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首个综合管廊项目启动建设
粤东首个综合管廊项目——东海岸新城综合管廊工程试验段在新溪片区昆仑山路启动建设。
汕头港航运历史上第一艘以汕头城市和汕头港命名的外贸集装箱商船举行首航仪式
汕头港航运历史上第一艘以汕头城市和汕头港命名的外贸集装箱商船“中联汕头”举行首航仪式。
汕头市委常委班子集体到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重温入党誓词
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带领市委常委班子集体到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潮南区红场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中共汕头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坚决落实侨务政策的决定》
中共汕头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坚决落实侨务政策的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汕头市在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汕头西堤公园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汕头西堤公园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汕头市召开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
汕头市委、市政府召开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
汕头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汕头大学举行开学典礼,第一批开学的有中文、法律、外语、医疗4个专业共招生261名。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莅汕调研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莅汕调研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汕头市在家领导集中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
汕头市各套班子在家领导集中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汕头实行地市合并
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撤消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
汕头市委审议《汕头市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汕头市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汕头市委审议《汕头市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汕头市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国务院批准建立汕头经济特区广澳片区
经国务院批准,在达濠区广澳划出30平方公里地区,建立汕头经济特区广澳片区。
新型珠光颜料科研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澄海县化工厂承担的新型珠光颜料科研项目,经过试验及鉴定,填补了国内这一项目的空白。
许瑞生带队督查练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许瑞生带队到粤东三市重点督查练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汕头——FALCON”高速全自动电阻焊罐身生产线通过部级鉴定
1992年5月8日,汕头轻工业机械厂与日本合作生产的每分钟为250罐的“汕头——FALCON”高速全自动电阻焊罐身生产线通过轻工业部部级鉴定。该生产线为国内首条高速生产线。
李嘉诚捐资兴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大楼
1992年4月29日,李嘉诚莅汕参加汕头大学校董会议,决定捐资3000万港元兴建高16层、总建筑面积为13800平方米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大楼。
汕头市委、市政府祝贺刘国正、蔡玉燕夺得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和女子双人跳台跳水冠军
汕头市委、市政府祝贺刘国正、蔡玉燕夺得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和女子双人跳台跳水冠军。
谢慧如潮剧艺术中心奠基
1992年1月21日,谢慧如潮剧艺术中心奠基。该中心由泰国侨领谢慧如捐资1000万港元,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捐资200万港元兴建。1993年竣工,占地面积10573平方米。
汕头市首批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结束
1992年1月16日,汕头市首批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结束。此次社教在全市55个乡镇883个管理区(含村公所)中铺开进行。
乔石莅汕考察
1992年1月16~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乔石在省委书记谢非等陪同下,参观汕头经济特区十年成就展览、汕头大学、超声仪器研究所、汕头经济特区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和东厦住宅区。
广梅汕铁路梅溪大桥奠基
1991年12月17日,广梅汕铁路梅溪大桥奠基。梅溪大桥位于潮州市庵埠镇与汕头经济特区下蓬镇相邻的梅溪河上,是广梅汕铁路全线最长的特大桥,全长886.74米。主桥采用32米道碴桥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引桥采用20米低高度先张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全桥投资约3000万元。
汕头公元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建成试产
1991年12月17日,汕头公元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建成试产。该生产线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生产能力为2243万平方米彩色相纸和320万平方米彩色胶片。生产线于1986年11月动工建设,1990年验收。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率团莅汕考察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率团莅汕考察。
江泽民在汕头会见李嘉诚
1991年12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汕头迎宾馆会见前来参加汕头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庆典活动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江泽民赞扬李嘉诚捐资兴办汕头大学的精神。李嘉诚决定再捐4680万港元,以改善汕头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设备条件。
泰国商业部出口促进厅厅长班朴•洪通率代表团莅汕访问
泰国商业部出口促进厅厅长班朴•洪通率团莅汕访问。
汕头市干部大会在市区召开,部署加快发展的各项工作
汕头市干部大会召开,部署发展各项工作。
汕头市委、市政府欢迎莅汕出席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的嘉宾
汕头市委、市政府欢迎莅汕出席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的嘉宾。
江泽民为汕头海湾大桥题名
199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汕头海湾大桥题名,并为海湾大桥启动钻机。
汕头举行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暨特区扩大区域大会
1991年12月17日,市委、市政府、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在潮汕体育馆举行庆祝汕头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暨特区扩大区域大会。
汕头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汕头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汕头市成功申办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
汕头市成功申办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
国务院决定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撤销揭阳县,设立揭阳市(地级);汕头市辖潮阳、澄海、南澳3县和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区。15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潮汕地区调整行政区划领导小组,由林兴胜、陈燕发、陈远睦、吴波组成,林兴胜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汕头、潮州、揭阳3市的人事调整、财物划分、机构设置等工作。
汕头经济特区首家外商投资发电厂奠基
1991年10月29日,首家外商投资发电厂——汕头经济特区松山火力发电厂奠基。汕头经济特区松山火力发电厂有限公司,是香港广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厂址设在达濠区濠江西北岸松山村边,占地13.33万平方米,1994年建成投产,规模为2×2.5万千瓦。电厂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技术,采用国产煤为燃料。
汕头市委、市政府在潮阳市召开现场办公会
汕头市委、市政府在潮阳市召开现场办公会。
汕头经济特区首家外资银行开业
1991年10月29日,汕头经济特区首家外资银行——香港华侨商业银行汕头分行开业。
粤东首家拍卖行在汕头挂牌开业
1991年10月29日,汕头市物业拍卖行挂牌开业。它是粤东地区首家开办的拍卖行。
李统书、李春洪、李雄和汕头大学校长徐小虎会见莅汕参加“信息化、新汕头”大型主题活动的嘉宾
李统书、李春洪、李雄和汕头大学校长徐小虎会见莅汕参加“信息化、新汕头”大型主题活动的嘉宾
李鹏考察汕头
1991年10月9~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到汕头考察,听取市党政领导的工作汇报,参观汕头经济特区华达宝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养鳗联合发展公司、感光材料工业公司、超声仪器研究所、超声印制板公司、汕头海洋(集团)公司聚苯树脂厂,并接见汕头大学负责人。
汕头海洋万吨级石油化工专用码头竣工启用
1991年7月26日,汕头海洋万吨级石油化工专用码头竣工启用。该码头是海洋集团公司投资2.3亿元兴建的聚苯乙烯项目的配套工程,是粤东地区第一座石化专用码头。
汕头市开辟首宗国际货运包机业务
1991年6月30日,一架“大力神”货运飞机满载着汕头特区16多吨鲜活鳗鱼,从汕头飞往日本东京,开辟汕头至日本第一条鲜活商品直运国际市场的“空中走廊”。这是汕头市外运公司首宗国际货运包机业务。
李统书、李春洪会见日本新道纤维工业株式会社董事长新道志忠一行
李统书、李春洪会见日本新道纤维工业株式会社董事长新道志忠一行。
广梅汕铁路全线动工
1991年5月31日,粤东大动脉广(州)梅(州)汕(头)铁路全线动工。
汕头市各民主党派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座谈会在市区举行
汕头市各民主党派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
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为234平方公里,从1991年11月1日起实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为汕头市领导干部举行《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科技报告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为汕头市领导干部举行《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科技报告会。
汕头市首批400套廉租公房全面竣工
1991年2月9日,汕头市筹资兴建的第一批400套廉租公房全面竣工。这400套廉租公房共9幢,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有二房一厅84套,一房一厅228套,一厅房88套。工程竣工总决算为人民币700万元,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498元。这批廉租公房将进行抽签定户定房分配。
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11月14日,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鮀岛新八景”评选揭晓
1991年1月25日,“鮀岛新八景”评选揭晓。这次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建委联合举办。评选得票多的前8个景点依次是:长廊观海(海滨长廊)、飘亭眺远(礐石飘然亭)、荧塔流云(汕头电视塔)、学府涵青(汕头大学校园)、北标窥日(北回归线标志塔)、凤坛溅玉(金凤坛)、旋宫邀月(汕头国际大酒店)、乐园融趣(龙湖乐园)。
国务院批准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1年10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郊区龙湖一带划出22.6平方公里地,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我国首个设立于外海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南澎岛上建成
1990年12月7日,中国南澎岛自动气象站在南澳县南澎岛上建成。该站具有自动观测、发报的功能,是我国第一个设立在外海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