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片

梅州西郊古驿道旁的这个地方,记录着抗元名臣文天祥的足迹|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

2021-06-16 10:42:44 来源:本网

兴宁西郊古驿道是广东梅州地区一条重要的古驿道,是由西面进入兴城的唯一通道,全长2公里多。明洪武年间,随兴宁县治从洪塘坪迁移至今兴城池而建成。西至五华、龙川、河源,直至广州省府;东至兴城、梅州,直至福建。古驿道周边多为古代屯军、屯粮之地,曾经为兴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西郊古驿道周边现存有马路下大王屋、高岭下王屋、朝天围饶屋等近20余座围龙屋。其中的朝天围饶屋,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命名的。它的占地面积3871平方米,为三堂两横一围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池塘,共有6厅98间房,斗门4个和围墙,现整体保存完好,主要作为饶氏祠堂使用。

朝天围饶屋

相传,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攻宋,身在江西的文天祥听到消息后变卖家产,充作军费,组织义军,入卫临安。公元1277年的兴国一战,文天祥被元军击败,于是收集散卒来到西郊。文天祥忧国忧民,对朝庭忠心耿耿,每天都在此地设龙牌,穿袍服,面北朝拜,行朝皇之礼。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文天祥,便在原驻地建朝天祠奉祀他,同时也把这里命名为“朝天围”。

2009年,朝天围饶屋被评为兴宁市特色民居。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饶氏族人聚集在朝天围赏灯祭祖,参加人数众多,舞龙舞狮、摆茶设宴、热闹非凡。

朝天围饶屋

除此之外,这里的文化氛围也非常浓厚。从清末民初开始,人们在这里兴办私塾,后来又改建为朝天小学、文山纪念学校,人才辈出。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延续教育的“火种”,私立广州大学的师生们翻山越岭,在朝天围设立了分教处,在战火中一边办学、一边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写下了一段动人的学术抗战史。

私立广州大学迁至朝天围的路线

当时,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广东知名书法家麦华三都在此居住和任教。省抗日宣传队的“剧宣七队”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史进、潘予等也在此扎营。目前,朝天围的大门处还留着当时的两副诗联:“诗庚棠棣怀为爱,庭长芝兰挹异芬。和气始能生瑞气,书声方可振家声。”

私立广州大学师生们的精神至今仍在鼓舞着大家

编辑:陈堃妮

审核:庄丰豪 温俊

素材来源:梅州日报 梅州新闻联播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