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县实行撤区建镇
是年,吴川县实行撤区建镇。全县15个区先后改为镇建制。
吴川县政府把博铺坡办成“两水一牧”试验区
是年,吴川县政府投资260万元开发博铺坡,两年时间便把博铺坡办成“基、水、园、林、路”统一规划,鱼、果、畜、林综合开发的“两水一牧”试验区。至1990年底,共开发坡地7831亩,产塘鱼645吨,香蕉4075吨,肉鸭645吨,鸭蛋52.5吨,总产值1337.7万元,平均亩产值1812元,纯收入19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川县被省科委列为全省沿海地区4个科技先进县之一
1986年,吴川县被省科委列为全省沿海地区4个科技先进县之一。1988年,吴川县又被评为湛江市的先进科普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吴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成立各种机构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六十年代全县的生产大队均成立中心科研组,设置“四员”(试验员、种籽员、植保员、排灌员),到1965年全县的大队生产队科研成员达5452人,1973年增至8586人,本县被省科协列为全省科协工作重点县。1963年,县科委、科协被省推荐出席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经验介绍。
湛江市人民政府在吴川县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
9月23至28日 湛江市人民政府在吴川县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推广吴川县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以加快全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步伐。湛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各县(区)长、区(镇)长及市县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300多人出席了大会。
在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吴川作了“千家万户办工业”的经验介绍,被誉为“吴川模式”
8月,在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吴川作了“千家万户办工业”的经验介绍,被誉为“吴川模式”。会后全省各地掀起参观学习吴川博铺制鞋业的热潮。
县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铺开区(镇)、乡农村整党工作
1986年3月,吴川县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铺开区(镇)、乡农村整党工作。农村整党的主要目的,是使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认清党在新形势下的总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带领群众搞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巩固和发展农村大好形势。我县农村整党根据中央整党决定提出的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四项任务,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切实揭露和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通过这次整党活动,吴川县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广大党员政治思想觉悟得到较大提高。
本县完成了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双补”任务,经验收达到中央的要求
年底,本县完成了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双补”任务,经验收达到中央的要求。全县职工参加初中文化补习的有4273人,经考试累计合格人数3851人,占应补对象的82.2%,参加初级技术补课学习班的有4416人,累计合格人数4196人,达到应补对象的82.1%。
吴川县各区(乡)农业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985年,吴川县各区(乡)积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吴川县第一中学被评为省文明单位
1985年,吴川县第一中学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吴川县第一中学前身是梅菉市立中学,新中国成立前,该校是革命的摇篮,校内有中共组织长驻,发展了大批中共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校中共组织先后输送了数以百计的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奔赴革命前线浴血奋战。
省人民政府授予吴阳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12月,省人民政府授予吴阳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6月19日,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编写新的《吴川县志》。
“塘㙍中学”改名为“张炎纪念中学”
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塘㙍中学”改名为“张炎纪念中学”。
经省、市专家组考核,吴川县基本消灭丝虫病
12月,经省、市专家组考核,吴川县的丝虫病已达到了基本消灭的标准。
县委、县府根据改革需要取消生猪派购,实行生猪放开经营政策,城镇居民肉食差价由国家财政补贴
1月1日,县委、县府根据改革需要取消生猪派购,实行生猪放开经营政策,城镇居民肉食差价由国家财政补贴。4月1日,再次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改为粮食合同定购。年底全县贯彻中央1985年第1号文件,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实行议价收购和合同定购政策。
复办世德中学
是年,复办世德中学,并创办梅菉、永红两所县立初级中学。
4月12日,县麻纺织厂孙康荣出席全国纺织工业系统群英会,并被授予“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4月12日,县麻纺织厂孙康荣出席全国纺织工业系统群英会,并被授予“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授予县水土保持站“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称号
4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授予县水土保持站“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称号。
成立县广播电视局
6月22日,成立县广播电视局,属县委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电视局成立后,进一步加强吴川无线电视台的活动,使之能够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吴川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梅菉镇召开
5月28至31日,吴川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梅菉镇召开,会议时间4天。参加会议代表443名,列席代表11名。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吴川县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黄坡水泥厂建成投产
1984年年初,黄坡水泥厂建成投产。该厂现有部工人380人,其中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65人,全厂固定资产2100万元,占地面积52000方米,设有5个生产车间,6个科室进行生产管理,拥有两条水泥生产线,年生产425#普硅水泥13万吨。1994年初黄坡水泥厂投资1600万元扩建新生产线,全线计量、配料使用深圳吉立电子有限公司的最新科研成果一全套电脑核子称设备。还采用高压静电收尘设备,污染少。水泥出厂合格率100%,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历年获得湛江市水泥质量优胜奖。
全县推广县水土保持站的治理水土流失经验
是年,全县推广县水土保持站采取工程、生物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经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种群性混交林,即把湿地松,大叶相思同次生桉混交,形成地表、树间、空间三层绿化,使全县46198亩的水土流失面积获得良好的改善。
建成吴川无线电视台
10月中共吴川县委宣传部直接策划建成吴川无线电视台,发射功率为3000W,吴川县成为湛江市最早建立无线电视台的县。吴川无线电视台建成后,转播广东岭南台节目。电视台的信号基本覆盖全县,除定时转播中央一台的节目和广东电视台的节目外,还插播吴川新闻节目和言行信息节目,成为中共吴川县委和吴川人民一大舆论阵地。
颁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9日,县政府开始颁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1985年2月,颁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9个。分别是:一、“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和“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旧址(位于梅菉镇先锋街“育婴堂”);二、“梅菉窑业工会”旧址(位于梅菉镇永红三街37号)三、“学宮”(位于吴阳中学校园内);四、“双峰塔”(位于吴阳镇文塔乡文塔小学校园内);五、“极浦亭”(位于吴阳霞街黄李村内);六、“南城门”(位于吴阳圩内);七、“林召棠故居”(位于霞街拱门);八、“陈兰彬故居”(位于黄坡镇黄坡村);九、张炎烈土故居”(位于塘㙍镇樟山村)。
建立区政权,撤销公社建制
8月,建立区政权,撤销公社建制。全县设置15个区(镇)和一个半区级镇(黄坡圩镇)。
吴川县何其源代表广东省基层出席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
1983年5月,吴川县何其源代表广东省基层出席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在会上介绍吴川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代表和国家教育部的好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吴川县的先进经验。是月,吴川县被教育部定为全国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六市两县的试点单位之一。
吴川县水土保持站被评为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12月 县水土保持站被评为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经省、地教育部门验收,本县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是年,经省、地教育部门验收,本县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中共吴川县委宣传部、吴川县文化局组成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
是年,由中共吴川县委宣传部、吴川县文化局组成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至1985年全县文物普查结東,1988年出版《吴川文物志》,吴川成为湛江市完成文物普查任务的先进县。这次文物普查,发现长岐镇黎屋村南的梧山岭上有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证明吴川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并且证明了吴川人一开始就是以捉鱼摸虾为生。这一发现,修正了吴川有人类居住始于晋代的说法。
全县乡镇企业不断发展
12月,在县委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全县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到月底全县共有社队企业(乡镇企业)1359个,从业人员30179人,总收入9631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收入33.5%。
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兴办社队企业的经验
8月11日,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兴办社队企业的经验。这时,全县社队企业已蓬勃发展,在湛江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受到湛江地区的表扬,其中乡镇企业办得特别好的博铺村被评为先进单位。
吴川县一中足球队在全国中学生“三好杯”足球决赛中获得第3名
9月,由教育部主办的1982年全国中学生“三好杯”足球决赛,9月在昆明结束。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生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代表广东省出赛的吴川县一中足球队获得第3名,并获精神文明优秀队的光荣称号。
吴川的建筑业打进国际市场
7月,吴川的建筑业打进了国际市场,先后去到加蓬共和国、美国、越南等国家或地区承建工程。
国务院发布《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确定工商行政部门为广告管理机关
2月,国务院发布《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确定工商行政部门为广告管理机关。同年12月,县工商行政部门指定经济合同股负责管理,对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客户以及户外广告,进行调查登记,1983年至1990年核准4户经营广告单位报湛江市工商局核准,发给广告经营许可证。广告项目为路牌、灯箱、霓虹灯、横幅等,每年总营业额达308万元。
7月,吴川的建筑业打进了国际市场,先后去到加蓬共和国、美国、越南等国家或地区承建工程。
7月,吴川的建筑业打进了国际市场,先后去到加蓬共和国、美国、越南等国家或地区承建工程。
县委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
1982年1月,县委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各级干部通过学习中央通知精神,很快便在机关和社会上形成反腐败的强烈舆论。
本县梅菉镇炮竹厂爆炸
1981年,本县梅菉镇炮竹厂爆炸,死6人。这是改革开放后本县出现的一宗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事后,县委、县府着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防事故再次发生。
吴川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成立
10月,吴川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成立。从1981年至1985年,该协会办了四期科技辅导员训练班,共培训210人,大部分中小学都有科技辅导员1名,各镇有科技总辅导员1名。几年来,各中小学多次开展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小巧手竞赛活动,在全国、省、地区多次获得优良的比赛成绩,计获全国奖的3件,省奖的9件,地区奖的26件。从1985年至1989年,该协会又组织开展“观测哈雷彗星”、“第二课堂”、“小星火计划”和科学创造发明竞赛活动。
暴雨成灾,灾后,县委派出工作组分赴受灾地区发动群众修复桥梁、水闸和农民房屋,使灾区人民安而不乱
9月27日至10月9日,连续13天特大暴雨,造成特大洪涝,浸坏农作物25.34万多亩,倒塌房屋2182间,冲垮堤围116处,长1487米,冲坏桥梁、水闸38宗,渠道2649米,鱼塘1378宗。灾后,县委派出工作组分赴受灾地区发动群众修复桥梁、水闸和农民房屋,使灾区人民安而不乱。
县委采取得力措施,一方面拘捕心丧军为首分子绳之以法,一方面请老干部出面做群众思想工作,组织工作组下乡帮助群众分清大是大非,有效地平息了此次事件
5月,部分复员、退伍军人因不安心农业生产,被一些坏人利用打着“广东省复退军人指导处心丧军服务站”旗号在县内各镇抢购、屠宰生猪出售,抗缴国家税款。7月3日中午,“心丧军”组织200多人先后沖击中共吴川县委、县府、公安局、工商局等国家机关单位,捆绑革命干部,打伤公安干警34人,砸烂办公用具、电话机、电风扇等。县委采取得力措施,一方面拘捕心丧军为首分子绳之以法,一方面请老干部出面做群众思想工作,组织工作组下乡帮助群众分清大是大非,有效地平息了此次事件。
县委召开党史工作会议
3月底4月初 县委召开党史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曾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吴川战斗过的老干部、老同志200多人,开创了吴川党史工作新局面。在党史工作会议筹备期间,成立了吴川县党史办公室,党史工作会议结束后,编写出《吴川党史概要》和《吴川党史大事记》讨论稿。
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和公安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
2月28日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和公安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要求把它当作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抓好。3月,一个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在青少年和全国人民中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本县县委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隶属于县委宣传部,由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县委书记带头清理脏、乱、差,吴川县城环境和人们精神状态开始逐步好转。
吴川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梅菉镇召开
吴川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梅菉镇召开,会议时间5天,参加会议代表557名,其中正式代表435名,列席代表122名。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结束县革命委员会的工作,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第五屈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继续巩固和发展吴川县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搞好全县的经济工作,集中力量把农业生产搞上去。
1981年2月,全县农村出现包产到户热潮,有90%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
1981年2月,全县农村出现包产到户热潮,有90%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
县委召开干部大会
次年春,县委召开干部大会,为在“文革”中被诬为“七十二人翻案集团”(林玉翻案集团)和被诬为无政府主义集团300多人公开平反,给他们恢复名誉和待遇。
中共吴川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梅菉召开
12月30日,中共吴川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梅菉召开,时间5天。选举产生了中共吴川县第四届委员会领导人:书记陈华荣(1983年8月为王国荣),副书记王国荣(后有李秋、张军、陆贵),常委陈华荣、王国荣、赵培、张军、宁仕华、莫子明、高合山、李毅、李英豪、庞定英(女)、李秋(后有陆贵、黄权)。这次大会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决定彻底平反冤假错案,按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精神,支持农民包产到户。
县委大力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是年,县委大力支持建筑业的发展,给建筑业以很大的优越条件,使吴川建筑成了全省四个“超亿县”之一,粤西建筑公司以其较大規模和实力,进入了全国500家大型企业先进行列。
覃巴镇覃寮村6户干部、7户社员组成葵业加工联合体
是年覃巴镇覃寮村6户干部、7户社员组成葵业加工联合体(当时称该联合体为股份制企业)。该联合体属全省第一家,1981年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介绍。
本县水产公司创造海蜇盐、矾水渍法,使海蜇质量大大提高,
是年本县水产公司创造海蜇盐、矾水渍法,使海蜇质量大大提高,产品远销港、澳、日本等地。1985年,本县海蜇产品获全国首届水产品质量评比优良产品奖
吴川县造林推行“四化”“五改”做法
是年县委总结吴川县多年来造林经验和参考各地造林的些做法,在本县造林推行“四化”(良种化、规格化、营养化、大穴或撩壕化)、“五改”(劣种改良种、裸体苗改营养苗、小穴改大穴或撩壕、不施肥改施肥、不抚育改抚育),使种植的林苗成活率高,生长快,不受季节限制。1983年全县宜林面积32.3万亩,造林30.5万亩,1990年被评为省平原绿化县。
吴川县委联系本县实际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关于搞活市场的文件精神
1980年,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9月,省人民政府有关搞活市场的措施公布,全部开放农贸市场,允许社队集体、农民个人或合伙从事农副产品贩运,一、二类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后,也可以在农贸市场销售,上市产品实行议价议销。县委联系本县实际贯彻中央和省政府的文件精神,本县农副产品有升有降,至本年底止,物价虽然略有提高,但由于农副产品丰收,购销经营活跃,购买力提高,人民生活也大大提高。
第7号强台风和海潮袭击本县
7月22至23日,第7号强台风和海潮袭击本县,造成农作物受浸10万多亩,稻谷、甘蔗、黄麻损失严重,毁坏堤段27万多米,倒塌房屋3234间,仓库5911平方米,损失物资价值41万元,沉船6艘,失踪117艘,损坏233艘,淹死2人,伤10人。灾后,县委采取得力措施,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很快就使受灾地区农民、渔民快复生产,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