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人和镇明星村党总支书记梁锦明:说一万遍承诺,不如给村民一个行动
“让村民看到成效才能获取更大的信任。”在梁锦明看来,说一万遍承诺,不如给村民一个实际行动。正是在这种理念支持下,5年来,他让明星村从民心涣散,变成全村人同心协力谋发展,实现了一年一小变。梁锦明说,村民的认可是他工作最大的动力,希望把明星村打造成一条精品村。日前,省委组织部授予100名同志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梁锦明是其中之一。
同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小河:扎根同德16年的老基层
图:高小河自2003年退役后,高小河到同德街工作至今,在综信、城管、民政等多个岗位任职过,目前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广州白云陈敬贤:对症下药铲除社区治安痛点
生于白云,长于白云,“70后”陈敬贤将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的安宁。20多年在基层摸爬滚打的从警历练,让他愈发从容淡定。但两年前,当他得知要担负石井街凰岗社区民警工作时,依然深感压力巨大。陈敬贤犹如一名特殊的医者,从把脉问诊,“靶向治疗”铲除凰岗社区涉黄土壤,到对症下药,组建夜间专职保安巡逻队,压制夜间警情高发态势,再到夯实基础,100%完成入户走访工作,让沉疴渐愈,该社区警情连续两年大幅下降。
广州白云陈志: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服务社区
来自湖北省洪湖市的陈志,于2011年当选白云区人大代表,2015年担任区印刷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2016年当选区党代表,2017年成为松柏岗社区非户籍委员。但不管身份、头衔怎么变,他依然初心不变,始终脚踏实地地服务社区,用心用情服务来穗人员。他也因此获得了“广州好人”“白云好人”“洪湖楷模”等荣誉称号。
广州白云冯冠杰:带领沙田柠檬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
出生于钟落潭镇沙田村的冯冠杰是名“80后”,也是沙田柠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迎来的首位大学生。7年前,在市区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他,选择回乡种柠檬,经过多年努力,打响了沙田柠檬品牌,沙田柠檬荣获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奖,其商标“沙田庆”获“广州市著名商标”称号。今年“五一”前,冯冠杰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广州白云胡欣钧:坚守工业情怀30载 在专业领域成为强者
“在自己的领域成为强者。”这是广州海同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同工业”)董事长胡欣钧对劳模精神的解读,而他自己也用30年的时间去诠释了这句话。凭着坚定的工业制造情怀,如今,他所创办的海同工业被评定为广东省机器人骨干(培育)企业,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中国制药装备协会会员,目前已获得专利80多个,以他自己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就有12项。
广州白云李振立:扎根一线勇当技术创新先锋
李振立扎根一线,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技术上的新局面,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成果。白云液压先后获得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市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荣誉。今年4月底,李振立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她把传统文化送到“家门口”
今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广州白云区永平街新顺社区为了营造欢乐喜庆、温暖祥和的节日气氛,精心组织了一场新春联欢活动,邀居民同乐。这场新春活动,除了年味十足外,还有南越彩绘沙画、投壶游戏、“海路扬帆——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图片展等传统民俗文化来助兴。此举得益于新顺社区党支部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党支部的结对共建,而谈起它们的“结缘”,则离不开在职党员史林花的努力。
黄埔街艺术演出为街坊带来新年味
日前,广州黄埔区港湾一村上演了一场热闹的迎春联欢会。联欢会现场,黄埔街秀之星歌舞艺术团以歌舞《快乐年年》,为街坊带来了浓浓的新年味。作为艺术团队创始人,何秀芳平日里不仅免费教学员学跳舞,还去老人院、社区小巷等地方用舞蹈活跃街区文化。
广州白云周武和:三年驻村 让贫困村成功脱贫
2016年5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委派城管科主任周武和赴英德市白沙镇水心村开展三年扶贫攻坚行动。三年过去了,如今,水心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400元增长到现在的14580元,比原收入增长了3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万元,已成功脱贫。
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叶志刚:扛着党旗冲在防疫应急处置第一线
在白云区公安分局的疫情防控战线上,有这么一支党员先锋队,他们连续封闭奋战了70多天,没有假期,不能外出,更不能与家人团聚。当任务来临时,他们就要穿上防护服,与时间赛跑,与危险相伴。在运送发热病人的担架旁,在核查密切接触人员的房门前,在转运入境旅客的机场,甚至在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都有他们的身影。
广州白云民警郑魏平当选“羊城杰出青年卫士”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青年民警郑魏平当选为广州市公安局第十三届“羊城杰出青年卫士”,并被推荐参评全国公安机关“复工复产”先进典型。荣誉的背后,是郑魏平及其带领的“平安白云”科技团队近90天砥砺奋战的战“疫”之路:几乎每三天完成一个新模块的研发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用10多万行的代码,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技术迭代,助力白云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马务村治安队副队长萧志明:热心帮助离家10年的流浪汉回家
近日,黄石街马务村治安队副队长萧志明放下了一桩心事,他长期关注的流浪汉老陈终于回家了!在多年送衣送物和谈心的过程中,萧志明和在黄石周边流浪10年的老陈已是老朋友。但因老陈记忆模糊,萧志明只能从只言片语中猜出他老家的地址。经不懈努力,萧志明终于在近日联系上了老陈的家人。
广州白云杨贤伟:用实干守护群众安宁
盗窃、“两抢”案件频发,黄赌毒屡禁不止,治安力量涣散……这些治安乱象一度成为黄边社区发展的绊脚石。2016年4月1日,广州市白云区鹤龙派出所挂牌成立,杨贤伟临危受命,由刑警中队组长变身为黄边社区的一名警长,面对上述复杂严峻的治安情况,杨贤伟将能干实干的作风落实到治安防控的每一处细节,帮助群众解决大量实际困难,深得社区群众的认可。
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曹燕怡
眼下,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加强涉外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在棠景街“韩国风情街”远景路周边,随着越来越多韩国籍人士回来复工复产,基层一线防疫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棠景街道办事处的一名普通政府雇员,90后“小花”曹燕怡主动请缨,凭借熟悉韩语的优势,担负起服务韩国籍人士的重担,累计为285名韩国籍人士提供居家关怀服务。
广州白云:病人健康起来就是我的快乐
从医30余载,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做到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每年主刀完成神经外科手术900余台,成功抢救大批危重病人……这位仁心仁术好医生,就是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鲁明。他每天都穿梭在门诊室和手术台之间,仔细钻研医术,工作尽职尽责,用汗水和智慧为患者解除病痛,用真诚和实力在患者及同行心中赢得赞誉。在他看来,尽管每天都很忙,但看到病人因为自己的治疗而健康起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广东省劳动模范陈建军:攻关密封胶“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日前,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市有37人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经理陈建军正是当中的一员。作为研发部门负责人,陈建军带领科技人员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持续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引领行业发展的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其中就包括填补国内密封胶行业空白的创新产品。
广州白云杜声悦:身残志坚 发奋求学
杜声悦是白云区去年唯一一位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并获得南粤扶残助学金1万元奖励。疫情期间,得到区残联关心和慰问的她继续坚持学习,希望学有所成早日回报社会。
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少年庭副庭长吴彤彤:知性柔情女法官
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少年庭副庭长吴彤彤知性柔美,会办案、能调研,全身心投入审判事业。经她审结的刑事、民事案件超3000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1199件。她业绩突出,多次获评年度考核优秀、嘉奖及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在法制岗位上展现出了
广州白云黎妮:雷厉风行抓整顿 棠溪联社焕生机
今年3月,黎妮被派驻到棠景街棠溪经济联社任第一书记,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驻村以来,黎妮显示出雷厉风行的魄力,她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铁腕开展民宅办厂清理等各项重点工作,使棠溪联社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得到持续提升。
广州白云邹江红:以党建为引领 江夏联社换新颜
自担任广州市白云区派驻黄石街江夏联社第一书记后,邹江红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走访江夏联社的每个角落,听取各方意见,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对症施策,扎实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让江夏联社重新焕发生机。
24年帮教过的失足少年无一重新犯罪
广州法院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
女公交调度“专家”对100条运营线路了如指掌
梁智伶是广州公交集团二汽二巴一分公司营运调度部的智能调度值班组长。
“铿锵玫瑰”为国门筑牢检疫防线
杨利敏作为广州海关动植物检疫专家库人才,曾获得“全国海关动植物检疫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优秀个人”,不久前还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驻守无居民海岛的国门“金花”
今年31岁的胡戎,于2016年主动申请上岛工作。5年的光阴荏苒,2021年,这名驻守在伶仃洋无居民海岛上的海关“金花”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
护羊城安全 “她”力量闪光
坚守国门,防控疫情,她们在;平安出行,护佑乘客,她们在;侦破大案要案,她们在;科研攻关,她们在。从旷野到都市,从建设现场到抗疫一线,她们以坚韧与担当,砥砺前行。
三元里街走马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赵晓钰
图:赵晓钰(前)骑车赶去处理社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最令我敬佩的是,小赵书记从正月初三开始,把‘家’安在了居委会办公室,开展全天候防疫,日夜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为居民健康筑起了‘保护墙’。
区人民医院院感科医生张志城:做一线医护人员的守护者
图:张志城(右)指导一线医护人员正确穿戴防护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抗疫一线,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职责是守护医护人员安全,避免在工作期间出现交叉感染。
太和镇各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
图1:区派驻穗丰村第一书记蔡磊(左二)检查防疫值守工作图2:镇派驻南村第一书记刘运来(右一)入户排查登记人员情况他们,是抗疫大军中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但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他们,是家中的子女和父母,但时刻心系另一个“大家庭”。...
鸦岗“90后”女孩驰援湖北
图:何少媚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场景“赴荆楚,决生死”“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广州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师何少媚支援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在疫区写下战诗,誓与新冠肺炎一决生死。
广州市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妻子获评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女家属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作出表彰决定,谢雯骊获评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女家属,同时,这对“90后”夫妻被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广州市妇联联合表彰为“最美家庭”。
广州白云:镜头下的大冈故事
李瑞苗是石井街大冈经济联社的组织员,去年11月入职。近一个多月里,她每天除了负责编排值班表、报送疫情数据、联系组织党员突击队员和志愿者等工作外,还用相机记录了疫情中一个又一个温情的大冈故事。
广州白云供电局职工黄健伦:坚守一线36年 甘当供电“孺子牛”
在白云供电局,有这么一群供电人,为市民的正常用电保驾护航,黄健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故事。
广州白云冯海祥:酿制特色醋产品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臭屁醋,又名"长寿醋"。相传起源于广东珠三角地区,距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而酿造一碗传统臭屁醋有何技巧呢?今天,我们带大家去到沙田村,该村有一名酿醋达人,一起了解他是如何酿造臭屁醋的。
广州白云李耀洪:用一生诠释初心 为群众筑起生命安全线
李耀洪是钟落潭镇黎家塘村第七经济社党支部书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黎家塘村第七经济社的负责人,他带领同事们一道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他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突发心梗,离开了他挚爱的亲朋、并肩的同事,生命定格在64岁。
广州白云:退休不褪色 退伍不褪志 同德街七旬老党员同样“疫”不容辞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同德街党员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和梁树新一样“疫”不容辞的,还有谢玉珊、郑桂林等一批70多岁的一批老党员,他们退休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广州白云:抗疫“夫妻档”舍小家保大家
当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二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他们在不同岗位,却有着同样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夫妻档”的形式冲锋在一线,用行动诠释有“大家”才有“小家”的家国情怀,成为抗“疫”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日,笔者走近其中两对“夫妻档”,记录下这样一组“执子之手,共抗疫情”群像。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他们在不同岗位,却有着同样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夫妻档”的形式冲锋在一线,用行动诠释有“大家”才有“小家”的家国情怀,成为抗“疫”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日,笔者走近其中两对“夫妻档”,记录下这样一组“执子之手,共抗疫情”群像。
广州白云夏顺连:以城市整洁为己任 忘我工作无怨无悔
夏顺连是广州市白云区环卫保洁管理所黄石保洁组组长,今年是她从事环卫工作的第十四个年头。多年来,她用辛勤和汗水,为白云大地的干净整洁作出贡献,由于表现突出,2020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走马岗社区居委会主任吕二民:居民在我心中
因为头上长了不少白发,还没到50岁的吕二民曾被小孩称为“爷爷”,坐地铁也曾被让座。吕二民的三千烦恼丝,源自走马岗居民的三千烦恼事。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走马岗社区内,生发了不少治理难题,而在走马岗先后干了14年的吕二民,虽然称谓从村委会主任变为居委会主任,但工作宗旨一直没变,那就是“居民在我心中”。居民称,吕二民善于处理社区的大小事务,极具人格魅力。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乐得社区居委会主任黎达添:乐当社区和事佬 排忧解难有担当
为居民排忧解难、有亲和力,还要做居民物管间的“和事佬”,这是嘉禾街乐得社区居委会主任黎达添的真实写照。自2008年接任嘉禾街乐得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职以来,黎达添从未停止过为居民服务的脚步,帮助居民解决水电等实际困难,让乐得社区不再矛盾重重。虽然黎达添已快50岁,但对于这样一位乐于为居民奔走的基层工作者,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添哥”。
广州白云社工赖贵林——坚持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白云社工赖贵林大学毕业后将“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作为自已理想,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今天的节目带大家了解他的助农故事。
广州白云刘绍平:辞职创业变花农 谱写“花”样致富路
土生土长的刘绍平在外面打拼20多年后,毅然决定辞职回家乡创办家庭农场,从此开启了种植花卉、绿植小盆栽的创业之路。通过潜心钻研种植技术,开创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刘绍平逐步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不仅自身致富,还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广州白云徐建华:临危不惧的新冠战“疫”排雷兵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打响后,白云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徐建华就一直奋战在PCR实验室里。他带领同事攻坚克难,自2月15日起,正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累计完成2.8万多份样本检测。由于突出贡献,徐建华近日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广州白云沈桂芳:“拼命三娘”冲在前 全力守好空港门户
从1月下旬到现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卫生院医务科副科长沈桂芳和她的团队,一直坚守在抗疫最前线,为该院锤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并带领团队守好空港门户。正因为突出的工作表现,近日,沈桂芳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党员陈鹏君:就地过年 为民服务
2021年02月11日 党员陈鹏君:就地过年 为民服务
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护士长:为活着的每一个小生命而活着
从事护士工作30年来,伍密好从来没有辜负奶奶的期盼,她通过辛勤的工作和无私的付出,将一个个健康的婴儿带到了父母身边。正是这种爱心和责任心的传递,使平凡岗位上的她,成为了新生儿的守护天使。
广州白云:女大学生村官谋划村民致富路
人和镇新兴村女大学生村官梁顺英策划的《蟾蜍养殖》,在羊城大学生村官基层创业项目策划大赛中获得第三名;她和她所在的新兴村村委会正在积极谋划让这份方案最终落地,希望成为村里的致富项目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海祥:守护“死亡线”上的生命
坚定有力的声音、和善的面孔、彬彬有礼的态度,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王海祥时的感受。在医院突发病情最多的急诊科工作,王海祥的浑身透露着一股处变不惊的稳重。这些年来,他的工作就是在“死亡线”上抢救生命,迅速、准确、高效是他工作的关键词。而王海祥,则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捍卫着医生的名誉。
广州白云女民警的平衡法――记三元里街金桂园社区民警黄凯霖
与身着警服的威严相比,换上便装的黄凯霖瞬间变得柔美娇媚。事实上,威严和柔美这两个特质在黄凯霖身上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作为一名女民警,黄凯霖身上虽不具备男民警的不怒而威,但女性的天性柔和却成为了她最有力的“杀手锏”。在三元里街金桂园社区5年的民警服务里,黄凯霖就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维护了社区的祥和安宁。
三元里环卫所环卫工人韦汉满不计辛劳甘奉献 汗滴大地润无声
在人群中看似平凡的环卫工人韦汉满,却让三元里环卫所全体人员对他赞赏有加。从1995年加入环卫工人队伍中后的近20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虽然辛苦,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现年47岁的韦汉满用这样的话语表达了他对环卫工作的热爱,并表示会坚持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