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燕罗红色资源 为全市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重要阵地
今年以来,燕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工作部署要求,开展9大方面45项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
燕罗街道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燕罗街道‘党建领航·童心向党筑未来’”系列活动
2020年8月21日,“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燕罗街道‘党建领航·童心向党筑未来’”系列活动落下帷幕,这是继7月3日燕罗街道“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作品首发以来,又一次以青少年通俗易懂、亲身参与方式开展的党建活动,是落实区六届五次党代会关于切实传承好、发展好宝安红色基因和区关工委关于“工业强国”青少年培育工作部署的又一举措。
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开园,继消除黑臭后又一个重大成果,最具人气与活力的碧道形象客厅初现容貌
2020年1月21日上午,茅洲河碧道(试点段)举行开园仪式,2.1公里示范段先行开放,这是茅洲河继消除黑臭后的又一重大成果,燕罗湿地、洋涌河水闸等重要节点已启用,市民可前往一览未来宝安河岸美景的样板。再过3个月,全长6.1公里的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宝安段(简称“宝安试点段”)将全部建成开放,该河段届时将成为最具人气与活力的碧道形象客厅。
燕罗助力都安大化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5月19日至22日,燕罗街道办主要负责人率领相关科办以及结对帮扶的社区股份公司、辖区企业负责人赴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协作帮扶活动,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合力精准推动消费扶贫、劳务合作、募集帮扶资金等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燕罗街道赴龙川县华城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2020年5月15日,燕罗街道主要负责人率队赴河源市龙川县华城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揭牌开业
7月1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揭牌开业。
燕罗率先打造“学习强国”互动体验空间
近日,燕罗街道精心打造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互动体验空间与广大市民见面。
创新中医医养融合模式 打造深圳民生建设样板
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7月1日,在宝安区燕罗街道,全市首家社区医院暨首家中医医养融合医院——燕罗社区医院正式揭牌成立。
茅洲河碧道宝安段驿站A节点建筑物完成清拆
位于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建设项目宝安段驿站A节点内的4处建筑物顺利拆除,将成功移交施工作业面,为加快茅洲河碧道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
茅洲河碧道试点段打造湾区东岸绿脉
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全长12.9公里,其中宝安段长约6.1公里,以茅洲河为中轴,构建一轴两带五区,将大幅提升茅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空间品质,吸引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及科技创新人才进驻,打造“三生融合”的深圳西北门户。
《宝安1928•深圳火种》MV
这首歌曲用娓娓道来的手法,向人们讲述共产党人反复思量后召开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的决心,反映大会召开后深圳地区深刻的红色印记,以及大会成功召开带来的曙光与展望。
红色原点再出发 蓄力启航新征程
在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坐落着一栋建于清代中期、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名为素白陈公祠,每年吸引着近十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这里便是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
用好燕罗红色资源 为全市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重要阵地
今年以来,燕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工作部署要求,开展9大方面45项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创新发布深圳首部本土红色故事漫画《黄学增与宝安》,并以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为主线,串联起东宝行政督导处、茅洲河展示馆等七大人文景观,打造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红色教育路线,为街道乃至全市党员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
用好燕罗红色资源为全市提供重要学习教育阵地
今年以来,燕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工作部署要求,开展9大方面45项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工作。
提升燕罗街道民生福祉 实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
自今年7月份燕罗颐年社康中心升级为燕罗社区医院,填补了全市社区医院、全市中医医养融合医院和街道公立医院三大空白之后,近日又因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成为提升深圳民生福祉的医疗行业代表,再次获得全市的瞩目。
硬件提升“两市四区”交界道路品质形象
近段时间,燕罗街道在龙大高速连接广田路处,以高低渐变的燕罗水墨山脊线为基底绘制、印有“宝安”LOGO的景观墙,提升了市民的归属感;雄宇路品质提升工程令机非车道实现“零高差”,增进了市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