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甘露:那里的人需要我
一次短暂的交流义诊,让王甘露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大刀阔斧推动医院全面改革,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王甘露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近,他也回到了深圳,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援藏故事。
深圳援疆民警陈少洪:“金色盾牌”闪耀帕米尔高原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深圳援疆民警陈少洪就是其中之一。
姚一元:扎根基层30多年的“拼命三郎”
在深圳南山公安分局粤海派出所,有一位60后的“拼命三郎”,他每天带领着80后、90后年轻民警队员走街串巷、伏击守候、抓捕嫌犯,专注侦破事关老百姓“安全感”的民生小案。在他的带领下,粤海派出所辖区偷盗案件大幅下降。今天让我们来认识这位“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姚一元。
新闻特写:姚一元:60后“拼命三郎” 专注民生“洒碎料
南山公安粤海派出所有一位60后的“拼命三郎”姚一元,他扎根基层30多年,每天带着80后、90后的年轻民警走街串巷、伏击守候,专注侦破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小案。
“劳模”风采:胸外科医生假期坚守岗位 争创国内一流团队
丁以群医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工作,2015年,由深圳市政府以“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引入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现担任心脏外科主任。虽然今天是假期,但丁医生一早就来到医院,站上了手术台。
李谱超:让农药低毒 放心 低成本
农药,给人的印象是有毒、有害、脏、恶臭及污染,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今天劳模风采,来认识一位做低毒、放心农药的深圳农药制剂专家李谱超。“五一”节前,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春晚特殊观众:顺丰最佳快递小哥
观看深圳春晚的受邀观众,来自各行各业。“快递小哥”陈春的座位就在市委书记和市长中间,这让他无比激动和自豪。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在深圳奋斗十多年的“零差评”顺丰快递小哥。
深圳春晚特殊观众:顺丰快递小哥
在新春文艺演出《拥抱春天——2019深圳春节联欢晚会》中,邀请的观众包括了深圳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在深圳打拼了十多年的快递小哥,也让我们看到每一位劳动者都会在这座城市里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曾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人称华强北“打包王”的快递员的故事。
黎明华:改进造船工艺 建好每艘船舶
深圳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造船企业,公司经理助理黎明华,因为在造船工艺上的追求和贡献,荣获了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微笑哥”张海威荣获“全国最美信访干部” 坚守信访一线 春风化雨解矛盾
在深圳,有这样一位信访工作人员,他扎根信访一线十年如一日,3000多个日夜为民解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950宗,先后为群众争取到近千万元的救助和补偿金,为民工追回欠薪1600多万元。他叫张海威,他用一张温和亲切的笑脸,春风化雨,在管辖区内,大家都叫他微笑哥,不久前,“微笑哥”获评“全国最美信访干部”荣誉称号,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今天我们就带您认识一下这位“微笑哥”。
张海威:常怀“四心” 方能做好信访工作
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信访干部张海威,日前获得“全国最美信访干部”荣誉称号。颁奖词这样描述他,“张海威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用自己对群众工作的热忱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用真心换来老百姓的笑容”。人们都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这其中究竟难在哪里?这些天,我们的记者蹲点张海威所在的工作站,感受这位被群众称为“微笑哥”的信访人员的日常工作点滴。
“微笑哥”张海威:做好信访公平秤
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坚守十年的张海威,用他春风般的微笑化解一个又一个平凡却不平常的恼人故事。“威哥”的名号非常响亮,“刺头”难办找“威哥”、怒气难平找“威哥”。要问张海威为什么能摆平?了解他的人会告诉你:“因为‘威哥’心里有杆神奇的称,这称一秤大家心里就平衡了。
张海威:深入基层做实事送关怀
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的可园社区,有一位“明星”站长,张海威。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最美信访干部”。他以招牌式的“微笑”,和用心为民服务的态度,赢得了社区百姓的认可。
全国劳模先进风采:张蕴 王新中 邹岭梅
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今天的全国劳模先进风采,来认识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张蕴、 王新中、邹岭梅。
全国劳模先进风采:周创彬 丁以群 徐在胜
劳动是最美的身影,创造是最好的奉献。今天的全国劳模先进风采,一同来了解全国劳动模范徐在胜、 周创彬、丁以群的故事。
周创彬:核电技术领军人 深圳首位“工人院士”
在2019年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创彬摘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业内誉为“工人院士”。
争做奋斗者 建功新征程
一个伟大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他们攻坚克难,甘于奉献。他们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全国劳动模范李明权、李双双、陈鹏的故事。
深圳福田扶贫干部何东辉:青春,在脱贫攻坚路上闪光
翻看何东辉的朋友圈,几乎每一条内容都和扶贫有关:消费扶贫,他化身“微商”,在朋友圈帮贫困村推销农产品;就业扶贫,他当起“HR”,发布信息牵线搭桥;教育扶贫,他发朋友圈募集平板电脑,让贫困孩子们也能上网课
盐田分局梅沙派出所刘伏虎:“让自己的执着变得有意义。”
出生于1977年的刘伏虎,现任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梅沙派出所二级警员。自2010年从部队转业从警后,他就一直在梅沙派出所工作,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虎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践行从警承诺,坚守在防疫一线岗位上50多天。
辅警陈国鸿:不同的肩章,同样的担当!
自2020年12月加入深汕警队以来,陈国鸿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职尽责。他始终以一名民警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坚信辅警虽与民警佩戴着不一样的肩章,却有着同样的责任和使命。
盐田交警大队徐思敏:“我是勤务员,一定要为战友们做好警务保障”
徐思敏,是深圳市公安局盐田交警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在日常工作中,他事无巨细,为中队的警务保障工作操心,将中队的警务保障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为战友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同事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盐田分局海山所陈霞
疫情发生以来,在盐田分局海山派出所南片警区始终活跃着一个中年女民警,她辗转于楼宇之间,冲锋在战“疫”一线,她就是海山派出所社区民警陈霞,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
辛勤为社区——记盐田公安分局民警彭佛填
曾是武警某部队“正营级”干部的共产党员彭佛填,40岁时转业到盐田公安分局沙头角派出所,当上了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工作短短两年多时间,他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上获得了“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殊荣。在沉甸甸的奖章背后,有着老彭对党旗警徽的忠诚,对社区居民的热爱,还有他对患病妻子和年幼女儿的愧疚
梅沙民警+救生员:这片海滩的“安全”,他们承包了
守卫这一片的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梅沙派出所,近年来治理效果显著,联动救生员、保安、保洁阿姨等社会力量,筑起牢固的海滩“安全线”。
蔡尖尖:梅沙派出所的“大堂经理”
蔡尖尖,男,1963年7月出生,1982年入警,现任盐田公安分局梅沙派出所案件侦查队民警。从警以来,蔡尖尖多次荣获市公安局嘉奖。2016年,由其真实事例改编的微电影《大堂经理》获得第七届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最佳关爱短片蔡尖尖奖”。
他在战“疫”一线践行着初心和使命——记盐田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黄仁辉
在新冠肺炎抗疫战中,黄仁辉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用坚定执着担起救死扶伤的使命,时刻坚信自己的目标: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圳盐田黄志强:奋斗在抗疫和调解最前沿
疫情期间,黄志强用坚定的行动展示了退伍军人的担当与风采,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初心和信念,正是因为有黄志强这样优秀党员基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才迎来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黄志强:不会抗疫的调解员不是一名好党员
这是黄志强连轴驻守驿站的第37天,也是他放下家中新生的孩子投身基层防疫一线的第60天。当初,他主动请缨参加驿站24小时值守,自称有几个绝佳的“优势”:“第一,我是党员,第二我能熬夜,第三,家人都不在深圳,不会感染。”就这样,他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值守驿站。
抗疫一线的盐田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暖心红”
引导居民登记信息、维护检测队伍秩序、为居家隔离小区运送物资。
何基:革命精神的传承者
在每年“中英街3·18警示日”撞钟仪式上,你都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胸前佩戴着许多军功章,和市区领导一起撞响警世钟。仪式结束后,这位老人总会被前来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中小学生、部队官兵簇拥起来,讲述当年东纵抗日的英雄往事。
陈佩娜圆了奥运梦想
陈佩娜入选盐田区帆板队后,在深圳(盐田)帆船帆板队教练黄仪绍的带领下进行训练,2002年参加广东省帆板队集训,2005年正式入选广东省帆板队,2005年夺得了全运会亚军并入选国家队。
“盐田公职人员风采录”第2期:盐田区人民医院 汪娟
现任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兼创伤中心医疗总监、中国医师学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重症创伤专业委员、深圳市创伤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心脏学会(AHA)BL及ACL课程导师、中国心肺复苏课程导师、中国创伤救治课程(CTCT)导师。
把深圳教育新理念带上帕米尔高原 ——记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督学黄化平
推动双语教育、组织喀什教师培训、开设校长培训班、筹办喀什大学……四年援疆支教,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督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化平将扎根深圳30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新疆的教育事业,也将特区的教育新理念送到喀什、送上帕米尔高原。
高效女书记的扶贫情怀:世外桃源要美也要富饶
3月3日,差点被疫情延误的西兰花开始种植了;3月20日,年前确定的大棚蔬菜基地开始土地测量了——这些,都是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星联村第一书记许燕华计划中的事情;她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这个曾经连高速都不敢上的菜鸟司机,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奔波了大半年之后,成了开车高手。
倾力扶贫 情满山村 ——深圳扶贫“双到”派驻干部的故事
90个贫困村里的100多个驻村干部,因为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从深圳来到汕尾,在给贫困村带来实实在在变化的同时,这些驻村干部也在扶贫工作中丰富了人生,收获了感动。
留守儿童心理帮扶之路 15年前支教广西马山的深圳人张小梨重返故地,探索支教帮扶服务新模式
2014年11月,广西马山县里当瑶族自治乡里当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梨。在那里,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里当荣誉乡民”。15年前,他在里当从事了一年的支教,如今,他重返故地,开启了关爱帮扶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新旅程。
祖传三代!河源陈金明做的手工艺品成为春晚的表演道具供应商,还卖向全世界!
祖传三代的醒狮制作人陈金明说,30年来没做过别的,就做醒狮,你现在叫我做别的东西都不会了。
马峦街道杨淑球:把孝老爱亲的美德传下去
近日,坪山区2019年“最美家庭”揭晓,其中马峦街道杨淑球家庭获评“文明家庭”之孝老爱亲代表。读特记者带大家了解这个家庭的和睦之道。
深圳一“80后”保安公司员工,扎根扶贫十年
曾翔飞,男,1986年7月生,预备党员,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于2011年1月份入职深圳市福田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现为公司派驻广东省和平县东水镇增坑畲族村的扶贫干部。
在沙头角组织开展7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李广慧:投身抗疫一线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3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来自深圳的志愿者代表、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社区工作者李广慧讲述了她投身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经历。
徐倩:热心志愿服务,温暖万千家庭
为增强防疫宣传力度,她整合社区资源组建“红帽子”抗疫宣传志愿服务队;为引导儿童青少年向抗疫英雄学习,她策划开展线上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为纾解居民长期“宅家抗疫”的负面情绪,她带头组织“隔离不隔情”线上情绪调节活动……在战疫期间推出一项又一项温暖人心活动的她,是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田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主任徐倩。她是一位母亲、一名党员,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也是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
刘素球:临危受命严控院感,深入一线无愧初心
1月21日,新冠疫情流行初期,武汉尚未封城。这一天,一位有着近二十年医院感染管理经验的老院感人,依托职业敏感和从业经验,在深圳市院感工作联系群高声疾呼:“像医院这样的高风险场所,建议进入者要戴口罩,可在入口处摆放,有人指导佩戴。”这位高声疾呼的老院感人,名叫刘素球,是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医院原感染管理科主任。面对疫情之下前所未有的院感防控压力,已于去年年初主动辞去主任职务的刘素球临危受命,带着“新冠肺炎医院零感染”的使命,再次“披挂上阵”。
何素兰:抗疫老将再请缨,保障护士零感染
新冠疫情突袭,为传统农历新年蒙上阴影。在家家户户闭门不出的时候,无数医护人员选择“逆向而行”。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33年的盐田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何素兰就是其中一位。
王一品:以赤胆忠心守卫边境安全,用似水柔情守护家园平安
深圳东部唯一的综合性公路口岸——沙头角口岸,以及闻名遐迩的中英街——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关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沙头角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边检警察们正轮番上岗、不眠不休地查验进出中英街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个人。
麦佩芬:靠前战疫的“后勤管家”,言传身教的“最美母亲”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税官,是区局战疫一线的战士,更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就是深圳市盐田区税务局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麦佩芬。
韦琴:率先做好表率,社区党员才能心里有底
“只有社区党员干部先干先为,才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也只有紧紧依靠社区群众,我们才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腊月24开始至今,为守住基层这第一道防线,小梅沙社区党委书记韦琴坚持冲在一线,做好“三检查”“三到位”“三落实”,用实际行动确保防疫控疫工作安全有序、万无一失。
黄晓音:“没想过孕妇特权,因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黄晓音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孕妇。在这个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她一直坚守岗位,在平凡岗位上用执着坚守诠释最美“守护”。她就是中英街社区最美“守护者”,也是一名“最美母亲”。
崔海燕:平凡妈妈也是逆行勇士,传播真爱守候春暖花开
她是两个孩子平凡的妈妈,也是逆行的勇士。当战“疫”来时,她毫不犹豫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她就是东海社区党委委员、社区居委会委员、党建组织员崔海燕。
付翠娥:守护网格1160人安全,做疫情信息工作的“福尔摩斯”
付翠娥是一名社区网格员,肩负着网格116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担负着整个田东社区数据统计工作,她既是网格员,疫情期间做好服务居民的防控工作,当好暖心人;又是数据统计组的一名得力干将,作为80后的她,性格爽朗,朴实能干,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陈晓云:责任在心,担当在肩,疫情防控一路同行
疫情防控以来,海山街道海景社区驻站区政协委员、冠懋集团董事、冠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云,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响应盐田区政协的倡议,积极投身防控工作,带领下辖物业管理处落实居民小区的防控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措采购防控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