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高清互动集群整转惠市民
2015年8月8日上午,广东广电网络东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作客我台阳光热线栏目。记者获悉,东莞广电网络正在全市开展高清整转,落实惠民措施,目前,高清用户已接近60万户,互动用户接近50万户。
工业设计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第十期“莞商学院企业发展论坛” 2015年8月7日下午举行,论坛通过典型成功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全面阐述了全球设计创新方向与理念,受到在座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
全省机械模具骨干企业来莞展示新技术
今天,广东机械模具产业领袖峰会暨首届广东机械模具产业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在横沥镇开幕。交易会吸引了众多知名机械模具企业参加,集中展示企业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上的新成果。
麻涌新沙港片区企业将集中供热
麻涌节能减排出实招,该镇计划由玖龙基地为新沙港片区用热企业集中供热,远期还将半径8公里范围的用热企业纳入集中供热范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东莞今年新建改扩建29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开工
财政投入300亿元,用5年时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29所,新增学位约34万个,这是今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教育目标,也再一次聚焦教育扩容提质,明确推进教育千日攻坚行动,其中今年东莞将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29所,新增学位3.36万个。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建改扩建29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开工。
莞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当前,东莞市正大力开展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等工作,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5%以上。
东莞:三年提供100万平方米低成本空间
4月15日,以“高品质·低成本”为主题的2021年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推介会在深圳前海举办。推介会从东莞的产业布局、投资优势、低成本空间政策出台背景及意义出发,重点推介13家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基本情况及园区特色。
莞污泥产业化项目获发改委肯定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冯良一行今天莅莞,考察发改委专项扶持的《年消减10万吨以上城市污泥产业化》项目运作情况。
我市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今天是植树节,我市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热潮,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长安有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
上沙社区一周内完成管网错混接点总数的1/4,沙头社区工厂与公共建筑类城镇污水“最后一米”接入已全部完成……自去年全面打响茅洲河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以来,长安镇成为全市水污染治理的典范,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城镇污水“最后一米”接入与管网错混接整改工作。
横沥打好“三张牌”加快发展
横沥镇积极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滨河绿城”建设为中心,打造“模具名镇、宜居家园、特色牛乡”三张品牌,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可支配财政收入等五项指标到2015年翻一番。
《莞揭同心》(1):“三农三化”促内生发展
东莞市对口帮扶揭阳市以来,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创新方式建立了“三农三化内生模式”,提高了帮扶的实效和脱贫长效。本栏目从今天起推出“莞揭同心”系列报道,展示东莞对口帮扶揭阳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做法和成效。首先来看第一篇:《“三农三化”促内生发展》。
横沥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横沥镇按照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积极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莞城发布风物旅游线路:5.5公里览阅莞邑历史人文风情
从东莞人民公园,到象塔街历史文化街区,再到工农8号,这是莞城近日发布的风物旅游线路,总长5.5公里,沿途可以参观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两处红色革命遗址。
东莞进一步加快公园建设 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东莞市将通过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快公园建设、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优美生态空间。
“同工同酬 ”保障临时工权益
本月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政策最大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
东莞海关优化服务助力高水平崛起
近年来,东莞海关认真践行海关总署提出的“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监管服务,全力支持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建设。凭借突出成绩获得了“广东省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塘厦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出炉:增学位 畅出行 治污染 优环境
塘厦实验小学新校区、塘厦第二初级中学项目动工建设;全镇建成1300个路外公共停车位,每个社区至少建成2个停车场;完成塘厦文化会客厅迎宾站的建设并运营……这都是2020年塘厦十件民生实事的内容。
寮步加速推动工业拓空间项目建设
寮步镇在打造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上,实施镇村工业园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我市通过“三旧”改造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三旧”改造是转变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实现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向“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的转变,从而让城市旧貌换新颜,经济得发展,群众得实惠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获肯定
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迎来文化部检查组实地检查验收。检查组对东莞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东莞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在本区域或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做法和经验。
东莞精心用好中央资金打造亲民海岸线
东莞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建设美丽海湾和美丽海岸,促进依法科学用海,获得了国家海洋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东莞市非遗传承人带领乡亲做大“甜蜜事业”
梁伯生,退休后从香港返回东莞清溪,将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养蜂技术和药材蜂蜜配方无偿地贡献出来,帮助指导贫困户养蜂酿蜜;梁伟东,子承父凭借荔枝蜜酿造技艺入选了第五批东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氏父子凭借着多年艰苦不辍的努力和对乡亲的挚爱,正在缔造一份“甜蜜”的事业。
石碣发挥优势探索发展新路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到石碣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宣传和“三打两建”等工作。
东莞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
困难挑战越大就越要深化改革。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东莞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并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围绕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发展主动仗,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莞召开
今天,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接下来,我市将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本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先行市。
我市加强检查守护学生餐桌安全
全市食药监部等有关部门开展全面检查,保障学生们的餐桌安全。
凤岗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以“工业强镇、商贸富镇”为发展目标的凤岗,在强化电子信息和制衣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正着力将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成该镇第三大支柱产业。目前,该镇正积极打造工业园,招引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落户。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东莞荔枝远销海内外
今年东莞荔枝喜获丰收,各镇街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共同发力,助力荔枝销售,让东莞荔枝畅销海内外市场,帮助果农实现丰产丰收。
倍增企业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倍增
自市出台“倍增计划”以来,不少企业乘着“倍增计划”东风,加速进军新领域,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利润实现原地倍增。
外企抢占市场促发展
贺宇到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开展走访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发展诉求,通过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实际问题。
东莞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东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信访投诉逐步下降。过去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受理环境问题投诉2.89万宗,同比减少6.7%,这是全市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实现首次下降。6月5日,东莞市举行“治污攻坚 全民参与”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度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通报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新进展及工作部署,并回答记者提问。
倍增计划成为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催化剂”
茶山被纳入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有4家,为更好提升茶山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茶山在全镇范围内再选出20家企业作为镇“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目前这些企业正积极发力,通过创新发展、实施智能制造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倍增”。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市加速破解学位供给难题 积极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今年来,东莞市各镇街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加快新建改扩建学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扩容提质。
虎门争做珠三角湾区重要支点
虎门镇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城市基础等方面已初具中等城市的规模和实力。未来五年,虎门将通过高水平推进城市升级和产业发展,力争成为珠三角湾区的重要支点。
“一带一路”为东莞产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前开幕,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与1500多名中外嘉宾一起出席了开幕式。今天,参加盛会归来的张华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的发展为国内很多优势产业走到国外带来了新的机遇。
麻涌打造特色志愿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莞市民踏入志愿者行列。无论是在“苏迪曼杯”、“莞马”这样的大型赛事,还是在慰问孤寡老人、现场义诊这样的常规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东莞志愿者们正用辛勤的汗水和灿烂的笑容,充分展示出“文明东莞、志愿之城”的良好城市形象。为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东莞这座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万江儿童公园揭牌
2020年6月5日上午,东莞市在万江街道谷涌社区启动2020东莞市“玉兰姐姐”家教计划,并对万江儿童公园揭牌,帮助家庭建立起高质量亲子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
《莞揭同心》(2):精准帮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东莞在对口帮扶揭阳市过程中,立足实际实施精准扶贫,大力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的就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帮扶村脱贫致富奔康的步伐。
石龙打造“国际宜居宜商名镇”
石龙是东莞市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镇,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石龙不断探索和创新,盘活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新东莞火车站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升级,努力打造成为国际宜居宜商名镇。
“美丽东莞”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内涵
今年,市政府“一号文”以建设“美丽东莞”为题,首次将关注点聚焦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上。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咱们就去美丽的寮步西溪古村看看。
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东莞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标志的“四新”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作为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四新”经济如何在“世界工厂”土壤中生根成长,又是如何在新常态下为东莞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今天起,我们栏目推出《新经济新活力》系列报道,首先带您去看看新技术给传统制造带来的新改变。
“一带一路”成为东莞外贸新增长点
这两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东莞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人文交往方面主动出击,并取得一定成效。今天起,《东莞新闻》栏目推出“一带一路”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给东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互利互惠成果。
困难企业可向社保部门申请“稳岗补贴”
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防范失业风险,市社保局日前发布了《关于申请稳定岗位补贴的公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困难企业可向社保部门申请稳岗补贴。
长安打造“山海河湖林田”绿道之城
在昨天举行的长安镇第十七届人大第九次会议上,长安提出“绿道之城”建设理念
大岭山9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133亿元
6月5日上午,东莞市大岭山镇举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9个新招引重大项目协议投资额共133亿元。这是继今年3月大岭山举行重大项目动工仪式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同时也刷新了大岭山镇近些年来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的纪录。
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实现“立等可取”
省公安厅日前公布了第一批20项“广东公安改革惠民举措”,部分措施东莞市已经提前试水。其中,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不少市民的青睐。
各镇街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经济发展关键在科技,科技发展关键在创新,一直以来,东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多管齐下帮助企业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快转型升级。
“80后”科学家回国助推散裂中子源产业化应用
一位散裂中子源领域的女科学家,在中子技术的工业应用领域取得了众多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而被英国评为30年来第一位华人首席科学家。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她还是一位80后的女性,名叫张书彦,目前在东莞松山湖打造全世界独家的材料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