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扶贫工作
揭东区按照上级部署,确保区内全部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按照相对贫困人口退出程序,实现绝大部分相对贫困人口完成退出。
2018年扶贫工作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步伐 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要务
2017年扶贫工作
以户为单位,“一对一”挂钩帮扶
2015年扶贫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民间棋类及杂耍
埔田境区乡村从古代至现代,民间遗传着一种非常古朽简便的娱乐方式,为民间棋类及杂耍。它的活动形式简单,地点多为平地。从厝前到屋后,屋檐下到山旮旯草坪到沙滩,石坪面到沙坪地, 间、乐馆等。参加人物有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人数少则2人,多者3人以上,直至于10几、20人等。演棋类,搞杂耍工具有小石子、瓦片,树枝、竹子、树籽、甘蔗、植物茎杆等,此外,还有小铁圈、绳索等。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景点
埔田辖区内的文化景点主要有万竹园、鸿源湖农庄等,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按照国家AAAA级规划建设,被誉为揭东都市后花园,田园风光,生态旅游的好地方;鸿源湖农庄是一块集游、食、玩、乐于一处的绿色生态旅游园区,鸿源湖这水秀山明,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文化景点展示了埔田的美丽风采,喜迎八方宾客,共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活动之体育活动
埔田辖区内的体育活动早期主要是群众性自发的体育活动,如摔跤(“骑跤”)、拔河、顶杠、托手尾、臼脐等,20世纪30~40年代开始,随着南洋番客的往来,人们兴办起了拳馆,传授拳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埔田境区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每逢节日多举办拔河、赛跑、篮球、乒乓球等项比赛,还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参加省级体校学习,参加有关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至2015年,埔田镇的各类体育活动开展活跃,场地宽广,参加人数众多,项目多样,人口素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广东揭阳揭东区文化活动之谜语
谜语,亦称灯谜。民间传统文艺活动形式。原来的灯谜指的是贴在灯上的谜语。演化至现代,埔田境区的谜语多为贴于幕布、墙上或挂于绳子上等。直至现在,埔田镇的灯谜活动依然恢复旧制,凡逢春节、元宵节,重大庆典或重点宣传中心工作,都举办灯谜会猜。灯谜活动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
广东揭阳揭东区文化活动之锣鼓表演
埔田辖区各乡村从清朝末期到中华民国,就有锣鼓游行。游行节日多在农历正月间,有的在元宵节,有的在正月十二。每年一到规定的日子,各乡村举乡一齐举行活动,备办祭品和游艺节目,抬神出庙到街巷游行,称为游神,俗叫营老爷。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活动之英歌舞
英歌舞盛行于埔田境区的乡村有100多年历史,乡里人把舞英歌当作扶正祛邪、保平安兴旺的象征,逢年过节,英歌队穿村过巷,绕山走道上墟集表演巡游,深受民众喜爱。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舞蹈形式,在埔田镇范围内从此偃旗息鼓。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活动之歌册
潮汕地区民间流传着大量歌谣、潮汕歌册。埔田境区民间在流传、创作的歌谣、歌册也非常丰富。民间歌谣,是劳动大众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是百姓的生活、思想、愿望在有节奏的音乐性的语言中的真实反映。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活动之戏剧
埔田辖区内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戏剧就是其中的代表,埔田境区的戏剧活动主要有游神戏、祭祖戏、庆贺戏、戏园戏、相斗戏等,乡村间凡有戏剧活动,皆与当地的风俗有关,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机构设施
埔田境区文化机构设施完善,拥有文化站、影剧院、录影场、电影放映队和广播站,机构的设置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乡村科学文化知识,为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文化概况
埔田辖区的文化组织机构、文学艺术内容、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从明清到中华民国期间,缺少组织机构,文化艺术活动多为民间文化活动,形式颇隆重多样。在革命胜利前夕,人们唱革命歌曲、跳集体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歌唱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埔田境区作为老解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轰轰烈烈,境区乡村建立起农民俱乐部、宣传组(室)、业余剧团等文化娱乐机构,整个农村的文化宣传活动非常活跃。1978年1月,埔田公社成立文化站,组织乡村文艺宣传队、文化室、宣传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图书管理等工作。文化站机构延续至今。
2013年扶贫开发
实行全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一对一挂钩帮扶,使每一贫困户都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
2014年扶贫开发
积极推进全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三年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
汾水战役烈士陵园
汾水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玉联村竹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