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老党员的感人故事
“这些党费记录记得真清楚,而且六年的党费记录本保持得像新的一样,老易真是好样的。”
石碾
到了寒露、霜降时节,十月农忙准时送达。寒露霜降,十垌六月,父亲在世时经常这样说。
儿时院子
任岁月变迁,世事沧桑,心中最怀念的一直是,那个载满了快乐童年的儿时院子。
办公桌上的台历
我每天去上班,当坐上班椅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习惯性地瞄一眼办公桌上的台历,看看这天的方格上标注提醒我要做的重要事情或者容易遗忘的事情。今天有特别的感觉,似乎有写诗的冲动,因为2020年快逼近,新订做的台历又摆在面前,看着一天一个方格,在排着队向我走来,好像时光隧道在等待我去穿越——确实有点诗意在涌动。
鱼丸与墨鱼饼
鱼丸与墨鱼饼,是小城乃至周边圩镇乡村酒席上必备的美味佳肴。鱼丸纯属手工制作而成;墨鱼别名乌贼,顾名思义,墨鱼饼又叫乌贼饼,评价厨师的烹饪水平,业界常是综合以上“两科”的优劣来评判。
马头岭赋
一岭北峰峻拔,状如马头昂立;南峰略缓,形似马背弓起。成于造山运动,总是奔驰气势。四十丈高不足,万里名闻何止?借秋晴而登临,朝东望而凝神。笔架三峰耸翠,润挹文林;宝光一塔巍峨,直插青云。寻思绿荫观山,追忆潘氏茂名;联想高凉鼓韵,若现古越悬旌。南展平野,鉴江明净如镜;西浮岚翠,六王错落其顶。眺北面之马蹄,辨传说之钟灵。
凤塘书香
这是一条普通的革命老区村,拥有一个诗意好听的村名叫凤塘。当我踏入这块红色土地,凤塘文化楼前一条醒目的标语“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建设美丽乡村”映入眼帘,深深被这里的红色文化和民风淳朴所感染。
浪漫的风景
生活在闹市区的人,对于浪漫的风景,或者司空见惯。
土面好求
蔡老师退休了,闲来无事,便在自家阳台上抚弄起蔬菜瓜果来。
荫蔽如伞——致儿子
儿子,不知不觉,你已经11岁了。你一直和我说,没有过过一个隆重的生日。今年生日,姐姐等买了四个蛋糕,你很高兴,高兴如一个孩子。哦!差点忘了,你就是一个孩子。
回归前夕游澳门
澳门我已游览过多次,过去的印象是这个地方很小,总面积不过16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四十余万,汽车随街停泊,街市狭窄而卫生不佳。事隔几年,适逢回归在即(12月20日),又蒙澳门茂名同乡盛情邀请,故赶在回归前夕去一睹澳门新貌,亦是值得欣慰之快事。
社区老人坚持跳广场操跳出健康
每天早晨在茂名市区的桥北公园,至少有10多名社区老太太在跳陈裔光广场操,她们一年四季如常,坚持十年时间练习跳广场操。
快乐二胡
又到了老人节,社区门球场举行重阳节游园活动,游园活动之前由双山快乐二胡班表演二胡齐奏,李新华、黄芬、李蒲君、张三宝、刘艳等7人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有板有眼地为观众献上了悠扬悦耳的广东音乐《金蛇狂舞》和《红旗歌》,为老人们增添了节日快乐。
悠闲忆岁月
岁月无情催人老,光阴似箭白发生,流年烟雨成过往,红尘尽处是离殇。一个人从风华正茂到垂垂老矣,属自然法则,任谁也逃脱不掉。
我的保健养生之道
1997年我退休了。退休前曾多次住院,诊断为隐性冠心病、颈椎病、腰椎病。退休后,我专注自身的保健养生。
60名退休女职工演出广场舞获一等奖
最近,茂名石化退服中心举办“不忘初心,夕阳更红”离退休人员广场舞大赛中,来自桥北社区60名退休女职工表演《万泉河水清又清》大型红色经典老歌广场舞荣获一等奖,这是继去年表演《木兰从军》广场舞获得第一名之后又获这一殊荣。
千名离退休人员广场舞展演
11月29日下午,在茂名石化公司体育馆,来自茂名石化退服中心7个基层服务站的13支表演队及中心秋之韵舞蹈团、在职员工参演队的约1200名表演者,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不忘初心、夕阳更红”广场舞展演。
橘叶长绿
我爱上了散步,尤其喜欢到宝山散步。偏偏宝山,早晚男歌女舞,私火音响、二胡短笛、太极秧歌、踢毯追球,纷纷抢占山头,多少扰了散步的兴致。儿时印象中的宝山,纪念碑巍峨耸立,几座亭子对望,新老橘树披绿吐白,难得一山宁静。不过,好在宝山永远那么大度,对越来越多的喧嚣似乎早已默许。
过年三味
学校放假没几天,村里就定了池塘捕鱼的日子,一下网捕鱼,就过年了。
好想回老家看您
母亲今年六十有八了,可在每个周末都坚持乘班车从乡下出来县城看望我们一家人。因为平时只有妻子一人在家,我在乡镇派出所工作,星期一下去忙到周末才出来,两个小孩读中学也是全宿在校食住的,只有星期六晚放假。她总是说舍不得她那两个在校读书的孙儿。每次她都用蛇皮袋带来一大袋东西,是她自己种的,如青菜、番薯、芋头、南瓜、玉米等,还有她舍不得吃的鸡蛋,她说自己种的这些青菜没有农药,吃得放心。其实,我家就住近市场,这些东西能很便宜买到的。可我和妻子都明白母亲的一片心意,夸赞母亲带出来的这些东西好吃。上次带来的还没吃完,这次又带出来,冰箱总是放得满满的,有的堆放在厨房的角落里;若长时间吃不完,妻子偷偷拿去送人,不忍心看着放久了腐烂变质。
瓮
瓮,如今渐渐少见了。小时候,或大或小,一般家庭都有三五口,或贮粮盛米,或储水腌菜等等,都派上用场。
生日这一天
农历腊月初四,是我与娘相约的日子。娘三十一岁,我来到人间。
小城的风土人情
在小城浩荡的人群中,我们曾经走在前面,那是因为年轻,年轻在前,现在不急不缓的我,置身人后。曾经的似曾相识,再归来时,已无优越感,情怯之感,油然而生。从年少时走读离家,到后来的流落迁徙,从年少到不惑之年,一切在时间面前,都是默无声息。
致敬,“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是人们对编辑同志的尊称。屈指算来,我从文已40年。这些年来,得到“无名英雄”的鼓励、厚爱和指点,在国内外百余家报刊、电台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稿件,有的获得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有的被中华网、新华网采用,有的被编入各类专著。1993年以来,中国言实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还出版了我的《春华秋实》《跋涉者的足迹》《笑对人生》等六部报告文学、散文集。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无名英雄”的辛勤汗水、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功不可没。
茂名之望赋
云开之阳,南海之滨;种梓而必存念,游目而不厌频。
深秋探访荷塘
深秋的一个周六,我和友人相约,去探访多年前去过两次的荷塘。
炊 烟
台湾那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又见炊烟》,使许多歌迷振奋不已。我对那首歌也情有独钟。这首歌词写得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声和唱,又撩人心肠: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化彩霞,飞到我梦里。我对歌曲仅仅是一种爱好,有时心血来潮,不由地哼着婉转深情的旋律,勾起我对人生的寻觅。
深秋碧道行
十一月二日,深秋清晨,粤西信宜,阳光明媚、温暖如春、金风送爽。七时许,食过早餐后,与十多位同事,在“山水高城”起始驿站,参加简短启动仪式。8:45随着“锵……”的清脆鸣锣启动声响起,各队列依次启程,去彻身体验听说是——“信宜市最具魅力的生态情景绿道、最美全域旅游风景体验线”徒步体验活动。
感动
茂名城变靓了!人变靓了!这是茂名创文创卫以来,人们对此项活动发自内心的赞叹。我感同身受,持赞同态度。特别是人靓这一点,常常给我带来突然的感动。
党建引领,筑起防疫战线的堡垒
6月8日下午,电白区沙院镇沙村村委书记符善朝让我帮忙请20个志愿者到村里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原来,由于近期我省相关地区接连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切实加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职能部门拟对部分镇、村的群众进行核酸检测。
注意电动车充电安全
日前,笔者打开微信,一封“@所有人,茂名消防致广大自建房、群租房业主的一封防火提示信”赫然映入眼帘,其中有一条:要把电动车、摩托车在室外集中停放和充电,不得入楼入户,确需在室内停放,停放场所必须用实体墙、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这提示信为市民提高电动车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
践行文明从“家”开始
端午假日,笔者前往茂名市区的好友家作客,看见好友正在带领自己的两个孩子清洁自家门前空地的卫生,笔者不禁点赞。好友说,这是茂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家庭应负的责任。
发挥老同志党史学习教育的独特优势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茂名市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好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活党史”的独特优势,在学党史、讲党史、用党史方面作好表率作用,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示范者、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乡村振兴路有“荔”更精彩
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四十年前的根子镇,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山区镇。197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只有77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50元,荔枝种植面积也仅有1.08万亩,人均不到0.2亩。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多么希望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啊!
兰蕙香浮襟解后,最美不过是微醺
传说有一种酒,叫“猴儿酒”,香腴清醇,甘芳无比。无论喝多少也只眩然欲睡,醒来通身舒畅,神清气爽。这“猴儿酒”真的存在吗?
吃粽子齿留香
“五月五,吃粽子,艾草香,五毒避。”每年的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盛夏的一个隆重的日子。许多风俗习惯,已深深扎根在民众的心里,挥之不去。端午节,吃粽子,那当然是重头戏。不瞒你说,有一年我竟然吃了一个没有煮熟的粽子。
我家端午节曾经的“节目”
小时候,我生长的那田圩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地的母亲们都会带自己的小孩子到河边“洗龙舟”。
“初心茂南”线路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学有榜样,做有方向,身边的典型最形象。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茂南立足地方资源,对全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参观点、教学点进行分门别类,规划出五条不同主线、有独特地方韵味的党性教育“五线谱”精品线路,包括“初心茂南”“人文茂南”“活力茂南”“生态茂南”和“廉正茂南”线路,用身边最生动的例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其中,“初心茂南”线路“以点连线”,方便党员干部一起去追溯茂南革命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感悟思想伟力。
荔枝园村忆往事 “十万七”里看变迁
荔枝园村,古老而新生的村庄,安静地在村委会东边。这里是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的自然村。巨大的风景石上雕刻的村名,赫然在目。旁边是十万七村党群服务中心。
茂名石化公司开展“送学上门”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覆盖面和学习效果,茂名石化退服中心根据当前老党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学上门”活动,不让任何一位老党员“缺课”。
千名老年志愿者身体力行助创卫
“小伙子,麻烦你把电动车按停放点整齐停放在车位内。”“同志,请你注意把垃圾按分类投放到垃圾回收箱里。”一群头戴红帽子身着红色马甲的老年志愿服务者正在街道上指挥纠正着一些不文明现象。
悦志愿越快乐
在人民广场学雷锋服务站,52岁的阳光365服务队志愿者、退休工人陈秀娟每天都很忙:搞服务站的卫生,烧开水,给市民斟开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整理广场周边乱停放车辆,在广场、文创街开展劝烟活动……
走进高州市老年人活动中心
近日,记者走进高州市老年人活动中心。该中心是目前茂名地区唯一的县级市老年人活动中心。
收音机情缘
多年来,家,搬了几次了。每搬一次新家,我都把该舍弃的毫不犹豫地舍弃了,一切从简。但有一样东西,一直保留着下来,并且,一直在我的书桌上,被好好安放着,被我视为珍宝……那就是我家的收音机。
特殊的“邻居”
我家住在单位临街宿舍楼三楼,客厅阳台朝街道,书房的窗户面向宿舍大院西北的一个角落。大院里有十多棵木棉树和水杉树,从书房窗台平望出去,那墨绿的呈金字塔状的水杉已高出我的书房窗户,挡住了下午从西南而降太阳的照射,保持了我书房夏季的清凉。
风雨路上
秋风习习,周一例行升旗仪式在举行。身边袒臂的女老师直说冷,交抱双臂。雨来了,轻飘飘的,偶尔扬到脸上。台上领导正念到“秋高气爽”,秋就把“爽”送到了。
又见莲蓬
打开快递包裹,几朵碧绿的莲蓬映入眼帘,硕大的莲蓬,饱满的莲子,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
半院花色半卷画
从上宾体育公园到上宾塘十六号小院,沿公园球场走不上半里,走过江湖边酒馆拐个弯道,便是丹林画馆上宾工作室了。
鸡蛋
“人生百味,适口者珍。”那么多美味佳肴,也比不上鸡蛋,那是岁月留下的馨香。
韵味高州八叹
咏高州 笔架山北文笔塔,人依鉴水好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