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擂茶制作技艺
客家人将竖式研磨动作称之为“擂”,擂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擂”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茶。
2020新田镇——足音铿锵小康路
如今,俯瞰新田大地,182平方公里皆是奋进的美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展望2021,新田镇将继续做好“红+绿”大文章,聚焦乡村振兴4.0,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打好“融合牌”、走好致富路,着力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
2020水唇镇——绿色崛起绘蓝图
未来发展描绘新蓝图,今日水唇谱写新篇章,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水唇大地徐徐铺展。美丽蝶变的背后,是水唇干部群众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的真实印记。水唇镇将坚持以项目推动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生动实践。
2020上护镇——乡村蝶变换新颜
如今,上护镇农村今日景色新,修路改厕建家园,陈规陋习随风去,乡风文明拂面来,农家今朝醉春风……上护镇和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循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在上护大地徐徐铺展。
2020南万镇——唱响“生态歌” 奔向“绿富美”
南万之美,美在底蕴。南万之殷,根在乡村。南万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陆河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融合发展,造就更多似神象映湖、南万锥涛、万东新农村、岳坑农会旧址、南万花海等人间盛景,擦亮“广东省森林小镇”品牌,造就一个释放勃勃生机的魅力小镇。
2020螺溪镇——砥砺前行铸辉煌
乘着时代的东风,今日的螺溪镇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同心同德、在低起点下负重奋进、在自我完善中开拓创新。未来,螺溪镇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携手全镇人民向着建成经济强镇、生态美镇、宜居名镇的目标阔步前行。
2020河田镇——城乡并进 奋力打造美丽大花园
河田镇,陆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陆河县的行政、经济、文化、科技、商贸、交通中心,传承6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田高景”展现着河田人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拼搏担当精神。2020年,河田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战“三大行动”,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020河口镇——“红绿”融合 多彩发展
长风万里劲,新程壮阔多。站在新的时代方位,河口镇将紧抓“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从“脱贫攻坚”换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红色文旅+绿色产业”双驱动模式,走出一条色彩斑斓的振兴之路。
2020东坑镇——“梅”好生活 美丽绽放
东坑镇,榕江水系发源地、“中国青梅之乡”青梅主产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林青翠、万里梅香、清泉流水,自然景色秀丽;这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地景、粄景、聚云寺庙会及神农庙会等省、市、县多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特色文化,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茫茫万亩香雪海,幽幽十里暗香丛。东坑镇的万亩梅园以“壮观”冠之名副其实。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连片梅园,每年有20多万株青梅果实在这里成熟;大小寒前后,梅花绽放,吸引海内外数十万游客前来赏梅、咏梅、摄梅。
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迎来开局之年,东坑人民踏着时代的步伐,掀起了乡村振兴工作新篇章。
茫茫万亩香雪海,幽幽十里暗香丛。东坑镇的万亩梅园以“壮观”冠之名副其实。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连片梅园,每年有20多万株青梅果实在这里成熟;大小寒前后,梅花绽放,吸引海内外数十万游客前来赏梅、咏梅、摄梅。
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迎来开局之年,东坑人民踏着时代的步伐,掀起了乡村振兴工作新篇章。
河田镇:去“河西走廊”寻觅诗和远方
近年来,河田镇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为抓手,深化“河西走廊”特色农业精品经济带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全力打造富有河田特色的乡村振兴4.0样板,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吃得香、住得好。
河口镇:“红绿客”融合 “宿”造美好生活
宿山、宿水、宿文化,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近年来,河口镇按照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提出“生态旅游抓民宿,民宿引领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慢生活、原生态、寓教于乐”等主题特色,充分发挥河口镇优势资源,大力扶持培育民宿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本土精品民宿,实现民宿与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让民宿经济“点亮”美丽乡村,为河口振兴发展提级赋能。
打造红色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陆河县河田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近年来,陆河县河田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3+1+7”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求,围绕县委“打造美丽大花园,实现绿色新崛起”的发展定位,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努力在做亮党建、做优业态、做特产业、做美村庄、做精文化、做强治理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4.0样板。
东坑镇:踏“雪”寻梅 畅享“慢”生活
近年来,东坑镇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凭借地方独特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努力做实农旅发展文章,全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水唇镇:隐于山水间 住在诗画里
近年来,水唇镇紧紧围绕“一江一山一路一片区”发展规划,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打造旅游名镇,建设美丽水唇”为目标,全力推动生态旅游全域发展,积极推动民宿产业培育发展,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到“温泉之乡”旅居 体验别样康养乐趣
近年来,上护镇继续做大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产业,成功打造华发温泉酒店、大各香溪谷、洋岭网红梯田、“生态富溪”旅游区、护二九京岭等景点,每年吸引游客约65万人次。一系列乡村风光也衍生了民宿经济,助推着美丽乡村资源的整合。
重塑土地利用格局 释放发展新活力——陆河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及省市相关工作的具体部署,自全汕尾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员会以来,陆河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陆河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全域布局、全域统筹、全域有序推进,努力实现“优化用地布局、盘活利用存量、补充用地指标、解决占补平衡、美化生态环境”的目标,而今这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美丽画卷,正在陆河这片热土徐徐展开。
赓续红色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在陆河
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红色精神耀眼夺目,追寻海陆大地的革命足迹,红色资源灿若繁星。这是一片历史辉煌的红色沃土,这亦是一座创新开放、多元发展的客家新山城。
百年历史,初心如磐;不忘来路,始知归处。986平方公里的陆河大地上,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百年历史,初心如磐;不忘来路,始知归处。986平方公里的陆河大地上,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陆河县森林防火工作纪实
近年来,陆河县坚持“生态立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省、市森林防灭火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宣传教育、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十个一”工作措施,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坚决守护陆河的绿水青山。
花泉林歌 悠然陆河——2021陆河乡村文旅暨民宿产业招商推介片
近年来,陆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打造美丽大花园、实现绿色新崛起”目标定位,以农旅、红旅、文旅、体旅“四大结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打造“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周边县市区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游客纷来沓至,旅游人数从2015年的60万增至2019年的204万。而今,一个个美丽乡村,一片片诗意田园,一条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承载着这座山城的远大理想,诉说着这片静美山水的诗情画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寻觅诗和远方。
白云炊烟袅,悠然有客来。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陆河努力探寻乡村产业的新支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民宿产业发展,并制定《陆河县民宿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在财政扶持、税费返还、金融下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民宿产业“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优惠,努力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让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持续释放新活力。
白云炊烟袅,悠然有客来。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陆河努力探寻乡村产业的新支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民宿产业发展,并制定《陆河县民宿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在财政扶持、税费返还、金融下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民宿产业“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优惠,努力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让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持续释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