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竞争政策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广东省强化竞争政策的措施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有力推动大湾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并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地位和作用。
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近期正式发布,对广州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与明确思路。今年一季度,广州服务行业恢复持续向好,企业经营逐步改善,如何守好开局,稳步前进?
以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大湾区国内国际
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大湾区必须承担在新发展格局下,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战略支点的责任。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内大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循环,不仅要为全球经济恢复提供动力引擎,还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要素资源配置,必须依靠国际大循环提供支撑,必须继续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以“文化兴湾”推动人文湾区建设
广州作为粤文化的源地与枢纽,需要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活化、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全面持续的文化综合实力提升为重要工作,引领大湾区城市群“软实力”的聚合,全方位加强岭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文化兴湾”响应共建人文湾区的战略目标。
以区域联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未来时期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如何推进,至关重要。为此,需要运用系统论方法,摸清现状,理清逻辑,有的放矢。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
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发挥党校、党媒的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5月14日,由广州日报社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共同发起的“建党百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圆桌会在广报中心举行。
以高水平制度创新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
世界一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广州应该从营商环境着手,转化优势,吸引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说到底就要靠制度创新。
如何阻断代际贫困传递链
贫困的“代际传递”危害巨大,必须设法切断传递链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贫困传递链条,主要通过教育的失衡、资源的掠夺、文化的断层等多方机制形成机会不均,从而构筑完整的链条。所以,光靠加大扶贫力度,并不能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而是要对症下药才能根治问题。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
在城市治理层面,地方法治工作既是重要内容又是主要手段。我们应当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将法治思维贯彻到城市治理体系建构、促进经济发展、推行社会治理和开展社科研究等各项工作中,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
要以净化政治生态为引领,涵养正气、立根固本,确保各级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广州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广东战法十:以网格为单位 延伸防控触角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推动网格化疫情防控机制,以网格员为基准线,拉出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大网,以网格为单位延伸防控触角,落细落实落具体党中央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广东战法九:将社会管理分解到每一根“毛细血管”
直面疫情考验,广东第一时间启动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省“一盘棋”,把联防联治群防群控覆盖到全省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打响了一场党旗引领、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广东战法八:科学推进联防联控 助力特大城市治理
新年伊始,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波及全国,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流动人口众多,应对疫情的压力大、任务重。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城市更是首当其冲。但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迅速采取各种有力应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保持了较高的收治率和治愈率,而且维持了较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其中,一条重要的战法就是科学推进联防联控。
广东战法七:疫情防控危局下“三大战役”的高位谋划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广东“硬核”提出:坚决打好人员返粤高峰防御战、复工复产复学攻坚战、支援荆州歼灭战“三个战役”,此乃现阶段广东在疫情防控上的高位谋划、精准施策。“三个战役”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形成因应疫情事态的应对方略,具有规避、降低、缓解、转化疫情的战略意义,彰显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
广东战法六:“两难”变“两全”,打出广东章法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疫情从未动摇改革发展的信心决心。
广东战法五: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心理“疫苗”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心理“疫苗”。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中强调,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第一时间作出权威、透明的信息披露与政策解读,能够让“谣言止于智者”,建立健全联防联控体系。
广东战法四:“智慧决策”赋能战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2020年,对全人类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当今社会,移动通信设备和互联网已成为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工具方兴未艾,新冠肺炎病毒必然遭遇到新型先进武器的强有力阻击。作为我国的信息科技大省,广东充分利用电子政府建设成果,快速发动部署信息科技“粤军”全力参战,高效研制运用“广式”精良智慧武器,在战疫一线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水平。
广东战法三:“四面出击”科学防疫 掌握“广东战场”主动权
2020年初,中国打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近期以来,常住人口超过1.1亿、流动人口数量全国第一的广东,持续推进本省确诊病例控增量、去存量,取得阶段性成效,备受主流媒体关注。总体而言,广东能够掌握“战场”主动权,关键在于“四面出击”科学防疫。
广东战法二:党员干部勇当战疫先锋挺起“广东肩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助残脱贫要在“需”上下功夫
扶弱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肇庆,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这几年,从政府到民间,从公益组织到社会机构,一家家“残疾人之家”,一项项帮扶政策,一场场招聘会,一个个公益活动,情暖残疾人在肇庆市蔚然成风。给残疾学生送课上门并开展志愿服务,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当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伴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展,各地正积极开展有序复工,如何保障复工路上疫情防控效果,如何决战脱贫攻坚,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扶贫“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
德庆县大力推进农村“扶贫车间”建设,引导企业将部分生产工序、环节等下放到镇、村,建立小作坊、小加工场,优先安置本地在家贫困人口就业,形成“扶贫车间”。
加快扶贫车间复工复产 促脱贫攻坚
受疫情影响,节后怀集县各扶贫车间处于停工状态。为切实发挥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务工增收的作用,怀集县坚持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根据各个车间的生产特点,实施一企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预案,落实“千名党员进百家企业”服务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存在问题困难,为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全县22个扶贫车间已陆续复工复产。
乡村游仍需在创意上下功夫
走生态路、打文旅牌,将“创意”融入全过程,不贪大求洋,不死搬硬套,在依山借水、突出生态、拥抱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细节上下功夫。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不断厚植乡村游高颜值、美丽经济高质量,激活乡村文化旅游新活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高品质应成为肇庆旅游振兴的主题词
168.1万人次!2021年,“五一”假期,肇庆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47%,较2019年同期增长11.8%,全市平均开房率为79.1%,预计旅游收入10.7亿元。这个假期 “人从众”场景再现,肇庆旅游强劲复苏,住宿餐饮消费火爆。
西江日报社论: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1月28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让企业孵化器助力肇庆经济提质转型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高度共识。于肇庆而言,激活创新基因、实现创新驱动,需要更多重量级的创新平台作支撑,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推动乡村“五个振兴”
省委书记李希深入梅州调研,强调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突破口带动梅州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乡村“五个振兴”。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梅州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建引领形成合力 加快梅州苏区发展 —
省委书记李希来梅调研,要求梅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用心用情推动梅州原中央苏区县加快发展。实现中国梦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梅州苏区加快发展也是如此。
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绿色崛起基础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对梅州提出了“立足一个时期的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不断缩小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的要求,并为梅州加快发展开了“良方”: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密切与珠三角和周边省市的联系;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进一步加大“双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形成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注重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保护好水资源、保护好客家文化资源,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增强责任意识 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时指出:“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时候,把梅州全市纳入支持范围,这既是梅州的重大机遇,也是梅州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领会透,把苏区建设当成我们的一个重大任务,把它建设好。”梅州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胡春华同志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全力加快原中央苏区建设发展步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苏区人民群众。
谋划新项目 大交通助推梅州大发展
“梅州交通基础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围绕把梅州建设成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枢纽,你把这个枢纽建成了,你也就在粤东北地区处于中心的位置上。”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对梅州交通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殷切期盼和要求。梅州要按照春华书记“把梅州建设成为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交通枢纽”的要求,在抓好现有在建交通项目的基础上,谋划新项目,着力构建快速综合交通体系,以大交通的突破助推梅州的大发展。
坚持传承创新 完善发展思路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在肯定梅州发展总体思路的同时,要求梅州按照客观规律,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
加快扩容提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时对我市寄予殷切期望,希望梅州在管理体制、规划建设、扩容提质等方面积极探索,拉大主城区框架,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继续解放思想 加快开放步伐
“要勇于打破相对封闭环境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禁锢,用开放的态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梅州通往外面的大门才会真正打开。”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对梅州提出了打开思想禁锢、深化改革开放的这一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开放步伐。
发扬主人翁精神 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梅州在振兴发展过程中,充分借助外力,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的成功尝试。对于经济基础依旧薄弱的梅州,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形成更大的发展动力。
清远薄弱基础上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路径研究
摘要: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清远在城市经济水平、国际旅游人次、城市形象与吸引力等核心指标方面与国际旅游城市一般标准存在明显差距,指出了清远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应以休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方向,走区域性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之路。...
清远扶贫改革试验区主要实践、基本经验、挑战及发展思路研究报告
关键词:清远扶贫改革高质量发展摘要: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批准清远市建立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
广东清远市:把握历史机遇推进消费扶贫
关键词:消费扶贫清远味道正文:2019年10月18日,广东省清远市启动“广清农产品消费扶贫联盟”,现场揽获订单多达7600万元。
贯彻“四个走在前列” 推动清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018年4月2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喜忠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三化”联动 统筹城乡发展
汕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既紧迫又繁重。如何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产业与城市、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开发与保护等关系,有效解决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协调带来的突出问题,实现汕头的科学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
扩大金融开放 筑造汕头自贸区申建之基
近日,汕头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更高层次开放形态为主攻方向,着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在汕头设立自由贸易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为全国金融开放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为增强汕头申建国家自贸区的支撑条件,汕头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扩大金融开放水平,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对汕头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经济特区再创辉煌至关重要。
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推动乡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把乡村旅游发展好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汕头市乡村旅游三种主要模式的经验、亮点,以期为其它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参考借鉴。
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勠力同心脱贫奔康,必须多管齐下,积极引来扶持“活水”,激活致富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汕头市在脱贫攻坚战中,探索建立扶贫政策保障、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社会帮扶等机制,不断推出行之有效的“实招”“新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将有2.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7个贫困村全部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共建共治共享 让幸福持续升级
共建共治,就是要形成合力,让所有人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各尽其能。要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可行必行
□郑道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是五个总要求之一,排在第2位,显示了其重要性及特殊性。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汕头农业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明确表达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势来补充农业发展的短板,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性。汕头是一个带有大片农村的经济特区,现辖六区一县,农业人口432万,常住人口中77%是农民,人均耕地约0.1亩,土地零碎分散,高标准农田建设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农业以小规模生产为主,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汕头区域资源性传统农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农产品产地普遍缺少储藏、保鲜等加工设施,产后损耗大、品质难保障,制约着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汕头市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特区再出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持饱满状态投身“二次创业”
保持饱满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提出广东要在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就包括“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广东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的新方向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