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苏区振兴发展】360度看潮州港繁忙景象
【老区苏区振兴发展】360度看潮州港繁忙景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每年休渔期,这里上演着另一番忙碌景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每年休渔期,这里上演着另一番忙碌景象
从水泥工到服务5G技术 他跨越了什么
从水泥工到服务5G技术 他跨越了什么
人工智能 智慧为人(周勇)
人工智能 智慧为人(周勇)
第一电梯传媒的经营之道(倪伟)
第一电梯传媒的经营之道(倪伟)
家电圈“第一快刀手”是怎样练成的(李兴浩)
家电圈“第一快刀手”是怎样练成的(李兴浩)
揭秘“财富”天幕秀背后的商机(石哲元)
揭秘“财富”天幕秀背后的商机(石哲元)
如何用标准化解决家政行业痛点
如何用标准化解决家政行业痛点
《风云粤商》新春特别节目“美丽馨年”
《风云粤商》新春特别节目“美丽馨年”
全新营销时代如何打开市场(肖荣燊)
全新营销时代如何打开市场(肖荣燊)
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的转型上市之路(吴启超)
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的转型上市之路(吴启超)
“世界铜王”告诉你 世界五百强是怎样炼成的(王文银)
“世界铜王”告诉你 世界五百强是怎样炼成的(王文银)
知识创新,新粤商乘上发展快车
知识创新,新粤商乘上发展快车
紧急时刻,广东民企抗“疫”在行动
紧急时刻,广东民企抗“疫”在行动
从小小的笔尖 如何打破中国制造技术的壁垒(黄小喜)
从小小的笔尖 如何打破中国制造技术的壁垒(黄小喜)
国企扶贫的创新之举
国企扶贫的创新之举
数创新故事 还看黄埔样本
数创新故事 还看黄埔样本
细心较真老板 带领企业从零到全国第一(陈凯旋)
细心较真老板 带领企业从零到全国第一(陈凯旋)
为传统产业注入“文化创新”的基因(黄建平)
为传统产业注入“文化创新”的基因(黄建平)
“鹰的重生”——TCL转型突破之旅(李东生)
“鹰的重生”——TCL转型突破之旅(李东生)
山乡巨变·种养(下)
纪录片《山乡巨变》第四集:官维远新方式卖柚子遇到老难题;黄生投下200万却遭遇扇贝育苗失败。
山乡巨变·种养(上)
纪录片《山乡巨变》第三集:官维远不想给人打工要自己做老板;黄生台风季里抢收海水养殖的50多亩扇贝。
山乡巨变·不是“农民”的农民(下)
纪录片《山乡巨变》第二集:陈金明外出求访巧妙实现传统工艺流水线生产;吴森彬错过深圳玩具展却找到新机遇。
山乡巨变·不是“农民”的农民(上)
纪录片《山乡巨变》第一集:吴森彬争分夺秒设计新玩具追赶深圳、上海两个国际玩具展;陈金明要招工人做手扎醒狮却遇到难题。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每年休渔期,这里上演着另一番忙碌景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每年休渔期,这里上演着另一番忙碌景象
一泓活水来
徐闻县赤农村一个水塔、三个水箱覆盖全村供水,共有36户195名贫困户脱贫摘帽。2020年3月起至11月,赤农村贫困户共销售约25万斤红心红龙果,人均增收2205元,总共增收约43万元。
跨界鱼王
2018年,三水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佛山全市前列,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1家,带动农户2.8万户,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我心飞扬
2020年,新民村123户419名贫困人口收入翻了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53元。
海上潮来急 风好正展翼——快进中的汕尾海上风电产业
汕尾,有全省在建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汕尾,正在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汕尾,更规划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汕尾,将是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的示范之地。
哇!汕尾迎春花市来了!第一天
迎春花市商家官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是我们开市的第一天,一直营业到年三十下午四点左右歇市。今年我们大概有七八十个品种,比较抢手的花有水塔花(玉皇)、黄杨、富贵树和大花惠兰之类的。“
放“粽”端午,你最爱哪种口味?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由粽叶包裹蒸制而成。粽子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
【行走汕尾】汕尾日报新媒体“拍了拍你” 邀你去看“鸟巢”
仲夏时节,走进莲花山脚下的温厝村,放眼望去,宽阔的村前广场绿意嫣然,错落有致的民居庭院,生机盎然的乡村田野,依山盘绕的茶园,鸟语花香,一片新农村建设美好景色迎面而来。
【全国文明村】陆河河北村
位于陆河县河田镇的河北村民风淳朴,风光靓丽,近几年凭借城乡结合部的有利优势,产业多样化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指标稳中向好,极大推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尤其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之后,河北村的村居环境和村民的人文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今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全国文明村】陆河螺洞
螺洞村积极拓广载体,创新工作形式,借助乡村旅游发展态势,积极探讨将创文工作与乡村旅游融合,形成发展合力。2016年10月,螺洞村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村级乡村旅游发展股份公司,村民、村委和企业各占一定的股份,共同发展乡村旅游,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引导村民自主创业,拓展创收领域,为创建工作提供经济基础;定期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志愿者服务活动;还结合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了全市最美乡村图书馆、螺洞木偶戏剧场及擂茶体验馆等文化体验场所,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
竹荪花开幸福来
竹荪花开幸福来。肇庆市人大代表,回乡创业青年陈嘉龙:“整个基地就是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公司+平台+农户’的这样一个模式。”目前,封开县木素菌业有限公司的竹荪产品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基地带动当地贫困户15户共45人务工就业。
梅姐的鸡场
2019年温氏股份根据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充分发挥“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温氏模式,精准扶贫总投入资金3.31亿元,帮助4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未来,温氏将继续以政策为先导,以产业为依托,以“温氏模式”为基础,争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现代科技为捕鱼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现代科技为捕鱼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这些可随地迁移的酒店 学生公寓 你见过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这些可随地迁移的酒店 学生公寓 你见过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糟糕!生蚝煮烂了!蚝油诞生了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糟糕!生蚝煮烂了!蚝油诞生了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港珠澳大桥寿命长达120年!原来真相在这里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港珠澳大桥寿命长达120年!原来真相在这里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 万物之桥梁 !享誉国际的中国造桥技术原来在广东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 万物之桥梁 !享誉国际的中国造桥技术原来在广东
上罗山村 红柿飘香
2013年至今,邱国健带领超过1500多人次参加各种农业技术的培训交流,帮助上罗村150多个村民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2020年,上罗鸡心红柿获得广东省级“一村一品”品牌资格证。
高山的足迹
韶关乳源县住建局驻洛阳镇工作队队长侯威:“我的工作主要是做这个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这一块。本身自己是在住建局工作的,多多少少会懂得这一些,会监督他们一个用材方面,把旧的、要倒塌的房子全部拆除,村庄也是全部硬底化,也安装了路灯,而且也接上了自来水,环境这一块也得到了保障,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 速度堪比航母!中国造豪华客滚船你坐过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 速度堪比航母!中国造豪华客滚船你坐过没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爽!60秒畅游南沙湿地 邂逅最美白鹭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爽!60秒畅游南沙湿地 邂逅最美白鹭
打卡广东高质量:猴赛雷!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打卡广东高质量:猴赛雷!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打卡广东高质量:“人工真皮” 烧伤烫伤有救了!
打卡广东高质量:“人工真皮” 烧伤烫伤有救了!
一心一砂仁
阳春市金花坑春砂仁核心基地场长梁方生:“阳春砂仁是比较好,但最好的是在阳春蟠龙,以前这个地方也是春砂仁的发源地,刚开始只有十多亩土地,现在把它种植起来,政府也扶持我们金花坑,扶持阳春春砂仁,我们自己也种了2000多亩,带动了很多农户。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农户参加合作社,让他们有一门手艺和致富的门路。希望这个工艺,能够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一代人。”如今,蟠龙金花坑春砂仁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及周边乡镇农户6千多户,种植春砂仁达5万亩以上。
打卡广东高质量:家具定制需求渐增 非标订单成常态
打卡广东高质量:家具定制需求渐增 非标订单成常态
打卡广东高质量:只要50个工作日!企业从落地到投产
打卡广东高质量:只要50个工作日!企业从落地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