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至13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团沿着汕湛高速,前往云浮、茂名、湛江三市,记录高速公路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云湛高速--形成“海陆空”一体化交通网络
云湛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第二横”(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云浮、阳江、茂名、湛江四市,是珠三角通往粤西地区以及海南岛的重要通道。
它的建成通车终结了珠三角往返粤西只有一条高速的历史,实现了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快速互联互通,对于提升珠三角地区往粤西通道通行及保障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强国防战备等具有重要意义。
种质资源=产业基础 云浮建设全球最大的药用资源种质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主体库位于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面积达30000平方米;种质资源圃位于校内外连片山地,规模达5000亩。
药用资源种质库采取“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建设方式,重点建设南药研发中心、标本馆、保存库、种质圃、试验田、专类园、育种场、大数据中心、国际中心、展览中心会展区十大板块。计划到2035年,收集保存药用资源共100万份,建设成全球最大的药用资源种质库。
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庞玉新表示,“种质资源库是是国家现代种业、重要农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我们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高速开通以后,将对未来整个产业集成、产业发展、科技助推形成优势,拥有了种质资源,等于拥有了产业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规划展厅
岭南理学第一村--云浮腰古镇水东村
云浮腰古水东古村落占地面积达45000平方米,村内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588座,其中有明朝所建庙宇1间、祖祠3座、民居136间;清代建筑祖祠6座、民居421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古村”。
来到水东村,一定要打卡传说中的“宗祠大哥大”--程氏大宗祠。程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水东村乃至云浮市最大的祖祠,占地1200平方米。整个宗祠为二进结构,高梁大柱,恢弘气势。
程氏大宗祠
在水东村,全村皆以“程”为姓,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始祖是开辟了“洛学”“程宋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的程颢。作为理学大家、“二程夫子”的后裔,水东村民一直受“洛学”和“理学”文化的熏陶。
粤西独一无二的私家海滨浴场--茂名浪漫海岸旅游度假区
茂名浪漫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浪漫”为主题。拥有5.3公里生态海岸线,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食海鲜、海上娱乐、国际品牌酒店群、商务会议、婚礼庆典等为一体的滨海度假目的地。
这里海滩宽阔平缓,海水清澈碧蓝。特有的“奶粉沙”,不仅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奶白色,而且沙质洁白酥软,是绝佳的度假打卡圣地。
贡园--全国面积最大 历史最悠久的古荔园
贡园位于茂名根子镇柏桥村,成园于隋唐年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老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是著名的白糖罂优质荔枝品种的发源地,被誉为“荔枝博物馆”。
该园中树龄超过500年老荔枝树有39棵,其中超1000年的有9棵,这些老荔树虬枝屈节、根若龙盘、枝干交错,千姿百态。
总投资1000亿元 “南方油城”茂名正走在石化产业转型的路上
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3月开工,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400亿元,建设内容为:2套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3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套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2套100万吨年丙烷脱氢和4套50万吨年聚丙烯;1套100万吨年混合烷烃脱氢装置+2套50万吨年聚乙烯;公用工程和配套码头、管廊、罐区及配套设施,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建成。下游项目将依托“南海经济技术研究院暨东华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的研发支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新材料(如高吸水性树脂SAP、POE弹性体、特种聚氨酯、PC、ABS、碳纤维、3D打印耗材、复合材料等)。
东华能源将在茂名滨海新区,打造一个以丙烷脱氢为龙头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
博贺新港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 面向东盟联通世界的门户枢纽
贺新港区是粤西地区少有的深水良港,离国际主航道仅124海里,且可辐射西南和中南省份,是茂名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面向东盟联通世界的门户枢纽,未来主要布置石油炼制与烯烃生产及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主要为海洋船舶工业、物流装备业),同时依托港口,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配套必要的生产服务,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
湛江钢铁--建设世界最高效率绿色钢铁“梦工厂”
在广东湛江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落户于此, 建设规模为铁水1225万吨、钢水1252.8万吨、钢材1081万吨。主要品种包括热轧板、冷轧薄板、冷轧超高强钢、热镀锌板、电工钢及宽厚板等。产品满足中国南方市场和“一带一路”新兴经济体对中高端钢铁产品的需求。
湛江钢铁贯彻落实中国宝武提出的“三治四化”理念,一二号高炉系统采用了行业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116项,吨钢环保投资达720元。通过不断自主升级改造,湛江钢铁已经率先实现“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将在2021年全面达到大气超低排放要求。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湛江钢铁也在用心守护着“绿水青山”。
国产化率95% 中科炼化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中科炼化位于湛江市东海岛,占地6平方公里。项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临海建设。自建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的直线距离仅1000米,港口年吞吐能力3400万吨,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最多的港口,形成石化工业“前港后厂”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模式,是国内离中东原油主要产地海上运输距离最近的炼化企业。
中科炼化项目是中国石化在新时代建设的标志性炼化工程,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能源化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是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 区域发展新格局、支持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点建设工程。
中科炼化国产化率超过95%,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先进炼化生产装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催化裂化装置、聚丙烯装置,从生产工艺,到核心设备均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制氢装置SE东方炉粉煤气化技术,规模国内最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硫磺装置,采用湿法造粒技术,操作简单,采购和运行维护成本低,并从根源解决了造粒过程的扬尘现象,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立体仓库,集自动化出入出库、智能化储存管理于一体,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新中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深水港--湛江港
湛江港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深水海港,是我国沿海重要主枢纽港、西南沿海港口群主体港,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港。自1956年开港以来,经过65年的发展,湛江港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和中国南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的主要流通中心,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华南沿海地区通航条件和原油、铁矿石接卸条件最好的港口,对粤西地区加快发展和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南三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年产各种鱼类约约6000吨
国联南三深水网箱基地位于南三岛与东海岛出海口,始建于2014年,海域使用面积500亩,距离海岸线大约5海里,水深10-15米,目前有150口网箱,其中60米周长100口,90米周长50口。主要养殖红鱼、龙趸、海鲡鱼、三刀鱼、石斑鱼等鱼类。年产各种鱼类约6000吨。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管理与资源保护科科长梁建安表示:“湛江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优势明显,全市水产养殖有80多万亩、产量213万吨,全国10条虾中有6条产自湛江。”
历时四天,沿着广东高速公路,走访云浮、茂名、湛江三座城市,记者一路见证了广东高速公路连通美好生活,也感受到了粤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