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举行“书·梦2015”援建乡村学校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
由学习之友杂志社和汕头市蓝天义工协会主办、汕头银监分局和汕头市银行业协会协办的汕头市“书·梦2015”援建乡村学校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在南澳县深澳镇正文学校举行,为学生们送来《学习之友》等一批优质书籍,并赠送了书包、笔盒等一批文具,改善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条件。
汕头潮阳区开展扶贫济困慰问活动
汕头潮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走访慰问了部分特殊困难群体,向大家送去节日的关怀与祝福。
澄海仙门村:挖掘历史文化 发展生态旅游
澄海区溪南镇仙门村是个纯农乡村。当地依托唐伯元故里等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资源,整合提升,打造具有潮汕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今天(2018-07-02)《记者走基层·美丽乡村行》,带您去看看。
黄建武:创新党建模式 打造服务群众的“红色空间”
今天(2018-07-02)《锤炼党性当先锋》专栏,我们来认识龙湖区金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建武。多年来他致力推动城市党建工作创新,组建了全市首个商务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引导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红色空间”。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全力以赴参与省实验室筹建
当前,汕头市正紧锣密鼓筹建以先进化学制造为初步建设方向的省实验室,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阿龙·切哈诺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以理工将全力以赴参与省实验室的筹建,积极推动本地产学研合作发展,助力汕头打造开放式科研创新平台和广东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增殖放流保护海洋渔业生态资源
今天(2018-07-01)上午,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渔政汕头支队等单位利用中央财政补助30万元资金,开展2018年增殖放流活动,在汕头港外海域投放黑鲷鱼苗10万尾、斑节对虾苗1125万尾。这些鱼虾苗属于汕头本地原种或子一代以内苗种,水域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能有效增加汕头市近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市领导吴健彦、蔡佩侬参加活动。
澄海区实行村级垃圾袋装化管理
澄海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在上月底全面实行村级“垃圾袋装化”和“定时上门收集”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垃圾在收集、存放和运输环节“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
海滨路快速化改造启动实施
市城管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全力加快海滨路快速化改造,并于昨晚启动施工。
不忘初心 新时代有新作为
今天(2018-07-01),中国共产党迎来97岁生日。风雨砥砺近百年,启航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特区再出发、再创汕头新辉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汕头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金平湖头社区:废弃池变身景观池 水净岸绿乡村美
今天(2018-06-30)的《记者走基层·美丽乡村行》,我们将走进金平区月浦街道湖头社区,看看当地是如何利用废弃池塘建设景观池,并进行水环境整治,打造“水净、岸绿”的美丽乡村。
《锤炼党性当先锋》“最美巴姐”李楚珠
李楚珠是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10路公交线的一名女司机,她19年如一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安全行车100万公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濠江区:全面加快建设现代文明临港新区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濠江区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经济,实施区港联动、港城融合。对此,濠江区积极谋划,贯彻落实市委全会推进“南部大建设”的部署,全面加快建设现代文明临港新区,助推特区再创新辉煌。
潮南华瑶社区: 重颜值更重文化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潮南区陇田镇华瑶社区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注重打造文化特色品牌,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为美丽乡村增添浓浓的文化气息。
“达濠鱼丸”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发布
昨天(2018-06-27)下午,濠江区《地理标志产品 达濠鱼丸》和《达濠鱼丸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经过专家组审定,并正式对外发布。
“助企贷”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力度
今天(2018-06-28)上午,在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汕头市东海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分别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的汕头分行签订“助企贷”合作协议,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力度。
诚哥 ,欢迎您回汕大!
今天(2018-06-28)上午,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基金会主席李嘉诚先生专程莅汕,出席将于明天举行的汕头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和第十届校董会第三次会议等活动。上午,在市委书记方利旭、市长郑剑戈等陪同下,李嘉诚先生抵达汕头大学,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中考顺利开考 多部门保障护航
2020年07月20日,汕头市2020年中考开考,约7万名考生分赴 42(在核)个考点参加考试,迎接初中阶段学业的全面检阅。
汕头:2020年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进度位列全省首位!
重点项目建设,是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发力点。2020年,汕头市设立能源、交通、产业、环保、城建、农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八个重点项目的专项指挥部,由市领导任专项指挥部的总指挥,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汕头市省重点项目完成进度位列全省首位。
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会议 守底线 保安全 促发展
2020年7月20日,汕头市委书记马文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汕头市贯彻落实工作。市长郑剑戈等参加会议。
汕头市新一批“三支一扶”大学生将奔赴基层
2020-07-19 近日,市人社局在汕头技师学院举办“三支一扶”大学生岗前培训,122名新招募的大学生参加培训之后,将分赴汕头市多所乡镇中小学,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工作。“三支一扶”计划是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重要项目。2020年是汕头市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第十五年,至目前累计招募1120多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分赴全市近300个镇街基层单位工作。
汕头海湾隧道南岸风塔正式封顶
近期,汕头市广大工程建设者科学安排工期,战高温,攻难点,全力推动各项目加快建设。昨天下午,汕头海湾隧道建设工地又传了喜讯,隧道南岸风塔正式封顶,同时北岸风塔建设即将启动。
汕头市召开市直宣传系统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大会
2020年7月17日下午,汕头市召开市直宣传系统青年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大会,动员市直宣传系统青年干部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启迪引领青年干部树立“学理论、增本领、展形象、见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学懂 弄通 做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省主流媒体聚焦粤菜师傅(潮菜)工程
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粤菜师傅(潮菜)工程”,两年来,汕头市全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粤菜师傅(潮菜)工程。近日,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汕头市推进粤菜师傅(潮菜)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效。请看报道。
汕湛高速上沥青摊铺忙
三伏天高温炙烤,汕头市在建重点项目,错峰施工,全力赶进度。不过,有一道特殊的工序,不仅不能错峰施工,反而越是炎热,越要加紧推进,这就是沥青摊铺。高温下,沥青摊铺工人的辛苦和拼搏让记者深受感触。
汕头市抗疫志愿者先进典型陈振勇:情系桑梓助抗疫 “乌桥外甥”受表彰
2020-07-16说起陈振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企业家,也是慈善家,多年来,他将家乡和创业地的公益当成自己的事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更是出钱出力,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弘扬了中华美德,传递了社会温情。由于贡献突出,近日,他被评为2020年汕头市抗疫志愿者先进典型。
汕头濠江再添休闲娱乐好去处
汕头濠江区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创文强管有机结合,紧扣“乡村振兴、七彩濠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暨创文惠民工程建设,抓示范创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濠江人居环境提升。
汕头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1400人
自2006年11月挂牌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汕头工作站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汕头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13人,入库志愿捐献者约1400人,在全省排名前列。汕头市红十字会通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广大市民群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率和支持率,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用行动拯救生命,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火种”。
汕头举行庆祝丰收节活动
昨天上午,汕头市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消费扶贫农产品“进村入户”活动启动仪式在澄海区莲华镇大自然休闲农庄举行。现场有狮头鹅、水产品、橄榄菜、桑椹果酒、菜脯、林檎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展示,有工夫茶艺、西门蜈蚣舞等地方特色民俗表演,还有从黑龙江省鹤岗市远道而来的优质大米、木耳等山珍,让农民群众一次性体验汕头农业风情、领略北国风味,感受丰收的喜悦。
汕头澄海:产业“智造”引领转型升级
面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挑战,记者走访汕头市澄海区,却在这个传统工业大区看到了“转方式、调结构”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今年上半年,该区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44.69亿元,同比增长7.2%。在实体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显得尤为难得。
汕头逾400事项实现“零跑动”“指尖办”
自4月25日上线到9月15日,“粤省事”汕头频道实名注册人数已超65万人,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不断刷新中;更为令人高兴的是,截至9月12日,“粤省事”汕头频道已上线472项服务事项,其中402项事项实现“零跑动”!这是汕头市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零跑动”和“指尖办”的一个缩影。
汕头7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始公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全省各地市100个村榜上有名,记者查阅名单发现,汕头有7个村子入选。
汕头农民欢庆丰收节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龙湖区外砂街道大衙村一片片瓜果蔬菜相间分布,色彩斑斓,田园诗意尽显其中。昨天,汕头市龙湖区在该村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区各级“三农”干部队伍、蓬盛、玉蕾、桑醇、万安等多家涉农企业、合作社与农民群众齐聚于此,共庆丰收,分享一年农事的喜悦,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汕头扩大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范围调整补贴时限
汕头市不断推进广大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工作,扩大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调整补贴时限。近日,汕头市人社局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推进求职创业补贴工作。
汕头龙湖出台办法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为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满足龙湖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近日,汕头市龙湖区出台《龙湖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龙湖区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汕头南澳医院启动“至家关爱”公益项目
从今年8月份起,汕头南澳医院正式启动“至家关爱”公益项目,医务人员团队利用下班时间进村入户,为肢体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亲友指导培训,帮助其亲友了解康复,掌握简单的家庭康复手法、维持或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受到群众好评。
黄旭华麦贤得上榜,潮人的骄傲!
黄旭华荣获“共和国勋章”,麦贤得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潮人的骄傲!昨天晚上,喜讯传来,潮汕人为之欢欣鼓舞。
汕头十项社保“高频事项”网上预受理
近日,汕头市社保局上线10项高频事项业务网上预受理,既可以降低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办理社保业务的错漏率,减少跑腿次数,也能大幅度提高汕头市社保业务经办工作效率。
汕头扶贫“老兵”的“农村情结”
近日,由省扶贫办和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举办的“讲好老区的扶贫故事”演讲比赛暨征文颁奖典礼传来喜讯,汕头市的扶贫“老兵”林秋生的作品《汗洒扶贫路 点点见真情》荣获征文一等奖。在农村贫困家庭长大的林秋生怀着深厚的“农村情结”,舍小家顾大家,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走上12年的风雨扶贫路,用脚步丈量农村大地,访民情、问冷暖、谋发展,大胆创新扶贫模式,勇于探索扶贫理论,把一腔热血洒在贫瘠的土地上,用真情和实干换来了贫困户脱贫奔康。
一颗中国心 三代故乡情
在潮汕地区,陈伟南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爱国爱港爱乡的香港成功企业家,他是情系桑梓的慈善家,他是中国百年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巨变的亲历者,他更是常年奔波在潮汕三市与港澳之间力促海内外潮人精诚团结、助推家乡发展的联结者与引路人。回忆过去,陈老感叹人生经历何其跌宕,从经历抗战时期到赴港谋生再到回国投资乃至反哺家乡、参政议政,在这一人生履历中,“1987年被推荐为汕头市政协委员”可谓是其人生阶段的一个重要节点,自此,陈伟南先生与汕头结下不解之缘,也开启了一个新篇,无论是在其人生中还是在潮汕大地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汕头潮阳吹响乡村振兴“进军曲”,走好城乡融合发展“先手棋”
汕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潮阳区要用足用好老区苏区政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汕头发展新增长极。近日,记者走马潮阳区发现,该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汕头发展大局,下真功夫,走好城乡融合发展这步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势头良好,丝苗米产业园各个项目齐头并进,吹响乡村振兴进军曲。
汕头创文成为百姓点赞的德政工程
马路上闹哄哄的“马路市场”不见了,城中村原本脏乱差的市场变美变干净了,市民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舒心。这些变化得益于汕头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有效推动,得益于创文工作的强势推进。3年多来,经过拆违、整治、提升,汕头农贸市场形象焕然一新,颜值明显提升,共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63个,为市民营造了整洁、有序、安全的消费购物环境。
汕头将出台方案拿出“实招”稳产保供
当前,汕头市生猪价格高位运行,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作为生猪消费大市,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尤为迫切。为此,汕头市拿出“实招”,从生猪稳产保供方面下功夫。12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汕头将出台《汕头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工作方案》,采取财政、保险、金融扶持措施促生猪稳产,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健全猪肉市场供应保障机制,推动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提速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确保生猪稳产保供。
汕头潮南区红场镇精准扶贫 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产业
来到革命老区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连片的茶园点缀在山间,满眼苍翠,茶香弥漫,茶园中不时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红场镇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但近几年来,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特色茶叶产业。目前,茶叶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不仅促进红场镇经济发展,也推动当地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汕头下拨市级资金4.5亿补助农村教师
近年来,汕头市全力推进实施“强师工程”,各项惠师强师政策措施得以落地落实,全市教师队伍数量、结构、素质协调发展,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市有正高级教师11名,高级教师7370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4名、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6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名。
汕头练江流域10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建成
记者从9月10日上午召开的汕头市练江综合整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8月30日,汕头市练江流域10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配套管网建成713.45公里,占总工程量的98.16%。同时,汕头市自今年8月下旬启动进村入户生活污水源头截污工作,将每家每户厕所、厨房和洗衣的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道,汇入到污水处理设施,切实提升污水截污率,实现“雨水不入厂、污水不入河”,从根子上改善练江干支流的水质。根据国家采测分离采样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8月,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纳入考核21个项目指标中,有20个项目指标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氨氮指标超标;主要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3毫克/升、4.05毫克/升和0.150毫克/升,环比2019年7月化学需氧量指标下降7.14%,氨氮指标上升20.18%,总磷指标下降6.25%。
汕头市打造可观可赏可游可娱的照明效果
在今年的夏天,不少市民夜晚外出散步时都会被道路两旁各种颜色的灯饰所吸引,不管是沿街高楼的外立面,还是公园和道路,都被五光十色的灯饰包围,美轮美奂。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经过近两年的修复改造,目前市区中心街区已基本完成的城市景观灯饰的升级,“一湾两岸”灯光工程的北岸景观灯饰项目的改造,将力争国庆节前亮灯。
汕头市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助学活动
为继承和发扬汕头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日,市民政局、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福彩慈善·精准助学”及“关爱军人困难家庭助学”活动。据了解,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助学金60万元,热心企业向市慈善总会捐赠助学资金50万元,共资助211名困难学子上大学。
生命因援疆支教而精彩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9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全国718名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汕头市共有2名老师获此殊荣,其中澄海南翔中学的陈冬青老师名列其中。目前,陈冬青老师正远在新疆喀什地区参加援疆支教工作,经过辗转联系,记者连线采访到这位具有超人勇气和胆量的女老师。
汕头打造精细化管理“光华模式”
汕头市自去年启动“创文强管”以来,在基层创文一线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典型经验。为进一步总结创建成果,推广经验做法,本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走基层·看变化”》栏目,从即日起集中聚焦一批工作扎实、管理先进、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创文强管先进示范点,以期为全市创文强管工作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
汕头增加森林碳储备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及宜居水平
森林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符号,现代人居环境,绿色和森林是一个重要指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五年来,汕头市通过增加森林碳储备,打造更多“天然氧吧”,不断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生活在汕头的市民能明显地感受到,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享受“开门见林、开门见绿”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