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五)

2021-08-09 16:00:00 来源:广东卫视




《“一带一路”橡胶情》

报告人:甘学德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甘学德,是广东农垦广垦橡胶集团的一名员工。我刚刚从柬埔寨基地赶回来,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海外的橡胶故事。

说起橡胶,大家可能都知道,像雨衣、水鞋、胶手套、轮胎等等,很多产品都是以橡胶为原材料。可是,您知道吗?天然橡胶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发展经济、建设国防,都离不开天然橡胶。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天然橡胶也遭受禁运。从那时起,党中央决定:一定要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为国植胶”,是广东农垦的不变初心。但是由于气候、地理等原因,直至现在,我国80%的天然橡胶仍然要依靠进口,如果不主动向海外发展橡胶,我们仍然很有可能受制于人。

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广垦橡胶集团抓住机遇,加快在东南亚国家发展橡胶产业,担当起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神圣使命。我有幸成为了奋斗在一线的一员。能为国家分忧,投身橡胶产业,对个人来说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

我第一次被派驻到海外,是到马来西亚广垦(婆联)橡胶公司。提到马来西亚,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那里有好玩的地方,有好吃的食物。但是这些都与我无缘,因为我们的基地在原始森林最深处,离市区很远,而且山路很陡,有好些路陡得握住方向盘只看到天而看不到前面的路,经常只能凭经验打准方向才能开到坡顶。

刚进驻基地的那段时间,由于交通不方便,公司食堂一周才能出去采购一次,食材不新鲜,因为水源不够,菜也经常洗不干净,经常能吃到沙石、青虫、甚至头发。对这样的饭菜,很多同事都难以下咽,但我们每天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如果不吃饭身体肯定扛不住。于是我对他们保证:再难吃,我也能吃下去,不仅吃下去,我还可以在1个月内增重1公斤。于是,那段时间,每一餐不管多难吃,我都会吃完碗里的饭菜,甚至吃光我们那桌的剩菜,为此被同事们戏称为“清盘侠”。一个月后,在多数人因为少吃而体重变轻的情况下,我这个“清盘侠”反而增重了2公斤,这给大家在克服饭难吃的事情上,树立了榜样,增加了信心。

克服了吃的困难,我又加快克服说的困难。为了能够尽快与当地员工打成一片,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马来语、柬埔寨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光笔记本就记了好几本,正因为这样,我能够很快地和当地员工进行顺畅地沟通。

后来,我又被派到了柬埔寨。那时候,我和我的爱人刚恋爱不久,但我们的这段异国恋,并没有影视剧中的那般浪漫。由于缺乏时间相处,再加上当地网络通讯很差,沟通不够,两个人的感情坎坎坷坷。最后,她为了我们的爱情,放弃了她喜爱的科研事业,追随我来到柬埔寨。种植基地的生活条件比她想象的更艰苦。还记得她第一次到我们项目基地的时候,这样跟我说:来到那么偏远的地方,看着泥泞不堪的泥巴路,看着破破烂烂的民房,有那么一瞬间,她眼泪就流了下来。但是,流泪之后,她收起了女孩的天性,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后,她还是和我一起扎下根来,默默为我带来家的温暖。如今,我们的女儿已经三岁多,她不仅适应了柬埔寨的气候环境,还结交了一帮当地的小伙伴。

2016年,我们遇到了柬埔寨90年一遇的大旱,附近河道断流,用水十分紧张。为了挽救上百万株橡胶种苗,那段时间,我们顶着40多度的高温,带着干粮,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去寻找可利用的水源。我们一边拿着棍子和长刀,边敲边前行,不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种毒蛇,和到处乱窜的不知名小野兽。越靠近水源,带刺的竹林越多,越茂密,有些地方只能用刀砍出一个缺口后,才能猫着身钻过去。我们身上不断被划伤,鞋子不断被竹刺刺穿,有位同事甚至被竹刺连鞋带肉扎进了六七公分深。最终,我们找到了水源,最大程度保证了种苗存活,减少了国有资产损失。

几年来,我和同事们从没有停止过学习钻研橡胶生产培育技术。

在马来西亚,我们种苗中心的芽接成活率、出圃率、苗木整齐度等各方面数据显示,我们已经超越马来西亚当地知名的育苗企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柬埔寨,我们打造了整齐美观的优质苗圃园,出圃规模从最初的10万株提升到现在的100万株,规模扩大了10倍,成活率也提高了10%。

目前,广垦橡胶集团已经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印尼、新加坡等多个东南亚国家建立了39家企业及科研机构。橡胶年产量达到150万吨,天然橡胶规划种植面积150万亩,生产出的橡胶原材料和加工制品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国内橡胶产业发展的需求,还销往了75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橡胶储备能力,还很好地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友好往来搭建了新的平台。

我们的项目被马来西亚当地评为最高等级A+级,柬埔寨农业部门将我们的项目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样板,把广垦橡胶集团作为好朋友、真朋友的典范。

我们公司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谨守“一带一路”建设的初衷,积极为当地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当地百姓。

特别是在天然橡胶市场遭遇剧烈震荡,市场环境不景气,许多东南亚本地橡胶企业纷纷裁员、降薪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把许多当地的橡胶工人,招进我们在东南亚的公司,直接聘用1.1万人,带动产业就业3万多人,这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我们还免费为当地修建了300多公里的路,极大地方便了橡胶园区及周边民众的出行。我们还为当地员工提供住房,提供饮用水,设立了医务室等,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还开办了“胶林学校”,免费教基地员工和周边民众的孩子学中文、柬文、数学、文化常识和思想品德等课程。

在海外工作的这些年,我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友谊和广阔前景。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我从马来西亚调往柬埔寨时,当地的全体员工自发前来送行,他们给了我最高级别的致敬手势。也还记得我爱人回国休产假,当地女员工送她时,都不舍地哭了起来。这一幕幕让我深深感受到,尽管国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通,但只要我们将心比心,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就能够心意相通,形成合力,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这项伟大的事业,我将不忘初心,继续艰苦奋斗,努力为中国橡胶产业不断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