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地方重点项目建设
2018年,新会海关做好新会区造纸、造船等传统产业和新增进出口业务的服务工作。落实澳门废旧车辆跨区转移处理监管要求,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试运行的两批300辆废旧摩托车均顺利完成申报验放。
科技兴检
2018年,新会海关开展的科研项目中,“新会陈皮及其制品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监测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获江门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卫生检疫
2018年,新会海关检疫出入境集装箱74969标箱,其中检疫查验2245标箱。查验出入境人员13263人次,发现有症状29人次,其中确诊甲型H1N1流感6例,肝炎2例。检疫出入境船舶1769艘次,其中国际航行船舶116艘次,航行港澳船舶1653艘次。签发船舶免予卫生控制证书65份、船舶卫生证书23份。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431人次,艾滋病监测431人次,发现肝炎2例。
动植物检疫
2018年,新会海关检疫查验进出境木质包装410批15768件。从进境的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和木质包装中截获进境植物疫情9批8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批2种,其他有害生物7批6种。
认证认可
2018年,新会海关受理出口食品企业备案14家,对32家出口食品备案企业实施后续监管。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申请35份,出具免办证明35份,并全部实施后续监管。见证检查HACCP认证企业6家,验证检查HACCP认证企业11家;见证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家,验证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家。
商品检验监管
2018年,新会海关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2296批,货值9.51亿美元。其中出境货物10545批,货值7.11亿美元;入境货物1751批,货值2.40亿美元。签发原产地证16850份,签证商品金额5.56亿美元。
后续监管
2018年,新会海关稽查企业63家,办结55家,发现问题企业21家,稽查有效率52.6%(不含“双随机”稽查企业)。保税核查企业108家,发现问题29家,核查有效率26.9%。稽查核查补征税款911.61万元。
保税货物监管、企业管理
2018年,新会海关保税仓库入库货运量2.2万吨,下降9.1%。出口监管仓入库货运量6125吨,增长83.3%。截至12月底,新会海关辖区注册企业938家,其中,高级认证企业10家,一般认证企业57家,一般信用企业857家,失信企业14家。
税收征管
2018年,新会海关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税9.7亿元,减少16.8%。内销征税5799万元,减少59.1%。
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2013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顺利开展,至12月底,全区续保参保农户13.28万户,续保参保率100%,保费支出74.41万元,其中农户支出13.28万元,区、镇两级财政补助47.83万元,市财政补助12.22万元。
“助保贷”金融服务
2013年3月,区金融工作局协同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建设银行新会支行开展“助保贷”业务,研究制定《新会区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和《“助保贷”合作协议》。
汇丰银行新会支行开业
2013年7月17日,汇丰银行新会支行正式开业,是区内首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
广州证券新会营业部开业
2013年1月11日,广州证券江门冈州大道证券营业部开业。
概述
2013年,全区金融总体态势稳定。
社保费征收
2013年,区地税局加强与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管理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调整工作。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013年,区地税局开展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加强动员和辅导,鼓励纳税人申请享受优惠;完善减免税申请审核,必要时深入企业调研,做好资料上报和归档整理。
纳税服务
2013年,区地税局落实办税公开、首问责任、导税服务、着装规范等制度,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清理办税厅过期税收宣传资料、规范申报资料摆放。
依法治税
2013年,区地税局规范稽查执法,坚持依法治税,开展“两个百分百”工程、专项检查和重点税源检查及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核查,推广电子查账业务,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严格执行稽查选案和内部管理制度,做好举报案件的受理和查处工作。
税收管理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2013年,区地税局加强对重点工程,特别是建安工程和政府倒逼工程的监控,跟进工程进度和开票情况,并成立督导组督促工程按进度开票纳税,11—12月,督促80项工程(含BT工程)按进度开票13亿元,入库税款近5000万元。
税收宣传
2013年,区地税局围绕“税收、发展、民生”主题,以“响应纳税人热点、保护纳税人权益”为重点,以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制作宣传广告和标语,通过电视台、户外广告牌、海报及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加强税收宣传;组织开展“税法宣传进职校”“税收热点问题您问我答”“手机短信送税法”等活动;举办纳税辅导培训,参加“党团员义工超市活动”进行税法宣传和讲解;结合“六五”普法,开展税法“六进”活动,推动税法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单位,形成知法懂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概述
2013年,区地税系统组织税费收入53.04亿元,增长13.1%。
出口退税管理
2013年,区国税局加强出口退税单据审核,简化出口退税单证人工审核流程,努力做到即申报即审即批即退,出口企业从申报到办理退税的平均时间缩短为30个工作日。
发票管理
2013年,区国税局通过为零散纳税人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加强零散纳税人发票使用管理,实现税、政、企三方共赢。
税收执法
2013年,区国税局对重点税源企业、成品油批零企业等10项上级指令性和指导性检查项目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深入分析行业经营特点和纳税申报情况,筛选出重点检查对象,以组织纳税人自查和稽查局立案检查并行的检查方式,全力查处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整顿规范行业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
2013年,区国税局下达医药、采石、珠宝、金属制品4类行业共90户企业纳税评估任务,取得自查补税入库约200万元的成绩。
概述
2013年,区国税局组织工商税收收入65.12亿元,增收2.19亿元,增长3.5%。
新会区基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3年,公司在企业留守管理、债权追收、资产出租、安全生产、市场“创文”“三旧”改造、信访维稳、企业党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管理
2013年,全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崖门镇、三江镇2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三江镇优质稻新品种科技推广项目,项目选址在崖门镇、三江镇,整治改造中低产田933.33公顷,各级投入财政资金1716万元,衬砌渠道44.12千米,修建排灌站11座,修筑机耕路43.68千米。
农村财务管理
2013年,区财政局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建设,做好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建设的宣传解释、农村财务监管平台软件的选择和网络搭建等工作,在区政务网中建立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专网,在江门市率先实现区、镇、村三级内部联网。
会计管理培训
2013年,区财政局严格按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强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规范办证、发证程序。
财政绩效管理
2013年,围绕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区财政局首次引入第三方团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家组对区科技局自主创新科技资金320万元、区经信局节能资金75万元、区公路站县道X538江三线路面大修工程资金543万元、区人社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420万元等4个专项资金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听取第三方团队专家组对上述项目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和效率、效益的评审以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公务卡结算
2013年,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全面铺开公务卡结算改革的基础上,区财政局与公务卡发卡银行及水、电等公用事业单位沟通,从3月起,分批对国库集中支付单位推行单位公务卡代扣公用事业费的业务模式,实行水费、电费和电话费纳入单位公务卡扣缴,理顺试点单位公用事业费缴交难的问题。
政府融资和债权债务
2013年,区财政局从融资方向、方式和用款办法等方面入手,开拓城投债、股权并购、资产证券化等政府融资新渠道。
公有资产管理
健全公有资产管理制度2013年,区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属企业监管资金使用审批程序通知》和《新会区公(国)资办审批制度(试行)》。
推进“镇财区管”工作
2013年,区财政局加强镇级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实行镇级部门预算与区级部门预算统一系统,同步开展;严格执行镇级预算调整程序,杜绝财政预算资金随意挪用的现象;贯彻“促基本、惠民生、重绩效”的原则,指导各镇编制2013年财政预算。
财政监管
强化预算支出管理2013年,区财政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规定,统筹安排部门预算编制。
财政改革
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2013年,调整和完善2010—2012年镇级财政管理体制,遵循“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增量分成、鼓励发展”的原则,建立2013—2015年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新的体制突出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出台激励政策、扶持困难镇运作三个方面,改变以往区财政供给范围过宽、包揽过多的做法,以加压力、促发展的形式力促镇级经济加速、均衡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2013年,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从7月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中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50元提高至300元,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至380元,落实各级城乡低保资金3177万元。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文史工作】
2015年,区政协完成了以三峡工程移民专项史料为主题的《新会文史资料》第64辑出版工作,出版资料27篇共15万字。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落实财政资金扶持政策2013年,兑现各级出台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各项财政资金,预算安排造纸产业专项扶持、重点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自主创新科技、外贸发展、企业发展、企业帮扶、经济发展、节能专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南车公司自主创新科技、“新网工程”建设专项、区政府质量奖、金融奖励等资金5908万元。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文体和联谊活动】
2015年,区政协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佛山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林君选、李小如、王志敏师生书法艺术展,展出作品80多幅。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
2015年,区政协提出政协委员“四个一”履职要求,全体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积极向区政协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建议意见,区政协办公室编辑出版《社情民意》15期,报送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编印《政协工作信息》39期,印发到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各部门单位。
财政收入征管
2013年,区财政局及早做好财政收入调研,科学编制收入预算,将财政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到财税部门和各镇(街、区),并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征收单位,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和行政效能白皮书,实行定期督办、年终考核。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慈善和帮扶活动】
2015年,区镇两级政协组织发动委员和乡亲捐资2100多万元支持家乡的卫生、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建设市区政协义工林,开展扶贫济困、奖教助学、赠医施药、敬老慰问等活动。
全面推广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
2013年,区财政局通过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跟踪管理,督促已上线执收执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部分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全部实施上线征收,做好新旧征收方式的过渡衔接。
概述
2013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0亿元,增长20.0%,其中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1亿元,增长25.2%,镇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69亿元,增长16.6%。
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
2013年,区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及省、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专题视察和调研】
2015年,区政协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精选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督办委员提案】
2015年,在区政协十四届五次全会期间收到提案82件,经分类整理,合并立案送办78件,主席督办重点提案7件。
政协新会区委员会【区政协常委会议】
2015年,区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第18—23次)主要研究决定如下事项:(1)听取区纪委通报2014年度区纪委工作情况;(2)听取区人民法院通报2014年度区法院工作情况;(3)听取区人民检察院通报2014年度区检察院工作情况;(4)听取区政府通报2014年度政府工作情况及讨论政府工作报告;(5)协商确定十四届五次会议日期、会期及会议地点;(6)协商确定会议议程;(7)通报会议日程安排;(8)协商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秘书处各组负责人名单;(9)协商确定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各次会议主持人及报告人名单;(10)协商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11)协商通过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