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
如果你现在对一个人称呼文艺青年,说不定那人会对你发火。那意思分明是嘲笑人家不食人间烟火,整日沉醉于文艺气息,还有那么一点神经质的意思所在。
瓜田往事
我的家乡地处平原,离村头四五里,有条小河蜿蜒而过,河边的沙土地成了种西瓜的最佳场所。那里的地不是每家都能分到,或是有地也不种,因为西瓜成熟的季节,也是最容易涨河的季节,西瓜又低又矮,还是最怕淹的农作物,况且种起来也很费事,所以只有留根爷家常种西瓜。
我与诗歌零距离
第二届南国书香节最热的亮点是名家云集,多场名人讲座与诗人大咖采风团。有一场讲座为《你的生活离诗歌有多远》。其实,不管是否诗人,只要拥有一颗诗心,在世俗生活中,诗意无处不在。
游旺同生态园
夏日,我们驱车前往信宜东镇街道旺同村观光,当天中午,在景区停车场下车。只见蓝天白云下,满眼是峰峦叠嶂,碧树滴翠。连绵起伏的大山下镶嵌着一条小水河,河岸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遮天蔽日,环境优美,生态景观靓丽。
割水稻
天还蒙蒙亮,父亲就喊着我的乳名:“三娃子,快起来,和我们一起割水稻去……”记忆中,从七八岁开始,家乡那片富饶的水稻田就留下了我儿时瘦小的身影。我揉着睡意惺忪的眼睛,很不情愿的从蚊帐中钻出来,喝下母亲早已烧好的几碗白粥,光着脚跟在大人背后,一年当中的割水稻又开始了……
家乡小河
我的家乡,位于粤西信宜云开山脉大雾岭西面,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座落于“南山”脚下,对面是“老虎窿”山,村子后背山有个“山猪窝”,山青水秀,风水好。村子前面有一条河,与发端于大田顶北麓的“大河”(石屏河)相对应,人们都习惯地叫它小河。
退休了
十月才退休,还在六月,我就徒然兴奋地进入了状态。在办公室时我经常帮别人贴退休资料中的照片,现在轮到我了,我退休资料中的照片又是被谁贴呢?我想,我必须要有一张满意的退休证件照片。我拿了三件衣服去照相馆,照了三个版本,为我的退休资料准备照片,我要在我的退休证上留下我最好的状态。三张照片都好看,基本上我的照片都比我本人要好看些。难以取舍中,为正规起见,那张彰显了我的辫子的照片,最后被那张洋溢着笑意的红衣照片取代。照片中的笑是对退休的一种期盼,那样的表情是装不出来的。
母亲的小跟班
和母亲下田摘菜,一只母鸡急匆匆地冲过来,跟在母亲身后,我不由得笑起来:“妈,你这鸡跟你关系可真好。”母亲笑了:“是呢,我去哪,她就去哪,是我的小跟班。”
盆中养莲纳清凉
午后的烈日透过怏怏的树叶,撒落一地的碎影。偶尔,树头的知了哑着嗓子“吱吱”地嘶扯,划过静寂的苍穹。阳台上的花草,没精打采地蜷缩着。只有阳台东头的那盆睡莲,却可爱旖旎,白莲盛开,红莲含蕾,给小小的阳台平添了一份清婉雅致。
快乐年少时
2018年8月12日,因时间冲突我遗憾推掉了高州南关小学毕业50周年的同窗聚会,舍远就近与梁伟东老师应邀参加了原茂名市第五小学(现改名为茂名市建设路小学)1990届六(3)班的师生聚会。
弘扬大善人潘茂名精神
1998年,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李长春就赞扬:“潘茂名是一位大善人,发扬茂名精神,促进茂名社会经济茂盛发展”。最近茂名十大文化名片投票,潘茂名进入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之内,这是庆祝茂名建市六十周年弘扬大善人潘茂名精神的大喜事,是全市人民值得庆贺的。
笑纳儿女一片情
前些日子,儿子和女儿回家团聚时商定,打算每月给我和老伴补贴400元,说是要我们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对爸妈尽一份孝心。
外公的背好温暖
外公的背是温暖的,带给我许多欢乐与依靠,伴我度过了儿时的点点时光。
母亲的“素食宴”
我每周都要回老家看望母亲,如果不忙,我还会陪母亲小住两天。这两天对我们母子来说,都是很幸福的时光。母亲享受着我的陪伴,自然很开心。我陪陪母亲,也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放松。
我退休了
期盼了许多年的退休,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已经满六十周岁,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了。上班工作了四十四年,生活了六十年,退休这一天的到来,我五味交杂,有许多思绪涌到心头,千言万语,有许多话想一吐为快。
古缅茄,站成高凉的神树
一站,五百年。一棵古缅茄,奇了。高城鉴水,神了。
母亲和她的缝纫机
每次回到老家,我都要看看母亲生前用过的那台华南牌缝纫机。尽管历经几十年的岁月侵蚀,“老华南”依然乌黑发亮,散发油香。它静静的伫立墙角边,仿佛在守候着什么……
留白的能力
我们都懂得留白之美。留白是艺术创作中一种高妙的手法,留下相应的空白,能够渲染出更美的境界。留白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美妙意境,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动人效果。留白是不落点墨的风流,是不着一言的委婉,给人无限遐想和回味。
夏蝉
夏日临近,窗外又传来阵阵蝉鸣,这熟悉的韵律,总会把我带回到童年时光。
赶稻花
生于乡间的人,对于赶稻花,自然不会陌生。
笨井
我小时笨拙,几乎算得上愚钝。勉强学习几年后,成绩很不理想。每次辅导我作业,姐姐都会气得脸红脖粗,直嚷嚷:“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笨!”
情系丝瓜
盛夏的乡下,最迷人的风景,莫过于满眼的丝瓜了。
吃苹果
一到周末,我们就喜欢往妈妈家跑,妈妈总会给我们张罗一大桌好吃的,当然更少不了那解油腻的饭后果,香脆可口的红富士,甜透心扉的红心橙,晶莹剔透得让人一看就咽沫吞津的新疆葡萄……每一次的饭后我们都会心满意足的捧着肚子扶着墙离开饭厅。
填报志愿
高考分数刚出来,远在三千公里之外的侄女娇娇就迫不及待的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参谋参谋报志愿的事。我因此想起自己当年填报志愿的往事。
芳华姨的喜悦
我如约到达芳华姨家的时候,她正在把自家种的大芒果一个一个地往箱子里整齐摆放装箱。每到应季水果成熟的时候,她都会让我过来帮忙往广州寄水果:荔枝、龙眼、三华李、树菠萝、番石榴,等等。虽然因为快递和时间的影响,每次寄到的水果或多或少都会损坏一些,就算是没有坏的也少了一份新鲜。但芳华姨长期乐此不疲,我认识她这么多年,她可是没有漏过一次,要知道咱们茂名可是水果之乡,每个季节都是水果不断。
你是最好的一个
我问老公:“我昨天听你老妈说,结婚前,你交的女朋友有一排了。老实交代,都有哪些人!”老公故意逗我说:“一个,两个,三个……”“讨厌,有这么多?”“不过,这些人里,你是最好的一个,不然我最后怎么会选择你!”
每一株草都会开花
朋友的阳台上,清一色的种着一盆盆草,虽然叶色青翠,可我觉得,不如种一些开花的植物更让人心生欢喜,于是建议道:“种点茉莉,绣球,月季吧,这些花卉花期又长,颜色又艳,一开花,整个阳台姹紫嫣红,不像这些草,再怎么养也不开花。”
火刀·火笼·蔑白·竹搞
我生在旧中国,那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还是沿袭着很原始很落后的生活方式。
老军人的小心愿
晨练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李大爷。他有八十岁了,但看上去一点都不显老。他精神矍铄,开朗健谈,身体非常好。他练太极拳,一招一式都很有范儿。很多人都来向他讨教健康长寿的秘诀,他因此也广交朋友。
相濡以沫到永远
“我能想象到最浪漫的事,是陪着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我和老伴最喜欢听的一首流行歌曲。人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最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一起回忆起那些曾经经历的岁月。
妈妈的味道
回老家,母亲喜滋滋地对我说:“今天给你做顿好吃的地木耳,绝对的美味。”
再三遇见你
“咱们小学毕业已34年,于校园分手后未曾谋面呀!”同窗握手辨认,眼泛激动泪花。2018年6月16日,茂名市第一小学1984届五(3)班师生见面会于一片惊叹声中拉开序幕。
老有所悟
有的人用“老谋深算”评价老人,是褒?是贬?我认为:老谋是因为阅历丰富;深算是因为考虑周全,这有什么不好?既然如此,我老了又能悟出什么?
退休职工载歌载舞庆七一
“桥北社区一队”经过三个多月的排练,用歌舞表演的《当那一天来临》,在七一期间参加茂名石化离退休服务中心的比赛,获“最喜欢节目奖”。
矫健多姿荔枝树
值此评选市树市花之际,我想说说荔枝树,而且我希望荔枝树当选为市树,我要为荔枝树投票。
婆婆成了“老漂族”
三年前,我家宝宝出生之后,随着我的产假即将结束,谁来照料孩子成了难题。本来打算请个保姆,可是连续跑了几家中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老公只好打电话回老家求助,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几乎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本来以为她不会乐意进城,没想到她爽快地说:“我愿意带孙子,没问题!”
让母亲多送一程
每次回农村老家,母亲都给准备一些东西带回来,找个纸箱子装柴鸡蛋,还有塑料袋装着的小米、玉米糁、嫩玉米、红薯等。
婚事新办获点赞
报载:2017年12月31日,浦江小伙楼阳身穿西装、手捧鲜花,带上浦江马拉松跑部落QQ群的上百人跑步10多公里迎接新娘——黄蓉,庆祝自己的婚礼。“婚庆有创意,环保意义大!”婚事新办跑步迎亲的方式令娘家人感动,获众路人点赞,许多浦江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父母的时间账本
还记得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打动了亿万人的心,句句歌词直戳心扉,引人深思。望着身旁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父母,听着这催人泪下的歌,我们不禁反思,父母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口琴声声传父爱
口琴,是一种通过用嘴吹或者吸气都能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在乐器的分类上属于自由簧的一种吹奏乐器。
味蕾深处的母爱
味蕾深处最令人难忘的一道菜,是母亲亲手做的“妈妈菜”,这是充满母爱宠溺的美食。味蕾上的记忆,像花朵一样盛开,烂漫四季。
书页里的时光
闲暇时,脑海中不禁闪过这样一个疑问:做什么事觉得时间过得最快?左思右想后,我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读书。
犁耙响处的乡愁
乡愁是沉在大河深处的鱼,不经意间就窜出来,溅起浪花一朵朵。
初夏,登尖岗岭
在尖岗岭,我遇到过无数次低到触手可及的日出、日落与月光。但太阳与月亮,一次也没有从指尖上掉下来。每次,我都被很深的绿,带到了山顶。深入到风的夹层,飞翔,或者呼吸。山的顶端有一块传说中神谕的岩石。
白月光
夜已深,周围寂静无声,披一身白月光,独自站了良久良久。角落里有不知名的虫声唧唧,那一刻,有穿越的感觉,身体似乎随着月色飞升,离开这个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回到了遥远的故乡。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再见了,相互嫌弃的老同学;再见了,来不及说出的谢谢;再见了,不会再有的留堂作业;再见了,我留给你毕业册的最后一页”……阅读着母校寄来的最新的一期校报,耳边响起了《不说再见》旋律,一下子将记忆拉回到曾经学生记者时代,蓦然回首,研究生毕业已经9年了。
泥土的温度
泥土是有温度的,我能感受到泥土的温热。
荔枝赋
五月朔日之时,荔园横天之荫,犹如大厦之苍苍,蓬叠如峻之势,丹荔坠枝,绿叶臻臻,淡淡清香如流蜜,高高如星接云天,皮若红球,肉白如雪,果如玉透,味正得尝,口含甘香,天然芳气,吸万物之精华,遂得灿烂盛放,超众果而独贵,啖啖清香流入肺腑,感受天地神畅。果之美者,有吾鉴江,荔之脆者,唯我高州,青英苾苾而丰盈,绿叶片片而含情,力士轻骑蹄声过,尤听当年送荔上京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从高州来。
家有糊涂父
父亲节快到了,我对父亲的祝福,只能默默放在心里,因为他早在四年前就患上了一种叫阿尔茨海默的病,俗称“老年痴呆症”。
野趣荔红时
农历四月五月,是我们乡野最热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