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耀飞:当好村社带头人 带领群众奔小康
严耀飞是新市街棠涌人,也是一名老党员。他曾经在空军服役,退役后回到棠涌村委工作,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建设棠涌小学解决村民小孩读书难等问题,受到群众赞誉。
“广州好人”孙永彬获评“榜样战友”称号
笔者近日获悉,由人民出版社(人民读书会)主办、老兵网及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等单位承办、协办的“百名榜样战友风采展示”活动日前落幕,来自我区京溪街的“广州好人”孙永彬获得“榜样战友”称号
吴玉英:希望有更多人知道我的名字
在3月5日我区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暨颁奖典礼上,吴玉英蝉联我区志愿服务杰出志愿者,这已是她第四年获奖。谈及获奖心情,她坦言,没有街道的栽培关心和团队的支持,自己不可能走到今天,她能做的就是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回馈大家对她的信任与厚爱。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她的名字,这样大家就能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她
海岛罗汉松点亮彩色庄园梦
这或许也是广州市白云区京彩园艺创始人胡振辉、赖秀文夫妇对罗汉松的最初认识,而特别的是,他们选择罗汉松品种中的“名门望族”――海岛罗汉松,与传统罗汉松一般为绿叶不一样的是,海岛罗汉松有着红色、黄色、紫色等多种色彩,成为他们点亮彩色庄园梦的原点
成伟兰花园艺场国兰基地:十四年发展成我区最大国兰种植基地
在位于我区钟落潭镇东北一隅的登塘村,远远能看到一大片被隔热黑纱覆盖的土地,走近则能闻到一阵阵兰花特有的幽香。这里就是成伟兰花园艺场国兰基地。经过14年的发展,这里成为我区最大的国兰种植基地
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贾金荣:用耐心细心爱心对待每名患儿
正是娴熟的技术、优良的医德、温馨的服务,让贾金荣赢得了广大患儿及家属的好评,有时是患儿家属一句简单的“谢谢”,有时是患儿家属送的一顿仍有温度的早餐,更多的是患儿家属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如今不少患儿家属慕名而来
张秀珍:三次请缨进驻隔离酒店,用心守护群众健康
“作为一名母亲、妻子、儿媳妇,却没有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心里有愧。但作为隔离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用心付出换得隔离人员的健康,非常值得。”谈及自己坚守的防疫岗位,京溪街卫计办工作人员张秀珍如是说。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秀珍三次请缨,进驻隔离酒店开展防疫工作,在隔离酒店度过了400个日夜,赢得了隔离人员的认可和信赖。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毛小中:香菇大棚下结出了扶贫硕果
近日,白云区永平街派驻英德市石牯塘镇石牯塘社区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毛小中,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据悉,近五年来,毛小中带领工作队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引进袋料香菇高产栽培与加工项目、打造农光互补型196KWP棚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闯出了一条产业帮扶的新路子。帮扶前,石牯塘社区农民年人均收入7639元(非农),无集体收入。帮扶后,2019年该社区农民年人均收入15680元(非农),集体收入超10万元,54户202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区第二人民医院ICU护理骨干陈展标:男护士也能做好细致活
一提起护士,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温柔细心的女子形象。但是,区第二人民医院(下称“区二医院”)却有一名工作细致、业务能力突出的男护士,他就是区二医院ICU护理骨干陈展标。近日,陈展标通过理论笔试、临床处理、演讲答辩、业绩考核和民主测评等层层选拔后,从区二医院206名护士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纳入该院护理后备人才库,成为该院唯一入库的男护士
热心公益爱奉献的转业老兵
余任贵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转业军人,退休后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多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军人责任和无畏本色,在群众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被市、区相关单位授予金牌义工、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队长和志愿者驿站站长等称号。
马韧凯获评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7月2日,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半年总结会暨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脱贫攻坚中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我区帮扶干部、平塘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马韧凯荣获“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把难理解的问题讲得很有趣很生活
杨转儿,市72中办公室主任、初一年级数学老师,近日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在该校从事18年数学教学的她,教学成果丰硕,还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并多次获得区嘉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杨转儿在课堂中建立了小组学习,通过实施“一帮一”,利用“小老师”帮助“后进生”,并通过“笑声”“掌声”“欢呼声”这“三声”,激活了课堂。她还擅长把难理解的问题讲得很有趣很生活。这种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整个班级数学成绩得到了全面提升
做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老师
从教15年的邓杏芝,今年获得了“南粤优秀教师”的称号,是我区获此荣誉的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我区永平片区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邓杏芝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让学生以更大的视野探究世界。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邓杏芝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只要给予足够的爱,孩子就能打开心扉,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邓杏芝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一直在用心做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老师,用专业充实自己,用爱心拥抱学生,争取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称号
南粤优秀教师、培英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李家书
数学教师,培英中学教师李家书从教36年来不变的身份。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也锻炼出一个有趣的灵魂。平时严谨的他,一到讲台便化身幽默风趣的数学老师,亲身实践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话。他总能把枯燥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出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还会将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引入课堂,教育学生以爱国情怀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他在数学教学科研上硕果累累,所带的学生和老师也获得多种奖项。近日,他还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南粤优秀教师、广大附属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梁长春
梁长春在工作中不走填鸭式教学路线,他秉承“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理念,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爱学数学。做了多年班主任,梁长春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让他倍受学生喜爱、信任,私底下,学生们亲切地叫他“春哥”“梁叔”
社区康复人员在志愿服务中找回自信
他曾经因为好奇将一家人都带进了毒品的深渊,十几年来,在政府和社工的帮助下,他两次强戒,终于摆脱了毒品。最近,在社工引导下他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服务他人中,重新找回了人生价值。他是45岁的太和人谢生
耕耘讲坛22载,探索语文教学新路径
胡华,我区广园小学语文教师,广州市首届语文十佳青年教师,今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至今已在三尺教坛辛勤耕耘22年。漫长的教学生涯,让她对语文教育有着始终不变的执着和热爱,并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新路径,结出了一个个教育教学硕果:创新形成“三味语文”教学风格;探索出“开放式作文”教学法;开展多个省、市、区课题研究
江高派出所民警李光荣:脱下军装换警服,为民情怀未变色
在区公安分局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是警营里的老兵,从参军到转业,从戎装到警服,变化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那份军人本色和为民服务情怀
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兄弟情
每名“红门卫士”当兵的初衷可能千差万别,对于白云消防大队太和中队副班长黎剑而言,最初选择当消防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离战场更近点。而后因同是消防兵的好兄弟的光荣牺牲,让这份选择显得沉重万分。对此,黎剑依然坚定初心,决心接过好兄弟手里的水枪,完成他未尽的使命。
鹤龙派出所辅警中队班长胡光明:静能蹲守伏击 动能拦截抓捕
35岁的胡光明是一名从陆军野战部队退伍的军人。2005年,一直正义感十足、惩恶不手软的他脱下士官制服,成为了区公安分局一名警务辅助人员,并调至鹤龙派出所辅警中队任班长,协助民警开展路面巡控和打击“两抢一盗”、涉毒等犯罪行为。带着对职业的热忱,12年间,胡光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静能蹲守伏击、动能拦截抓捕”的辅警职责
广州市再生宝玻璃回收处理有限公司技术骨干麦锦昌
年近六旬的麦锦昌,从事再生资源行业已有20多年,现任区供销联社下属广州市再生宝玻璃回收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再生宝公司”)鸦岗玻璃场技术主管。工人出身的麦锦昌,二十年如一日苦研技术,倾注毕生精力,研发了一条业界公认的,实用性强、清洗效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废玻璃回收分选水洗生产线,每日可处理150吨废玻璃,比传统工艺提高了20多倍,为广州市废玻璃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拼命三郎”真性情“火眼金睛”识疑犯
从1994年来到广州至今20年时间里,一直从事保安工作的他有着不少“惊心动魄”的经历,一撩起袖子、裤腿,身上的伤疤清晰可见。同事都称他为“拼命三郎”,一遇到什么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一去车站,我就能立马看出谁是扒手。”51岁的申美华笑称这是他的“职业病”。
2013年度广州市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十佳女警、区公安分局女法医张丽萍
提起法医,很多人想到的是血污、腐臭、尸体。在这个男人都望而生畏的岗位上,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干了18年,主持勘验现场2100余起,尸体检验达810余具,进行尸体解剖610余具,在破获重大案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就是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主管技术中队法医、DNA检验室工作的张丽萍,刚被评为2013年度广州市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十佳女警。
江高镇总工会成员江树清:只有小学毕业证却读过“农业大学”
作为江高镇总工会的一名成员,他尽职尽守;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他任劳任怨;作为一位家庭成员,他独挑大梁……他就是江高镇水沥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耕阿伯江树清。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直以来,我区广大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着五彩斑斓的白云梦,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华章。从本期起,本刊与区总工会联合推出“咱们工人有力量”系列报道,介绍我区工会工作创新举措,展现工会工作者风采,挖掘各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及企业发展成就,激励广大劳动者以更饱满的热情,在建设“富民强区、文明幸福”新白云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多宗,为下水道改造四处奔走筹资,解决行路难和水浸街问题……多年来,她立足社区,情系居民,默默为社区的大事小事劳心劳力,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获评广州市优秀社区工作者等。面对荣誉,她说只是做了力所能及和份内的事,居民住得开心安心她就最开心。
“好检察官”刘宏成:心怀公平 守望公正
在案件中实现有温度的公平正义,他是法治梦的践行者;勤学善撰,他是一名立场坚定的时评员,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三观”;热心公益,他以慈善之行培养后辈的公益向善之心。他是刘宏成,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派驻东区检察室副主任,一名有20年从业经历的资深法律人。
“好志愿者”李杏桃:帮助别人,成就胸怀宽广的自己
“桃姐”李杏桃为人热心真诚,是广州从化新世纪广场志愿驿站负责人之一。2013年,凭着一腔热情,她加入志愿者大家庭。4年时间,她累计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从一名零经验的志愿者,成长为志愿驿站站长。
“好民警”李永喜:走遍黄埔,播撒交通安全“种子”
他是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李永喜,一直兢兢业业奋斗在交通事故预防战线上。其间,他作为交通安全的“守路人”,走遍区内的大型企业、中小学校和街镇社区,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筑起预防交通事故的堤坝,把平安送到居民群众的身边。
“好大姐”符女:情系社区服务街坊,她乐在其中
今年70多岁的符女是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怡乐里社区的一名热心党员义工。1996年她从工厂退休,时隔一年,便投身到社区建设的服务行列中。
“好主任”陈碧霞:用心服务街坊让社区生活更美好
顶住压力解决矛盾纠纷,历时5年,她先后帮助200多户居民成功拿到房产证。这个“红本本”,居民盼了20余年。情系长者,邀请近500名长者参加中秋慈善晚宴,她是社区独居老人最信赖的人。心系困难群众,努力为低收入群体减负,对困难百姓贴心帮扶,她用友爱之心赢得街坊们的称赞。她是陈碧霞,广州从化区江埔街海塱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好校长”许凤英:扬国学之帆,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提起广州五山小学校长许凤英,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赞不绝口——她是学生的好朋友,也是他们的好老师,更是一个学校的带头人。
“好义工”任永全:传播正能量 带动同行做公益
任永全,工作上,他是广东主持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生活中,他热心公益,长期参与社会服务并组建明星义工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慈善队伍。
“好司机”陈建明:乘客患病 暖心司机绕路送医院
2017年4月22日14时30分左右,一名年轻女乘客在搭乘286线公交车时突然腹部剧痛,随即蹲在车内垃圾桶旁呕吐。危急之际,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286线驾驶员陈建明和另一位好心女乘客伸出援手合力救助,将公交车变成“救护车”,绕路将该患病女乘客送往芳村中医院,为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好义工”宋金湖:义务指路16年,他是“活地图”
在广州荔湾区逢源街惠城社区,如果有人找不到路,只要问问“活地图”宋金湖很快就能找到目的地。从2002年至今,宋金湖在一个小摊前义务指路15年,风雨不改,被老街坊昵称为“广州活地图”。
“好义工”何贵贞:骑行四季送爱心照亮幸福夕阳红
骑行在广州海珠区南石头街巷,风雨无阻为长者送餐,她是心有大爱的暖心“送餐员”;代买食材和日用品,上门清洁卫生,她是社区高龄长者的贴心女儿;以义工为工作,入户探访、日常社区宣传皆参与,她是家综、社区居委的得力助手……她是广州海珠区南石头街纸南社区义工何贵贞。
“好校长”崔同碧:为孩子们树立助人好榜样
崔同碧,现年82岁,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原副校长,现已退休。退休前,她是一名尽心尽力的人民教师,孩子们眼中的“好校长”。退休后,回归社区,她扮演起“好义工”的角色。年过八旬,依旧忙碌,积极参加市内各大公益活动,乐此不疲。她以“雷锋”为学习榜样并实践几十载,曾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广州市道德模范、广州市义工之星等殊荣。
“好老师”廖晓瑜:把爱从“小家”传到“大家”
在天河区前进街美林湖畔小区,有一位很“出名”的老师——廖晓瑜。就职于执信中学的她深得街坊们的喜爱,也是社区孩子们的“好老师”“好家长”。她的母亲是“中国好人”陈长娣,在母亲热心公益的影响下,她继承好家风,尊老爱幼;作为警嫂,她当好“贤内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逢寒暑假,她的家更像是“孩子们的港湾”,小区的孩子寄放在她家吃喝玩乐,但她却不收邻居们一分钱。
“好水手”苏振宇:“90后”小伙跳江勇救落水者
台风“天鸽”来袭,珠江水面风大浪急,一名年轻水手毅然跳入江中勇救两名落水者。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2017年8月22日晚,施救者的勇敢行为被广州街坊和媒体点赞。这名勇敢的青年是穗水巴16船船尾水手苏振宇,现担任广州客轮公司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员。
“好老师”万寨雨:爱心助农团 助农扶农又扶志
帮助贫困农户、残障人士脱贫,借助微信平台发起纯公益性“爱心助农团”,他是有点子、有爱心的好志愿者。奔赴贵州织金精准扶贫8个月,扎实调研、对接资源,他是一名为贫困地区带去资源、带去希望的好扶贫干部。课堂上,讲授互联网思维系列课程深受党员干部欢迎;乡间里,调研探究解决“三农”问题好方法。他是万寨雨,花都区委党校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自2017年8月起挂职到贵州毕节织金县扶贫办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好司机”刘冲:偶遇火灾伸援手再显军人风采
偶遇货车起火,利用日常知识紧急灭火,他是见义勇为的救火英雄;大沙地有一条人行斑马线,因他与一众公交司机倡导成为广州黄埔区第一条“礼让斑马线”,他是文明驾驶的好司机;敬业爱家,大事小事多为乘客、同事、家人考虑,他是一名乐观踏实的退伍军人。他是刘冲,广州市电车公司第四分公司的一名驾驶员。
“好公益人”梁冬飞:投身公益20载 把行善当成习惯
梁冬飞,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会长,自1998年开始投身公益志愿活动,如今已有20载。她从一个平凡的志愿者做起,探访贫困儿童、走进麻风康复村等等。2014年,已经在公益领域活跃多年的她,用数十万积蓄成立了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发起“衣+衣=爱,让爱回家”旧衣捐赠活动,为山区儿童输送衣物。在她的带领下,该公益促进会发起多个公益项目,为社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传递人间大爱。
“好儿孙”蔡洁华:孝老敬亲 她撑起了一个家
蔡洁华,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乐于奉献;而在生活中,她是98岁老外婆的好外孙女、患病母亲的好看护、晚辈们的“御用”家教老师。她对待亲人如春天般温暖,细心、周到地关心照顾他们,撑起整个家。
“好消防员”裴忠斌:临危不惧赴汤蹈火十二载
裴忠斌,广州天河区消防大队珠江东中队队长助理,从2005年12月入伍至今,12多年来参加灭火战斗6000余次,营救遇险人员100余人。
“好老师”梁少华:送课上门,“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循循善诱,细心给予帮助,她是年轻同事眼中的“好妈妈”。为长者唱歌、为重症儿童圆梦、为游客指引讲解,她是充满干劲的好义工。她是广州市白云区永泰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从教将满33年。永泰小学优秀班主任、白云区优秀教师、广州优秀义工……她的个人荣誉很多,却总是谦虚地说“荣誉不仅是我自己的,更应该是集体的。
“好检察官”甄伟华:立检为公 不忘初心执法为民
甄伟华,越秀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他凭着对弱势群体的无限关爱,依法实施司法救助,为受害者争取救助款,让其及时获得医治;他凭着对检察事业的专注和对公平正义的孜孜以求,依法纠正司法差错,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好志愿者”朱怀军:集社会之力传递向善力量
朱怀军,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常务理事,他是热心公益的资深驴友,也是传递爱与文明的优秀志愿者。
“好司机”林裕明:帮乘客追回手机 沉稳机警获赞
在广州二汽花都恒通公司,34岁的林裕明虽然是最年轻的司机,但做事沉稳机警且为人热情。相信好人有好报的他,曾多次见义勇为,为乘客挽回财物损失。于他而言,这份与公交车朝夕相伴的工作,最简单最纯粹也最考验人。它不仅要求司机有娴熟的驾驶技术,更需要驾驶者用一双火眼金睛和一身胆识,面对未知的突发事件。
“好村民”吴水群:勤劳结硕果 带领全村致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增城区石滩镇石厦村村民吴水群的真实写照。1982年,年仅16岁的她走出家门,一直做蔬菜水果批发养家。此后,吴水群嫁入石厦村,机缘巧合下,她发现了胭脂红番石榴的商机,开始在村里引种,收益甚好。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开始该品种的种植。同时,她还组织农户一起成立广州增城民合石厦群兴水果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好志愿者”吴言东:他是生命长河里的“救生员”
他是广州献血最多的志愿者之一,也是广东五星志愿者。作为广东省红十字会捐血献髓服务队队员,吴言东18年来无偿献血162次,30多本献血证是其做公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