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窗口
粤港澳三地在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在经济自由度、市场开放度、营商便利度、社会福利、税收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大湾区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引领作用
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健康产业 塑造健康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通过密切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合作,塑造健康湾区。开展医疗卫生合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粤港澳三地必须通力合作,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为塑造健康湾区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建设一流智库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三地智库的主动参与、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进一步明确定位、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才能打造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智库平台,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掌握要领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对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作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新的伟大工程,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永葆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定政治信仰,坚守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不竭动力。
发挥城市经济发达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广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提出要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发挥广东城市经济发达的优势。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对解决广东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路径上作出的新判断和认识。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将农业家庭经营卷入分工经济,需要重视农业布局的优化与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经济信心源自何处:发展稳中有进 激发创新活力
昨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我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和向好趋势。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社会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中,要想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重大机遇,必须努力执技术之牛耳、做创新之先锋,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热潮已经来临,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与算法创新为核心、以强大的计算能力为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依赖其他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也依赖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实质性进步与发展。
形成脱贫“造血”机制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持续的扶贫投入。在统筹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新技术新业态以及人口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定位和方向。
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业园区建设用地效率,提高土地资本增值能力,优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
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着眼于21世纪世界发展大趋势和全球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从三个维度把握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壮阔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奋斗自强,孕育出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历经变革发展,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也积淀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以创新为动力 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粤港澳大湾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并设专章谈“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网友普遍关心:打造优质生活圈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何重要意义?三地居民将迎来哪些利好?
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
4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证。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是要蛮干、硬干,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好地回答时代、人民和实践提出的历史之问。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文化交往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载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任,同样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和产业合作的阵地,还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走向世界的前沿。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经营、成长与聚集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良好,企业就能健康发展、活力充沛,就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经济发展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多元化机制有效化解社会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15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要求司法部门“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发掘儒学道德规范的当代价值
人之为人重在德性,有什么样的德性就有什么样的人格。儒学是“顺阴阳,明教化”之学,“顺阴阳”就是尊重天道,“明教化”就是修养道德。
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观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把握“绿色机遇” 积聚“绿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以侨搭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校师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并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要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具备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力,才能担当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广东提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防范四方面潜在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以卓炯创新精神继续跋山涉水
卓炯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奠基者,他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被学界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
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在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中持续彰显自身的思想力量和理论魅力。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三大历史性事件、三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贯穿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索积累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新变化新发展,顺应党情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要求新高度,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从伟大觉醒中走出的改革开放之路
新时代改革再出发,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且要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保持改革的底线思维坚定道路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敢于公开自己对人民和世界的承诺并且坚定不移地兑现承诺的执政党,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40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大踏步追赶上世界,皆赖于这个政治制度的优势。
以汕头湛江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湛江要立足建设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环北部湾城市群中心的战略定位,以打造重要发展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临海现代制造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临海能源等产业。
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趋向
新时代,我国要从全球化追随者变成全球化引领者,需要具备全球化产业引领能力和价值链管理能力。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通过深化改革彰显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们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
历史经验证明,不改革开放,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就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让中国赶上时代,必须进行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对于在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基石
2018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基石,这一原则不能否定。“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给发展中成员的优惠待遇,具体措施包括更优惠的市场准入、非互惠的市场保护和技术援助等。
“丝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所蕴含的发展理念和实践逻辑,为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中国方案,为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出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新举措,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用制度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将制度变革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改革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总目标,我们党大力推进各个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
提升工作精气神,需要从干部的精神状态、个人心态和工作姿态入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广大干部在各自岗位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奋发有为改革再出发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奇迹的密码:在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中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