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铁路(海丰段)全面复工 加速推进建设
汕汕铁路是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汕汕铁路(海丰段)建设项目已全面复工并加速推进,近400名工人投入到施工建设中。
广汕铁路(梅陇段)项目加速推进基础建设
日前,记者走访广汕铁路(梅陇段)项目指挥部获悉,该标段沿线的桩基、承台、墩身等基础建设同步有序推进。
90%!梅陇金银首饰加工行业按下“快速复工键”
梅陇是金银首饰加工产业特色镇,享有“中国首饰之都”盛誉。春节刚过,该镇金银首饰行业按下“快速复工键”,“金花、银花”迎春绽放,节后开工率达到90%,呈现一派喜人的发展态势。
29946人脱贫!海丰绘就小康画卷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海丰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2.3亿元,扶持创办扶贫项目531个。截至目前,海丰37条省定贫困村、9707户29946人按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1万元,增长11倍;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增长1.5倍,实现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接下来,海丰将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同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改革,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绘就海丰当好靓丽明珠排头兵的美丽画卷。
纪念“三八” 海丰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3月2日,县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1周年暨表扬会。表彰一批“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最美家庭”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莲花山下养蜂人 冬蜜飘香笑颜开
一到冬季,召贡片区茂密的山林间便盛开有大量的鸭脚木和各种山花,是蜜蜂采蜜的主要来源。蜂农们每年初冬便会将蜂箱运进来,选择地势相对平坦,鸭脚木花比较繁多的地方“安营扎寨”,方便蜜蜂采蜜。
可塘镇罗山村:脱贫有道 致富有方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海丰县可塘镇罗山村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下,通过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在2019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海丰可塘:珠宝市场搭乘线上“高速列车”获得新商机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帮扶与产业规划的指引下,海丰县可塘镇的珠宝商家凝心聚力,千方百计打通电商直播带货的销售新渠道,一个又一个电商直播基地相继进驻可塘,为可塘珠宝带来更完备的销售体系以及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可塘珠宝市场搭乘线上“高速列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海丰黄羌镇:甜叶菊种植扶贫产业让“七村百户”受益
海丰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切实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打产业帮扶牌,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并取得明显成效。黄羌镇一扶贫产业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年度报表,该镇的双新、双河等7个村委共66家农户参与甜叶菊种植,每户分红3000元。
疫情不退 我们不退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关键时刻,干部就是村子的守护者,就要冲在前头,决不可退缩胆怯。”这是可塘镇可北村委白沙村民小组长杨长乐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常说的话。他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
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 奋力再造一个魅力新城
地处梅陇镇的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是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园区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工贸加工区、电镀生产区及排洪工程已建成,投入生产经营。近期,抖音直播平台进驻园区,挂牌“首饰产业直播孵化产业基地”。直播平台的入驻,助力梅陇首饰产业实现新的腾飞。
海丰市民春游踏青 争相“晒幸福”
春暖花开,正是春游踏青好时节。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或去公园游园赏景,或去乡村看花,共同呼吸清新空气,欣赏生态绿色美景,感受春天的魅力。
坚守一线 让我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一开始,海丰县附城镇卫生院积极响应县卫健局、附城镇党委发出的战“疫”令,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制定防控预案,落实责任分工,安排业务培训,紧急采购物资……
海丰县黄羌镇:“三动三网”绘就战疫“同心圆”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海丰县黄羌镇坚持“党建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三动”工作法,把支部堡垒筑牢在阵地最前沿,把党员旗帜飘扬在战疫第一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织密组织、阻击、宣传“三网”,描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战疫“同心圆”。
海丰:西瓜销售渠道逐步顺畅瓜农复产积极性高
进入2月以来,海丰县各地反季节西瓜迎来上市高峰。目前,西瓜销售市场开始回暖,销售渠道逐步顺畅,瓜农复产积极性高。
海丰:乡村振兴大舞台 茶园丽影相辉映
2021年3月25日,县农业农村局、隐舍乡贤联合举办茶园走秀活动,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模特走进海丰乡村振兴大舞台,莲花山茶园T台上演绎乡村文化与青春时尚,翩翩丽影助力乡村振兴。
海丰黄羌“民情地图”应用推广试点即将启用
“民情地图”是新时期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新法宝。去年以来,海丰县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为契机,以“民情地图”建设为重要依托,全面探索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和数字化治理能力水平。黄羌镇作为全市“民情地图”应用推广试点之一,已经完成前期各项工作,建成后将为全市的应用推广提供经验。
海丰城东大嶂:强化党建引领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近年来,海丰县城东镇大嶂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并取得实效,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海丰:产业扶贫遍地花 村民致富硕果丰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近年来,海丰县坚持以发展扶贫主导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扶贫产业和经营主体对贫困农户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9707户29946人按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并实现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海城温厝:党建引领 乡村旅游品牌响彻省内外
近年来,海丰县海城镇温厝村在莲花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昔日普通的乡村一跃成为自然资源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乡村旅游品牌响彻省内外。
海丰:春耕生产高效进行 农机扮演“主角”
日前,记者在县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春耕工作铺开以来,全县有6000多台农业机械服务春耕生产,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快春耕进度,推动海丰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独特资源禀赋成就“中国水鸟之乡 ”
素有“中国水鸟之乡”称号的汕尾市海丰县,拥有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广阔的山川湖泊、碧海银滩、田野乡村有一种原生态的色彩和天籁清音,那就是海丰特色的湿地风光和水鸟天堂。既有滨海湿地又有大型人工淡水湿地,面积辽阔,湿地生物种类丰富,水鸟珍奇众多,特色鲜明,因而,造就了中国水鸟之乡美称。海丰人民素有爱鸟护林传统,尤其是渔民,世世代代深深懂得人鸟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是人们对环境的爱,是对大自然的爱,同样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爱。
浪漫大湖 风情海岸
海丰,因“临海物丰”而得名,历来是南粤大地一个引人注目的坐标点。大湖镇风光旖旎的海岸线是海丰实现蓝色崛起的隆起带,是发展海洋养殖、蓝色旅游的风水宝地。
海丰:逐梦深蓝 向海图强
蓝色海丰,是临海物丰,是生机勃勃绵长逶迤的海岸线,占地辽阔的海岸滩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产业成熟强大的海洋资源禀赋,成就了粤东沿海满载丰收喜悦的渔业基地之一。蓝色海丰,是浑然天成,是不可复制十里银滩,百里海堤,在这里,听风,听海,听鸟鸣“中国水鸟之乡”,“国际重要湿地”在这里,体验原生态,拥抱大自然蓝色海丰,是旖旎风光,是活力四射依山傍海,食有鲜味,目之所及,皆为美景。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交织化作大湾区璀璨无比的滨海明珠,推动海洋综合开发利用,科学发展海洋经济正引领着海丰走向蓝色崛起逐梦深蓝,向海图强。蓝色海丰,空间广阔,未来可期。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立业:扎根扶贫一线 践行初心使命
在赤坑镇大化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大化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真心真情书写驻村故事,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海丰招聘:100多家企业进场揽才 提供3600多个岗位
3月15日,由县委组织部和县人社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海丰县招才引智暨‘南粤春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会”在文天祥公园举行,100多家企业进场揽才,提供3600多个岗位。
海丰万亩“清前茶”抢“鲜”上市
一年之中,春茶品质最佳;春茶之中,清前茶尤为上乘。据了解,目前海丰茶园种植面积为2330公顷,年产量4302吨。
海丰大湖:得天独厚岭南地 海产富饶鱼米乡
海丰县大湖镇,依山傍海,风光旖旎。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湖还有赖以生存的渔业生产资源。丰富的海淡水自然条件,使大湖镇成为养殖生蚝的理想基地。
美美美!青春佳丽现身茶园,画风醉人……
新叶飘香,山歌悠扬。来自广州的模特以漫山茶园为秀场,成就了时尚界与传统产业的新碰撞。当动感十足的T台被搬到海丰一角的茶山,当身形曼妙的模特步入郁郁葱葱的茶树林间,当科技与时尚走进乡村,将会交织共振出什么样的动人画面?海丰乡村振兴之美,不负这大好春光。
国道G236公平连接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预计春节前通车
国道G236公平连接线建设项目为发展公平镇产业园,实现与城东生态科技城联合互补,形成海丰北部工业长廊,推动海丰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记者在国道G236公平连接线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项目加紧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在2021年春节前通车。
春节期间 海丰休闲农业绽放活力
伴随着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升级,享受乡村“慢生活”备受市民追捧。2020年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探寻美丽乡村,赏田园风光,摘蔬菜瓜果,感受海丰休闲农业绽放的活力。
凝心聚力 让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海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进县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海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助推城市提能升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年。为创建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海丰全力完善交通市政设施,加大市政设施管理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海丰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排头兵打下了坚实的城市基础。
我是选调生,我先上!
“我是选调生,我先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磨砺初心使命的“考场”。在这次大考中,海丰选调生作为党员干部的“年轻力量”,扎根基层、激扬青春,主动请缨、无所畏惧,在最苦、最累、最险重的最前线连续作战,以优异成绩向党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海丰梅陇 公平 陶河 大湖 平东五镇向贫困户赠送口罩 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做好海丰县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按照海丰县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今天,梅陇、公平、大湖、陶河、平东五镇向贫困户赠送口罩,助力脱贫攻坚和春耕生产,勠力同心,以优异成绩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海丰县黄羌坑联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在新鲜出炉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入选名单中,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榜上有名。这为当前该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丰陶新村:千亩荷塘带来“美丽经济”
近年来,海丰县陶河镇陶新村以党建引领主导产业发展为主引擎,积极探索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积极带动村民积极参与莲藕种植,发展“荷塘经济”。仲春的陶新村,千亩荷田水波涟涟,莲藕长势良好,农户忙施肥、忙除草,助力夏藕丰收。
海丰县公平镇高联村打好茶叶产业发展组合拳
海丰县公平镇高联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地域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茶叶,成立西坑五指嶂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发展生态茶产业,逐渐走上了一条长效的致富之路。
大湖新置村党支部党建引领开启“抱团取暖”扶贫新模式
2017年前,海丰县大湖镇新置村还是一个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000元、贫困发生率达到16.8%的边远小村。村内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村里成了普遍现象,大量田地撂荒,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加之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低,温饱问题解决后,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门路,整村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不理想。
一面古旧石雕墙 “活化”海邑古文化
海丰县联安镇坡平村通过近两年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已成为该县一处红色乡村旅游观光的网红点。近期,笔者又闻讯当地村民自发把古旧的石雕砌成了一面墙,活灵活现地把海丰古文化呈现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省级媒体多频道报道海丰创新“全科网格”试点工作
6月3日晚,广东卫视频道“晚间新闻”栏目、广东珠江频道“新闻简报”栏目,播出题为《海丰创新网格化“一网通办”,全科长效服务社会治理》的新闻报道。新闻高度评价了该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精神,紧抓“平安细胞”工程和“全科网格”建设,以作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试点为契机,创新作为,全力投入奋战攻坚。
海丰:品牌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新增长点
2020年,海丰县把农业品牌化建设作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抓手,着力实施海丰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海丰油占米、莲花山茶叶、金针菜、西瓜、番石榴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品牌建设与地标保护融合发展,加快全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进程。
海丰:创建广东省园林县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格局
创建广东省园林县城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让城市更美丽、更文明、更宜居。2020年,海丰以创建具有滨海地域特色的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以“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为定位,推动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洽、市政设施配套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格局,力争2021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园林县城。
可塘仓前: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幸福不断“加码”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海丰县可塘镇仓前村着力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抓手,深耕“党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硬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为村民幸福“加码”。
附城镇笏口村:夯实党建引领 奏响莲藕致富曲
近年来,海丰县附城镇笏口村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积极探索“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通过大力培育发展本地特色莲藕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开创了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海城镇顾莲峙村:党建引领指方向 乡村振兴展新貌
近年来,海丰县海城镇顾莲峙村以党建为引领,掀起乡村振兴建设,实现华丽蜕变,一跃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瞩目的“网红地”、“打卡点”,村民幸福感满满。
我县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建设企业和群众最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20年,海丰县对标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出台多项便利化措施,落实“店小二”式服务,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提升,加快建构新发展格局。
海丰供电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报装缩短16天、电价优惠5% 、1.53亿元投入电网建设
今年以来,海丰供电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奋战决胜三大行动,当好奋进靓丽明珠排头兵”工作部署,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采取精简用电报装流程和缩短时限、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等举措,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电便利性和满意度,为海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电力保障。
直播接单70万元 海丰各大米业“赶货”忙
在6月6日“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时代”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汕尾站)直播中,海丰接到全国各地客商油占米订单67.67万元。其中,线上销售35.75万元,线下签约31.92万元,大大打通农产品销路,也让海丰名气大响。
《海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出版发行
近日,《海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