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街坊”韩爱凤:义诊惠街坊 享受快乐晚年生活
义诊按摩服务街坊,免费授徒传艺,她的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人大代表履职风采 水沥有个“老管家” 甘为致富“拓荒牛”
当地村民道出了原委:在这里,大家可以享受绿树成荫的村舍环境,住着“城里人”都向往的花园别墅,还能够在自家门口赚钱,而这一新农村发展美景,是沈书记带领大家描绘的。村民口中的“沈书记”,就是区人大代表、原江高镇水沥村党总支书记沈祖耀
京溪小学学生获评市十佳少先队员
近日,京溪小学六年级学生孙畅代表我区参加2013-2014年度广州市十佳少先队员评选,在全市决赛中,从23名对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这是我区唯一进入决赛并最终胜出的少先队员
“一肩挑”带领村民致富
正是这种在现时农村极为缺乏的民主,让萧建星在数千名村民中得到尊重和信任,也由此带领着全村走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新农村发展之路
公益之心一直在沸腾
从2009年退休到现在,肖丽英从没停过,一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家住三元里街的肖丽英,原是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的一名职工,退休前的2008年,她偶然遇到了准备前往北京向奥组委“取经”的亚组委成员
抗洪抢险人物――江高镇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中心负责人刘炳伟
5月23日至24日,流溪河上游及北江芦苞水闸、西南水闸泄洪,河水急速下流,造成流溪河江高镇段河涌水位急速上涨,洪水漫过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灾情,江高镇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中心负责人刘炳伟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防汛抢险一线人员沉着应对,科学抢险,全力救灾,取得了防汛抢险救灾的阶段性胜利
人走到哪,守护群众到哪
无论走在棠景街岗贝社区的哪个角落,有这么一个人总是能轻易引得周边群众街坊们驻足说几句寒暄和调侃话语。这不,刚经过梁氏大宗祠,他就自然地停下巡逻的脚步,与相熟的村民梁叔攀谈了起来。这个人,就是自2008年到岗贝社区报到至今,始终乐做当地居民安居乐业“守护人”的社区民警赵汝晁
小村庄走出全国羽毛球王
太和镇园夏村22岁的小伙子刘嘉辉与同伴许绩彤,在“谁是球王”中国羽毛球民间争霸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男双亚军
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宿仕萍:当好东西部扶贫的“健康使者”
疾病通常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对贫困地区老百姓来说,只有健康有了保障,小康才有奔头。在东西部扶贫协助的号角中,区卫生健康局派出了一批批医疗骨干帮扶西部,以提升当地医疗救治水平,而区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宿仕萍就是其中一位。自去年6月,她到贵州省平塘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医疗帮扶以来,亲自坐诊,规范医疗行为,及时改进妇科疑难疾病的处理及产科高危妊娠的管理,通过一对一的带教,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景泰街市政管理所所长岑建华
每天清晨,在景泰街大街小巷,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是景泰街市政管理所所长岑建华
京溪街白灰场社区房管组组长吴穹:守护街坊安宁的“社区卫士”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吴穹以居民安全为首要出发点,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带领房管组队员完成入户调查、宣传动员等工作,为我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贡献力量。他在部队锻炼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成为该街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把“利剑”。
文明视窗 “小老”帮“老老” 近邻变至亲
13年来,三元里街华园社区的何秀珍老人一直照顾比她大4岁的黎炎玲老人,两位老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点头之交的近邻变成了彼此依赖的至亲
文明视窗 “赤脚医生”赵镜雄:为社区居民送18年“及时雨”
18年前,赵镜雄由部队的卫生员转业到京溪村卫生所,成为当地的一名“赤脚医生”,如及时雨般为群众看病送药。
文明视窗 路遇受伤老人 社区医生相救
近日,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生袁启贤救助社区摔伤老人的义举在当地广受称赞。受伤老人经该中心包扎治疗后,目前情况已稳定。家属为表谢意,日前向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了锦旗。
递上热水听特殊居民“唠叨”
居委会不仅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纽带,更扮演着社区知心人的重要角色,汇德社区党支部坚持“急民之所需、思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润物无声感化着特殊群众
用坚守换山区百姓笑颜
这是一支18人的队伍,在大埔县的贫困山区,他们走进农户之家,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帮助村里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
文明视窗 兰姨的小事
深秋的清晨,一场连夜透雨让气温骤降,在金沙街新凤社区环洲三路中海金沙馨园小区,记者见到了71岁的汤佩兰,街坊都亲切地叫她“兰姨”。兰姨只是社区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居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些都是小事”。唯一让她显得不那么普通的是,她的名字出现在我区第三季度“白云好人”的名单中。
咱们工人有力量 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优秀员工张俊兵:生产车间里的“阿兵哥”
张俊兵工作十几年间,个人分别荣获过广州市青年技术岗位能手、公司优秀员工等称号,在集体奖项上,他带领的密封胶连续化生产工艺调试生产线L2班组,获得了2008年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2010年全国总工会“先进班组”称号
咱们工人有力量 区保洁所机场组副组长游惠林:爱上环卫工作的马路天使
游惠林觉得,环卫这份工作就是他的人生动力,工作给了他养分,也让他有能力养育自己的下一代。他表示,这份工作一定会“一干到底”
文明视窗 工疗学员圆了当妈梦
棠景街康园工疗站学员贺彩燕,在工疗站指导老师持续的教导训练下,康复效果明显。现在,她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完成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转变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下塘西垃圾压缩站工人符前科:每天与垃圾打交道的人
符前科笑称,他的生活和垃圾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样坐在垃圾旁边吃饭是常有的事
咱们工人有力量 松洲街工会组织员梁智超:工会有我难忘的情怀
身上挎着一个公文包,脚踩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松洲街的每个角落,与企业、与职工打交道。七年如一日,松洲街组织员梁智超亲手组建基层工会80多家,源源不断为企业和职工送去工会服务。他真诚的服务,感动许多老板和困难职工,这些都源于他难忘的工会情怀
文明视窗 七旬老人义务教书法5年
在颐和山庄社区内,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退休后连续5年为社区内居民儿童免费教授书法课程。他叫黎名钧,今年71岁。从2009年开始,黎伯就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教授书法,开设了“雏鹰书法班”,学员年龄层上至75岁老人,下至6岁半儿童。从最初一对一的上门教学到现在大家集中学习,书法班的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寻找白云最美家庭 京溪街居民连向先一家:音乐世家 和美向善
家庭之美,在于家庭氛围的和美以及家庭成员心地的善美。这是京溪街居民连向先一家对最美家庭的理解与认识。作为音乐世家,连向先一家以音乐为纽带,培育了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同时作为父母,连向先夫妇热爱慈善与公益,经常带着女儿参与义演,并且以身作则,热爱环保,培养了女儿一颗善美的心灵
咱们工人有力量 白云精神病康复医院优秀工作者何勇:用真心唤醒沉睡的心灵
白云精神病康复医院医生何勇在岗位上默默坚守了14年,用真心唤醒着成千上万沉睡的心灵
驻英德市石牯塘镇沙坪村第一书记彭晟亮:从讲台到田间,他带着贫困户“学生”脱贫奔小康
“扶贫先扶志。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去面对。对待贫困户要像对待学生一样,给他们关爱、解惑、引路……”去年5月,经区委组织部选拔,彭晟亮由同和中学副校长变身为金沙街道办事处驻省定贫困村英德市石牯塘镇沙坪村第一书记,从此开启了他的脱贫奔小康“导师”之旅。经过一年多的帮扶,沙坪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支部班子坚强有力,“两委”干部人心思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思路逐步清晰,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362人分两批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顺利脱贫。
华侨沈慧华梅州支教
11月2日,从加拿大归国探亲的人和籍华侨沈慧华,千里迢迢来到兴宁市罗浮镇向阳小学,跟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李彩云一起参加支教,为当地孩子讲述加拿大的教育以及相关见闻,让孩子更加详细地了解国外的情况,将来更好地走出大山。
9名环卫工人获评优秀城市美容师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日前,广州市对聂其冰、周满堂等100名荣获“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的环卫工作者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我区共有9名环卫工作者获此荣誉。
“超人妈妈”冯杰梅:不离不弃照顾“长不大”的儿女
母爱是巨大的火焰,冯杰梅用这一把无私无畏的母爱火焰,照亮儿女的人生路。她为子女求医问药不离不弃的故事,让人感动。
“好保安”杨勇帅:小区“守护神”,智勇斗歹徒
他是一名平凡的保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守护小区的安宁。
“好医生”梁淑玲:守护产妇不言累 无偿献血不声张
治病救人,她是有责任心的好医生;热心献血,她是默默为生命续航的捐献者。
“退休教师”秦兆年:电教路上 不忘奉献教育初心
执鞭从教60余载,从“秦教员”到“秦教授”,他始终保持一颗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初心。
“好司机”莫燮驹:深夜摆渡 守护机场旅客安全
白云机场的摆渡车上,有他忙碌不停的身影。时刻不忘保障乘客安全的他,事事以乘客为先,处处为乘客考虑打算。
“好志愿者”温盛平:九年志愿服务 扶贫助学送温暖
长期坚持扶贫助学,带动家人朋友投身志愿者行列,助人为乐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好辅警”曾锦权:“逆行”勇士,紧急灭火除隐患
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身在辅警岗位的曾锦权,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和无畏无惧。
“好老师”朱德兵:坚守三尺讲台 甘当学生“男保姆”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朱德兵25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好医生”王磊:牵挂病人,直至生命的尽头
原创直肠癌新术式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他在患病后坚持为病人看诊直至生命尽头。
“好律师”林淑菁:扎根社区,做街坊身边的律师
从业19载,她不做精英界的律政佳人,而是选择服务基层,做街坊身边的好律师。
“好辅警”黄建洪:救人脱险境 警徽闪耀护民安
基层辛劳26载,他用正能量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努力付出诠释优秀辅警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好消防员”李迪春:赴汤蹈火 用青春守护一方平安
30秒出警、严格自律、勇担重任……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始终以军事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守卫增城平安为己任。
“好市民”黄志佳:偶遇险情 他再次当起“消防员”
危险当前,作为一名“前任”消防员,他百米冲刺灭火救人,是见义勇为的“最佳代言人”。
“好医生”张瑾:巧手舞针刀 为脑瘫儿送上希望
患上脑瘫的孩子很无辜,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饱受病痛的折磨。我希望能够帮他们恢复健康,找回应有的快乐。
“好医生”彭意:远赴非洲推广针灸为民众造福
从广州远赴非洲,直面各种传染病,她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大力推广针灸,架起两国友谊之桥。
扶贫干部”林卫忠:三度留守扶贫 助力“拔穷根”
对他帮扶的贫困村而言,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水平的提升,还有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
“好的哥”郭营涛:连闯三个红灯 只为救人一命
城市之美,美在风景,更美在人心。郭营涛用小小善举,让人看到人性之美,花城之美。
“好人”黄幼霆:勇救落水儿童受伤 他说“不后悔”
儿童落水呼救,他及时上前救人,受重伤致脾脏切除,这位见义勇为的医者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救死扶伤”的含义。
“好院长”陈依云:悉心护老 办出“五星级”敬老院
视老人为亲人,以敬老院为家,服务细心有特色,她是深受65名长者欢迎的特级护理师。
“好工匠”伍照进:苦练本领 为核电项目添砖加瓦
劳动造就美德。在岗位上精益求精的他,以技术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用专业的检修维修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好司机”谢杵森:捡拾乘客失物,他总想办法归还
不怕麻烦辗转归还失物,婉拒他人现金答谢,拾金不昧的谢杵森是一名诚信的哥。
“好的哥”黄敏途:闹市中,和便衣一起智擒醉酒男
出租车是广州的一扇窗口,出租车司机是广州公共服务的一张名片。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敏途,以车为舟,摆渡温馨,给乘客送上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