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发布重磅金融扶持政策和基金鼓励政策
为进一步推动园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松山湖日前发布了两份金融行业政策,分别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促进基金业发展实施办法》和《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办法》,加大对倍增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基金业发展。
旧村有了新盼头!东莞这个村用旧房子做“大文章”
第一次来到东莞横沥镇新四油榨村的人,都会被村里亮丽的色彩所吸引。你很难想象,这么新潮好玩的村落,上世纪60年代竟被洪水冲垮过,一度人迹罕至。如今,它有了新的“身份”和名字——678艺时代,今年大年初一,这里才正式“开门营业”,便一炮而红,成了年轻人口中响当当的“网红打卡地”。
跨境电商为我市稳外贸提供新支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实施,我市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跨境贸易服务的创新企业。尽管当前外贸进出口情况严峻,传统外贸持续疲软,但是多批次、小批量外贸订单需求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逐渐成为我市稳定外贸增长的新支撑。
我市首个O2O文体服务平台上线
“互联网+”热潮已经迅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消费习惯,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在全市率先推出首个集消费、管理、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为园区居民提供优惠便民文体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刺激文化市场消费升级,带动文化企业的发展。
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级化
近年来,东莞市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推动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力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力,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为打造创新型经济强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万江滘联社区“颜值攀升”变身幸福村居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近年来,东莞积极打造13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试点、6个美丽幸福村居市级特色连片示范区、创建120个特色精品村和特色精品示范村,为“乡风文明” “生态宜居”插上了振翅腾飞的翅膀。不少村、社区也乘着这股东风,颜值攀升、品质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1-4月我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20亿元
从昨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领导挂钩督导重大项目4月份情况通报会”上获悉,1-4月份,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20.9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19.5%,占年度计划28.2%。
艰苦创业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在美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项目中,采用了中国制造的不间断电源,而提供这个电源的供应商,正是东莞的企业。这个项目技术难题攻克的过程,充分发扬了党员艰苦创业的精神。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将中国制造技术带出国门的团队。
《莞揭同心》(3):物业项目帮扶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在对口帮扶揭阳中,东莞市各扶贫工作组坚持抓项目强经济,通过建设农贸市场、综合楼等物业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帮助贫困村走上致富奔康的幸福之路。
企石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今年,企石镇将以主推“两区”建设为突破口创建大平台,并通过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实现高水平崛起。
电子商务引领新业态快速发展
支付宝、阿里旅行等共同推出的全国首份互联网大数据生活报告《蓝色幸福指数城市报告》日前发布,东莞的互联网生活满意度在全国150个抽样城市中排名第九。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电子商务在东莞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尤其制造业,都试图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惠莞邑
一座城市的繁荣不仅仅由经济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文化服务,让市民在富了口袋的同时,脑袋也更加充实。
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之路的企业家王建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领军人物的领导。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建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自公司制定的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国家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来,他带领团队摸索出一条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智能制造之路。
企石两个美丽乡村项目全面动工
企石镇加快速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日,该镇新南村、南坑村两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均已动工
中堂:发展水乡特色旅游 建设美丽幸福村居
堂镇处于东江三角洲生态河网湿地片区,镇内河涌纵横,村村蜿蜒环绕。如何充分利用依水而立的自然人文生态,做好水文章?中堂镇通过发展水乡特色旅游、打造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从而推动美丽幸福村居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面貌。
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而东莞市虎门港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万标箱,同比增长近23%,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成为东莞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黄江“两癌筛查”送健康 下乡服务惠民心
黄江镇“两癌筛查”送健康下乡服务活动正式开启,将为符合条件的35-64周岁适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
以治水为脉打造生态新高埗
高埗镇三面环水,制造业发达,如何将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走出一条水乡生态美镇的路子?今天的“生态莞邑绿色发展”系列报道,一起走进高埗镇。
东莞大朗“土方凉茶”走进“非遗大课堂”
在东莞大朗镇,有种“土方凉茶”叫春明茶。只在每年清明前开始制作的凉茶,已传承数百年,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广泛流传于埔田片和丘陵片,在大朗镇水平村尤为盛行。这种民间智慧目前已被列入东莞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供电部门做好服务保供电
入夏以来,东莞市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单日最高负荷达到1288.39万千瓦,较去年提升1.5%,创下了2015年东莞电网首个最高负荷纪录。面对压力,供电部门加强了线路巡查和供电线网改造,并进一步改进服务,确保电网稳定运行,保证安全、可靠供电。
都市特色农业效益好
塘厦镇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其经验值得借鉴。
黄旗山公园核心价值观景观建设首期完工
最近,到黄旗山公园游玩的市民可能注意到,公园的景观发生了些变化,那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格外显眼,引来不少市民都驻足观赏。
黄江推进“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 提升城市绿化环境
今年,黄江镇实施“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计划建设和升级改造30个街头小景
我市整合资源推进“全域旅游”
近年来,市旅游局以提升东莞“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城市”品牌为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设施投入逐步加大,旅游产品体系趋于丰富,品牌宣传成果卓有成效,旅游产业呈现逐步壮大、后劲增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莞揭同心》(4):扶贫先扶志助农民增收促农村进步
在对口帮扶揭阳市工作中,东莞市创新形式,以智力帮扶和电商帮扶为抓手,推动扶贫扶志工作深入发展,逐步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观念,拓宽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促进扶贫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进步。
麻涌招商引资严把环保关
麻涌镇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大产业,大投入,大产出”的经济规律,坚持发展大项目带动战略,成功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该镇还在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动高水平崛起。
我市投入338亿元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水污染治理是《珠三角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补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东莞市先后制订实施了相关的政策,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目前,水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我市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专职副总督察、总规划师严之尧率队,到东莞市调研节约集约用地建设推进情况。严之尧表示,长期以来,东莞对土地管理利用高度重视,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珍贵的经验,值得推广。
R2线西平站主体工程预计八月封顶
五一假期,东莞市重点工程的工作人员依然奋战在施工第一线。记者了解到,轻轨R2线站点建设进展顺利,其中西平站已经开始浇筑顶板,预计八月份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
环保部门“无人机”执法 偷排企业无所遁形
我市环保部门将无人机航拍应用到实际执法工作中,让无人机飞到偷排企业上空拍摄违法证据,使排污企业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莞出台2015年产业用地指南
2015年8月1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5版)》等多个事项。《用地指南》将促进东莞市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用地,提高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
厚街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目前东莞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起东莞市将整合中职学校资源,倡导“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模式,提升中职人才素质。
东莞大朗毛织企业频亮相国家展会
进入4月份以来,大朗连续两次组织毛织企业参加国家级展会,助力大朗毛织拓展销售渠道,巩固国内市场,提升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行业影响力。
横沥镇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接地气”
在横沥镇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尽己所能、奉献爱心、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横沥镇积极弘扬志愿精神,用多种接地气方式让大家在亲身参与中享受志愿服务的快乐,把志愿精神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让百姓时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东莞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
市林业局昨日公布了2018年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最新进展情况,目前确定开展5个湿地公园的规划,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提升工程年底可动工。
南方医科大与莞深化产学研合作
徐建华一行到南方医科大松山湖实验动物科技园,参观该科技园的实验动物基地,并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市校产学研合作事宜。
整合中职学校资源 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东莞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起东莞市将整合中职学校资源,倡导“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模式,提升中职人才素质。
我市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汛期将近,为确保辖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东莞市开展汛前大检查,督促在建工程抢工期,抓进度,确保工程今年安全度汛。
《莞揭同心》(5):造血帮扶增强发展动力
在对口帮扶揭阳市的过程中,东莞市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突出以造血扶贫促进当地贫困村生产发展、农民就业,有效推动了贫困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给水管网改造惠民生
石排镇石排村曾屋下二村小组2908米的自来水管改造工程近日完工,村内179户村民用上了优质的自来水。
暖心生日会 麻涌长者乐开怀
麻涌大步村昨天举办了2020年第二季度长者生日会
寮步建人才公寓促民企发展
为进一步扶持重点民营企业发展,寮步镇将针对重点民营企业推出62套人才公寓,供在本镇民营企业工作的优秀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人员优惠认购,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寮步安心发展。
“互联网+”成服务业发展新引擎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全面渗透开始加速。在东莞市,“互联网+”不仅凭借制造业优势推动了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还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催生了一批优质企业。他们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为中小业企业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桥头文化建设结硕果
桥头大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精品迭出。
东莞新增22条跨镇公交线接驳轨道交通
目前,部分市民要“开车去赶地铁和城轨”,但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变。据新出炉的《东莞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规划》,2020年前,我市将新建22条跨镇公交线,与完工的3条轨道交通线接驳,届时市民出行会更方便。
东莞大朗:荔枝助乡村振兴促农民增收
去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其中大朗镇凭借荔枝成为入围第二批100个专业镇榜单的东莞3个镇之一。
《莞揭同心》(6):“民生为先产业并重”成效好
东莞扶贫工作组在对口帮扶揭阳市过程中,树立“民生为先,产业并重”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受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长安“引优扶强”助推高水平崛起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长安镇围绕高水平崛起,突出“引优扶强”,积极推进“三重”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制造业和城市化水平。
茶山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茶山镇新出台《茶山镇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
东莞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建设文明城市
今天,中国文明网首页刊发了市委书记吕业升(无画面)的署名文章《实施“四大提升工程”建设文明城市》。文章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战略方针,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聚焦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均衡这个突出短板,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社会民生建设水平、市民文明素养“四大提升工程”,努力将东莞打造成现代化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