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煤校老教师相聚欢度教师节
原茂名矿务局(石鼓煤矿)职工子弟学校(简称石鼓煤校),在茂名市区生活的部分老教师,相约饮茶聚会,欢度2016年教师节。这是石鼓煤校解散后的第一次相聚,他们回忆当年满腔热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矿山子弟,除个别调出外单位外,多数现在个个都白了头,都退休了,现在又走到一起,倍感亲切,格外高兴!吴业华老师即席挥豪书写了一幅“一片深情”的书法贴在墙上,然后合影留念。
茂南区博物馆新馆落成
近日,茂南区博物馆新馆在茂南四位革命老战士推开馆门、多家媒体记者见证下,以简朴仪式举行了落成庆典活动。随后,人们入馆参观,接受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八坊村
最近,我和几位朋友慕名来到了信宜八坊村参观游览。这是一个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41年)至今已有13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粤西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古村落,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老艺人黄志林的木偶情怀
化州合江镇的木偶戏源远流长,尤其是单人木偶戏,所演剧目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这得益于木偶戏艺人的代代传承。 木偶戏老艺人黄志林就是当中的一位,他为传承木偶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活到老,唱到老,乐此不疲。
村东头有个广场
村东头原本有个小学,门口有个很大很大的篮球场。后来,小学搬迁了,没学生了。那个学生做操的地方就荒芜了。起先空着长满了野草,慢慢的开始有人清理干净并平整。再后来都被大家陆续占用了,堆满了晒干的麦秸秆,花生穰玉米秆之类的农作物。家家户户养的牛啊、羊啊、猪啊之类的畜生不吃这些干草,都吃起了饲料。慢慢的就不需要那些草秆了。留下一个土台子和几百米见方一片空地,成为饭市老婆婆们小媳妇们和男人们的谈天说地、博古论今的场所。有时谁家办红白事,就在那里放电影或者搬个音响唱个歌跳个舞。后来男人竞相外出打工,这片空地转而被留守女人和孩子们占领。
趣谈高州方言
高州方言内容丰富,描绘事物栩栩如生,说理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狗囊树
狗囊树和当年黄金水道的春风早已吹远了。这里只留下日渐淡去的如烟往事。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对于它们的消失,或许也是宿命。我们没有太多的遗憾,只是忘不了那艰难岁月和激情岁月,忘不了曾经繁忙的高山码头和它边上的狗囊树,因为它是一棵慈祥地驻在我们童年心坎上的姑婆树。 ——题记
塘北纪行
二十年前,到过一次塘北,那是为采访村中的自强小学。二十年后的今日,再次踏上这块热土,是为普查自然村落历史人文。
茂南云门祠动工修缮
日前,茂南区白沙村委会的云门祠动工修缮(如图),茂南区文体局、镇盛镇党委政府、白沙村委会干部以及相关人员见证了这次动工仪式。
传承古老艺术 演绎精彩人生
高州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在这里,除了有纪念西晋著名道士潘茂名以道教为主体的潘仙殿、观山寺、玉泉寺等宗教群体建筑外,还有高州市博物馆、高州市粤剧团、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等文化单位,文化韵味特别浓厚。其中,高州木偶戏传习所就位于观山山顶,一清幽之处。
源远流长的高州铜鼓舞
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始于南北朝,属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军事舞蹈之中的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军事舞蹈与乐曲。一千多年来每遇冼夫人祭祀年例或节庆都有它的活动踪迹,为群众喜闻乐见,广泛流传于高州北部(古高凉良德即治马贵镇一带)的村村寨寨。高州铜鼓舞与音乐分布于高州马贵镇境内六塘村、朗练村、周坑村、厚元村、山心村、马贵村、大西村。
茂名市首届明艺杯民乐大赛落幕
由茂南区公馆镇文化站和广东明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历时三个多月的“南粤鸣艺”茂名市首届明艺杯民乐大赛于8月6日在市区落幕。在这场精心打造的民乐盛典上,涌现了一批民乐新星,喜爱民乐的市民还现场欣赏了新老几代民乐名家及多位明星艺人带来的民乐大宴。
趁墟
趁墟,作为一种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不知多少代人的集体记忆。如果要真正感受原始农贸交易的氛围,体味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品尝家乡的味道,感悟农村别样的韵味,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趁墟是不二之选。 ——题记
小城故事
走进沙琅,你必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外地宾客光临沙琅,探究古镇新城,必定乐而忘返。本地乡贤建设家乡更是任重道远,也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觉。 沙琅是一座传统与新潮不断融汇的古镇,但愿文明古城绽放更加异彩的光华,三山三庙荫佑琅江大地风调雨顺,物阜民安。 ——题记
心中的歌儿献给党
日前,在茂名石化退管部“七一”歌诗舞展演上,由茂名石化退休干部李华毅作词作曲、河西社区合唱队演绎的《还想看看你,南湖的红船》,给人一种新鲜感,歌词主题贴切,旋律优美,受到观众的赞赏。该歌曲还被中国煤矿文工团独唱演员选入演唱专辑,受到专家的好评。
一年一度的文化之约魅力依然
一年一度的文化之约“2016南国书香节暨茂名书展”今日在市图书馆圆满闭幕。昨天,记者从“2016南国书香节暨茂名书展”现场了解到,从7月9日开展以来,书籍销售额已达到约20万元。为期10天的书展活动,每天前来图书馆踊跃参与书展活动的市民数不胜数,他们在展销现场交换、选购书籍,在阅读区安心体会着阅读的乐趣。
5节目入选省少儿花会总决赛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共有5个优秀少儿节目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总决赛,入选节目排名全省第四位。
2作品入选广东戏剧文学奖·剧本入围奖
日前,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广东戏剧文学奖评选揭晓。我市选送的由茂名市文联林锦瑛创作的六场戏曲《大山松》和由信宜市文化馆陆火琰创作的大型山歌剧《瘸脚农民牛大汉》荣获第三届广东戏剧文学奖-剧本入围奖。
流动色彩描绘心中大美
干、湿、浓、淡,在水彩纸上渲染。渔人、港湾、村落、晨光、远山等等具象南海之滨风物,在写意的笔触下,在水的调和与晕染下跃然纸上。 著名水彩画家赖为朝用手中画笔描绘家乡的山水、心中的大爱,在水彩画的一方天地中,诠释了大自然的性灵与生机,营造出心灵的宁静与大美。
陈金章向台湾中研院岭南美术馆捐赠画作
日前,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陈金章教授及其弟子胡江教授向台湾中研院岭南美术馆馈赠画作,台湾中研院岭南美术馆馆长欧豪年亲赴广州接收赠画,并向陈金章颁发收藏证书、回赠诗书画,台湾中华画院院长李奇茂等应邀出席馈赠画作仪式。馈赠典礼后,广东诗书画界多位名家与从台湾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一行举办了座谈会,就两岸美术界如何发挥岭南美术画派精神,共促两地艺文交换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故乡的云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如意的梦。梦里依稀,见到矿上又复活了火车和铁路。它不再奔向采矿的坑道,而是穿行在碧波荡漾的矿山湖畔,穿行在南、北排土场的绿树、藤萝中间。同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蒸汽和烟雾,就像林间飘动着的云。 ——题记
故乡书场
从前,乡下也有很多热闹事,我记忆最深的,除了唱大戏和吹糖人,再就是故乡书场。
穿越千年秦直道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派遣蒙恬修建了从咸阳直达包头700多公里秦直道。一直延续使用至今,现在包头、鄂尔多斯、延安等地保存遗址。公元2015年12月,全长3130公里包茂高速公路将全面开通。包茂高速简称G65,起点为内蒙古包头,终点为广东茂名,经过路线覆盖了2200年前秦直道西安至包头段的区域,这是跨越千年的高速公路。去年休假期间,我自费参加了包茂高速采风团,考察沿线的鄂尔多斯、延安、西安、重庆、湘西、桂林、茂名。从文化的视角,以秦直道为北向,开启包茂高速文化穿越之旅。 ——题记
冼太南路文化书
往事千年,岭表之南,冯冼望族。鉴江水暖,滋润汉俚。国家意志,民族和融。冼太夫人,历代帝皇赐封,一品诰命。万民祭祀,冼氏神灵,凝聚共识,强化向心,思想纽带,连接古今。冼太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精神殿堂。
童年的那张糖纸
儿时的零食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就是地里挖的红薯什么的,很少有从商店买来的。 偶尔从父亲那里得到几角钱,都舍不得用,实在是馋了,才去大队的小卖部买几粒糖。
根子八景
浮山岭 远看娇娥睡正香,微唇闭眼发含芳。汗潸登岭寻仙迹,却见逶迤五指扬。
荔枝情
孩提的时光刹那间飞逝,童真与童趣,童心与亲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无邪,令我倍感弥足珍贵。 童年的我是在山旮旯朗韶大坡度过,家境一贫如洗,经济拮据,入不敷出,那日子可想而知。那时候,要是能吃上荔枝,哪怕是一颗,也是一件十分奢侈而刻骨铭心的事情。
茂名石化做好退休养老金认证工作
2016年社保养老金认证工作从4月1日开始,茂名石化离退休人员管理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集中人力物力,科学合理安排,热情细致服务,确保认证工作有序,便捷,精确,还提供特殊人员上门服务。
同窗情
阳光柔和的冬日,梅花飘香,刘荣同学喜迁新居设宴,我们电白六中七三届高中乙班同学相聚在一起,真是喜上加喜,心花怒放。
家乡的味道
我亦曾追寻过回乡过年的缘由,现在终有感悟。大家千里迢迢挤车返乡,不就是为了找到回家的感觉,渴望品尝到家乡的味道吗?纵然奔波劳顿,始终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就是因为,亲人团聚的温暖和家乡浓郁的味道,给离家远行的人们找到了家乡情怀的归属。它不仅抚平了心中思乡的郁闷,而使涌动的乡情得以圆满,还凝聚了奋斗的动力,燃起了人生征程上的自信和希望。 ——题记
高凉礼赞
高凉古邑,人杰地灵。三千里锦绣山川,物华天宝;四千年烽火岁月,霞蔚云蒸。北倚云开之峻,南襟南海之雄。地寥廓而物华,民勤勉且谦恭。察地图,状如飞翔彩蝶;观景象,形似仙乡画屏。斯市也,古为好心润泽之百越胜地,今乃魅力四射之中华名城。
我6文艺院团参加省培训
为贯彻落实《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促进传统舞台艺术传播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环境下舞台艺术振兴、繁荣的新机遇,4月21日至22日,我市组织6个文艺院团前往广州市凤凰山培训中心参加由广东演出业协会、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广东星海演出院线联合主办的“互联网+”舞台艺术产品营销与推广培训班。
零基础零学费艺术培训火爆
从周日至周五,晚上7点30分至9:00,位于市文化广场图书馆负一楼的市文化馆河东活动中心灯火通明,艺术氛围浓郁。 市文化馆活动中心免费开放的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器乐等系列艺术培训课程,让想提升个人艺术素质的市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爱好艺术的市民如鱼得水,在这里找到了学习或一展身手机会。
《广东地名故事》在鳌头完成“压轴”之作
日前,广东新华影视文化艺术中心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广东地名故事》摄制组一行5人,在茂南区博物馆以及鳌头镇党委政府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茂南区鳌头镇对先前察看过的各名胜古迹进行连续三天的拍摄。
高凉耄老 联坛宿将
猴年正月初七,高州市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于高州市金钟书画院举行例会,回首旧岁,向往新年。是日,书画曲艺名家临场献技,十分热闹。
小城简史
城外的河 县志载:成化五年(1469)是年,巡道陶鲁主持疏浚电城河。该河在城西二里,与海道开通后,船5日可达广州。
小城简史
我老家就在城南外,护城河边。打小就看着护城河水长大,在河里摸过鱼虾,捞过金鱼草,也摘过水浮莲叶喂猪。但我一直不知道,旧时的护城河水,是从浴龙河引进的,而且经此东行,与城东的河汇合,经莲头港出海。莲头港外,海无边际,再远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公海”了。 至于河上的飞鲤桥,全然无知,那是明朝的事儿了。 ——题记
天然鸟园
河中村的村东头有条河,河北侧有一片树林,树林里一年四季都鸟声鸣鸣。村长二憨是这里的常客。特别一到春天,几乎每天都溜达一趟,不少人都问去那里干啥,里面整天叽叽喳喳的,多吵啊!你猜他说啥,你们懂得啥,这叫享受啊!
文化阐释与地方文化建设
虽然出生于茂名,直到大学毕业,我对家乡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更不了解家乡的文化,总觉得这地方太偏僻、太落后,外面的世界才是我精神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才有我所谓的文化理想。
展恢弘画卷 拓崭新视野
当我又一次饶有兴趣地观赏完六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冼夫人》,对这部纪录片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宣传冼夫人,弘扬冼夫人精神的一次新的尝试,纪录片以其创新性、震撼力和良好的观赏效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让全国各地更多的观众了解和热爱冼夫人。纪录片的播出,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作为冼夫人文化研究的爱好者,更多了一份关注,多了一份欣喜和收获。
高州文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系列活动
高州市文联在今年春节期间走进基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展示了该市文艺创作成果,营造了春节喜庆祥和的氛围,丰富了广大市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梁启作品网上播放已超24万次
由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影梅演唱、市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梁启填词、调寄杨翠喜的小曲《春情最是年例宴》于2月22日在腾讯网上播放,目前网上播放已超24万次。
信宜市举办离退休干部新春茶茗活动
羊歌盛世方报捷,猴舞新春又呈祥。近日,信宜市离退休干部代表迎春茶话会在尚旺大酒店举行。该市有关领导和全市离退休干部代表共500多人欢聚一堂,喜迎新春。
故乡那片茶籽林
近段时间,不知咋回事,晚上总不能酣睡,老是做梦,梦见故乡那片茶籽林。每次周末去高州中学探望读高一的儿子的时候,真的很想顺道回家乡朗韶大坡看一看那片茶籽林,可来去匆匆,难以成行。每每想起故乡那片茶籽林,总有一种挥不去的童年记忆,总有一种绕不开的母爱情怀,总有一种抹不掉的淡淡乡愁,那可是我梦牵魂绕的故乡啊!
故乡戏事
走出乡村,记忆中总会留下什么。我最忘不掉的,便是乡村的戏事。
家庭微信群
自从女儿坐月子,我一直在女儿家帮亲家的忙,亲家负责买菜做饭,我负责照顾女儿和孩子。虽然没有明确分工,但我们配合得很默契,每天有条不紊的围着女儿和小孙子转,直到临近春节我才准备返家。
88岁高龄的邓枢干几十年来乐为群众写春联送祝福
猴年春节即将到来,又到家家户户摘下旧春联,换上新春联的时候了。此时在电白水东新湖街三路56号,邓枢干一家又到忙碌时,在自家二楼大厅,一家三代分工合作书写春联,中午不休息,每晚写到十二点,一家人有说有笑,欢聚天伦之乐,辛苦二字不在话下。
橘花飘香
粤西鉴江起源于云开大山,流经信宜、高州、化州、吴川注入南海,汇归烟波浩淼的太平洋。 化州地处鉴江流域中部,背靠云开山脉延伸来的化北山区,较大的山岭有天堂嶂、六皇山、中火嶂、丽山等,化州城东南部是一马平川的鉴江平原,城池背后屹立着狮子岭,狮子头前面的两个山包叫上下宝山,宛若狮子滚绣球,奇哉怪也。 不知何年代,宝山脚下长出一棵柚科植物橘红树,橘果毛绒绒,橘花香飘飘,花果皆上药,入肺胃两经,具有健脾胃、行气止咳之奇效。
夜宿贡园
我口中含着一颗荔枝 这些骨肉里 浮出的历史 被我一下吞进肚子里 然后写进我的诗行 这个荔枝园 穿过厚重的历史 成为一个新鲜的词——贡园 被世人追思 或解读 或旅游
茂名市桃花粤剧团演员排练忙
连日来,茂名市桃花粤剧团演员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欣到剧团调研座谈讲话精神为动力,在忙碌的演出中,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排练,在提高演出水平上下足功夫,以增加剧团影响力、吸引力,立足茂名、面向两广,为繁荣茂名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