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访汕尾市优秀校长黄爱明
九月是属于教师的时节,辛勤的付出化为金秋的收获,教书育人的智慧育出满园的桃李。2016年初,有着三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副校长黄爱明,从千里迢迢的湖北省,怀着对提升革命老区教育的情怀来到海丰奉献力量。
用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筑梦成长——访海丰县海城三中卢映红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老师的写照。他们之中,有人扎根农村育桃李,默默耕耘铸春秋;有人甘为春蚕吐丝尽;有人格物为本,育人居先……春风化雨,大爱无声。教师节到来之际,海丰县海城镇第三中学卢映红老师接受融媒记者采访。
人民的学者:钟敬文
海丰 钟敬文 公平镇
罗晓梅:30年深耕红色讲解 擦亮海丰红色文化名片
由县委宣传部指导,海丰融媒倾力打造的《新海丰人》专栏于1月13日正式推出,专栏讲述报道异地务工人员当中的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天,我们要进述的人物是来自重庆的海丰媳妇、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罗晓梅。1987年,这位辣妹子随着丈夫转业来到了海丰,并在这里安居乐业。30年深耕红色讲解,她用青春和汗水见证了海丰的发展与巨变,擦亮了海丰红色文化名片。
杨芳芳:用明眸点亮无数海丰人的心
“说星星很亮的人,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护士的眼睛。”杨芳芳是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主管护理师,她的眼睛灿若星河,照亮过千千万万人向阳而生的康复路;她的眼睛热情似火,温暖了饱经风霜的无数患者。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立业:扎根扶贫一线 践行初心使命
在赤坑镇大化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大化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真心真情书写驻村故事,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陈孝能:一支画笔弘扬红色文化 让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陈孝能,广东省海丰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研究员、名誉画师。作品入选全国青年美术展览,多次入选省美展并获奖。近期,受县委宣传部邀请,海丰籍画家陈孝能对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展厅内彭湃等烈士的历史照片进行绘画,再现革命烈士精气神,擦亮“彭湃故里·东方红城”名牌。
陈伟玲: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大爱
她是一名小学老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便义无反顾地加入捐献行列;她勇敢无畏,从初配成功后的体检、注射动员剂,到最后采集,她没有丝毫动摇,成功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成为汕尾市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就是“善美好人”,生命接力员陈伟玲。
郭俊浩:用实事解决“急难愁盼” 做群众的“知心人”
海丰县黄羌派出所民警郭俊浩,践行责任与担当,用件件实事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展现汕尾市民向美向善的时代风采。
“护路使者”洪玉炎:人生匆匆数十载 讲的就是奉献
洪玉炎是海丰县公路事务中心大湖道班班长,他42年如一日坚守大湖,养护公路,保障道路畅通,用实际行动书写平凡中的伟大,为群众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赢得了广泛赞誉。
红色文化的“百灵鸟”——李思雅
海丰县实验中学教师李思雅被誉为红色文化的“百灵鸟”。一位好人就是一座丰碑,她以实际行动诠释汕尾市民向美向善的丰富内涵,展现海丰老区人民的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