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红色印记
6月19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广州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工农运动”研讨会在广州市社科联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广州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特点及其重要历史意义、广州农讲所的历史地位及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贡献等历史展开交流研讨。
“云上”广交会 “老树”开新花
突如其来的疫情,虽让迈过花甲的广交会筹备工作一度出现反复,但广交会并没有因此停摆,而是向着更便捷、更智慧的新模式升级。如今,跃上“云端”的广交会,焕发出全新活力。
“互联网+中医药”的契机与瓶颈
广州作为岭南中医药的主要发源地和聚集地,中医药发展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推动广州中医药发展走前列、作表率,值得思考。
“广州欢迎您”助力文旅品牌焕发新彩
未来,广州应以创意文旅驱动城市活力、以多业态融合提升城市品质、以全域文旅彰显城市精神,推动广州文旅品牌高质量出新出彩,打造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范例。
广东构建安全稳定产业链的应有之策
广东亟需通过明确省内产业区域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本土化程度和配套能力,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积极推动产业链与国际对接等措施,打通当前产业链运作面临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为实现产业链安全稳定、增强对冲国际风险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消费体系”
广州新型消费体系建设既要与消费水平、产业基础、城市定位相匹配,更要具有培育新型消费引领者的战略远景和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强大动能的战略设计。
高质量推进广州数字经济引擎建设
全球数字化竞争异常激烈,城市是数字竞争的主战场,创新优势一旦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因此,广州需要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起跑阶段”高质量打好发展基础。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全球视野、时代背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等诸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的各方面热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详实的资料梳理和大量的数据支撑,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缘起、现状、发展、未来进行全景式的描绘与展现,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当前广州应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打造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先进城市范例。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的双城互鉴
上海出台海归新政,广州推出引进基础教育人才鼓励政策……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各地纷纷开启“抢人才模式”。那么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吸引人才,一个城市如何提高软实力?
搭建大平台 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双向交流
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和优势,采用教育“双循环”的理念,跳出固有语境,创新地为三地青少年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引导他们对国家有作为、有担当,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从特区40年经验看广州人才政策优化
相对于经济特区和其他先进城市,广州的人才政策及其施行仍有提升空间。首先是体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还存在“城市这么大,机会这么多,还愁人才不来”的思想,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政策制定的完备性和支持力度尚有提升空间,人才全链条中,各领域、各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政策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稳就业”到“保就业”,广州如何体现担当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可持续的收入流作为支撑。除了极少数人可以依靠财产性收入生活外,绝大部分人都要依靠工资性收入生活。可见,工作很重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就业就成为可持续收入流的最重要的保障,就成了民生之本。
创新少年思政教育,扣好“第一粒扣子”
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少年评论员·城事国事天下事”征文竞赛及系列社会活动,并探讨青少年思政教育如何更好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用。
广州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州需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城市和农村相互赋能、相互加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补短板强弱项
广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等因素。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研究显示,近十年来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国内主要城市比较,优势并不突出,需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抗疫国际合作中展现广州全球城市风
“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的重大紧要举措,意义非凡。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享受全球化贸易红利较多的广东,特别是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千年商都的广州,理应率先响应党中央倡导,在抗疫国际合作中发挥优势,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城市更新中寻找老广州风貌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自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改革开放40余年来,让千年古城广州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一个美丽的现代化的广州矗立在世人面前。然而,城市发展的背后也给广州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提出更多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夺取“双胜利”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一座辐射力日益强大的国际大都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疫”行动中,广州正承担特殊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广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对标对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强力推动全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并作为全市“一把手”工程,瞄准最高最好最优,动员组织全市力量加快推动广州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用好“两中心一平台”架起理论与百姓连心桥
通过打造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开放党校”、党性修身锻炼的“理论课堂”、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便民超市”,架起党的政策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暖心桥、幸福桥,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员归心、人民同心。如何用好“两中心一平台”、把这座无形而宏大的桥梁架牢加固并取得良好实效,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职责和紧迫任务。
疫情压力测试,中国经济如何答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疫情将引发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同时,由疫情引起的社会、政治等问题,正在更大范围内产生裂变连锁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再次“传播”影响到中国。如何深入分析和认识好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与影响,对于广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协同治理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民族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而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有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则在于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以科技创新推动 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市建设,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集聚优势,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实力持续扩大,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应该说,广州具有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且有待充分释放,在经历疫情考验之后,这一潜力必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以非常“组合拳”对冲疫情风险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指数化发展态势明显,对世界经济已产生连环性、叠加性、系统性的深度影响。这对于全面深嵌入全球分工体系和供应链的广东来说,将不可避免地迎来更加严峻、持续的挑战。广东要理性研判疫情,动态洞察实情,全面掌握省情,在精准管控输入性疫情的同时,更要通过纵深推进改革全面释放经济活力和改革红利,通过需求侧改革全面扩展市场规模,有序全面推进经济快速、高质量复苏。
以“全周期管理”提升超大城市治理
“全周期管理”是着眼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治理体系提出的新理念,成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这个新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子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定制经济”构建广州产业新优势
大力发展定制经济,擦亮“全球定制之都”名片,成为促进制造标准体系升级和提升“广州制造”美誉度的必然之选,对广州发展实体经济,破除无效供给,培育创新动能,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稳外贸关键在“稳份额”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把握好哪些关键环节?企业主要面临哪些痛点难点堵点?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本期《理论周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围绕稳外贸稳外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统筹应对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变局
在当前经济深度全球化进程中,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会造成什么冲击?广东是外经贸大省,珠三角地区是“世界工厂”,进出口企业正在面临着哪些挑战与机遇?如何采取有效对策稳定全球供应链?深入分析和评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影响,对于更好地提高区域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掌控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综合城市功能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州等一线超大型城市仍然能够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机制在于综合城市功能在配置境内外市场资源的优势,更好地推动了结构调整及新动能培育。
人口流动特征与春节后疫情防控对策建议
广东是湖北人口跨省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广深等珠三角城市也是湖北及其他外省人口的集中流入地。广州作为交通枢纽门户城市,节后疫情防控任务艰巨。本文基于人口流动大数据分析,提出节后疫情防控重点及对策建议。
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之际,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广州日报社联合组织召开座谈会进行学习贯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出席会议并讲话,广州地区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全市思想理论战线优秀专家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立足区位优势 共建人文湾区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这对于广东在新时代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克服疫情影响 增强产业发展韧劲
2019年,广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活力不断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6亿元,增长6.8%,增速比上年和全省水平均高出0.6个百分点。
克服疫情影响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
广州应密切跟踪分析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实施分类施策,采取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广州市帮扶省内、省外城市脱贫攻坚硬任务。
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的顺利复工复产对全省、乃至对全国的经济平稳运行和就业影响巨大。广东正以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外省籍劳动力返程的到来,特别是珠三角人口密度大且构成复杂,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无疑会面临更大压力。对此,广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各项任务。
科学抗疫,解困中小微企业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和各地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明确金融扶持优惠和企业相关税费减免等,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经此一“疫”,中小微企业困局如何破?政策举措的全力支持,能否使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迅速“回血”?
加速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推进大湾区产业变革
最近,中央将发展区块链技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明确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不仅为我国区块链技术研发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也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变革无限操作空间。
加快城市语言规划 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作为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无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还是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国务院对广州的城市定位里,抑或是在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中,都体现了对广州提升对外开放服务能力的要求。
广州战“疫”:制度保驾,温度护航
广州自1月21日通报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从收治首例病人以来,近1个月过去了,广州目前尚无一名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这对于一个实际人口近2000万、外来人口众多,尤其是湖北籍务工人员聚集的工商业、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城市,非常难能可贵,其关键就在于:制度保驾,温度护航。
广州战“疫”,让世界看到中国“韧性”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一座辐射力日益强大的国际大都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疫”行动中,广州正承担特殊作用。
广州应如何构建“全领域数字城市”
区别于工业时代、农业时代的城市运行秩序,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之一,在当前数字经济还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有必要、也有基础围绕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为重点,率先探索构建全领域的数字城市。
广州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当前,我们要科学评估疫情对广州经济短期影响的同时,更要坚定信心,科学应对,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健康稳定增长,以新担当新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加快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广州经济:聚能蓄势,动力切换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在严峻的形势下,广州的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较大压力,短期内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面向未来,我们要对广州的发展充满信心,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真正做到战略创新、战略协调、战略开放、价值共享。
广州高质量发展呈现六大特征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州等一线超大型城市仍然能够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机制在于综合城市功能在配置境内外市场资源的优势,更好地推动了结构调整及新动能培育。
复工复产阶段 广州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在如今复工复产的形势下,广州要一手应对好疫情防控,一手加快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日前,《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印发,旨在打造全国新药创新策源地、全球新药临床试验集聚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以下简称“三地”)。本期《理论周刊》邀请三位专家,共同关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如何抓住全球新一轮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强优势、补短板,全面提升全产业链协同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打好转危为机、新旧动能转换主动战
广州在做实做好“两手抓、两不误”的基础上,主动找准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确保安全有序复工之间以及转型升级中找准平衡点和突破口。
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 构建大湾区“两业融合”大平台
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两业融合”大平台,可以提供信任与数据安全保障,帮助区内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增强企业创新意识、避免同质化竞争、抵御经济环境风险、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大湾区“产业区块链”的构建应围绕可信、安全、效率三大维度展开。
城市更新中彰显岭南文化的对策
广州城市更新中,要注重注入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元素,增加文化标识。具体说来,需要有对策、有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