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 南头财税机构分设,在南头镇政府内设立中山市南头镇财政所,在南头镇南和中路94号设立中山市税务局南头税务所。
1988年10月 南头财税机构分设,在南头镇政府内设立中山市南头镇财政所,在南头镇南和中路94号设立中山市税务局南头税务所。
1988年6月 南头镇与香港上田企业公司合办的南艺制革厂于汲水村建成,占地120亩。于次年正式投产,有员工600人,台籍经营及管理技术专家20人,专业生产黄牛皮革面革、皮包革,年可生产黄牛皮面革2400万平方英尺、榔皮反毛革1200万平方英尺。
1988年6月 南头镇与香港上田企业公司合办的南艺制革厂于汲水村建成,占地120亩。于次年正式投产,有员工600人,台籍经营及管理技术专家20人,专业生产黄牛皮革面革、皮包革,年可生产黄牛皮面革2400万平方英尺、榔皮反毛革1200万平方英尺。
1987年11月 全镇90%以上的人口饮用自来水。
1987年11月 全镇90%以上的人口饮用自来水。
1987年3月5日 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南头镇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位于南和路168号的南头镇政府召开,朱应均致开幕词,刘照辉作题为《更新观念、深入改革,开拓前进》的工作报告。
1987年3月5日 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南头镇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位于南和路168号的南头镇政府召开,朱应均致开幕词,刘照辉作题为《更新观念、深入改革,开拓前进》的工作报告。
1987年2月18日 中山市南头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位于南和路168号的南头镇政府召开,党委书记刘照辉致开幕词,朱应均作政府工作报告。
1987年2月18日 中山市南头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位于南和路168号的南头镇政府召开,党委书记刘照辉致开幕词,朱应均作政府工作报告。
1986年12月 中山市市郊撤区建镇,原小乡改称村。南头区改称南头镇,南头镇政府驻南和东路,辖居民委员会1个和村民委员会9个。
1986年12月 中山市市郊撤区建镇,原小乡改称村。南头区改称南头镇,南头镇政府驻南和东路,辖居民委员会1个和村民委员会9个。
1986年10月 南头区在南和中路建成第一个室外灯光球场,也是第一个体育场馆。
1986年10月 南头区在南和中路建成第一个室外灯光球场,也是第一个体育场馆。
1986年5月 市镇两级出资在南和中路兴建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南头市场。
1986年5月 市镇两级出资在南和中路兴建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南头市场。
1986年4月 扩建月供水量3000立方米供水水塔,供水方式为水塔自流供水方式,用户达500户。
1986年4月 扩建月供水量3000立方米供水水塔,供水方式为水塔自流供水方式,用户达500户。
1986年3月 南头大桥通车后,撤销南头渡口所。南头结束汽车交通靠车渡船运载渡河的历史。
1986年3月 南头大桥通车后,撤销南头渡口所。南头结束汽车交通靠车渡船运载渡河的历史。
1986年2月 位于桂州水道河段的南头大桥建成通车,桥长367.48米,桥面宽9.5米,设2车道,为水泥混凝土结构。
1986年2月 位于桂州水道河段的南头大桥建成通车,桥长367.48米,桥面宽9.5米,设2车道,为水泥混凝土结构。
1986年7月 南头区政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北帝和滘心、穗西交界处择地8亩,新建南头区第二中学,1986年9月建成并正式招生办学。
1986年7月 南头区政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北帝和滘心、穗西交界处择地8亩,新建南头区第二中学,1986年9月建成并正式招生办学。
1985年6月 在旧南头墟南头鱼站内成立南头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又称南头农校)。
1985年6月 在旧南头墟南头鱼站内成立南头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又称南头农校)。
1985年6月 在南和路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山支公司南头保险站。1993年升格为南头办事处。
1985年6月 在南和路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山支公司南头保险站。1993年升格为南头办事处。
1985年5月9日 南头区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该变电站地处南头区沿江路北帝六队附近。
1985年5月9日 南头区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该变电站地处南头区沿江路北帝六队附近。
1985年3月 动工兴建自顺德县细滘至南头止的细南公路,全长3.6公里,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从广珠公路2632K+250至南头大桥北端段长660米路段属顺德县境,由中山市征地投资筑建与管养。1986年3月细南公路竣工通车,路面宽9米,设2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耗资474万元。
1985年3月 动工兴建自顺德县细滘至南头止的细南公路,全长3.6公里,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从广珠公路2632K+250至南头大桥北端段长660米路段属顺德县境,由中山市征地投资筑建与管养。1986年3月细南公路竣工通车,路面宽9米,设2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耗资474万元。
1984年9月 南头区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小学学制恢复六年制,初中集中到南头中学,学制恢复三年制。
1984年9月 南头区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小学学制恢复六年制,初中集中到南头中学,学制恢复三年制。
1984年6月 在南和路成立南头邮电支局,谭广枝任支局长。
1984年6月 在南和路成立南头邮电支局,谭广枝任支局长。
1984年2月 中山县升格为中山市后,在市郊设27个镇、区。南头区驻南头圩,辖9个乡。
1984年2月 中山县升格为中山市后,在市郊设27个镇、区。南头区驻南头圩,辖9个乡。
1983年11月 南头公社改称南头区。在区政府内设立南头区乡镇规划办公室。
1983年11月 南头公社改称南头区。在区政府内设立南头区乡镇规划办公室。
1983年6月 南头公社制定《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五项补充规定》。
1983年6月 南头公社制定《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五项补充规定》。
1983年4月 扩建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的供水水塔1座,供水方式为水塔自流供水方式,可供1.2万人饮用。
1983年4月 扩建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的供水水塔1座,供水方式为水塔自流供水方式,可供1.2万人饮用。
1983年3月 在南和路成立南头邮电代办所,负责人陈权枝.
1983年3月 在南和路成立南头邮电代办所,负责人陈权枝.
1982年10月 在位于南和路南头水闸前引河兴建简易水闸1座,方便货运。
1982年10月 在位于南和路南头水闸前引河兴建简易水闸1座,方便货运。
1982年10月 实施南头公社计划生育十条规定。
1982年10月 实施南头公社计划生育十条规定。
1982年10月 在南和路建成南头自来水厂,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采用水塔式自流供水方式。
1982年10月 在南和路建成南头自来水厂,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采用水塔式自流供水方式。
1982年7月1日 南头公社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总户数5098户,总人口25835人,其中男12931人,女12904人,无外来人口。
1982年7月1日 南头公社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总户数5098户,总人口25835人,其中男12931人,女12904人,无外来人口。
1981年12月 中山县农村用电管理所南头分所在南和路成立,主要负责南头公社公用变压器用户的抄表收费工作。
1981年12月 中山县农村用电管理所南头分所在南和路成立,主要负责南头公社公用变压器用户的抄表收费工作。
1981年12月30日 南头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叶仁和作第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总结1981年的工作,提出1982年的工作任务。
1981年12月30日 南头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叶仁和作第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总结1981年的工作,提出1982年的工作任务。
1981年8月 中山县共有3个区级镇、25个公社。南头公社驻南头圩,辖1个圩、10个自然村、9个生产大队、117个生产队。
1981年8月 中山县共有3个区级镇、25个公社。南头公社驻南头圩,辖1个圩、10个自然村、9个生产大队、117个生产队。
1980年6月21日 南头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公社大楼召开,叶仁和作题为《认真总结六年,奋战八十年代夺取更大胜利》的工作报告。
1980年6月21日 南头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公社大楼召开,叶仁和作题为《认真总结六年,奋战八十年代夺取更大胜利》的工作报告。
1980年6月 中共中山县南头公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苏文波作题为《为加快我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1980年6月 中共中山县南头公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苏文波作题为《为加快我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1979年11月 南头公社经县、社、队三级验收,成为中山县第二个无盲公社。
1979年11月 南头公社经县、社、队三级验收,成为中山县第二个无盲公社。
1979年8月 在南头渡口所对面设南头公社财税所。
1979年8月 在南头渡口所对面设南头公社财税所。
1979年5月4日 中山县南头公社缫丝厂在穗西村开办。
1979年5月4日 中山县南头公社缫丝厂在穗西村开办。
1978年冬 南头公社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冬 南头公社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7年1月13日,南头公社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1977年1月13日,南头公社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1975年9月 穗西小学、低沙小学附设学制为2年的初中班。
1975年9月 穗西小学、低沙小学附设学制为2年的初中班。
1975年9月 南头中学开办,设在现南头初级中学(升辉南路)南校区,第一任校长苏善添。后师生参加建校,迁校址至现南头高中(建设路)。
1975年9月 南头中学开办,设在现南头初级中学(升辉南路)南校区,第一任校长苏善添。后师生参加建校,迁校址至现南头高中(建设路)。
1974年1月 南头公社析出东凤公社。
1974年1月 南头公社析出东凤公社。
1973年8月 南头公社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973年8月 南头公社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5月28~31日 南头公社召开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28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何少兰为南头公社第三届妇女联合会主席。
5月28~31日 南头公社召开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28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何少兰为南头公社第三届妇女联合会主席。
1973年1月 南头公社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人数337人。大会选举以王务南为首的新一届党委成员,制定今后的战斗任务。
1973年1月 南头公社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人数337人。大会选举以王务南为首的新一届党委成员,制定今后的战斗任务。
1972年 南头公社组织1000人到三灶湾围海造田,共围海造田2700亩。1984年全部转让给珠江水利委员会经营。
1972年 南头公社组织1000人到三灶湾围海造田,共围海造田2700亩。1984年全部转让给珠江水利委员会经营。
1971年3月 东(凤)黄(圃)公路竣工通车,全长15.6公里,成为南头第一条东西横贯的过境公路,结束南头到东凤要用渡车船过渡的历史。
1971年3月 东(凤)黄(圃)公路竣工通车,全长15.6公里,成为南头第一条东西横贯的过境公路,结束南头到东凤要用渡车船过渡的历史。
1970年 南头公社派出1支队伍驻扎在五桂山,兴办南头公社林场。林场面积3000亩,种植的主要树种有松树和杉树。1985年林场终止经营。
1970年 南头公社派出1支队伍驻扎在五桂山,兴办南头公社林场。林场面积3000亩,种植的主要树种有松树和杉树。1985年林场终止经营。
1950年1月,中山县九区税务所成立。
1950年1月,中山县九区税务所成立。
1949年11月, 第九区(含南头) 成立区人民政府,驻黄圃鳌山书院,区长郭苏永。
1949年11月, 第九区(含南头) 成立区人民政府,驻黄圃鳌山书院,区长郭苏永。
1949年10月30日,中山宣告解放。
1949年10月30日,中山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