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点亮孩子们的理想
丁方琴是一名“85”后教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这位身材娇小的年轻教师,骨子里充满着让人敬佩的韧性——2009她毕业只身来到普宁市建新中学,从此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2020年,她不远万里,跟随广东援疆驻第三师支教团,到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她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汗水挥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孩子们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初心信念和责任担当。
一段援疆路 一生教育情
“开启一段援疆路,丰富一生教育情。”打开普宁第二中学教师李海利的援疆日记,这句发自他内心的话赫然映入眼帘。作为广东援疆三师支教团副团长、揭阳市援疆教师领队,他不负组织重托,做好团队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带领队友们践行援疆使命;作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办公室主任、广东援疆名教师、学校物理学科带头人,他把广东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熟的教育管理方法带到当地,坚持教育援疆优先,推动形成一批援疆品牌亮点工作。1年来,李海利在新疆的教育土地上辛勤耕耘,倾情付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中共党员教师的忠诚本色和大爱情怀。
像浪花般投身教育大潮
2020年10月,广东省30名“双百计划”柔性引进教师备齐行囊,抵达西藏林芝,投入到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支教工作当中。来自普宁市第二中学的语文教师万星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援藏队伍中的一名共产党员,他敢于担当,发挥自身才能,深入教学一线,融入当地师生群体,将内地优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3000多公里外的林芝,将党员教师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投身教育初心不改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初夏午后,在揭东区龙尾镇珠坑小学六年(1)班的教室里,吴文玉正在给学生讲评数学期中考试卷,与学生一问一答的互动间,她始终保持微笑,眼神里充满鼓励和关怀。着装素雅、举止大方的吴文玉老师,自毕业后就扎根于山区学校,把青春挥洒在这片土地,只为了帮助山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将心血和汗水挥洒在援疆路上
“作为援疆老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广东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这里,为新疆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将初心使命镌刻于心
2020年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为边疆贡献力量的情怀,普宁市赤岗中学骨干黄东海跟随广东援疆驻第三师支教团,来到图木舒克市53团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作为一名援疆教师,他在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守初心,践行文化润疆,为了边疆的教育发展,为了边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跨越3000多公里,从广东来到林芝,从高中来到初中,从平原来到高原,他把岭南大地的教育理念带到西藏林芝,为这里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他,就是揭阳第一中学教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新一批“组团式”援藏教师袁继峰。在林芝这片圣洁美丽的土地上,他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践行着中共党员为民服务的使命,担负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撒播知识
在我市援疆支教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年轻的身影——他在三尺讲台上睿智幽默,上活每一节历史课;他在“青蓝工程”中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广东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做法带到当地;他主动引导粤新两地学生书信来往,建立起两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肖勇,这位来自惠来县慈云实验中学的党员教师,怀揣着教育梦想,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撒知识的种子,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把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为了践行一名中共党员的使命,她听从党的号召,到祖国西部边陲援疆支教;为了担负起人民教师的职责,她在2020年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投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教育教学当中。榕城区榕东中学教师黄少佳作为广东援疆驻第三师支教团成员,在支教过程中全情投入、孜孜以求,用真心和责任心守护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用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作出贡献。
“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吃苦和奉献”
1年多来,广东援疆三师支教人在万里之外的戈壁滩上,上演着令人感动的支教故事,践行着文化援疆的光荣使命,弘扬着“爱国、勇敢、奉献”的援疆精神。来自惠来县第一中学教师詹振海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他每天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忙碌于日常教学与公开课、班会课、示范课的课堂上,他说:“选择援疆就是选择了吃苦和奉献!”
为困难学生实现梦想插上翅膀
自2017年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正式启动以来,惠来县教育局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标准化建设工作。该局成立助学中心为学生办理相关业务,坚持应贷尽贷,精准资助,切实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受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特殊情况的学生,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4年来,惠来县累计办理助学贷款学生5032人次,贷款金额为3992.39万元。
激励学子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近日,我市各中小学纷纷组织上好春季学期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第一课,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给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希望
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在这波澜壮阔的历程中,我市教育扶贫领域亮点纷呈,成效显著。2016年至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区域和最贫困群体,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为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揭阳:璀璨文物 风流如斯
揭阳作为粤东古邑、潮汕文化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就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它们散布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生活里,见证着民族的历史、城市的变迁、先人的智慧,将那数千年的沧桑变化和无尽的风流往事细细述说、娓娓道来……
揭阳:文化之美 润泽三江
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一座有着丰厚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城市,一座兼容并蓄又敢于开拓进取的城市……这就是揭阳,以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岭之阳而得名。她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近千年的建城史,而直至20世纪90年代她才由县建制升格为地市,辖区扩容,华丽转身,朝气蓬勃;她是潮汕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倚山濒海,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声名文物之邦”“岭南水城”的美誉。
揭阳:人居环境整治兴热潮 美丽乡村擘画新画卷
生态宜居,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揭阳市广大村居掀起“三清三拆三整治”热潮,以实际行动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人们发现,通过清拆、整治,原本危旧破败、藏污纳垢、杂乱淤塞的地方都被一扫而光,乡村还原了“原生态”本色,乡间视野旷达了,环境规整了,“颜值”刷新了,令人心旷神怡。
揭阳:让“蓝天白云”为城市美景增亮底色
近年来,揭阳市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工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致力在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污染整治等工作上狠下功夫,全市空气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对于揭阳市民来说,“蓝天白云”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标配。
揭阳:民生提质 满满的幸福感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但是民生要计,也是社会幸福文明的重要标志。关注群众的生命质量,帮助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也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愈发网密兜实,“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稳定的社会保障和日臻完善的医养服务体系,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人心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揭阳:改善民生发展提效 妥妥的保障安全感
“教育”和“就业”是新时代民生领域两大关键词,维系着千家万户关注的目光。回望揭阳的发展历程,“兴教育”“稳就业”历来是揭阳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侧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民生发展不断提效,人民群众的“求学路”“就业路”一一打通,“民生之基”“财富之源”不断充实,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真正落到了实处。
揭阳:脱贫提速 暖暖的获得感
从生活拮据到收入增加,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从求学无门到学有所教……一直以来,揭阳市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筑牢民生底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揭阳:惠民践行不辍 百姓幸福前行
从吃不饱穿不暖到食不厌精、追求时尚,从瓦片遮头到洋房别墅,从出远门只是少数到游遍全世界,从一封家书千里传音到互联网上视频聊天……新中国成立70年间,老百姓的生活从短缺走向殷实,从贫穷走向富庶,衣食住行的品质和幸福指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增强,让太多的不可能和奢望变为现实。
揭阳:掬水“三江”弄明漪 绿岸云影映清流
从高空鸟瞰,揭阳境内江流曲折、沟溪交错、“五河毓秀”,清晰呈现出发达畅通的水系脉络。今年,这里发生的新变化令人眼前一亮:榕江水域吸引广大体育爱好者畅游健身,练江流域举行大型端午龙舟竞赛,枫江沿岸加快建设省级湿地公园……种种迹象释放出水岸生态逐步改善、水体恢复生机的积极信号。
揭阳:织路成网 写在大地上的诗行
根据《揭阳市交通志》记载,1957年,揭阳全县境内可通车公路为153.3公里。揭阳成为地级市后,交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约7333.49公里,比1992年1948.1公里增长近5400公里,其中,目前已通车高速公路里程322.96公里。
揭阳:工业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
时间是最客观的记录者,它忠实地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揭阳工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不断向前迈进。
揭阳:城乡巨变织就三江大地“幸福画卷”
阳美的沧桑巨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揭阳城乡巨变的一个缩影。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的城乡巨变,织就三江大地“幸福画卷”。
揭阳:全方位构建绿色开放新格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
揭阳:烽炬传千里 日月换新天
揭阳,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2200多年的岁月赋予它斑驳的色彩、深厚的积淀,灵山秀水温润出绮丽的风光,孕育了勤劳的人民。
揭阳:党员坚守一线 筑牢防疫屏障
【导语】为进一步筑牢防疫屏障,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揭阳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书写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揭阳: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谱新篇
70载岁月如歌,70载春华秋实。多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揭阳市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为揭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揭阳市建档立卡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20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我市于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然而,我市有上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如何保障他们及时参与线上教育一时间成了焦点问题。市教育局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针对参加线上教育有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做好“一人一案”托底方案,以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截至3月3日,在我市中小学校就读的1682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中,不能正常参加线上教育学生438名。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仅用一天时间就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线上教育有困难问题。
剪纸艺术勤创作 系列作品讴歌党
剪纸艺术勤创作 系列作品讴歌党
普宁大坝:修缮革命旧址 传承红色基因
普宁大坝:修缮革命旧址 传承红色基因
揭阳:让群众与幸福在家门口相遇
城乡学生娃,免了学杂费;农村低保户,涨了低保金;城市蜗居族,住进廉租房……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揭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民生促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医、学、养等方面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揭阳:践行初心使命 共享改革成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揭阳老百姓来说,却是城乡巨变的难忘历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揭阳:根植文化沃土 丰盈城市底蕴
7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从一纸白书到姹紫嫣红,日渐繁荣。而地处南国,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小戏之乡”和“水上莲花”美誉的揭阳,撤县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走文化自信的道路,将内在的文化禀赋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建设一批惠民文化设施,让城市与文化同频共振,让城市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揭阳:百姓健康有了更高质量保障
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翻开揭阳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史:从过去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派特CT、核磁共振、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应有尽有;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跑百里,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随着揭阳市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揭阳:奏响“优质教育”乐章
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揭阳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总目标,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教育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强弱项,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优化教育政风行风,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揭阳教育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揭阳的教育事业,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点亮困难学生求学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脱贫攻坚,教育为先。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近年来,空港经济区通过精准摸排、暖心服务,深入实施教育助学工程,确保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户一人,用真情点亮困难学生求学之路。
揭阳:交通大发展 出行大变化
厦深铁路开通,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李世龙:坚守公正初心 彰显法医本色
李世龙是揭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法医负责人、主检法医师。15年来,他在平凡的法医岗位上恪尽职守,为案件侦破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为破案与诉讼作出突出贡献。
揭西:筑牢民生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揭西县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民生诉求、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建成一批民生项目,千方百计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林墁婷:尽职尽责 绽放芳华
作为内勤民警,揭东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综合中队四级警长林墁婷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尽心尽责,以忠诚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最美芳华。
揭西县坪上镇:以梅为媒 发展休闲观光游
作为远近闻名的青梅之乡,揭西县坪上镇依托丰富的青梅资源,在青山绿水之间构建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全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
揭西县坪上镇:因地施策 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揭西县坪上镇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因地因村施策,赋能乡村资源,不断美化村居环境,全面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覃超强家庭:担当有为 美好相伴
揭阳空港区专职消防队队长覃超强家庭用心经营着“消防小家”,在平凡中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最近,覃超强家庭荣获“广东百户最美家庭”称号。
方映生:明察秋毫办公证 司法为民暖人心
方映生是广东省惠来县公证处的一名公证员,从业30多年来一直坚守初心,无私奉献。退休后,他被原单位返聘,继续履行公证员职责。
孜孜不倦科研路 漫漫求索得硕果
陈锦珍是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展公司”)研发部的一名工程师。1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UV真空镀膜涂料产品的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真空镀膜涂料新产品,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作为项目研发人员,她积极参与了多个省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获得多个奖项。近日,陈锦珍获评2020年度“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倾情奉献教育 爱心浇灌桃李
从教30年如一日,她以校为家,每天早出晚归,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担任一校之长,她善于调动教师积极性,让学校充满爱心,让教书育人成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立足岗位尽职责 “铿锵玫瑰”显担当
作为揭西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的一名职工,张幼妮从警20年来,没有惊天动地的豪情壮举,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英勇事迹,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把一线警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民警、职工、辅警解决后顾之忧。张幼妮先后荣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先进女职工”“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多次获揭西县公安局个人嘉奖,最近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让“落后村”变“先进村”
“非常感谢驻村扶贫工作队,这几年在工作队的热心帮扶下,我们的生活过得舒心多了!”近日,记者在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采访时,孔美村民唐素玉激动地对记者说。唐素玉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剩下她独自抚养3个女儿,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扶贫工作队获悉情况后,为唐素玉的女儿提供一对一教学辅导和奖学金,帮助唐素玉减轻了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