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南山区库 > 典型人物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追梦人|李建新:做好社会稳定的“守夜人”

2020-09-03 16:29:27 来源:蛇口消息报

  追梦人简介

  李建新,1962年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1991年从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毕业后,来到南山区劳动局监察科担任科员,2002年任南山区劳动局副局长。任职期间创新“三合一、三层级劳动调解模式”,广受好评。2009年开始,历任南山区维稳办主任、区信访局局长、区民政局局长;2016年任南山区安监局局长;2019年退休。

  追梦人感悟

  我觉得实干才是一切的关键。有些事情干了,但事情有变化,我们就要有创新,不行了,我们再调整思路来做。

  劳资纠纷和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处理好劳资纠纷,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南山区30年发展中,通过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将调解作为预防化解劳资纠纷的主要手段,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李建新作为南山区曾经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者,亲历了劳动者权益保护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

  不安分的心

  放弃大学教职投身深圳建设

  1991年,原本应该留校当大学教师的李建新却毅然选择了南下。李建新说,他意识到沿海城市将迎来新的发展。“虽然硕士毕业时学校已决定让我留校任教,但我还是有那种不安分的心,想到特区去看一看,见识一下。”来深圳后,这座城市的年轻活力、工作快节奏、体制机制上的灵活,感染了李建新。

  1991年底,李建新被推荐到南山区劳动局工作,担任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内容就是检查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开展劳动安全保护方面的执法工作。也就是那一年,深圳推出了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即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到劳动部门进行合同鉴证和备案,由劳动部门检查企业用工合同是否符合规定,盖了鉴证章的劳动合同才被视为有效合同,以防止企业侵犯劳务工的权利,从而减少劳资纠纷。同时,劳动合同执法检查,也需要配合服务暂住流动人口的管理,因为深圳在1985年开始实施暂住证管理办法,企业员工取得暂住证的先决条件就是存在合法的用工手续。

  24小时待命

  成为职工权益的“守护人”

  当时的南山区劳动局在一栋小楼里办公,南山当时容纳了上百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仅10多万人,其他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大小小的企业有数万家,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工作的仅有四个编制人员。

  “当年政府也没有实行聘用工作制,人手不够,我们工作只能加班加点拼命干,按现在的说法就是‘5+2’‘白+黑’,当时局里对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很重视,还专门给我配了一部‘大哥大’。”李建新说,作为一个科长,拥有当时昂贵的手提电话,主要是因为一旦企业出现劳资纠纷或者欠薪情况,不管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或周末,他们都要随时赶到现场及时处理。当时执法队员的交通工具仅有一辆摩托车,有时候还要乘坐深圳早已消失的、招手即停即落的“小巴”,前往南山各个企业处理工作。“那时候确实很辛苦,也是任务在身,责任在身,不容怠慢。”

  早期,国家在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方面还很滞后,比如劳动争议处理只能参照过去颁布的一个国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来执行。对于拥有大量私营企业的深圳来说,法律不健全,也给劳动执法人员带来困惑,特别是欠薪问题。“那时候的企业多是‘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企业,厂房和设备都是租来的,当企业经营困难时,老板就一跑了之,丢下一堆工人给你,工资没有人发,连员工住宿、吃饭都成问题,我们执法相当困难,因为当时没有法律手段可以制约他们。”李建新说,在2011年“欠薪入刑”正式开始实施前,劳动执法部门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欠薪逃逸违法行为束手无策,只能充当“救火队”来“善后”。

  “企业老板欠薪逃逸后,不像现在法律保障措施比较健全,那个时候就意味着没有工资发、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李建新说,南山区政府为此在全市率先设立了金额为100万元的欠薪保障基金,在企业发生欠薪情况后,暂时由区劳动局给工人垫付部分生活费,通过职业介绍所为工人安排工作,同时启动劳动仲裁特别程序仲裁,通过拍卖企业资产,再给工人发放剩余工资。“这在深圳还是很新颖的,虽然基金只有100万元,但当时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李建新说,1993年开始,南山区劳动局就与法院合作,针对欠薪企业启动劳动仲裁快速机制,通过法院立案强制执行,由法院清点并拍卖企业资产,用于发放工人工资。当年蛇口一家服装企业,就是如此解决工人的欠薪问题的。同时,南山区劳动局还与公安部门合作,建立执法衔接机制,统一切法律手段,打击欠薪逃逸行为,将“跑路”老板找回来,解决欠薪问题。

  调解仲裁“一条龙”

  创新劳动调解工作方式获国家肯定

  2002年,李建新升任南山区劳动局副局长。有一次,西丽街道一个拥有2000多人的企业发生劳资纠纷问题,区劳动局、总工会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开始联手上门处理此事。

  “工人在争取自我利益的选择上经常采用非正常的维权途径,所以我们的力量要提前投入到基层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李建新说,2007年,南山区劳动局在全市率先设立“三合一、三层级劳动调解模式”,即把劳动信访、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三个线性分设机构整合为一个平台,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将劳动仲裁调解程序前置介入劳动争议调解,并正式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

  “之所以设置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主要是考虑到南山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为集中,原来‘一裁两审’的劳动仲裁机制,使得一个案件走完所有程序至少要一年半时间,不但加大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而且容易导致员工情绪失控,矛盾激化升级,采取过激行为维权。”李建新说,这个制度出台后,工人只需就近到相关街道或社区进行投诉,就可享受调节、仲裁一条龙服务,很多劳动争议案件只需1天时间就可现场调解处理。“这一全国首创的创新之举,使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全面提速提效,让工人维权之路不再漫长,社会因此更加和谐稳定,我们还受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南山三级调解网络经验。”

  找对“突破口”

  多方考虑提前化解矛盾

  2009年至2016年,李建新分别担任南山区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南山区信访局局长,随后还担任南山区安监局局长,其工作还是离不开处理劳资纠纷、利益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

  “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还是信访工作,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劳资纠纷引起。”李建新说,2010年6月,在赤湾码头运货的集装箱拖车行业司机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而引发纠纷,导致集装箱运输行业一停工,将直接传导到港口码头作业,影响全国甚至国际贸易。李建新迅速带着维稳办工作组进驻司机集中租住的月亮湾小区,上门做工作。司机们多为同一地的老乡,但谁也不愿当代表对话沟通。对此,李建新请来当地的县领导一起和司机商谈对话,工作组、街道办事处一一开展工作后,很快将问题化解。

  维稳办还与南山街道建立了针对港口码头拖车司机群体的工作体系,一方面协调深圳市拖车协会在南山区注册成立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南山分会及南山区拖车行业工会联合会,以经费支持,打开工作局面的主要突破口;另一方面则在月亮湾片区成立了拖车企业联合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行业状况调研、组织司机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提供服务等方式,提前化解矛盾,此后再也未发生同类事故。

  李建新说,社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与群众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信访应急人员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守夜人”。“大家都休息了,你不能休息,随时一个电话你都要来。”2019年,李建新从南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岗位上退休。回顾工作,他认为自己继承了早期特区建设埋头苦干的“拓荒牛”精神。

  “我认为实干才是深圳精神的实质体现,有些事不仅要干还要有创新。创新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先这样干,不行了,我们再调整思路。”李建新说,当年放弃当大学教师的机会来到深圳,其实家里人是反对的,但他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深圳,并很荣幸参与南山的发展和建设,“人们奋斗的目标不就是追求宜居宜业嘛,从这30年来看,这一切在南山都得到体现,得到了诠释,这是每个南山人的幸福”。

作者:黄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