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发展旅游新业态
2017年,中山市旅游局依托孙中山等名人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华侨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研学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大众旅游新业态产品化和产业化。
广东省中山市建成全市首个公共型智能物流仓
2017年2月,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兴业路27号金辉工业园内的全市首个公共型智能仓在中山市港航智能仓储有限公司建成。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
2017年,中山市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市商务局组织中山市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完成第一、二、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系列装备博览会
2017年6月9—11日,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7首届中国(中山)光电装备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中山)高端激光应用技术展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广东省中山建成覆盖全市镇区的肉菜溯源体系
2017年6月19日,中山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通过考核验收,中山市成为广东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城市。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17年,中山市启动编制《中山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山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对接中国电子、中国电子科技、华为集团、腾讯科技等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标杆企业,支持企业参与中山市智慧城市建设。
广东省中山市建成首个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田心森林公园
2017年12月27日,广东省中山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田心森林公园)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成为中山市首个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广东省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7年,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城乡绿化建设,优化城市生态宜居环境。全市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0.84亿元,启动项目478个,完成项目380个。
广东省中山市总工会继续完善“工会+社工+义工”“三工”联动服务模式
2017年,中山市总工会继续完善“工会+社工+义工”“三工”联动服务模式,强化服务载体。
广东省中山市成立市政协“民生观察室”
2017年8月4日,中山市政协在全国首创新模式,与中山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山手机台手机软件(APP)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山广播电视台揭牌成立市政协民生观察室。
广东省首个省市合作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中山市完成
2017年10月11日,广东省首个省市合作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标志全省统一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由探索阶段转入实战阶段,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广东省中山市启用“12345”政企通即时互动交流平台
2017年3月28日,中山市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市12345政企通即时互动交流平台启用。
广东省中山市推动政务服务进小区
2017年,中山市有小区政务服务站50个,群众通过邻近的政务服务站即可咨询办理24类共49项业务,涵盖人才调动、毕业生报到、纳税证明及清单打印、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公积金缴存职工异地转入、中山通老人IC卡等事项,实现就近办事、便捷办事和错峰办理。创新服务理念,力推便民利民就近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和代办服务。
广东省中山市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7年,中山市委坚持城乡一体化,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94.7%。实施《关于推进我市村改居社区“政经分开”改革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中山市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工业效益
2017年,中山市拥有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7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96个、市级工程中心135家,全市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942家;新增认定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1家,全市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增至21家;新引进市级创新科研团队12个,累计引进创新科研团队39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36个;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市院士工作站增至10家。
广东省中山市第五次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山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全域森林小镇建设
2017年,中山市推进全域森林小镇建设,南朗镇、板芙镇、古镇镇、南头镇4个镇区获广东省林业厅批准成为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中山的“广东省森林小镇”总量居全省首位。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探索构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基础平台
至2017年底,中山市实现社会管理从单向度到多维度、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创新党政部门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社会公众自下而上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善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5届“博爱100”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资金5662.4万元,凝聚2万名社会组织成员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市民群众200万人次。
广东省中山知识产权灯饰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快速维权模式
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山市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展“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古镇模式”项目研究。该项目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推荐,于2016年底立项,调研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中山古镇模式,研究总结中山市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灯饰产业发展的经验。项目研究成果将在2018年WIPO执法咨询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上发布,成为WIPO在中国专利保护领域的第一个优秀案例。
广东省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2017年,中山市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印发《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或制度,逐步形成“1+N”政策体系。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以绿色引领发展、保护历史文化、保障公共服务、规划协同创新为原则,明确要动员凝聚各方资源,合力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格局。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
2016年7月22日,第七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广东省中山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制定《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实施方案》,明确对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镇区在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广东省中山市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
2016年,广东中山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对特定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及无债权债务企业试行简易注销程序。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2016年10月1日起,中山市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即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9月30日,市行政服务中心A18号窗口向中山市中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市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至年底,全市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0.40万张。
广东省中山市建设众创金融街
2016年,中山市通过建设中山众创金融街,出台众创金融街建设扶持政策,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的创新融合,打造创业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基地。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首届旅游文化嘉年华
2016年11月26-27日,广东省中山市在南朗镇中山城举办首届中山旅游文化嘉年华。
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推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月,孙中山故里旅游区通过省景评委和国家旅游局景评委审核,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中山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
广东省中山市获评为2016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
2016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申报工作。12月,中山市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16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是全国首批获得该荣誉称号的6个城市之一。
广东省中山市秀美村庄建设
2016年,中山市推进三乡镇、五桂山、坦洲镇和民众镇4个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创建工作,实施建设项目142个,建成项目107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5亿元
广东省中山市实施律师服务“进企业”工程
2016年,中山市实施律师服务“进企业”工程,助推本地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广东省中山市全面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化管理改革工作
2016年5月,中山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化管理改革工作作为“改革追踪看落实”的全国基层改革典型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省《南方》杂志报道。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
2016年,中山市印发《关于在全市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方案》,依托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统筹推进全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
广东省中山市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2016年,中山市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使居民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合理利用,做好居民健康和医保基金的两个“守门人”。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事
2016年11月27日,“逸仙杯”中山国际马拉松赛(简称“中马”)在中山市主城区举行。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山市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以“博爱中山城,活力马拉松”为主题,“中中”和“姗姗”为吉祥物,突显“中山、国际、博爱、安全、高效、廉洁”六大理念定位。这是中山市继2015年后第二次举办马拉松赛事,也是第一次承办国际马拉松。
广东省中山市首次实现高考“大满贯”
2016年中山市普通高考报名人数18328人,其中普通类考生15650人,高职类考生1399人,单考单招类考生1278人。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0689人,其中第一批本科上线3965人(不含港澳台联考第一批上线182人),本科上线率、第一批本科上线率及总上线率首次均排名全省第一名,首次实现“大满贯”。
广东省中山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6年,中山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作母机企业实现增加值91.6亿元,增长22.89%;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38亿元,增长32.1%,中山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装备投资额增速位列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市和顺德区)第一位。
中山广播电视台摄制首部4K纪录片《潮涌伶仃洋》
2018年12月25—29日,由中山市委宣传部策划、中山广播电视台摄制的首部4K高清纪录片《潮涌伶仃洋》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综合频道开播。
全国第一部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在广东省中山市首演
2018年12月16日,中山市政协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创的全国首部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
广东省中山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6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简称“创森”),紧扣“绿染宜居水乡,林荫和美中山”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主题,突出“心中播绿”“大地植绿”两大抓手,围绕“山”“水”“林”“城”“人”五大核心元素,市镇村一体,持续推动创森理念入脑、入心、入行,持续推动城市森林增量、提质、扩容,全域森林小镇、全域生态公益林、全民绿化行动等10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同步启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2018年10月,中山市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森林生态建设领域含金量最高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广东省中山市探索知识产权制度改革
广东省中山市探索知识产权制度改革,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经验成为全国首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中心的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和质押融资等经验分别获国务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肯定推广。2018年9月30日,中山市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的经验被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列入全省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清单(第一批),向全省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城乡社区社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
2015年起,中山市以市镇共建的形式,在镇区推进全民公益园试点建设,旨在整合镇区面向群众的社会服务项目,形成服务群众的项目集群,打造社会资源共享、功能设施集中、服务对象互容、信息交流相通的城乡社区社会服务综合平台。至2018年12月,全市建设3批次共11个镇区全民公益园。2018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中山推进城乡社区社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列入全省第一批共12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之一,在珠江三角洲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复制推广。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为群众提供精准化公共文化服务
中山市自2014年9月成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后,积极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模式,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2018年,全市270个行政村(社区)整合党建、文体、教育、民政、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方面的公共活动阵地,建设成集党员教育、宣传文化、体育健身、科学普及、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月,中山“三三三”模式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经验获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肯定,在全省复制推广。
广东省中山市岐澳古道活化建设
广东省中山市岐澳古道活化建设情况专题介绍
广东省中山市走科技绿色兴农之路
2018年,中山市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科技绿色兴农之路,实施科技绿色兴农战略,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中山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
2018年,中山市委、市政府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为全市发展的“生命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山市环境空气6项主要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增幅、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名。
广东省中山市淋浴房制造及配套企业参与起草中国淋浴房行业首个团体标准
2019年10月10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T/CNHA 1022—2019《淋浴房》团体标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发布,并于12月24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中山市淋浴房行业协会、中山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导起草,中山市内16家高端淋浴房制造及配套企业参与起草,是中国淋浴房行业首个团体标准。
广东省中山市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2019年,中山市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计量和标准化工作,推动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广东省中山市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开办企业常态化评估报告发布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调研并发布评估报告,优化镇区市场准入环境。
广东省中山市提高创新支撑能力
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提高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广东省中山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2019年,中山市发展改革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