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特色文化亮相深圳“文博会”
2014年5月15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上东莞以“文化•艺术•创意”为主题,选取镇街和企业代表展现东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
加博会高科技产品“颜值”十足
本届加博会的新动向、新产品牵动着不少关注的目光,2015年6月18日,记者在会场探营发现,本次加博会不仅高科技感十足,而且还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强化“线上线下”互动联展。
强化农村党建阵地建设 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今年是东莞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东莞市各村(社区)持续强化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市镇两级疾控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6月11日下午,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正推动理顺市镇两级疾控机构的关系,增加疾控人员配置,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东莞教育创先通过省级督导评估
2015年6月17日下午,东莞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工作,通过了省的督导评估。
我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东莞市已向国家水利部递交申请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报告,若申报成功,能够优先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将更好地推进东莞水生态文明建设。
松山湖集聚创新资源能力不断增强
松山湖高新区作为东莞市实施创新驱动的核心平台之一,正强化创新导向,加快整合广深、港澳等地创新资源,形成创新技术转化的主战场。
深莞惠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此次深莞惠确定的重点合作事项,以及共同签署的四份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市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
东莞市水务局:为全市提供“水支撑”“水保障”
加快“万里碧道”建设;完成全市150条重污染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建设……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水务工作着墨不少。对此,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更是“动员令”“任务书”。接下来,东莞水务部门将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坚实牢固的“水支撑”“水保障”。
东坑开展“河莞家”志愿者河长跨镇联合保洁行动
近日,东坑镇联合横沥镇河长服务队伍共60人,在跨镇街河涌横东排渠开展联合保洁行动。
东莞这家医院制作双向转诊联系卡 架起医患“连心桥”
如何让老年人快速精准就医?如何打通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与医院的联动?3月底,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精心制作了一批“双向转诊联系卡”,并陆续投放至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个站点,方便有需要转诊的患者,这样的举措让大家直呼暖心且便捷。
莞首个电子商务培训学院揭牌
今天上午,东莞市首个电商培训学院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将探索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之路。
东莞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麻涌镇和东坑镇因地制宜,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的乡村振兴之路。
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桥梁
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东莞市各大博物馆纷纷举办活动,向市民普及文博知识。
清溪获评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清溪坐拥12万亩亚热带森林,全镇绿化覆盖率达67.03%,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短萼仪花群落。接下来,该镇将加快打造“一轴一带五区”,全力推动该镇全域旅游发展。
“绣美”东莞 处处皆美景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缓缓走在由各种东莞元素组成的市中心广场国庆立体花坛附近,多彩植物与特色立牌交相映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大岭山近20000册爱心图书将送往云南贫困地区
大岭山镇在全镇各学校发起“捐书有你,让爱延续”捐书活动,收到各校学生们捐出的爱心图书近20000册。
高质量发展理念为企业添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努力,东莞转型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到了量变向质变突破的“攻坚期关口”。接下来,东莞将积极探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意识,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企业加快
轨道交通R2线首条隧道双线贯通
今天(2012年5月16日),轨道交通R2线天宝站至东城站区间隧道双线贯通暨东城站封顶仪式举行,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了首条隧道双线贯通和首个车站封顶。
“中国好人”曹永浩:培养学生成为有信仰的人
曹永浩,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南粤楷模、中国好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职业教育十大年度人物、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师德标兵。
我市深化“智网工程”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各镇街通过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网格管理员业务水平,不断深化“智网工程”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我市启动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修编
今天,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我台广播节目阳光热线,围绕“美丽东莞”“城市更新”等话题与市民交流,记者获悉,东莞市已启动各镇街和全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修编工作,预计九月份将完成32个镇街的专项规划修编。
水乡大道改造提升工程提速
水乡大道改造提升工程景观绿化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整个项目力争在年底前完成。
东莞为战“疫”医护人员举行集体婚礼 20对新人喜结连理
为致敬冲锋前线的医务工作者,2020年10月1日上午,东莞市民政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市文明办在市民服务中心,为20对医护人员新婚夫妻举办了一场“迟来”的婚礼盛典,在举国欢庆、月圆情满之时,用大红婚服换下天使“战袍”,为他们兑现对挚爱最美的承诺。
东莞积极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建设
2015年6月17日,驻粤部队省人大代表来莞,开展“加快推动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外经贸转型发展”专题调研。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莞市不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并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建设,促使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新态势。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出炉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新鲜出炉,规划描绘了水乡经济的长远发展蓝图,根据规划,水乡在公共服务水平和环境方面都将得到很大提升,而传统的水乡文化,也将得到保护和传承。
创新驱动让传统制造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创新驱动是关键,东莞牢牢抓住高新科技企业培育这个“牛鼻子”,让创新驱动促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走进东莞 太平手袋厂拉开东莞制造大幕
4月15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东莞。采访团来到太平手袋厂、广深高速、黄沙河整治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从这些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了解东莞从“三来一补”到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从“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加速转变的密码。
谢岗消费扶贫馆正式上线
谢岗镇召开消费扶贫工作动员会暨“谢岗镇消费扶贫馆”揭牌仪式
我市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
目前,东莞市市、镇、村三级2562名河长实现全覆盖,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东莞市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投入使用,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
莞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均衡发展
2015年6月15日和16日,省评估专家组对东莞市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进行评估验收。
东莞:加大民生帮扶力度 实现援藏持续发展
4月12日至16日,东莞市副市长黎军一行赴林芝市巴宜区考察交流。巴宜区援藏工作基础扎实,援藏工作队要加大民生帮扶力度,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援藏,加大商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帮扶和教育、医疗人员的派出,为巴宜区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助力巴宜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博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将于4月19日开幕。随着加博会影响力日渐深入,不少东莞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整合产业链资源,自发组织各种产业对接活动
东莞发布多项政策解读 助市民便捷享受政策优惠
为更好地让群众享受到政策优惠,引导劳动者更好地创业就业,2020年9月30日,东莞市人社局官方集中发布了29项优惠政策解读。
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15年6月1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率队,到洪梅、沙田(虎门港)考察市重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建设进展较慢的项目加快速度,争取让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产生效益。
各镇街未雨绸缪做好防汛排查
汛期即将来临,各镇街积极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做到早检查、早部署、早整改、早落实,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莞首批“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出炉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2015年6月16日上午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同意对东莞市一批利用资本市场和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以及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进行资助,鼓励支持企业在莞做强做大。
沙田镇虎门港大力建设生态港湾新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沙田镇虎门港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致力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镇、广东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
莞产3D动画片将亮相“漫博会”
第五届漫博会将于8月22日在莞开幕,由本土动漫企业打造的大型3D动画电视剧《马可波罗东游记》首部样片也将同步与观众见面。
“田间课堂”惠农户
晴雨天气频繁交替,最容易给农业种植带来病虫害,市镇农技部门就专门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现场传授知识,抵御种植风险。
全市“智网工程”加快形成网格化指挥调度体系
全市“智网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昨天下午在寮步召开,要求各镇街(园区)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镇街(园区)指挥调度中心在6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村(社区)指挥调度工作站力争在8月份全面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加快形成市镇村上下贯通的网格化作业指挥调度体系。
“两高一低”企业积极转型探索新出路
东莞市推动“两高一低”企业退出的决心不变、任务不改、标准不降。截至目前,中堂镇共有12家造纸厂关停,在政府的补贴扶持下,企业积极探索新出路,开辟新战场。
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团队:加快推进酶法生物柴油产业化
近年来,东莞市正加快推进“人才东莞”战略和“科技东莞”工程,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作为入选我市东莞市,经过16年的艰苦探索,成功研发出以生物酶代替化学生物柴油技术,并获得多项国内国际专利,产品性能领先国际水平。
2013东莞文化产业博览会今天开幕
2013东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今天开幕,这是东莞地区首个面向全国的文博会,通过展示沉香、锦鲤、茶等一系列富有本土特色的“莞邑文化”,进一步推动东莞文化名城建设。
企石立足饮用水安全 以治水促产业发展
企石毗邻东江,江河湖泊水资源丰富。作为东部产业园的重要区域,企石如何治理水环境,将治水与产业顶层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实现水环境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地桂味抢鲜上市
本地荔枝正陆续上市,下周东莞本地的桂味、糯米糍这些品种的荔枝将全面进入采摘旺季。
松山湖科学城牵引完善创新体系构建
围绕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东莞市明确了2020年的近期目标和2025年的远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工作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的构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南城开足“马力” 建绿色宜居生态之城
近年来,南城始终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绿色惠民道路。作为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如今的南城水更清、路更宽、景更美,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田间课堂”惠农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活动单位纷纷创新“自选动作”。道滘镇农技中心就结合农民需求,邀请市农技管理办有关专家开设“田间课堂”,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农民活动。
名城名匠王全锋:致力改善产品质量 减少电池漏液技术高
今年41岁的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王全锋,从事电池行业长达23年,拥有丰富的设备设计经验和深厚的设备研发能力,致力于改善生产环节对电池产品的影响,在开发新的电池设备,改造落后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获得多项具有核心技术的专利及非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