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城北:社区“夕阳红”老年人引吭高歌
当前老年化现象显现,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什么新的追求?如何化解老年人的“老年孤独”?如何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心情更加愉悦?记者走进海丰县海城镇城北社区记录下老人们的老年生活。
彭湃中学提质升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2020年,海丰县彭湃中学提质升级工程在抓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科学安排,抢工期、促进度,确保如期保质完成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美的校园环境,助推这所百年老校在提质升级中大换新颜,实现高质量发展。
可塘:为民“铺路”加速推进 升级“纽带”快速发展
海丰县可塘镇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和珠宝加工专业镇。为进一步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可塘镇启动了镇区排水排污管廊整治工程,升级“纽带”功能,更助力增强海丰高质量发展后劲。目前,该项目建设已进入“快进”模式,施工单位开足马力抢抓工程进度,力争把因疫情延误的工期赶回来。
全力控治水环境污染 打造“黄江河畔”生态长廊
为推进海丰县黄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开发利用黄江河一河两岸的资源,把黄江河资源变废为宝。致力将黄江河两岸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观光、生态为一体的海丰市民亲水游玩的生态休闲长廊。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海丰:升级改造北三环路 提升县城交通运能
为进一步提升交通能力,打造快捷舒适的城市环境。海丰围绕2020年底完成路面工程、实现全面通车为目标,紧锣密鼓、扎实推进县城北三环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步伐。
质量兴农 绿色发展--海丰大湖农户的小康密码
海丰县大湖镇盘活土地经济,聚焦绿色农业产业发展,调整锁定产业结构,构筑起“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踏出“质量兴农 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海丰黄羌:遍地黄花似金针 晨曦中虎噉人满满幸福感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似金针”。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金针菜的赞誉。海丰县黄羌镇虎噉村800多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针菜喜获丰收,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田野上,小小金针菜正在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价值能量和品牌能量,成为推动当地脱贫攻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
海丰梅陇:聚金集银锻造美好生活
金花呈异彩,银钗放奇光。金银首饰加工是梅陇镇的特色产业,有40年的发展史,现已成为梅陇富民强镇的“顶梁柱”。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金银首饰加工这一产业在梅陇镇集聚发展,硕果累累。
城东大嶂:外嫁女喜看家乡新变化
近年来,海丰县城东镇大嶂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从过去的“贫困村”蝶变为“网红村”,让该村外嫁女自豪感油然而生。
海丰县举办红色文化旅游直播节
12月16日,海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生态科技城海龙投资大厦举行,并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激活力,革命故里融湾区”的2020年海丰县产业共兴暨红色文化旅游直播活动,促进全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海丰专属红色城市名片。副县长彭少华出席揭牌仪式。
海丰县举办“弘扬红色廉政文化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演讲比赛
9月14日,海丰县“弘扬红色廉政文化,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演讲比赛决赛在县税务局会议室举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郑进铅到比赛现场指导。
致力打造农业强镇
走进海丰县联安镇,田园牧歌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极目之处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当然,她的“景深”还有倒映着蓝天白云的一湾湾碧水。近年来,联安镇大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依凭生态资源丰富等有利因素,千方百计发展现代农业,致力打造农业强镇,推进镇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学习时代楷模 坚定初心使命 我县党员干部收看“时代楷模”彭士禄先进事迹
5月26日晚上9时,我县党员干部通过在班集中收看和在家分散收看等方式,在电视和网络直播平台上准时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时代楷模”彭士禄先进事迹发布仪式,致敬“时代楷模”——彭士禄。
莲藕种植基地化 藕农蔡文彬迈上小康路
8月份正是莲藕采挖时节,也是莲藕丰收高峰期。记者关注到,海丰县梅陇镇高中、梅联、联兴等连片藕田荷花映日,藕农采收喜上眉梢。高中村委中港村蔡文彬20亩水稻田转种莲藕,连年喜获丰收,效益可观,让蔡文彬迈上小康路。
平东镇新平村:精准帮扶结硕果 “多元农业”促奔康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第五个年头,海丰县平东镇新平村在进驻帮扶单位中交四航院的扶持下,因地制宜,靠着“多元农业”的硬锄头,凿开了一条奔康致富的康庄道。
联安:让品牌“米”发展与农户奔小康“有机”结合
十年磨一“米”。早在2009年,海丰县联安镇引进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成立海丰海纳合作社,经过十年打磨,现已打造成以“水中鲤”为核心的有机米品牌,让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联安镇农户共享到种植“有机米”的双赢成果,辐射带动联安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户奔康致富。
精准扶贫结硕果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深圳,先富不忘帮后富。在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省委、省政府确定深圳市龙岗区帮扶海丰县25个贫困村,分布在赤坑、赤石、梅陇、城东、大湖、公平、黄羌、平东、陶河9个镇。
海丰县“三个精准”打响扶贫攻坚战
海丰县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第一、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中投入帮扶资金6.8亿元,实现 133个贫困村、7942贫困户、36533贫困人口脱贫,去年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被省评为优秀等级的基础上,又于今年5月12日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动员大会,按照省、市委确立的要在2018年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赤坑沙大村:村企联建“订单农业” 农户稳种稳售稳奔康
立足村里实际,尊重村民意愿,实行“一户一良方”,海丰县赤坑镇沙大村委在帮扶单位武警广东省总队精准帮扶下,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引进了汕尾粤龙农业有限公司、汕尾老德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注入种养先进技术,创建“订单农业”,解决了农产品的品控、销路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
陶河陶新村:“莲”动经济 “藕”遇奔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陶河镇陶新村在合作社带动下,村里老百姓积极广种莲藕,不少村民种藕没两年就进城买了房,如今整个村的莲藕经济发展迅速,共同书写奔向小康的精彩篇章。
陈孝能:一支画笔弘扬红色文化 让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陈孝能,广东省海丰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研究员、名誉画师。作品入选全国青年美术展览,多次入选省美展并获奖。近期,受县委宣传部邀请,海丰籍画家陈孝能对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展厅内彭湃等烈士的历史照片进行绘画,再现革命烈士精气神,擦亮“彭湃故里·东方红城”名牌。
附城新山村:闯出“红色乡村游”的奔康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全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年。海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新山村与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户村民,面对面交流,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用图片、视频、文字,全面立体展现农村振兴发展、农民脱贫奔康的新成果。
留住“美丽乡愁”
海丰县自2015年启动环境卫生整治以来,分县城及乡镇两大主战场分步实施。
城东镇河中村:种下“脱贫稻” 开出“小康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旗红,乡村美,人民富。从昔日的贫穷落后,到今天的宜居宜业宜游,海丰县城东镇河中村委紧跟脱贫攻坚步伐,充分利用精准扶贫政策利好,立足实际,做好水稻种植业文章,使日子越过越红火,稳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前进,种下的“脱贫稻”已开出了“小康花”。
村民致富带头人
2015年被海丰县文明委、关工委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被汕尾市文明委、关工委等5单位授予最佳农村创业青年称号。去年,他当选为中共汕尾市第七届党代表,海丰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海丰大嶂村:荒地变青洲 阵阵芭蕉香
近年来,城东镇大嶂村党支部狠抓党组织建设,积极通过资源整合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打造蔬果采摘、红色教育、民宿徒步等重点产业项目。在热心乡贤的大力支持下,曾经的数百亩荒地变成了现在绿洲般的香蕉种植基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海丰笏口村:小莲藕奏响致富曲
初夏时节,荷叶田田,荷花依依。海丰县笏口村的莲藕种植基地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笏口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带动、扶持种植基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核心理念,大力发展莲藕种植+精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打造“笏口莲藕”品牌。如今的笏口村,在“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积极探索中,正逐步实现村民增收,村景美丽。
海丰县附城新山村: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委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红色旅游文化村,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文化品位。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绿意盎然的植被,这一切都反映着今日新山村的变化。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该村依托着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不同凡响之路
海丰县白字戏《彭湃之母》在省粤剧院艺术中心上演
12月2日晚,代表海丰县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的红色革命题材大型白字戏《彭湃之母》在广东省粤剧院粤剧演艺中心上演,并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网上直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小劲,副县长吴光群到场观看演出。
解民忧 纾民困 暖民心
自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以来,海丰县直工委聚焦“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目标,主动与服务社区开展“六共”活动,即共设党建宣传栏、共授党课、共同参加党务培训、共同理论学习、共同参加志愿服务、共同接受红色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灵魂受到洗礼、净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增强,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党组织活力充分激活。
“一村一品”叩开“致富门”
走进大湖镇西部山脚下的新德村委,但见村前屋后,一株株葱茏的柚子树上,金黄的柚果沉甸甸地垂挂枝头,沁人心脾的柚香四溢。近年来,大湖镇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优势,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大力拓展红蜜柚、高端番薯等特色农产品,“一村一品”风生水起,众多农户因而走上了奔康路。
莲花山“大湾区生态康养休闲景观示范带成为游客必到的“网红地”“打卡点”
莲花山“大湾区生态康养休闲景观示范带”是全市十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之一。示范带以莲花大道为主轴,环山绿道、观光栈道为牵引,围绕“生态康养”核心理念,突出“乡村旅游+禅茶体验+森林康养+山野休闲”四个专题,串联人文、民俗、产业等特色,形成生态康养旅游线路,沿线规划建设景区景点26处。
遍地黄花分外香
凌晨的虎噉村,夜色深沉,月亮躲进了云层,微凉的秋风徐徐轻拂,虫鸣声此起彼伏,田埂的野草上露水凝结成珠,远处灯光星星点点。很多种植户早早地来到自家的田地里,忙着采摘金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