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手频频伸向扶贫款 监督网亟需织密
对于各色伸向扶贫款的“脏手”,不论其是否微腐小贪,都深受基层百姓痛恨,对此必须“零容忍”。
领导干部要重视非常时期的“民情温度”
对于民间疾苦、百姓呼声,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要敢于面对不顺耳的呐喊。因此,测量民情的温度计要插到最基层的土壤里去,才能测到真实的温度
中国共产党人的仁爱之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仁爱之心与其他诸多思想意识是相互兼容的,同时又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广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主要做法与经验
下一步,我们要抓紧研究后脱贫时代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推动扶贫工作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统筹解决支出型贫困、能力贫困转变,从单独依靠“三农”资源向统筹城乡资源共同推进扶贫开发转变,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构建政府、社会、自身相结合的新型减贫治理格局转变,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新基建”为广东区域发展赋予新动能
新基建有望成为后疫情时期广东重要的发展新引擎,成为经济增长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打通产业链“堵点”,跑出复产加速度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疫情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受到的冲击也将是全球化的。我们要对潜在的影响和冲击提前研究,制定对策
直面疫情大考,广东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广东要充分利用重大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时间窗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加快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精准防控 科学应对 为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2020年的这个春天,中国人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完全打乱了节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迅速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态势正在不断巩固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广东是全国除湖北之外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省份,面临着返工人员流入的防控压力。与此同时,目前国外不少地区的疫情形势严峻,广东跟海外联系密切,交往频繁,要特别加强对境外重点地区输入患者的管控,广东还处在与病毒传播对抗和拉锯的阶段,但综合已有的防控和当前的病发看,全省已经连续多天本地新增确诊病例为零。
强化社区防控能力,打赢疫情歼灭战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两案三制:完善省级应急管理体系的路径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重要职责和重要使命,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健全我省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笔者认为应着力在“两案三制”基础上下功夫。
“广东战法”的制度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握手礼还是拱手礼——疫情背景下相见礼节变革的文化审思
在当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息,而海外却遍地汹涌的环境下,重新审视国际通行的握手礼的变革问题,实属必要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次疫情再度警诫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很渺小,在灾难面前生命很脆弱;人类不能没有自然,而自然却可以没有人类;甚至没有人类,自然可能更加生机盎然
战疫中的民族精神密码
开年疫情给整个中国带来极大考验,从国家的治理体系到人们的精神秩序都在这场考验中得到检验。在全国上下众肩齐扛、众志成城下,抗疫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所有人都希冀尽早迎接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依靠国家治理能力优势,打赢抗击病毒新战役
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有效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打响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其背后凸显了我国国家治理的能力和优势,展现出国家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治理能力
中国经济应对疫情考验的底气和韧性
独特的制度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全球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地位等诸多优势,让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好、潜力更足、回旋余地更大,让我们有了应对疫情考验的底气
大考得高分,判卷全球人
中国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得到的高分,令世界欣羡。全球人看了这次大考,不得不佩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的体制优势”,中国领导人的洞察力、决策力、动员力和执行力,中国人“需要我们隔离多久,我们就隔离多久”“只有国家整体好,个人和家庭才会好”的大局观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疫情防控中,基层党组织挺在服务和动员群众的最前线,面对着最复杂的情况、处理着最直接的任务、担负着最坚实的责任。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变为带领群众抗击疫情的战斗力,是打赢这场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的关键
运用法治思维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我们需要从弥补立法漏洞、加强法律实施以及正确行使权力三个方面将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纳入法治轨道从制度层面展开应对
从疫情大考中读懂中国自信
“夫战,勇气也。”信心就是勇气,就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信心才会有力量。这次疫情大考,充分彰显了中国自信
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这一制度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抗疫精神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文明的优势在于精神的不断赓续。从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史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生动实践,中华民族在延续光辉文明的过程中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样态和精神品质。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开拓发展新局面
近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和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更加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贫困县建牌坊群 财政支出欠论证
一个穷得每年都要靠国家巨资扶贫款的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决策官员先要考虑的无疑是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在没有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前,当地决策官员用巨资去建牌坊群,可以说是,脱离百姓,不接地气。
以实事求是增强“四心”之力
2月27日,在广州市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院士回应近期民众热议的“出院核酸检测复阳”话题时表示,如果病人体内IgG抗体呈现4倍的增高,则可判断患者不会再被感染,并不是再发病;至于病毒的残余,到底还会不会再传染给别人,还有待观察。
在下沉中与群众交心合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无妈乡”归根到底是发展欠缺的悲剧
扶贫绝不只是每年给点钱,让他们可以借此活下去。要让黄荆乡的孩子们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在治懒、反家暴、打击拐卖妇女等方面完善制度当然重要,但是,当地贫困面貌如果迟迟不能改变,人们依旧安于贫困而看不到出路,出走的妈妈们恐怕也很难再回来。
打造农业公园,擦亮广州都市农业之窗
建设农业公园,对于拓展都市农业功能,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富民兴村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广州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标杆城市
广州打造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标杆城市,要紧紧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突出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激发经济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十四五”时期广州如何建设文化强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期,广州文化强市建设即将迎来未来5年至15年的发展新格局。
“互联网+”为基层党建赋能
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运用前沿技术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员教育、更好地服务党员,让“互联网+”为广州基层党建赋能,提升广州党建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广东如何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多“极”联动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强市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提升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能级,建成更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是广州“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主要发展目标。
党建引领“城中村”社会治理的广州经验
近年来,广州积极探寻解码“城中村”社会治理难题的密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城中村”社会治理的新格局,为“城中村”治理增效、发展提质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经验。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城市典范
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由于各种社会要素发生深度变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不断面临新命题和新要求。对此,广州应把握政治大局、厘清权责关系、系统整体筹划、立足制度目标,建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具有“时代风格+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典范。
广州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充分活化文化资源、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满足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增强文旅产业的牵引力、带动力、影响力,成为广州亟待思考的问题。
广州如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站在城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上,广州亟须紧抓“十四五”这个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2030年在碳达峰基础上总量下降,进而为率先实现碳中和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不断激发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广州如何率先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社会消费活跃度领先,具有培育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和深厚潜力。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
在新的发展阶段,《方案》的出台,既是新阶段广州市以开放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探索,同时也是广州在更高水平上参与服务经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推进贸易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举措,将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
弘扬广州红色文化 激发老城市新活力
红色文化是广州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广州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广州在新时期勇担使命的精神指引。
广州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的若干路向
“十四五”时期,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阶段,全球城市体系将面临破旧立新再平衡发展的新变化,广州要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应该把握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的若干路向,加快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加强湾区城市协同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湾区多中心城市群发展背景下,要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合理的创新定位以及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 促使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避免城市群的孤岛效应,实现在湾区城市群的互补效应和协同创新发展效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湾区各城市的共同成长。
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大湾区金融科技根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新格局。
加快健全科创生态 奋力建设科技强省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广东要坚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健全科技创新生态,奋力在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辉煌,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新的广东贡献。
凝聚“数字文明建设”的共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数字广东建设以数字赋能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文明亦是题中之义。
穗深协同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推动穗深双城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倾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这两个同处大湾区且产业互补性极强的区域中心城市激发新一轮创新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全面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功能
从湾区经济的开放性、引领性、整体性的本质出发,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高质量发展典范,必须发挥粤港澳三地协调联动和互补性优势,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开放水平,实现大湾区内多元化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聚合裂变,由此形成创新发展生态、激发新经济形态发展的活力。
聚焦“三个新”,建设国际大都市
广州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重大战略安排,聚焦“三个新”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大都市,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
提升辐射能级,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
在“十四五”时期,提升辐射能级,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是广州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抓手,更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使命。
扩大科技资本有效供给
提高证券科技水平,可以优化科技资本供给,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带来可持续资本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