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公社限口林场被评为省先进社队林场
7月吴阳公社限口林场被评为省先进社队林场。同月,以美国林业工作者学会理事长MB・卡尔曼为团长的美国林业考察团一行8人到吴阳限口护林带进行考察。
覃巴水土保持站被评为省水利、水电工作先进单位
5月,覃巴水土保持站被评为省水利、水电工作先进单位。不久,联合国组织17个国家水土保持考察团19人到覃巴水土保持站参观考察。
考察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营林工作
4月28日澳大利亚水土保持局官员、专家2人到覃巴、吴阳考察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营林工作。
召开吴川县文学艺术界第二次代表大会
1980年1月20日,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吴川县文学艺术界第二次代表大会,恢复在“文革”期间被终止了活动的文艺界联合会。文艺界联合会恢复活动以后,创办文艺小报《翠园》,发行量达1万份至45万份。文艺界联合会恢复活动当年,在文艺干部的指导下,梅菉大闹元宵,曾被诬为“四旧”的民间艺术活动随之活跃起来。
红新村农民要求解决安居问题
红新村农民集体涌进县委会大院,要求解决安居问题。红新村与长岐镇肖山村相邻,移民常受当地村民干扰,难以安居乐业,故此集体到县委会请愿。事发后,县委派出工作组到红新村和肖山村,把干扰移民的为首者扭送司法机关法办,事件宣告平息。
是年,县委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全县大幅度提高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1978年提升20.61%,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合理效益,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是年,县委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全县大幅度提高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1978年提升20.61%,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合理效益,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本县实业岭农业中学成为湛江地区(市)的职业教育示范点
是年,本县实业岭农业中学,设有农业高中6个班,学生351人,附设普通初中2个班,学生108人,小学2个班,学生82人,成为湛江地区(市)的职业教育示范点。
梅岭小学科技组制作的参赛作品在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上获奖
是年,梅岭小学科技组制作的电视屏式多控自动幻灯机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一等奖,制作的反潜护卫艇模型、直线高度航海模型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二等奖。
调整中、小学布局
是年,调整中、小学布局,高中17所裁为8所,所有大队小学都脱掉初中帽子。
县委提高副食品价格
11月,县委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平衡城乡收入水平,决定提高猪、牛、羊、禽、蛋、蔬菜、水产品和牛奶等8种副食品价格,同时发给每个职工每月5元副食品补贴,群众情绪安定,效果较好。
长岐公社藿香油厂建成
10月,长岐公社乡镇企业——藿香油厂建成,设计能力年产香油20吨。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8月,本县已有784个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包责任田181亩,占耕地面积4.4%。
群众造林考察组到吴阳公社限口大队考察
7月2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司执行服务科科长韩维尔普率领由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1个国家的林业总局监察官、首席林业官、林业部副秘书长共22人组成的群众造林考察组到吴阳公社限口大队考察。
塘尾分洪河大大减轻鉴江堤防洪水压力
1976年9月23日,鉴江出现百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4220立方米/秒,塘尾分洪河口分洪流量2897立方米/秒,占鉴江洪峰流量68.65%,大大减轻鉴江堤防洪水压力,还消除了鉴西、袂花江两大涝区被鉴江洪水顶托的现象。
县委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1978年,县委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教师队伍中平反冤假错案788宗,对限制使用的83人予以改变原结论,为被错误开除出教师队伍的11人重新安排工作。
党的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8年12月18至22日,党的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确定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县委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狠抓经济建设工作。同时,农村试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习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6月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习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按劳分配原则得到逐步恢复,乡镇企业起步发展。
农村生产队社员做工积极性不高
1978年春夏,本县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还未开始纠正,农村生产队社员做工仍然“打大捞”,出勤“一窝蜂”,做工“一条虫”,收工“一条龙”,分配“大锅饭”,结果这年粮食大歉收,全县年终分配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的队占98%,口粮不足的队占67%,一些生产队成为吃粮靠统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队。
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滑升模板施工法”
1977年 本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中央水电部召开的关于滑升模板施工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介绍吴川县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滑升模板施工法”。
打开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新局面
8月12至18日 党的十一大召开,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12月10日中组部部长胡耀邦率中组部同志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打开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新局面。从是年12月至1978年上半年,本县在“文革”中被扣“地方主义翻案集团”、“无政府主义者”、“叛徒特务”等帽子的大批老干部得到平反昭雪。
考察沿海防护林带
1977年10月,巴基斯坦部长及专家2人由中央林业部领导和省林业厅副厅长林密陪同到吴阳公社沿海防护林带进行考察。
视察吴阳公社沿海防护林
1977年秋,省林业厅厅长郑群视察吴阳公社沿海防护林。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77年4月15日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本县掀起学习毛选热潮。在学习中,强调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领会毛泽东思想,重点学习该卷的《论十大关系》。
吴川县陶瓷厂生产出口陶瓷
1976年吴川县陶瓷厂正式生产出口陶瓷,秦梅杯等产品远销欧、美、港、澳。1984年,陶瓷厂的产品获湛江市轻工系统“四新”产品奖及优质产品奖。1985年,县陶瓷厂被广东省陶瓷公司列为重点出口产品的厂家之一。
研制成功4BM—27型整骨集放式电动剥麻机
1976年至1979年本县农机研究所彭文连设计与县科委等有关部门协作研制成功4BM—27型整骨集放式电动剥麻机, 试剥黄麻15亩,剥净率达97.1%,整骨率为94.5%,机具可靠性为91.9%,一人操作每小时剥麻1600株,比手工提高功效8倍。1980年8月25日,湛江地区科委、农机局组织粤、豫、鄂、浙四省31个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对该项技术进行鉴定,认为可小批量生产。1981年该项技术获国家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但因该机不能一机多用,不适合一家一户生产的需要,未能推广。
县委、县府领导带领干部分赴灾区领导抗灾工作
1976年9月19日,第19号强台风在湛江市郊坡头公社登陆。台风带来特大暴雨,全吴川县被洪水冲决堤段563处,毁坏山塘259口,全县受淹农田面积25.09万亩,被洪水冲走猪牛5100头,稻谷、花生、大麦189.6万公斤,化肥515吨,600多条村庄20万人被洪水围困,死亡13人,伤2297人,倒塌和损坏房屋9万多间,有1.2万户6.2万人无家可归。灾情发生时,县委、县府领导立即带领干部500多人分赴灾区领导抗灾工作;南航某部派出直升机、橡皮艇、玻璃舟参与抢险工作, 由于天气恶劣,致使一架直升飞机坠落于黄坡枚陈村压塌民房一间。灾后,县委、县府成立县抗洪救灾指挥部,拨出救灾统销粮640万公斤,救济款407.8万元,油毡纸1.04万卷, 棉被3621张,棉褂6190件,钢材3420吨,水泥3763吨,木材 2205立方米,煤炭6.5千吨,棉布26万米,红砖280万块,支持灾区安排生活。省委、省政府派出慰问团前来慰问,拨出水利专款163.9万元及物资一批,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广州军区、南海舰队、当地医院及湛江市、徐闻县均派出医疗队帮助救护灾区伤病员。
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到吴阳考察
1976年秋,联合国粮农组织17个国家代表到吴阳公社限口大队考察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带。
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哀悼
1976年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哀悼。本县县委机关设灵堂,组织干部早晚悼念。
教育人辩论
1976年春, 紧接上年秋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又开展“批邓”运动,至是年8月,又批“三株大毒草”(《论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这一运动在机关、学校普遍开展,各中学教师集中黄坡中学学习,进行“教育人辩论”,批判所谓“右倾”思想。
县水电局试制成功“吴喷76-3型”喷头
1976年2月,县水电局试制成功“吴喷76-3型”喷头,有效射程30米,固定有效喷灌面积4.5亩。是年春季,在吴阳公社海山大队芦笛竹生产队建成85亩喷灌样板点,早造作物获得大增产。到1983年,因该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做工、经商,农业生产停滞,喷灌机件失修,停止使用。
吴川县人民悼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
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吊唁、追悼活动的通知。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吴川县人民为了悼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均戴黑纱致哀。
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1975年10月,全县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前中共南路党组织一批老干部受到批判。
县粤剧团排演的现代剧《翠竹岗》参加省调演
1975年秋,由孙伦等编剧,县粤剧团排演的现代剧《翠竹岗》参加省调演,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诗人韦丘、剧作家莫汝诚、范敏等人先后到本县对该剧进行指导。
广东吴川酒厂生产的名牌酒“梅鹿液”投产
1974年广东吴川酒厂生产的名牌酒“梅鹿液”投产。它以高粱为原料,用小麦高温制曲为糖化发酵到一次投料七次发酵,蒸馏取酒,所得新酒贮存于地下室2年后才出厂。酒香浓都,入口醇香柔和,回香绵长。1978年、1983年在全省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广东省名酒,并获广东省名酒第一名。
中共吴川县委组织对袂花江涝区进行再整治
1974年中共吴川县委组织对袂花江涝区进行再整治。在这之前,由于上游地区茂名、电白自行筑了不少小围,加剧下游地区的洪水为患,如不再整治,1958年所治理的这处涝区则前功尽弃。从是年开始,县委每天率领1万多人进场施工,先拆除分洪闸附设的水电站,在原电站的4个闸孔再增设1孔以增加排水量,在闸上下游风化岩河段再挖深0.8米,以利排洪流畅。到1975年,本县塘尾分洪工程完成,为袂花江洪涝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排水落差条件,新筑袂花江堤长19.91公里,在袂花江大围堵最低洼处,排涝面积达1.275万亩。袂花江洪涝区经过1958年和1974年两次整治,历史性的洪涝灾害基本消除,袂花江堤围经过10多年来洪水考验未发生过溃决,围内耕地年年获得好收成,草㙟地到1989年大面积开发,养鱼、种蕉、养鸭,成了湛江市的菜篮子工程。
县对袂花江、梅江及其支流三叉江进行疏扩和裁弯取直
1973年,县对袂花江、梅江及其支流三叉江进行疏扩和裁弯取直,利用弃土筑堤,至1976年竣工的袂花江从塘口至新河口(四叉口),梅江从庄艮至新河口,联成袂花江大围。新挖河道21.95公里,疏扩原河2.35公里,筑堤长19.91公里,可达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塘尾分洪电站建成投产
1973年9月,塘尾分洪电站建成投产,装机55.60和115千瓦两台。
塘尾分洪工程全线挖通
1972年6月,塘尾分洪工程全线挖通,7月1日试通水和通车。8月13日正式分洪、工程桥正式通车,当天中央水电部、省河道整治规划办等领导及县党政军代表到工地视察。稍后,全国有28个省市的有关部门先后派人前来参观。
中共吴川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1971年12月18至22日,中共吴川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梅菉镇召开,历时4天,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675人。这次大会主要任务:一是讨论和通过县核心组工作报告;二是选举中国共产党吴川县第三届委员会,撤销吴川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组和吴川县革命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四大组”,恢复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部、县委办公室等部委办机构。
吴川县博铺大队第一家塑料鞋模具厂
1971年,本县博铺大队第一家塑料鞋模具厂由该大队水清生产队欧衍琪等人创办,1980年该厂更名为水清模具制鞋厂,生产塑料鞋,成为全县第一家塑料鞋厂。
粮食亩产超历史记录
1971年,全县粮食总产2643万市斤,平均亩产866市斤,超历史记录。
插秧机攻关小组
1971年,本县成立“插秧机攻关小组”,改进广西型插秧机,以期获得粮食增产。1972年,插秧机在长岐公社高辣大队试用,早造机插比手插每亩增产16.3%至19.2%。后在全公社普遍推广。
视察塘尾分洪工程
1971年2月,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陈郁和单印章视察塘尾分洪工程施工现场。
制成一类止血药
1970年 卫生局中草药研究小组以50多种草药筛选出“地稔”制成7044号止血粉和“反帝01号”止血药,经中央有关部门鉴定,被列为国内一类止血药。
塘尾分洪工程破土动工
1970年1月1日,塘尾分洪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参照鉴江五十年一遇洪水频率,排洪量4300立方米/秒设计,河长3.8公里,河底宽250米,最大挖深20米,总土方量835万立方米。该工程工作量大,吴川县革委会党的核心组要求,除民工外,下放“五・七”干校的全体干部和部分机关干部都要上场,全县4万多人参加了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