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库 > 文艺作品

“作庐”精神激励后人

——缅怀我的母亲陈葵英

2021-06-10 11:24:33 来源:梅州日报

  我的母亲陈葵英,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1年了,她慈祥的笑容仍历历在目,亲切的教导至今记忆犹新。她高尚的革命者品格和优良作风,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不磨灭,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追忆难忘的岁月,缅怀母亲的革命历程,以寄托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受家庭熏陶 走上革命道路

  母亲1930年10月出生于梅县畲江镇莲江(江头) 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外公陈作民是老苏区干部,梅县第一个乡农会柴黄乡农民协会副主席。外婆刘元妹是典型的客家妇女,贤妻良母,通情达理,勤俭持家,大力支持丈夫和长子、长媳的革命活动。大舅父陈启昌(原名炳传,又名劲军)和大舅母蓝柏章大革命时期就从事革命活动。大舅父于1925年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梅县特别支部书记、武装斗争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曾参与策划和组织领导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取得胜利,是梅南九龙嶂工农武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42年,全家人都参与安全掩护爱国文化精英邹韬奋在“作庐”家中的隐蔽活动。母亲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在外公、外婆和大舅父、大舅母的言传身教下,接受了革命思想,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每当革命同志来到家中,母亲和家人一起热情接待,端茶送水,帮助外婆洗菜做饭,或到村口放哨等。1947年4月的一天,国民党特务周化民乔装督学,在畲江警察局长李国辉和所丁陪同下,突然闯入江头村,妄图抓捕在江村小学任教的中共畲江区特派员姚安。外公在赴畲江圩行至村口时,刚好和敌人相遇,得知来者不善,便采取缓兵之计,把他们先带回自己家,一边以招待午餐稳住其阵脚,一边暗中叫母亲从侧门出去到江村小学通知姚安迅速离校。午餐过后,外公带着“督学”来到学校,姚安已成功逃脱,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1949年2月,在外公和大舅父的支持下,19岁的母亲告别家人,毅然投身革命,由大舅父介绍联系,参加闽粤赣边纵队梅南武工队。从江头村到梅南游击区,有三十多公里路程,交通不便,只能徒步前行。第一天,母亲先到水车寨下村她的二姐菊英家住一宿,受到全家人的热情款待。第二天继续赶路抵达梅南游击区,经区委安排到税工队工作。从此,母亲走上了革命道路。

  枪林弹雨中 与群众建立鱼水之情

  1949年春,国民党残余部队仍作垂死挣扎,地方保安团横行霸道,气焰嚣张。在白色恐怖下开展税收工作,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既要和敌人斗智斗勇,又要千方百计为武工队、解放区人民政权筹集钱粮,斗争相当激烈。母亲和战友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地往返于梅南、水车、畲江一带,深入发动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群众促膝谈心,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使他们打消顾虑,主动配合税收工作,建立了亲密无间的鱼水之情。4月的一天,税工队在畲江收税的路上,与国民党残匪突然相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由于敌众我寡,母亲和战友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山路,边打边撤,最后化险为夷。

  同年6月,母亲调扶大区工作,安排到和廖柏中、熊映明、梁良等战友同一个工作队。他们团结一致,不辞辛苦,带上干粮,顶着酷暑,夜以继日地深入到扶大、荷泗、横岗等乡村,发动群众,筹备粮食,迎接南下大军的到来,经常是大地当床,有时睡在坟墓旁,同时他们还肩负着打击地方反动残余势力的重任。 7月的一天,工作队到横岗开展工作,母亲突发高烧,行动不便,又遇到胡琏兵进村,只好隐藏在一中年妇女廖莲英家中,得到了悉心照顾和及时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廖莲英认她做干女儿,从此她多了一位干妈。

  淡泊名利 夫妻同心协力建设国家

  兴梅解放后,母亲先后被安排到梅县军管会和兴梅专署财政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初小文化的母亲,深感任重而道远,她以惊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大舅父悉心辅导下,母亲较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熟悉了本职工作业务。

  1950年冬,母亲与同在兴梅专署财政科工作的父亲梁良(原名梁亮皓,梅县程江锅形村人),志同道合,结为夫妻。1951年冬,当哥哥出生时,父母亲为取个有意义的名字进行了讨论,母亲对父亲说:“胜利了,我们要同心协力建设国家。”曾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的父亲一听,欣然赞同,并说:“建设好国家,需先打下基础,那就叫胜基吧。”随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先后出生,姐利娜、我建基、弟国基、妹家娜,每个名字的第一个字巧妙地组成了一句话“胜利建国家”,实现了父母亲的美好愿望,也一直为人们传为佳话。

  1952年2月,父母亲服从组织安排,到丰顺县工作,父亲任邮电局局长,母亲到税务局从事征收工作。他们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自岗位上廉洁奉公,尽职尽责,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平易近人。几年后,母亲转为内勤,任财务、总务、票审等工作。虽然身兼多职,工作繁忙,但母亲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从未出现任何差错。记得有一次,风雨交加,母亲穿上雨衣,骑自行车到汽车站为出差的同志买车票,在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膝盖擦破,瞬间红肿,起了个大血包,母亲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后,仍一拐一拐地走回单位上班。母亲淡泊名利,局领导几次要提拔她当股长,均被她婉言谢绝。单位几次有百分之几的提工资名额,她主动放弃,让给了其他同事,以至于1980年12月离休时,母亲仍是行政22级,月工资56元。

  教育子女:要清白做人,诚实做事

  母亲以春天般的温暖,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兄弟姊妹的健康成长,她和父亲从小就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我们要做懂礼貌、诚实的孩子,督促我们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教会我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物质匮乏,粮油、猪肉等食品实行定量供给制。父母亲把有限的粮油、猪肉大部分留给婆婆和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兄弟姊妹吃,他们的主要食物却是糠饼和业余时间开荒种植的木薯、番薯和瓜果等杂粮。每逢过年,我们兄弟姊妹每人都能穿上一套母亲买的新衣服,而她和父亲却舍不得给自己买。我们兄弟姊妹陆续参加工作后,父母亲又谆谆教导我们:要清白做人,诚实做事。我们兄弟姊妹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有的光荣入伍,有的工作出色担任了领导职务,有的成为技能专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虚心学习,努力工作,直到退休。

  母亲心地善良,亲切和蔼,与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和睦相处。每当他们遇到病痛或其他生活上的困难时,母亲总是出手相帮,慷慨解囊。有一次,母亲下班回家,遇到一位素昧平生的中年妇女突然倒地,她立即上前询问,当得知是低血糖引起眩晕时,马上到附近一位居民家中要了一杯白糖水给她喝,然后亲自搀扶她回到家中。

  母亲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婆媳关系融洽,家庭美满幸福。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未与婆婆红过脸,吵过架。她们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亲密无间。母亲每年都为婆婆添新衣服,有鸡、鱼、肉等好吃的都往婆婆饭碗夹,婆婆生病时,母亲总是嘘寒问暖,寻医买药,关心备至,把做好的可口饭菜送到床前喂婆婆吃。婆婆85岁那年,回到老家居住,母亲有空就抽时间带上营养品回梅县看望她老人家。分别之时,婆婆总是紧握母亲的双手,泪流满面,依依不舍。邻居们都说:“母亲孝敬婆婆,胜过亲生女儿,天下难寻。”

  贤妻良母 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丈夫

  母亲是贤妻良母。母亲和父亲五十多年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父亲于1949年3月参加闽粤赣边纵队梅西武工队,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餐露宿,艰难曲折,在这恶劣环境下,父亲身体落下了病根。20世纪50年代,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每年都会发作,药物控制不了就得住院治疗。有多少个夜晚,父亲哮喘病发作,母亲用温柔的手轻轻按摩父亲的背部,一直陪伴到天亮。每当父亲住院治疗,母亲总是在他身边,细心照料,给予安慰。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精心照料父亲,父亲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2007年春,83岁的父亲意外跌倒骨折,并发疾病,经全力医治无效离世。父亲的离世,无疑对母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加上几十年的超负荷操劳,原本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的母亲更是雪上加霜,身体每况愈下。2010年春,母亲病重住院治疗,我们兄弟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并请了一位护工阿姨。母亲在生命弥留之际,仍深情对我们说:“你们回去休息,明天去上班,不要影响工作,这里有阿姨照料就可以了。”

  在母亲的心中,只有工作、他人,而唯独没有自己。母亲以坚强的毅力和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享年81岁。

  后记:“作庐”成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母亲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奉献,以及对家人的默默无闻的爱护,平凡而伟大。可以告慰母亲英灵的是:她的出生地和成长之家,曾经安全掩护爱国文化精英邹韬奋在家中隐蔽和接待革命同志的“作庐”,1987年和2016年分别被梅县人民政府、梅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喜庆时刻,充满着红色印记的“作庐”,对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亲爱的好母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陈葵英简历

  梅县畲江镇莲江(江头)村人,1930年10月出生。

  1942年,在其父亲陈作民(老苏区干部)和大哥陈启昌(又名陈劲军,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和全家人一起参与安全掩护爱国文化精英邹韬奋在家中的隐蔽活动,协助母亲刘元妹照顾其起居饮食,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1947年4月的一天,接受父亲指令,为江村小学任教的中共畲江特派员姚安送信,及时安全撤离,国民党特务抓捕地下党的阴谋无法得逞。1949年2月参加闽粤赣边纵队梅南武工队任队员。兴梅解放后,先后在梅县军管会和兴梅专署财政科任科员。1952年2月调丰顺县税务局任财务、总务、审票员,1980年12月离休。


作者:梁建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