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花灯璀璨 流光溢彩
2021年春节,海丰县城公园、广场等新安装的特色主题迎春花灯亮了,璀璨夺目,令人耳目一新。
海丰启动抗旱应急响应 呼吁市民节约用水
青年水库、红花地水库是海丰县城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2020年以来,由于年降雨量同比减少,尤其下半年,县城地区降雨量持续偏少,导致水库蓄水量告急,干旱预警随着拉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海丰举行大型招聘会 100多家企业进场揽才 提供3600多个岗位
2021年3月15日,由海丰县委组织部和县人社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海丰县招才引智暨‘南粤春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会”在文天祥公园举行,100多家企业进场揽才,提供3600多个岗位。
海丰9个小型汽车临时公共停车场免费开放
为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缓堵保畅,实现便民利民。海丰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地区择址新建9个小型汽车临时公共停车场并免费开放。
海丰“年味”不打折 外来员工暖心过大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中,春节承载着对家庭的牵挂、对团圆的期盼。特别是对于外地务工人员,每年春节回家都是最大的念想,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旅程。然而,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国多地发出“就地过年”倡议。据了解,海丰2021年春节期间有2万多外来务工人员留海过大年。就地如何过年,外来务工人员如是说。
海丰:众多异地医务人员留海过大年
2021年春节期间,众多异地医务人员响应政府号召,留在海丰过年,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海丰莲花:茶香悠悠富农家
茶,在海丰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丰莲花山茶因具有“金黄汤、蜜栗香”的独特品质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依托政府对莲花片区茶业产业基地建设,利用“生态+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成功将温厝村50户村民带进了小康生活,温伟坚便是其中之一。
联安镇联川村:大棚蔬菜种植助农增收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海丰县联安镇联川村,村民借助大棚蔬菜种植,解决了过去遇到的一系列种植难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农业科技真正来到了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增收、乡村振兴。
海丰罗山村:脱贫有道 致富有方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海丰县可塘镇罗山村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下,通过产业扶贫、精准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在2019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海丰26名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
1月7日,海丰县残联联合省辅具中心专家组到海丰县开展残疾人假肢装配活动,免费为26名残疾人装配假肢。
深冬觅雪古梅香 黄羌林场“百里春”
海丰县黄羌林场运动小镇位于广东省海丰县东北部山区,总面积45.6平方公里。是东江特委、红二师师部等41处省定革命遗址所在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心区。深冬季节正值赏梅佳期,黄羌林场千亩古梅园里清香四溢,魅力突显。
罗晓梅:30年深耕红色讲解 擦亮海丰红色文化名片
由县委宣传部指导,海丰融媒倾力打造的《新海丰人》专栏于1月13日正式推出,专栏讲述报道异地务工人员当中的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天,我们要进述的人物是来自重庆的海丰媳妇、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罗晓梅。1987年,这位辣妹子随着丈夫转业来到了海丰,并在这里安居乐业。30年深耕红色讲解,她用青春和汗水见证了海丰的发展与巨变,擦亮了海丰红色文化名片。
海丰可塘:珠宝市场搭乘线上“高速列车”获得新商机
近两年,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帮扶与产业规划的指引下,海丰县可塘镇的珠宝商家凝心聚力,千方百计打通电商直播带货的销售新渠道,一个又一个电商直播基地相继进驻可塘,为可塘珠宝带来更完备的销售体系以及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可塘珠宝市场搭乘线上“高速列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海丰县101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改造
自2020年10月以来,海丰县残疾人联合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共计为101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武警广东总队:巩固帮扶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武警广东总队挂驻帮扶海丰县赤坑镇沙大村以来,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推进精准扶贫,目前已实现沙大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微创手术修补巨大疝
近日,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外科四区顺利完成一例82岁高龄患者胆管细胞癌术后巨大切口疝的腹腔镜下修补术,标志着我院微创外科手术水平又上新台阶。
海丰公安举办水上救生技能培训
为扎实有序推进全警大练兵工作,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海丰公安铁军,切实增强民警队伍的水上救生技能和救援能力,8月13日,海丰公安举办水上救生技能培训班,特邀广东冬泳协会和海丰县红十字会专业讲师为民警授课,各警种、各派出所共50名民警参加培训。
海丰黄羌镇:甜叶菊种植扶贫产业让“七村百户”受益
海丰县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切实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打产业帮扶牌,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并取得明显成效。日前,黄羌镇一扶贫产业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年度报表,该镇的双新、双河等7个村委共66家农户参与甜叶菊种植,每户分红3000元。
在莲花山,爱文化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地方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坐落于莲花山温厝村,是海丰县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外形简约,内有乾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海丰主题文化墙、传统工艺品展示区”,每天都在向来访游客诉说着海丰故事,弘扬着海丰文化。
赏梅何须出海丰?冬日最美梅林就在家门口
生态莲花山,湾区后花园。走进莲花山,恍如进入了世外桃源,春品茶茗,夏啖荔枝,秋摘瓜果,冬赏白梅。总能给人以返朴归真、留连忘返的感觉。时至深冬,虽寒还暖。顾莲峙村的梅花精灵般争先绽放,朵朵洁白绚丽。远处高山流水与绿树村庄交相辉映,乍一看,美景就在近处,赏梅何须出海丰?
海丰大液河水闸重建项目完成工程量近九成
海丰大液河水闸重建工程是海丰县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计划总工期15个月,工程于2017年10月中旬开工以来扎实推进,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6.3%。水闸和船闸等水下结构工程已完工,具备防洪度汛条件。
可塘启动镇区排水排污管廊整治工程,升级“经济纽带” 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可塘镇镇区排水排污管廊整治工程是海丰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于2019年11月15日动工建设,项目地址位于原海丰县可塘镇新兴路(324国道红绿灯至241省道坑尾村),改造道路总长3500米,道路宽度为18至50米。
海丰县自然资源局开启不动产登记便民模式 “前台+后台” 无缝连接“办”
海丰县自然资源局从决战营商环境优化年,助力海丰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排头兵的高度着眼,狠抓落实不动产登记“简化业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精简办理材料”工作,5月1日提前实现了省下达的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的目标,按下了不动产登记“快进键”。
海丰县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海丰县文明创建水平,连日来,县住建局用“整容”的精确,“绣花”的细腻,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形象。
“创文”路上,海丰交警不停歇!
今年以来,海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围绕“三大专项行动”“平安海丰建设”“五城联创”工作,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交通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海丰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文明、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海丰县税务局优服务减税费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今年以来,海丰县税务局多举措、出实招,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
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党建为引领 破解农村难题
近期,海丰县农业农村局立足创建党建示范单位标准,以“五好六有”党支部、“五型”党组织为标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抢抓全县基层组织推进年重大机遇,创新载体,着力破解难题,在党建引领工作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海丰:蔬菜基地春节不打烊 “就地过年”蔬菜有保障
2021年春节临近,众多外来人员响应号召,选择留海过年。针对蔬菜市场需求大增的局面,海丰各地蔬菜种植基地多措并举保供应,员工坚守田头,全力保障“菜篮子”。
海丰共青团组织 “我和红色遗址合个影”活动
为纪念“五四”青年节,海丰共青团面向全县共青团员征集“我和红色遗址合个影”活动。
海丰:加大宣传落实责任 严阵以待做好清明森林防火工作
清明节期间,是群众上山扫墓祭祖高峰期和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为防止森林火情发生,海丰提前谋划,压实责任,加强火源管控,防止火种上山和野外炼火;同时,广泛宣传,号召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呵护绿水青山。
海丰:茶园春色美 茶农采摘忙
明前茶,贵如金。当前,畅销海内外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丰莲花山茶进入采摘“黄金季”,山上山下一片繁忙景象,茶农笑逐颜开。
城东北平:乡村处处皆美景 幸福生活节节高
近年来,海丰县城东镇北平村因地制宜,致力抓好村容村貌和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扮靓村容村貌;农业产业在家门口发展,村民实现了务工、顾家“两不误”,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公平水库“引水入城”供水建设项目全面推进
公平水库“引水入城”项目是海丰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21年开春后,业主方、施工方倒排工期、加大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海丰交警大哥外卖小哥齐上阵 示范倡导“一盔一带”安全出行
为深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推动重点行业示范引领,6月12日,海丰县公安交警大队联合美团外卖开展示范“一盔一带”倡导安全出行活动,倡议广大群众遵守交通法规,自觉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共同创建良好的交通环境。
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创新+”引领特色经济提质增效
首饰产业是海丰传统支柱产业,梅陇享有“中国首饰之都”盛誉。近年来,海丰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梅陇金银首饰加工企业强基础重技术创品牌,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引领传统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海丰科技园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
7月1日,海丰科技园充电站揭牌正式投入使用。该站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汕尾粤运绿色公交的服务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服务海丰地区“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能力,完善海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共同为实现汕尾 “绿色出行”作贡献。
“就地过年”催热乡村游
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乡村游、本地游、周边游等成为春节期间游客出游的热点。海丰莲花休闲景观示范带成为游客首选地,慕名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海丰:无接触式服务“菜篮子”
疫情面前,海丰县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打通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推进“无接触式”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装满“菜篮子”,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海丰县7家水稻生产加工企业建立院企合作基地 助推海丰油占米品牌做强做大
日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到海丰县开展“科企”对接活动,并与海丰县丰隆米业、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禾农业专业合作社、城东柑园种养合作社等7家水稻生产加工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促进水稻科技成果在海丰落地。
抗疫一线党旗红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石望村党支部紧扣赤坑镇党委的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施网格化管理,动员全民参与,严格检查登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密疫情防控网,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干部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总体战。
海丰:春耕生产高效进行 农机扮演“主角”
记者在城东、附城、联安、梅陇等地田间地头看到,往日里的扶犁吆喝声已被现代化的隆隆拖拉机声取代。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机械开足马投入办田作业,提高春耕生产效率。据悉,2021年春耕工作铺开以来,全县有6000多台农业机械服务春耕生产,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海丰农业现代化进程。
讲好红色故事 点燃振兴引擎
得益于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的规划与建设,新山村从海丰县南部一个历史底蕴文化深厚却又破落不堪的小村庄,一跃成为集红色文化体验、乡村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美丽旅游新农村。红色文化讲解员,正是带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及游客重温新山村革命史迹、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领路人。 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如今已脱贫变了模样。大幅提升的不只是就业机会,还有村民们实打实的幸福感。点燃红色引擎的新山,正在焕发全新活力。
县12万亩冬种果蔬好收成
近年来,海丰着力发展多季节蔬菜种植,引导农民采取“土地轮种”的生产模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冬季闲置田地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据统计,全县冬种果蔬12万亩,保障当地一年四季“菜篮子”的稳定供应,村民实现持续增收增效。
平东镇坑口村:草莓敲开致富门 奏响乡村振兴冬日交响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海丰县平东镇坑口村温室大棚种植30多亩草莓,赶上春节的好行情,村民增收,植户尽享丰收喜悦。农业发展喜人成绩,奏响乡村振兴冬日交响曲。
梅陇镇多措并举抗旱保春耕
2020年入秋以来,海丰持续性少雨,旱情严重,各地农作物受影响。旱情下,梅陇镇发动农户多措并举抗旱保春耕。
G236(原S242线)海丰公平段连接线正式通车
2月7日,海丰县公平镇举行G236线(原S242线)公平段连接线通车仪式,标志着公平人民多年夙愿得以实现。G236线(原S242线)是粤东地区一条重要的南北走向交通主干线,是海丰连通汕尾、河源、揭阳、梅州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海丰县北部地区连接潮惠高速公路海丰段出入口的主要路道。该道路的通车,进一步改善公平镇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品位。对促进公平融入“1+3大海城”经济圈,拉动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海丰县联安镇联川村:大棚蔬菜种植助农增收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海丰县联安镇联川村,村民借助大棚蔬菜种植,解决了过去遇到的一系列种植难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农业科技真正来到了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增收、乡村振兴。
汇聚巾帼力量共筑抗疫防线
巾帼不让须眉!为全力打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海丰县妇联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带领全县各级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深入防控一线,贡献巾帼力量。
彩宝之都:春节商机不停歇 节后复产即冲刺
“世界珠宝 可塘制造。” 可塘镇是中国彩色宝石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主营碧玺、发晶、南红等120多种进口原石料加工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地区。每年的可塘彩宝加工总量多达5万多吨,产值近50亿元。近年来,随着珠宝在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让可塘珠宝行业凤凰涅槃,迎来发展又一春。春节后珠宝行业复工复产的喜人场面,给予可塘珠宝人再创佳绩无限信心。
海丰二学生创作抗疫音乐短片
观看了该音乐短片的一名海丰人士说,希望这不仅仅是一首歌、一支视频,更加是一种力量,一种让我们更有勇气生活,更爱这个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