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朗计划生育措施保障
2014年4月8日,大朗镇召开全镇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签订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部署工作任务。7月21日,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会议将计划生育工作列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
2014年大朗社保分局概况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大朗分局(以下简称“大朗社保分局”)属正科级建制单位。2014年,内设“三股一室”:办公室、关系股、待遇股、监察股。大朗社保分局共有员工43人,其中在编人员22人,聘用人员15人,勤杂工6人。2014年,大朗社保分局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总额达67512.4万元。2014年度获“东莞市社会保障工作表扬单位”称号。
2014年大朗公共就业服务
2014年,大朗人力资源分局以促进大朗镇产业升级转型为导向,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做好以高校毕业生和户籍劳动力为重点的就业工作,加强企业招用工服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内,东莞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2014年大朗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2014年1—4月,大朗镇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各社区(村)、学校、各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广大体育场地普查员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完成对我镇辖区内体育场地的普查登记工作。
2014年大朗文化执法
东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朗分队(简称“大朗文化执法分队”),是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派出机构。截至2014年,大朗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整治“黑网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大朗文化执法分队。
2011年大朗职业教育
大朗职业中学是东莞市直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年,全校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820人,设毛织艺术设计、毛织机械、毛织商贸3个专业,教职工92人,其中教学人员70人,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占53.2%,本科以上学历占98.4%。
2011年大朗高中教育
2011年,大朗中学有30个高中班,学生1573人。其中2011年高一招生10个班,学生515人;学校教职员工共13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学历149人,专任教师15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89人。2011年,学校先后获“广东省时事与政治教育实验基地”、“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东莞市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大朗镇先进学校”等称号。
2011年大朗初中教育
2011年,大朗镇公办初中在校生3529人,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辍学率控制在0.4%以内。大朗中学有12个初中班,学生645人;大朗一中有56个班,学生2884人,教职工254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专任教师专(本)科以上学历占100%,研究生(含在读)7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14人。2011年,大朗一中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
2011年大朗小学教育
2011年,大朗镇公办小学13所,在校生107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小学教职工66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379人,大专学历75人,学历达标100%。2011年,大朗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东莞市示范家长学校”、“东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实验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武术)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塘小学被评为第二批“东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崇文小学被评为“广东科普志愿服务先进单位”。
2011年大朗招商引资
2011年,大朗镇招商办及时调整招商思路,重点引进无污染、多缴税的工业企业,着手制定一系列引进有税工业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带动再次振兴工业企业,以工业为支撑发展服务业,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11年大朗对外经济贸易
2010年以来,大朗镇共有67家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机构),总数排名全市第一,其中2011年新设立的有27家。在推进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工作上,大朗镇外经办继续大力宣传发动,积极为企业做好咨询、办证、扶持资金申报等“一条龙”服务,分管领导多次到条件成熟的企业与投资者座谈,了解企业意愿,亲自为企业解答、解决问题,增强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机构)的决心。
2014年大朗重大报道策划
2014年,大朗文化广电中心电视新闻部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电视新闻宣传、专题片摄制、栏目创新、广告创收和安全播出方面狠下功夫。
2014年大朗媒体建设
2014年,大朗镇共接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300多人,大朗周刊策划主题专版报道28个,推出“企业家访”、“织城快评”等新闻专栏10个;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发稿8篇,《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省级主要媒体上稿近15
篇,千字以上稿件105篇。
篇,千字以上稿件105篇。
2014年大朗文物保护
2014年,大朗镇文广中心、大朗文化执法分队与不可移动文物点所在社区(村)成立联合督查组,加强对蔡边保安墟古街、松柏朗文光庙、大井头古建筑群(含大井头叶氏大宗祠、宏育学校旧址、大井头大队部旧址、诚士书室、大井头蟹眼井)等3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011年大朗镇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2011在全镇范围内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全年共创建58间示范企业,亮点示范企业全部做到“六个有”: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一个完备的安全管理网络;有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有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有一套统一的安全管理台账;有一个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2011年大朗环境保护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大朗分局(简称“大朗环保分局”)具体实施大朗镇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内设办公室、办事窗口、审批及总量控制组、监理及信访组、法规及验收组、污控及水源保护组,共有工作人员23人。大朗环保分局被评为东莞市环保系统2011年度先进单位。
2014年大朗文化市场管理
2014年,大朗镇文广中心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接受群众咨询、办理的业务共650多人次。完成153家文化企业年检换证工作,其中印刷企业72家,授权网吧47家,娱乐场所17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5家,营业性演出团体1家,地面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电视节目经营单位1家,完成率达100%。
2011年大朗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监督
2011年,大朗安全监管分局大力推行分类检查、计划检查,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重点,月度有检查。对“五一”、“十一”、“两会”、“大运会”等重点特殊时段要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2011年大朗镇标准化工作
2011年,大朗镇质监站着力大朗毛织专业镇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工作,发挥专业镇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工作站作用,开展标准化工作,推广标准化技术普及应用。
2011年大朗镇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
2011年,大朗工商分局全面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全年共办结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62宗。
2014年大朗对外文化交流
2014年,大朗镇高度重视并自觉利用外事资源,积极推动对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6月,组织大井头女子龙舞队和巷头木偶戏剧团参加“莞风遗韵——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活动。
2014年大朗文化活动
2014年,大朗镇开展文化惠民百场培训3场,千场演出28场,万场电影435场,圆满完成市下达的指标任务。开展各类舞蹈指导、培训40余场次,“阳光文化之旅”公益巡演11场次,“我是民星”才艺大赛12场,“朗艺讲堂”9场次,“少儿才艺大赛”3场次,受益群众总计达150万人次。
2011年大朗镇电信工程建设
2011年,大朗电信分局继续优化CDMA网络规划与扩容,共新建室外宏基站5套,大型室内分布系统28套,无线宽带网络大规模覆盖,新装WiFi热点区域覆盖380套AP,减轻了大朗镇迅速增长的移动话务量及信号覆盖的压力。
大朗2011年执法工作
2011年,大朗城管执法分局按照《关于加强我镇市政道路综合管理的规定》,对2011年升级改造竣工的富华路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对美景路、松佛路、大源路、杨新路等2011年前已升级改造的市政道路,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整治成果。
2011年大朗镇“三防”工作
2011年,大朗镇水利所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重点水利工程(包括6座水库:莲塘头水库、仙村水库、凤山水库、水流石水库、赤足陂水库、草芝坑水库;1个排站:水口排站)的管理部门签订防汛责任书,落实责任;编写完善大朗镇防汛预案、防风预案、抗旱预案、六宗水库的防汛预案及28个社区(村)的三防应急预案,共3大块37项预案,重点详述防御暴雨、台风等应急处置中的人员转移方案;开展防汛督查,排查工程隐患,落实防汛物资的储备与补给。
2011年大朗镇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2011年,大朗镇在建工程有4项,分别是沙步排站、松木山水库排洪河道整治、沙步桥重建配套及黄江河驻港部队段河道整治工程(仙村营区大朗段),其中松木山水库排洪河道整治、沙步桥重建配套、黄江河驻港部队段河道整治工程3项已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大朗财政分局累计拨款1011.86万元用于支付水利工程建设费用。
2011年大朗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韶关市乳源县
2011年,大朗镇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工作小组人员和驻村干部,每月到结对帮扶的韶关市乳源县乳城镇大东村、健民村、新民村驻村,全面了解并掌握三村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其脱贫致富,近两年累计到村到户帮扶资金845万元(含市资金、社会捐助资金)。
2014年大朗文艺创作
2014年5月,大朗出台了《大朗镇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办法》,鼓励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各项比赛中摘金夺银获取优秀成绩。
2011年大朗镇开展镇内市内扶贫工作
2011年,大朗镇共有212户低保户,已全部落实由市外经贸局及本镇202名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2011年,大朗镇领导干部走访及电话联系对口帮扶对象1796人次,捐助资金68.1万元,捐赠物质15.4万元,其中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低保贫困户为118户,已有111户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率为94.07%。
2011年大朗重点整治
2011年,大朗城管执法分局共开展城市“六乱”及违章广告大规模整治行动40次,出动人数约1600人次,教育改正城市“六乱”行为1828宗;对屡教不改的进行处罚,其中城市“六乱”行为处罚82宗(立案查处36宗,简易程序处罚46宗),罚款3.32万元。查处违章户外广告126宗,督促自行拆除70宗,组织强制拆除29宗,立案查处27宗,罚款3.05万元。
2014年大朗第十届读书节
2014年大朗镇第十届读书节于4月正式启动,以“阅读·和谐·发展——提升文明素质 崇尚健康生活”为主题,提出“同享读书乐,共建文明城”、“阅读,让大朗更美丽”等口号,广泛开展了系列全民读书活动,倡导和普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扬书香文化。
2011年大朗镇种植养殖
2011年,大朗镇农业耕地面积16398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275亩,其中粮食作物701亩,蔬菜3807亩,总产量3906吨;水果面积11623亩,产量1151吨(其中荔枝10769亩,产量975吨,龙眼789亩,156吨);花卉面积234亩。养殖方面,2011年家禽存栏量29440只,出栏44227只;鸽出栏13520只;2011年淡水养殖面积3521亩(其中鱼塘1575亩,山塘水库1946亩),产量902吨(其中鱼塘744吨,山塘水库158吨)。2011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3018.76万元。
2011年大朗基础建设
2011年上半年,大朗邮政分局根据市邮政局“网点分类、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的思路,对求富路支行重新装修,将原长盛邮政所搬迁至松佛路,改名为松佛邮政所。改造、搬迁后的网点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提升了邮政形象、网点竞争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个更舒适、更方便、快速用邮条件。
2011年大朗废品回收经营管理
2011年,大朗镇供销社开展6次专项整治行动,全年累计检查废品回收站(点)278间,依法取缔无牌无证经营的站(点)8间,同比减少27.3%,合理整改违规住人的站(点)48间,规范整治存在火灾隐患的站(点)6间,处理镇有关部门转来的废品投诉信件1宗,同比减少4宗,投诉处理成功率100%。
2014年大朗博物馆之城建设
大朗展览馆、大朗艺术馆位于大朗档案馆主楼二楼。截至2014年,展览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荔枝之乡、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篮球强镇等亮丽名片。
2011年大朗镇信息化建设
2011年,大朗镇宽带用户6.7万门;固定电话11.7万门;移动电话62万门;光纤长度是22599皮长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50GB/S。城镇居民每百户电脑拥有数达125台。WIFI网络覆盖200多个热点区。有线高清电视覆盖率达98%。
2014年大朗图书馆之城建设
2014年,大朗图书馆继续拓展基层服务点建设,并通过办理集体读者证、培训工作人员等方式,使新增服务点正常有序开放。截至2014年12月,大朗已建成市级分馆4个,服务点44个,其中2014年新增长富社区服务点、大朗阳光雨服务点2个,范围覆盖全镇26个社区(村)、13所公办小学、5间企业、商业楼盘、机关单位等。
2011年大朗市政管理
大朗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镇公园、广场、道路、桥梁、路灯、管道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全镇园林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
2014年大朗宣传概况
2014年,大朗镇大力发掘和培育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先后涌现唐巧云、关相兰等典型近50人。广泛开展“东莞好人”评选活动,推选的任亚军、刘喜云、关相兰、王卫峰、胡燕萍、王天勇6名候选好人获评“东莞好人”,其中唐巧云、胡燕萍、关相兰入围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关相兰被评为2014年度“东莞最美人物”。
2011年大朗镇现代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园
大朗现代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园(简称创意园)总规划用地面积30万平方米,共分为3期开发,其中一期用地6万平方米,2009年3月开始动工改造,由原来的旧厂房、旧民房、旧仓库改造而成,截至2011年底,有3家机构和60多家企业进驻,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多项产学研合作。
2011年大朗拆迁工程
东江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大朗段是东莞市2011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涉及总征租地面积20.88公顷(其中需征地8.03公顷,租地12.85公顷),青苗面积4.83公顷,需搬迁17户(其中工厂15户,住宅2户),拆迁房屋面积18550.21平方米。
2014年大朗理论学习
2014年,大朗镇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镇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购了250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分发给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社区(村),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4年大朗市场监管信息平台
2014年4月,东莞市选取大朗镇作为“东莞市商事登记改革基层综合监管试点镇”,以实施住所申报制为基础,全力推进后续监管工作。
2011年大朗镇第十届“织交会”成果丰硕
2011年10月29—11月1日,大朗镇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第十届“织交会”通过“坚持专业化、注重实效性、倡导毛织文化、以专项活动丰富展会内容”,办得“精炼、简洁、大气、隆重”。
2011年大朗重点工程管理
2011年,大朗镇重点工程管理办增设“建材验收与质量督查组”,专门负责镇重点工程主要建筑材料质量和数量的审核验收,以及工程施工质量的督查工作,对于每项工程每一批主要建材,未经建材验收与质量督查组验收合格的,严禁投入使用。
2014年大朗教改科研
2014年,大朗镇教育局组织局机关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赴北京、上海、山东潍坊、四川成都,专门考察学习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镇情,开展“语文素养一刻钟”校本课程实验,举行首届大朗镇教育改革论坛活动。
2011年大朗加快做旺毛织贸易中心
2011年,大朗镇政府完成对贸易中心归属正大兴业公司部分442间铺位的收购,并对贸易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工程主要有:毛织办公室、贸易中心公共饭堂、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工作室、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工作室、贸易中心物管中心办公室等,各项工程按期于10月底前落实。
2011年大朗重点工程建设
富通路工程和富华路道路改造工程分别动工于2010年3月和6月,均于2011年7月完工通车。2011年,大朗一中学生宿舍工程基本完工。
2014年大朗“两微”建设
“荔香大朗”微博发布#大朗公告#、#大朗新闻#、#读周刊·看大朗#、#大朗早安#、#大朗晚安#等微博话题。开展竞猜送餐券、送话费等微活动。2014年5月,“荔香大朗”微博由镇信息办移交镇宣传文体局负责。
2011年大朗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
2011年,大朗镇规划建设办“三措施”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一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制定重大节日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检查、建筑施工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建筑施工非法行为专项检查、汛期前后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