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党日”直播带货 挂驻帮扶助力脱贫
6月20日,中交四航院机关党总支到挂驻帮扶的海丰县平东镇新平村开展“迎七一 促扶贫”直播带货活动,以新业态的思维助力脱贫攻坚,过一个别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给“荔”!赤坑荔枝助农走上致富路
海丰赤坑的荔枝,可以称得上是该县的明星水果。该镇种植的红灯笼、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荔枝品种成果良好,一上市就成为一大宠儿,荔枝丰收,果农喜得增收。
海丰县服装行业工联会党建引领助创文
海丰县服装行业工会联合会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先后有12家企业成立基层工会组织,其余企业都加入服装行业工联会。
生态海丰 湾区后花园
风景如画的湾区康养景观示范带、充满红色记忆的红色文化体验示范带、神奇而浪漫的湿地风光……走进今天的海丰,看到的是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感受到的是千年古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村美了、人气旺了、农民富了”的蓬勃发展活力。
青春佳人邀您同游海丰“网红地”、“打卡点”
海丰莲花山“大湾区生态康养休闲景观示范带”是汕尾市十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之一。目前,已建成观茶“鸟巢”、林荫栈道、花海荷塘、茶艺体验街、古树公园、环山绿道、礼佛观景台、禅茶文化园等绿色景区景点,串珠成线,连片成画,美不胜收。莲花山下,春光明媚,佳人丽影,与您一起畅游“网红地”“打卡点”!
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万人行暨黄羌林场运动小镇首届山地半程马拉松赛举行
2021年4月11日上午8点,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万人行暨2021年黄羌林场运动小镇首届山地半程马拉松赛在黄羌林场鸣枪开赛。赛事的举行,推动海丰生态文明建设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机结合,让森林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陶河下边村:昔日贫困村向今日新农村实现美丽蝶变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海丰县陶河镇下边村在深圳龙岗区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区人力资源局三个工作组的帮扶下,全村46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焕发蓬勃生机,昔日的贫困村向今日新农村实现美丽蝶变。
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走读森林·深呼吸”黄羌林场运动小镇第四届徒步活动举行
2020年12月26日,由汕尾市林业局主办,海丰县林业局和黄羌林场承办的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走读森林·深呼吸”黄羌林场运动小镇第四届徒步活动在黄羌林场举行。
陶河镇大小屿村凝心聚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海丰县陶河镇大屿村与小屿村凝心聚力,通过三年来的筹资、规划和建设,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扩种的莲藕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开花结果。
《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东汉传》出版
海丰县档案馆编研的《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东汉传》一书经汕尾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
赤坑镇大化村:建起腐竹厂延伸扶贫产业链 精准施策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一支金黄腐竹,一条脱贫致富路。海丰县赤坑镇大化村在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的帮扶下,建起了腐竹厂并延伸扶贫产业链,年产腐竹10万斤,产值500万元。实施精准帮扶,稳定贫困户经济收入,全面实现大化村脱贫目标。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保障游客旅游安全
红宫红场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游客摩肩接踵。为保障游客旅游安全,该景区积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150户贫困户脱了“穷帽”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赤坑沙大村在武警广东省总队的帮扶下,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走上了“造血式”的脱贫路。目前,沙大村150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过上幸福生活。
海丰县今年新增市场主体9000多户
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全县市场主体仍保持较强活力,去年以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444户,同比增长5.25%,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219户,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户,市场主体规模依然保持做大做强做优趋势。
村变靓了 人变富了
近几年,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城东镇北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脱了贫、致了富,村里的“颜值”变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有了精气神。
林青水绿茶飘香
海丰莲花山,粤东沿海第一高峰,地处热带亚热带交界之处,终年常绿,气候宜人。在挺拔俊秀的莲花山下,在钟灵毓秀的福地之中,坐落于大湾区前沿的一颗旅游明珠正冉冉升起,这便是莲花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
海丰县举办第二届油占米暨农业产业(消费扶贫)发展大会
目前,海丰县已创建了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现代粮食示范区;建成了油占米、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畜禽、海淡水养殖等6大农业产业基地;累计发展“三品一标一名牌”88个,培育了海丰油占米、虎噉金针菜、莲花绿茶等一批名优特产。
浙江卫视《美好的时光》栏目组走进海丰
浙江卫视《美好的时光》是全国首档治愈系音乐旅行类节目,《美好的时光》汕尾海丰站,播出时间为11月中旬周六浙江卫视八点半黄金档,腾讯、爱奇艺同步播出。
红色文化的“百灵鸟”——李思雅
海丰县实验中学教师李思雅被誉为红色文化的“百灵鸟”。一位好人就是一座丰碑,她以实际行动诠释汕尾市民向美向善的丰富内涵,展现海丰老区人民的崇高品格。
“护路使者”洪玉炎:人生匆匆数十载 讲的就是奉献
洪玉炎是海丰县公路事务中心大湖道班班长,他42年如一日坚守大湖,养护公路,保障道路畅通,用实际行动书写平凡中的伟大,为群众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赢得了广泛赞誉。
郭俊浩:用实事解决“急难愁盼” 做群众的“知心人”
海丰县黄羌派出所民警郭俊浩,践行责任与担当,用件件实事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展现汕尾市民向美向善的时代风采。
陈伟玲: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大爱
她是一名小学老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便义无反顾地加入捐献行列;她勇敢无畏,从初配成功后的体检、注射动员剂,到最后采集,她没有丝毫动摇,成功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成为汕尾市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就是“善美好人”,生命接力员陈伟玲。
一畦菜心绿 十里蔬菜香
近年来,海丰县北平村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在引进汕尾市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农业收入稳步提高,同时由该公司牵头推动的“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取得喜人成绩,于去年底上榜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海丰县学校“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100%
目前,全县253家学校幼儿园已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工程,覆盖率达100%。
海丰县29946人稳定脱贫
8年,近1亿人脱贫,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汕尾市海丰县脱贫攻坚工作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县9707户29946人按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并实现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份成绩的取得靠什么?产业扶贫。
黄羌坑联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在新鲜出炉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入选名单中,黄羌镇坑联村榜上有名。这为海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画上浓墨的一笔。
海丰大手笔高起点建设红城文旅小镇
为进一步擦亮“东方红城”名片,塑造海丰在全国红色文旅的新地位。我县围绕“奋战决胜三大行动、当好奋进靓丽明珠排头兵”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红城文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
黄羌林场:破题突围打造“红色路” 奋力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年来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黄羌林场,勇当时代发展答卷人,立足当地红二师旧址的资源优势,发力补齐短板,从做好“红色文章”入手,以一点一圈红色之路工程为抓手,推进全域旅游、运动小镇建设,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复兴伟力破题突围,奋力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莲花温厝新农村建设再出新招 筑海丰版“鸟巢”
作为莲花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的温厝村,在村前茶园中筑起“鸟巢”景点,展现出亲近自然又有古朴野趣的景观效果。
关爱地贫 为生命“加油”
2021年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和第28个“世界地贫日”。由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市卫生健康局、市红十字会指导,市中心血站、团县委、县卫生健康局、县红十字会、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1年海丰县关爱地贫无偿献血联合服务活动在彭湃中学大门前举行。
联安坡平:以红色资源为抓手 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联安镇贯彻落实海丰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决战脱贫攻坚,以“红色传承,党建引领,田园沐歌,绿色休闲”为发展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显现。
梅陇永红村:乘帮扶“东风” 奔振兴发展路
海丰县梅陇镇永红村,曾是一个破烂的小乡村,近年来,乘借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和深圳龙岗对口帮扶的“东风”,推进美丽乡村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和村庄各项建设全面发展,奔向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梅陇镇梅西村:打造宜居环境 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梅陇镇梅西村在改善人居环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主动作为,倾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三清三拆、复绿美化、景观提升、健身器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成了当下梅陇又一处新农村示范村。
海丰温厝村:党建引领 乡村旅游品牌响彻省内外
近年来,海丰县海城镇温厝村在莲花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昔日普通的乡村一跃成为自然资源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乡村旅游品牌响彻省内外。
“稻田彩画”绘丰收 “油占”品牌助振兴
海丰县可塘镇万亩油占米生产基地的稻田画,以“彭湃故里”“特色农业”为主题,宣传海丰油占米产业。别具特色的创意休闲农业,是近年来海丰重点培育发展的农业新业态之一,一幅巨型画作镶嵌在稻田里,成为田野中一道独特的景观,呈现出别样的乡村风光。
有“糍”有“味”很给“荔” 赤坑荔枝助农走上致富路
赤坑的荔枝,可以称得上是海丰的明星水果。每年6月正是荔枝登场的时节,加上今年的雨水均匀充足,红灯笼、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荔枝品种成果良好,一上市就成为一大宠儿。今年赤坑的荔枝丰收,果农喜得增收。
海丰再获“国字号”荣誉 莲花山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
2020年12月8日,海丰莲花山茶在北京农业农村部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这是继“皇斋虎噉金针菜”“海丰油占米”之后再获“国字号”荣誉,对我县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本地特色莲花山茶种植资源,推动品牌建设与地标保护融合发展,打造富有海丰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海丰油占米获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
2020年11月27日,由农业农村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市举行,海丰油占米获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
公平白山村:立足优势破题突围 做活乡村振兴文章
公平镇白山村是海丰37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人居环境提升和产业扶贫一直是该村发展的两大难题。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当地适宜种植油茶的资源优势,找准突破点和切入点,聚焦人气,因地制宜,做活产业振兴和人居环境提升的文章,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红色经典音乐剧《少年彭士禄》将于5月份首演
近期以来,红色经典大型音乐剧《少年彭士禄》在县城加紧排练,将于5月22日在市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庆祝建党100周年。
城东大嶂:强化党建引领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海丰县城东镇大嶂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并取得实效,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城东赤山:“红色文化”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海丰县城东镇赤山村贯彻落实我县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红色传承,党建引领,田园沐歌,绿色休闲”为发展目标,借助红色精品村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契机,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成效显现。
T台搬上田埂 我县万亩油占米基地上演稻田创意名模走秀
2020年10月25日,海丰县农业农村局、隐舍乡贤联合举办“世界名模走秀万亩稻田T型台、海丰油占米国际舞台C位出境”活动。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15名模特带着青春与时尚,走上海丰万亩稻田T型台,演绎时尚与农耕文化的完美结合。
向公平水库“借水” 助力县城扩容提质
随着海丰县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也迅猛增长,日最高用水量已超9万吨,供水压力日益严峻。为破解这一难题,县委、县政府启动公平水库“引水入城”供水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县城增加日均供水量10万吨,不仅能满足县城地区用水量的需求,还能优化供水布局,实现双水源供水,提高供水应急能力。
可塘镇五罗易涝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可塘镇五罗易涝区综合整治工程是海丰县重点项目建设之一,目前工程建设紧锣密鼓,有序推进,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黄江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全速推进
2020年海丰县上下全速推进“项目双进”总攻战役。作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黄江医院新院建设项目正全速推进,预计2021年6月竣工投用,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
县城二环南片排洪工程全速推进 增强区域防涝减灾能力
海丰县城二环南片排洪工程是市、县20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施工方按照 “项目双进”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县城二环南片排洪减灾能力,优化海丰投资环境。
海丰生态科技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为推进“项目双进会战年”工作,海丰加快生态科技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园区基础,筑巢引凤,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奋力当好“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排头兵。
【学党史 悟思想】红宫红场成为学党史悟思想的重要基地
在全国上下掀起学党史热潮之际,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缅怀先烈,学党史、悟思想的首选之地。
海丰县启动“校企合作”就业用工直通车
5月21日,海丰县启动“校企合作”就业用工直通车,为职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便捷高效的用工对接平台,让毕业学生搭乘就业“直通车”走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