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文化自觉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了对文化建设的一贯重视,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贯穿于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我省经济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断“育新机”和“开新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意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偏好和需求变得多元化与精神化,绿色食品产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与休闲产业等蓬勃发展,表明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是蕴含丰富的生态与人文价值。农业发展不仅要继续作出有保障的产品贡献,而且应该强化生态、康养、人文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
为丰富发展新思想贡献“广东智慧”
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准确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切实起到理论尖兵的作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广东的新实践,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努力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和广东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究阐释。
把深圳培育成粤港澳大湾区“创谷”
经济特区在不同的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新时代经济特区的新使命是先行示范。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向创新湾区迈进,创新必须有核心创新引擎,就像旧金山湾区的核心创新引擎是硅谷一样,要把深圳培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谷”。这是深圳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重要举措,对充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湾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扶贫: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中国扶贫70年的坚持,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考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新中国开辟了中国人民通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人类脱贫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
加快融入“双循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十四五”时期,广东只有顺势而为,加快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再创辉煌。
把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方法论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成果和经验。但现实中也出现了个别地区守着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去“讨饭”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科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重点在于解决“过河”需要的“船”和“桥”的问题。
城市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划、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深远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力思想指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需要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我们要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学习、一体领会、一体贯彻,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让广大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优美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习近平关切“小米粒”里的“大民生”
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节约、人人负责的社会治理新机制,以良好的行为氛围、舆论氛围纠正人们大手大脚的习惯,让新美德替代旧习惯。另一方面,将人们的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建立长效机制。
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我们要倍加珍惜、充分发挥13个方面显著优势。
中国抗日战争与抗战史研究的国际意义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民族复兴建立了丰碑;世界人民也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树立了丰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今天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更能体会先辈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也更能体会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及其国际意义。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标志着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虽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只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就一定能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力量啃下剩余脱贫任务这块“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社会功能
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99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积淀了我们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契合大湾区定位 调整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未来广东高等教育要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建设成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必须在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上作一些调整。
科学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新特征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今年下半年工作时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常态化”是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关键词,常态化防控在思想认识上是主动防控,在防控要求上是长效防控,在防控定位上是常规防控。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集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的宪法思想观点,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读懂新时代
立足新时代、读懂新时代,全面把握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思想、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再出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新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今天学好第三卷这部重要文献,掌握其深刻思想精髓的关键。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 在促进“双循环”中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结合与对接区,建设好大湾区,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发挥大湾区在市场、机制、创新、科技、人才等方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动作用,积极迎接挑战。
以“无我”精神久久为功:从严从实推动扶贫政策落细落地
慎终如始、从严从实,脱贫过程要扎实、脱贫结果要真实,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严”“实”这一要领必须镌刻在每一个共产党员心间,在扶贫工作中时刻牢记并践行。
着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 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只有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才能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始终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农业和粮食丰收,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保证。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仅要有鲜明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行动。要把“两个维护”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中。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些地方提出,既要“不干预微观活动”,又要“做好服务”。要了解各类市场主体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尤其是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意见和建议;保持清清爽爽,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才能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
将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回答了在新时代“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根本遵循。
一只泗纶蒸笼的诞生
这看似简单的小小蒸笼也需要十几道工艺,砍竹、锯竹、开竹、开片、测量、烘竹定形、缝接唛头、制作外坯、打竹钉、编笼底等,每一步都需要经得起手工的认真考究。
用“绣花”功夫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意见》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推进过程中绝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摊大饼”或是搞“一刀切”,而是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用“绣花”功夫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好。
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推动全球抗疫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打造大湾区海洋休闲特色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共同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构筑休闲湾区,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港口群密集,拥有多样的海岸类型和丰富的滨海休闲资源,具有发展海洋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精准有效补短板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广东经济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感情之深与思想之妙,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才能更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巩固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全力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进一步固本强基、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经济变局冲击所具有的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全面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需要在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上全面发力,以企业的发展夯实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打造更卓越的中国企业。
【实践新论】进一步开放市场 促进形成“两个循环”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提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进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广东要做好乡村产业兴旺的文章,需要解决好“为谁种、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四个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至上是人民立场的核心要义,也是防汛救灾的核心价值。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是党的血脉之源、力量之源。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才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迈过千沟万壑,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成就。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都不能动摇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
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篇章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实践行动,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理论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历程记录与经验总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深入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时代篇章。
【实践新论】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关键之举
当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以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市场主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这一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
树立国际视野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大湾区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广大港澳同胞发自内心拥护“一国两制”,认同“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建设优质生活圈更是激发大湾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大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强化大湾区的持久发展动力。
提升化危为机能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刻理解、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就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促变,提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能力,保持只争朝夕、尽锐出战的状态,奋力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恢复跨省游, 释放文旅业发展巨大潜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要着力推进文化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释放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推进能源革命 助力脱贫攻坚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方向,分类推动能源技术、产业、商业等模式的创新,结合其他高新技术成果,把能源技术和产业培育成为带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
危中见机 先行开局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先行一步作表率,危中见机、先行开局,是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应有之义。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 稳预期增活力强韧性
立足要素市场化改革存在问题和改革目标,广东要深刻领会这一改革部署精神,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及自贸区等战略平台先行先试优势,通过纵深推进要素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为向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中国信心和力量作出“广东贡献”。
如何正确汲取疫情教训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让不少似是而非的言论借助汲取疫情教训流行开来。疫情究竟改变了什么?世界到底应汲取什么教训?疫情暴发后,污名化也流行开来,这在提示我们,似是而非的言论成为又一种病毒,损害的不是我们的肌体,而是思维,乃至灵魂。
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分19个专题,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