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镇整合资源建设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民宿旅游 十村联动发展
当前,大埔县西河镇正整合各村资源,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全力推进“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漳溪河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实施“绿道联村”“文旅联村”“产业联村”三大工程。沿线10个村辐射示范带动周边17个村共同发展,使周边3万多当地群众受益致富。
启航“星级月嫂”之路!大埔漳北“南粤家政” 培训班开班
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蔡若夫介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碧桂园集团将联合开展南粤家政培训,把漳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青年群体作为主要培训对象,通过推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意愿、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打造南粤家政-星级月嫂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民宿共享,产业共振——脱贫路上,梅州漳北村走向诗和远方
11月2日,记者跟随“脱贫奔康·粤来粤好”网络主题采访团队的脚步,来到梅州市漳北村展开调研,看漳北人民如何打造美丽家园,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奔康。
梅州市张弼士故居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车龙村,以著名爱国侨领、客家先贤、中国近代葡萄酒工业之父、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先生的故居光禄第为中心,形成一个集名人故居观光、葡萄酒文化体验、客家乡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梅州民宿新规今日起实施!禾肚里稻田民宿成为梅州首家登记20间(套)的民宿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标住宿业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OTA平台统计,梅州目前有民宿234多家,民宿业已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
梅州大埔西河镇各景区景点“五一”恢复开放啦
2019年北塘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梅州大埔西河镇党委政府慰问“最美逆行者”家属
赖燕萍不惧危险、主动请缨,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医德和奉献精神,为西河争了光,是西河人民的骄傲。他要求镇相关部门要关心爱护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做好服务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广东省大埔县:无人机助力乡村疫情防控工作
通过无人机的高清视角,可以快速发现不戴口罩,集聚的村民,锁定位置之后,立即通知村干部上前进行劝阻制止;对于不配合接受疫情检测和登记,直接冲过防疫检测点的车辆和人员,利用无人机快速精准地进行追踪定位,确保做到不漏一车一人。无人机的使用,使当地疫情应急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加快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梦里田园正梳妆 耕读漳北美如画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关键。在脱贫奔康的路上,漳北不但要‘摘帽’还要当‘样板’,我们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蔡若夫说。
大埔蜜柚正式开采上市! 2020广东梅州柚·大埔蜜柚开采节暨产销对接会顺利召开
活动在漳北村禾肚里稻田民宿设主会场,柚农代表现场集体宣誓“不熟不采、非熟不卖”,确保蜜柚品质。活动现场,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现场汇报梅州柚物流解决方案并提供价格优惠,确保柚子采摘高峰期物流集散和输运能力,降低果农配送成本。本来生活、顺丰小当家、十荟团华南区、深圳市航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国邮政等渠道商代表与有关企业签署了产销合作协议。活动还组织了百名网红在漳北扶贫车间直播带货。
大埔北塘写生创作研学基地揭牌
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艺术氛围愈加浓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慕名而来,在山水村庄间寻获素材和灵感,围绕自然美景,借笔抒情,各种写生创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北塘艺术部落自落户北塘以来,设立多个大学实习基地、艺术机构、写生研学基地等,以艺术活化乡村建设,振兴乡村文化,成为梅州新农村建设大潮中亮丽的风景线。
从“建档立卡”到“顺利就业”!梅州漳北村58名妇女获家政从业资格书
第一书记蔡若夫表示,希望通过推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意愿、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打造南粤家政-星级月嫂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再发力!梅州大埔漳北村创建广东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启动造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
今日上午,漳北创建广东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启动仪式在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举行。当天,顺丰揽收点启用,粤菜师傅培训班、锣鼓队培训班、广场舞培训班正式开班。
茶座丨把民宿打造成 乡村振兴新亮点
当前,大埔西河镇正整合各村资源,全力推进“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漳溪河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实施“绿道联村”“文旅联村”“产业联村”三大工程。沿线10个村辐射示范带动周边17个村共同发展,使周边3万多当地群众受益致富。
尽锐出战齐攻坚 振兴苏区展新颜
我们围绕总体规划,辅之系列奖补方案和措施,一批村居、环保设施、公益设施、文体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成,乡村旅游产业随之兴起,传统农业加速转型。
大埔西河镇“三大抓手” 打造“三宜”美丽乡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生态强产业 打造宜业美丽乡村,西河镇正整合各村资源,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全力推进“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漳溪河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
大埔县开展迎春送对联活动现场送出300多副手写春联
大埔县西河镇人民政府、大埔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大埔县书法家协会、大埔县拓荒书画院等联合在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开展了“翰墨北塘 金猪迎春”2019年迎春接福送春联活动,现场免费送出300多副手写春联。
苏区振兴·梅州行动|解码大埔西河“十村联动”的乡村振兴实践
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只是西河镇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之一。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西河镇引入文化企业,充分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梅州首家大学生写生基地成立、北塘问梅系列活动举行……梅州大埔北塘村喜事连连
州人自古与梅结下了不解之缘,地以梅为名,人以梅为模,素有“梅花之乡”称谓。史上多有文人墨客点赞过梅州梅花。叶剑英元帅写过脍炙人口的梅花诗: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姗姗几世修。漫咏罗浮证仙迹,梅花端的种梅州。
讲好名人故事 做强文旅产业
大埔县充分依托张弼士故居、张弼士博物馆和张裕红酒文化小镇项目,全力打造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结硕果 蜜柚飘香传四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帮扶漳北村发展蜜柚产业成效显著
大埔蜜柚开采节暨产销对接会在梅州市大埔县漳北村召开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统筹谋划产销衔接,增强经营主体带贫能力,进一步开展消费扶贫,确保漳北村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埔西河联动开发漳溪河沿线村庄促传统农业转型
大埔县西河镇每天都有近10万斤富硒蔬菜瓜果运往县城及福建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菜篮”
大埔:村庄变成景区,农业焕发生机
西河镇在建设新农村中,依据“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以景观化、意境化、产业化和“全域旅游”的理念,着力挖掘各村山、水、田、林、路、房、产业、文化等特色,彰显各村的“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风貌”,展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乡村画卷,打造“五村绕漳河”全域美景图。
碧绿漳溪水 东塘锦绣乡塘
漫步在长长的东塘新筑绿道上,陶醉在漳溪河盈盈绿水里,想借用一下王观、白居易诗词来形容漳溪河畔的东塘村山水田园:“最爱漳溪行不足,眉眼盈处东塘村。”
张弼士博物馆在梅州开馆
以“览一代侨领风范 寻百年张裕根脉”为主题的张弼士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在梅州举行。
张弼士博物馆在广东省大埔县动工兴建
张弼士博物馆将以“文脉、商脉、绿脉”为景区规划主脉,同步规划的张裕酒文化馆和葡萄酒体验馆,将向以游客展示百年张裕的发展历程,让游客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体验品酒的乐趣。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将在史料和布展方面提供支持。
徐杞文到西河镇漳溪河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
9月24日上午,大埔县委常委徐杞文到西河镇漳溪河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时要求:要切实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造福人民。
西河围绕产业提升发展塑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西河镇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注重发动群众,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同时将改善保障民生作为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新农村建设打开了良好局面。
梅州大埔县漳北村:网红民宿活化乡村资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所描绘的田园风光,是如今在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网红”民宿里的真实体验。
梅州大埔西河镇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精神干部大会
5月16日下午,大埔县西河镇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精神干部大会。
梅州大埔西河北塘古村落醉碟花海醉游人
西河镇抢抓获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契机,不断优化镇村人居环境,营造田园景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抓好疫情防控丰富帮扶手段
——疫情防控不放松 脱贫攻坚不停歇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 一方面丰富帮扶手段,通过组织农产品网上销售,有效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复工标准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增进民生福祉,助推乡村振兴。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村姑”蛻变成“金凤凰”...
贫困户脱贫村的同时,漳北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了, 现在依托周边的蜜柚果树建设集休闲、种植、农旅等功能于一体的蜜柚公园,计划下月底前建成开放。
大埔县西河镇围绕省级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示范片打造 一村一特色 塑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作为第三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去年以来,西河镇选取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等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为主体建设新农村,围绕产业提升发展、服务设施完善、村容整洁宜居等,打造具有鲜明梅州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大埔县西河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初见成效
西河镇通过保护和开发古民居,提升人文气息,丰富历史内涵,突出法制文化、红色文化、侨领文化、农耕文化、艺术文化等主题,开发打造“五大展馆”;依托张弼士故居旅游区和北塘乡村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优势,继续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整体内涵层次。
大埔西河镇北塘村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显成效
西河镇以漳溪河为主轴,把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5个行政村打造成了具有鲜明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五村绕漳河”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
大埔西河纯德村:富硒土壤上引种猕猴桃
大埔县西河镇纯德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市农业局的定点帮扶下,该村于去年底试点种植猕猴桃并取得初步成功,现猕猴桃果苗存活率达90%以上。今后,该村将在全村范围内逐步推广种植猕猴桃,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大埔西河:脉菊怒放香醉花海
大埔县西河镇“百亩菊园如雪似玉,十里花海香飘醉人”,初冬时节,笔者携友驱车前往该镇上黄砂村有机脉菊种植基地,亲身领略众口相传的自然美景的独特魅力。
【乡村振兴第一线】梅州大埔漳北村: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共享民宿”
漳北村发展起了“共享民宿”,即:村民将闲置的房屋或者房间交给禾肚里托管,安排游客入住,户主和禾肚里按五五分红。
【脱贫奔康·粤来粤好】梅州:以宿带村,网络扶贫!数字乡村发展显成效
禾肚里将继续把民宿项目打造成为集“民宿+农耕+研学+文旅”为一体的田园特色综合体,继续发挥“以宿带村”作用,带动漳北村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梅州大埔西河镇漳北村:积极打造平安乡村示范村
11月12日,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部署启动“平安大埔示范村”建设工作。西河镇党委副书记丘增标、漳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蔡若夫、派出所教导员杨演遵、村党支部书记官绍华及各村民小组长参加了此次启动会。
“十村联动”探索乡村全域振兴
为给大埔乡村振兴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即日起南方日报·大埔视窗推出特别策划——大埔乡村振兴“镇”能量,深入基层、聚焦镇域乡村振兴发展,寻找大埔乡村振兴密码,探寻增长新动力。
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梅州大埔漳北村凭什么?
漳北村以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为总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样貌实现了蝶变。
大埔县西河镇党委书记到省科学院对接交流
3月25日,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党委书记丘武秋到访省科学院,与李定强副院长就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交流。
大埔西河镇乡贤投资建设南药基地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西河镇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系列扶持措施,吸引了大埔县外出乡贤肖辛垣在黄砂村建立了数千亩集药材种植、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药材种植基地。
大埔西河漳北村依靠民宿致富村民吃上“旅游饭”
2019年,漳北村通过引入禾肚里公司,打造具有漳北特色的原生态民宿,带旺了村里的旅游人气。
大埔西河|在这里,能满足你对生活的所有想象!有多惬意……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坐落在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最美乡村”的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为三堂四横一围的围龙屋,府邸花台全用沙灰水泥夯实铺垫,极其坚固,屋内共有18个厅、13个天井和99个房间。
北塘村
北塘村概括
「脱贫奔康·粤来粤好」无人机瞰梅州:耕读乡村美如画
漳北村引进禾肚里集团,利用“沉睡”旧校舍,打造“民宿+农耕+研学+文旅”的田园综合体,成为梅州“共享住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
“世界长寿乡”拍了拍你:6000株向日葵笑了,快到大埔县西河镇观赏!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6000株向日葵竞相绽放,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