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景云:单手匠人,刻画人生
在46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冯景云因操作不慎痛失右手,上天在他身上刻了残忍的一道,而他也用刻刀,刻画出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列车上的“泥朵巴”守护旅客春运回家路
西纳龙智,藏族,中共党员,现任广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刑侦大队民警。在2021年春运开始的一周内,西纳龙智就参与破获盗窃案4起,抓获嫌疑人4名,为旅客挽回了3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排千家忧 解百家愁
20多年间,他由一名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巷总理”,他并非党员也没有高等学历,仅凭着一腔对社区工作的热爱,一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是松洲街西洲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梁志桃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重症监护儿科护士杜杨:春节想留在广州陪陪孩子
从只是父母的孩子,到成为孩子的父母,春节缺席,是她对亲人最大的遗憾,也是她对病人应尽的责任。她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重症监护儿科护士杜杨,是2020年除夕夜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也是广东省核酸采样应急队队员。2021年春节,是她10年来的第3次休息,决定留守广州。
广州白云机场地勤夏伟: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就要守好门
2021年是夏伟在白云机场的第11个年头。“今年过年遇上排班,有十年没跟家人吃过团年饭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要用心担起这份责任。”谈到新年愿望,他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只有山河无恙,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扎根社区、心系居民!他是街坊口中的“24小时警长”
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传奇,没有追击罪犯的殊死奋战,扎根社区、心系居民的社区民警,用耐心、细心和坚守,给了群众如沐春风的温暖和安心。今年5月起担任鹤龙派出所黄边社区警长的张泽敏,就是这样一位平安守护者、街坊贴心人。有20年警龄的张泽敏,是一名社区“新人”,在角色转变中,他稳扎稳打,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社区工作方法,成为当地群众口中服务不缺位的“24小时警长”。截至目前,黄边社区总警情同比去年下降约6.5%,其中案件类警情下降10.0%,盗窃类警情下降8.6%。
“好站长”冯丹丹:做好后勤大管家 助迷路乘客回家
在同事们眼中,她是执行力强、行事稳妥的敬业站长;在乘客们眼中,她是不怕麻烦、细致周到的靠谱好人;在受助者眼中,她是热心真诚、不怕麻烦的热心人。
“好校长”张婥恩:从教30年 用爱浇灌桃李满园
她从教整整三十年,将爱的力量在教育事业中传承,不仅是学生们喜爱的老师,也是老师尊重的引领者。
“好司机”童光生:扑灭公交烈火 揪出纵火嫌犯
有人在车上纵火,他是乘客安全的守护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热心服务,是市民出行的暖心助手。
“好村民”徐国平:退而不休 做好基层治理带头人
年过七旬的他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力促乡村焕发新活力。
“安全使者”彭慧:传授交通知识 守护安全“生命线”
安全教育“不打烊”,公益倡导不止步。她用她的“慧言会行”,影响身边居民群众提升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
“好妻子”许红江:不离不弃 用爱守护重病丈夫
丈夫身患尿毒症,作为妻子的她不离不弃,辗转多地求医,无微不至照顾,用陪伴写就最长情的告白。
“好企业家”胡小末:信守承诺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从一名普通的来穗务工人员到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靠的不仅仅是一股拼劲儿,更依靠诚实守信的口碑。
好车长”陈茂林、高长胜:小车起火 公交司机变身“消防员”
小车自燃变“火”车,险情一触即发。危急时刻,他们以担当和勇敢在街头上演感人一幕。
“好志愿者”马银英:关爱弱势群体 用爱舞动奇迹
她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社区里的热心志愿者。她关爱弱势群体,将舞蹈与公益相结合,带领残障人士舞动人生奇迹。
“好大姐”严敏:暖心义工 无私奉献为大家
在社区里,正是有像她一样的暖心“代言人”,社区里更有人情味,邻里关系更和谐。
“好医生”罗文元:每天与死神赛跑的90后“大白”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他是一名“90后”,身穿白衣大褂,每天与死神赛跑,做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好志愿者”夏晓英:新时代民营企业家 热心公益助学
从外来务工人员到企业家,她发挥人性化关爱,传播社会正能量,把公益细节做到极致。
“好人”曹鉴泉:退伍不褪色 以爱心做平凡事
入伍17载,见义勇为,践行着军人的使命和担当;退伍不褪色,拾金不昧爱心助人,坚持无偿献血走过20多个春秋。
“好妈妈”孔英妹:一家俩病号 生活把她逼成“能人”
多年来,孔英妹孝老爱亲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谁,对她都是赞不绝口。
“好儿媳”陈燕环:照顾患病公婆 胜似亲生女儿
20年前,她嫁入夫家,从此多了一对父母;20年间,她悉心照顾公婆,在点滴行动中诠释中华孝道。
“好同事”喻宏亮、朱春燕、陆建宇:同事突发急病 他们接力抢救
日常生活中,4分钟只是短暂一瞬。但在关键时刻,“黄金四分钟”却可以救人一命。有赖于喻宏亮等人的及时施救,突发急病的许师傅“捡”回一命。
“好人”刘祥团:做志愿成习惯 一家四口齐助人
做志愿工作四年,他的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热心帮助别人成为他的习惯,他带动家人一起参与,传递社会正能量。
“好志愿者”陈宝琼:六旬老人 志愿服务8000小时
9年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约8000小时。作为一名有20年党龄的党员,她退休后依旧坚持发挥余热,为助残、助弱、助老奔走,先后获得“黄埔区优秀志愿者”“广州市优秀志愿者”“广州市优秀助残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好人”李雪:关爱孤寡老幼 做居民的“贴心人”
服务基层11年,热心社区事务,关爱孤寡老幼,把居民群众的琐事看成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感人的故事。
“好消防员”毛立峰:火场“逆行者” 为民排忧“及时雨”
头戴防火罩,身背灭火器,他是火场上奋不顾身的“逆行者”;实施应急救援,开展消防培训,他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及时雨”。
“好义工”陈海碧:八年坚持义工路 发挥余热为街坊
八年坚持义工之路,累计义工服务时数超过2000小时。她担任义教老师免费授课,组建义工队探访老人、关怀流浪者。
“好检察官”倪代建:让当事人都能感受司法的温度
抓准抓好公诉“主业”,提高公诉案件质量,无一错案,无一越级上访,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努力。
“好人”陈倩茹:工疗学员“大家长” 孝老爱亲好义工
用心关爱工疗学员,助他们康复成长,她是学员们的好家长;探访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困难长者,她是孝老爱亲的好义工。
“好媳妇”刘瑞莲:六口之家“顶梁柱” 公公的贴心保姆
生活中,刘瑞莲始终坚持“肚量有多大,福气就有多大”这一信条。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身体力行,用她最淳朴的爱,和丈夫一起孝敬老人,疼爱孩子,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好护士”杨华邦:驰援荆州 病患不“清零”誓不回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白衣作战袍,驰援荆州战“疫”,护佑生命。
“好志愿者”黄彩云、周晓红:主动请缨 做孩子的“临时妈妈”
她们暂别自己的子女,在战“疫”中前行不计回报,是基层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好匠人”陈志君:四十余载 传承龙头雕刻技艺
一颗匠心,一门手艺,一份坚守。40年来,他潜心雕刻龙头,也雕刻出不凡的工匠精神与人生。
“好工匠”孙庆勇:传承工匠精神 岗位创新不止步
他以技能立标杆,以行为作表率,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广州市劳动模范”“南沙工匠”等称号。
“好老师”练婧:以“文”传道授业的温暖“姐姐”
三尺讲台,25年坚守。她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她也是朋友,陪伴学生成长。
“好司机”林毅雄:除夕拾获万元现金 原封不动还失主
在广州,像林毅雄一样尽职尽责的公交驾驶员,是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不分寒暑、起早贪黑在城市中穿梭往返,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安全出行守护者。
好社区书记”范红梅:敢啃“硬骨头” 她是街坊的“定心丸”
面对需要帮助的居民,她温柔婉约,和风细雨;面对社区问题和“硬骨头”,她冲锋在前,有勇有谋,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社区“好书记”。
“好村书记”叶沛球:战“疫”守平安 一心为村民谋福利
他年近六旬,依然冲锋在抗疫一线,守护全村平安;他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20载,是村民交口称赞的好书记。
“好党员”李亮:基层战“疫” 把辛苦危险留给自己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李亮发挥中坚力量勇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
“好教练”赖宣治:用一根跳绳带领村小孩子走向世界
他从零开始,自创跳绳秘籍,坚持用小小的跳绳,改变一群农村孩子的命运,带领他们走上世界舞台。
“好居委主任”张群英:服务基层22载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疫情期间,她冲锋一线做好疫情防控,是社区安全的守护者;日常工作中,她协调社区大小事务,是为民解忧的“好管家”。
“好人”林洁:服务社区 她是“好女儿”“好街坊”
贴心照顾年迈母亲,关心社区独居老人,热心社区志愿服务,她用行动诠释了“孝”和“爱”的真正含义。
“好基层工作者”李少锐:坚守岗位冲在前 提升社区安全系数
情系社区,他把爱民、为民、便民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想方设法提高治安系数,坚决筑牢社区安全防护线。
“好书记”任韵:扎根基层 把社区当作“第二个家”
多年来,任韵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恪尽职守、竭诚奉献,将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
“好消防员”李普谋:驰援战疫 “火焰蓝”披上“天使白”
他是一名消防战士,“火焰蓝”是他的制服配色,每有险情发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疫情发生后他又奔赴战场,披上“天使白”驰援武汉抗疫,书写新时代男儿本色。
好书记” 罗定保:他用生命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牢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初心,把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使命时刻扛在肩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承诺。
“好医生”张红:万米高空吸尿救人的大爱医者
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老人无法排尿命悬一线,他出于医生本能吸尿救人。从医30余载,他无数次救死扶伤,用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好司机”徐乾泽:路遇货车起火 “旋风”灭火解危机
勇为见意气,侠义铸肝胆!他在关键时刻的见义勇为,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平安和谐,也消除了道路上的安全隐患,更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好司机”李瑞祥:生死时刻救援 热心服务乘客
高速路上遇小车着火,他不顾危险灭火救人;当公交车驾驶员18年,他热心服务乐于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
“好的哥”张辉源:抗疫“摆渡人” 义载一线医护人员
在出租车司机的岗位上,他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践行劳动者的“中国梦”,绽放新时代的“劳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