1”模式由社会组织转化实施,三方联动带动更多社会资源点对点地投向社会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强化党政主导和全民参与,鼓励社会群众和社会组织自我发现需求、自我提出解决方案,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源点对点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至2017年底,5届“博爱100”共吸引2083个社会组织和草根志愿团队申报项目,征集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和群众多元化需求的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6734个,评选出市级、镇区和社区优胜项目2666个,组委会共投入种子资金2136万元,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资金5662.4万元,凝聚2万名社会组织成员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市民群众200万人次。“博爱100”通过五个“坚持”,持续完善全民公益行动。2014年4月17日,“博爱100·全民公益1+1+1”模式获评为广东“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2014年度优秀案例。

  一、坚持政府、企业、社团、公众四方联动,实现全民参与社会治理

  一是党政部门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建立推广和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公益服务。2013年,中共中山市委办和市府办印发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调研起草的《关于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的方案》,“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由此启动。为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山市将政府政策资源支持、企业资金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实施、城乡群众参与等有效结合,形成创新社会治理的“组合拳”。由党政部门发挥牵引作用,用政策导向和种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公益资源支持实施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项目。

  二是工商企业自主选择支持的公益服务项目。在“博爱100”公益创投过程中,企业在众多的服务项目中进行比较、挑选,选取既契合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又服务城乡群众需求的项目进行定向捐助,实现双赢或多赢。

  三是社会组织实施项目,保障公益服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效益。“博爱100”项目由社工机构、志愿团队、公益组织等实体运作,保障服务目标的实现与持续。至2018年2月底,全市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有2259家,其中社会团体66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588家,非公募基金会3家。其中,有中山市评出的在同类型、同行业、同地域的社会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政策引领、龙头带动、自律管理作用,并承担相应服务管理职责的枢纽型社会组织13家。至2017年底,13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并孵化社会组织145家、培育76家,初步形成“群团组织”带动“社会组织”、“枢纽组织”带动“中小组织”的工作格局。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市专项资金以项目化形式参与破解社会治理难题。2017年,全市投入扶持资金57万元,扶持市律师协会、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菊城公益中心等6个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律师调解中心建设、“阳光使者”——涉罪未成年人帮扶专业志愿者队伍培力计划、“益起干”公益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等6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初步形成具备有党团建设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行业信息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的枢纽型组织体系。

  四是市民和新中山人齐参与。“公益就在家门口,服务你我随手做”,市民和新中山人通过一元起捐和网络众筹推动项目发展、利用业余时间选择参与服务活动,使社区、农村群众了解熟悉项目的服务内容、活动形式,乐于参与其中。

  二、坚持项目化打造市、镇、社区三级社会公益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党政主导和社会协同,不断打造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至2017年底,中山市“博爱100”成为党政部门联系和发动群众最后一千米的重要创新载体,由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等12个党政部门协同举办;并形成主版块公益创投、镇区版块公益创投、红色创投、社区公益创投大赛、“逸仙杯”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工益春笋”职工服务公益创投大赛、同心·公益周末和“专业社工 全民义工”创投大赛8个主题版块;纵向设立镇区版块14个,镇区通过自主开展公益创投,每年实施500~600个公益项目,打造市、镇、社区三级社会公益服务体系。“创益菊城”版块孵化实施妇幼家庭、生态环境等11大类294个公益项目。第三届“博爱100·活力坦洲”版块细分为“平安坦洲”“和美校园”“有爱·友邻”等子版块,共征集项目165个,最后评审入围项目120个,并投入配套资金230万元,坦洲成为全市支持项目数量和配套资金投入最多的镇区。

  二是项目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用项目化公益动员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引导社会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结合一年一度的社会善治“金点子”大赛,由百姓点心愿“菜单”,政府支持种子资金,社会组织动员“配餐”,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2015年以来,社区公益创投大赛针对社区民生个性化需求,为特定人群开展个性化、多元化服务,先后实施项目962个。举办“Happy在星星小镇”自闭症儿童及家长支援计划,通过开展社会融合与家长增能活动,搭建自闭症患儿、自闭症家庭、志愿者、邻里互助支持的资源中心平台。达达熊荒岛图书馆开展“72小时书店”公益项目,举办“在行动中阅读”“深夜书店”“青年Talk”等活动,为群众在社区搭建阅读、交流和自我成长空间。

  三、坚持聚焦民生热点和社会治理难点,打造紧密平安共同体的有力载体

  以竞争性方式提供资金和资源链接平台,推动广大社会组织服务进入更多的社会治理领域,尤其是聚焦全民禁毒、青少年帮扶、社区矫正、拥军优属、家庭教育、助老扶困等社会难点和民生热点问题,为中山市四夺“长安杯”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五届“博爱100”有市级优胜项目和品牌项目112个,其中“禁毒”“防骗”“社矫”“重点青少年帮扶”等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项目、民生实事项目85个。坦洲镇调动外来“候鸟”老人的积极性,孵化成立健身操协会,并组织推进“全民防骗保钱袋”、商住小区“平安驿站”、“关爱小区保安”等项目,带动居民邻里互动守望互助,共建平安社区。

  四、坚持成长与成功并重,打造优秀公益项目集群和团队集群

  立足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和孵化草根志愿团队,培育社会治理精品项目和培养创新菁英人才。通过点对点和一对一的项目优化,跟踪督导项目,提升项目整体质量。对项目进行等级评估,多次获优秀等级的项目列入品牌项目,并直接获得种子资金扶持。开展公益训练营、项目分享会等活动,强化品牌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博爱100”优秀项目集群。每年选拔50多名公益项目骨干和各社会治理部门骨干人员跨界合作,推进实施“社会治理菁英成长计划”,通过体验式学习和小组式学习,以问题为本,强化项目策划运营能力,提升骨干人才的领导力,促进已注册的社会组织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推动草根志愿组织走专业化之路,培育大量社区社会组织。市家教协会通过“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领袖培育计划项目培育家长领袖270人,孵化“叮咚荒野学堂”等家庭教育公益组织和项目13个,辐射家教志愿者4000人,成为享誉全国的家庭教育品牌项目。

  五、坚持借力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阳光公益,广泛传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博爱100”以项目实施成效为生命线,为督促项目实施,开发项目管理大数据系统,并链接“善治中山”微信公众号,记录入围项目实施全过程,及时上传和公开项目计划、实施动态和经费开支等台账管理。制定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推动公益项目管理合法合规和公开透明,实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依托“博爱100全民公益园”网站和“中山发布”“善治中山”“志愿中山”等微信平台,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联动腾讯公益等国内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组织项目上线腾讯“9·9公益众筹”,2017年筹款355万元。与“今日头条”合作建立“博爱100”项目“头条号”矩阵,广泛传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