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2012)
011年,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关工委)围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和三年“加强基层建设工作年”的要求,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系列工作:3月,召开《纪念珠海市关工委成立10周年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4月19〜21日,开办《珠海市关工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研讨班》、12月2日,举办《市直属机关关工委主任座谈会》;举办三项活动:7月13日,《珠海市老少同庆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8月10日,《市、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学习会》、11月,《全市“朝阳读书”活动座谈会》。2011年,珠海市有关工委组织588个,15622人,同比分别增加7.30%、5.09%。
老龄工作概况(2012)
2011年,珠海市老龄工作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总目标,努力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珠海市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全市各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400多名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6万多人次。形成一个以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群体老人为重点,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现养老工作社会化,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突出以服务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以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形式进行先行先试,即社区社工服务中心签约购买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以专业社工的服务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人生活、家居生活、室外生活等照料,以及心理康复护理和巡视等各项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2012)
2011年,珠海市在册低保对象6628户12734人,发放低保金3667.1万元。实行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五保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截至2011年底,全市五保对象950户950人,其中分散供养676人,集中供养274人,年供养标准分别为8569元和9311元。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2012)
2011年,珠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58元,比上年增长16.4%。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2012)
2011年,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30.69元,较上年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8%,与上年实际增幅持平。人均消费支出为21162.14元,较上年增长3.9%。工资收入增长为拉动总收入增长的主力。2011年人均工资性收入22182.38元,比上年增长11.8%,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0.1%。主要为工资及补贴收入增长12.4%所拉动。2011年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调整部分税率,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对提高工薪阶层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社会保障概况(2012)
全市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459.9万人次,同比增长6.75%;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总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38.6%,历年滚存190亿元。平均养老金1812元,同比增长4.2%。
劳动就业(2012)
2011年,珠海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92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1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对外经济贸易(2012)
2011年,珠海市登记技术进出口合同37份,合同金额6492万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费用占合同总金额的68.6%;技术引进来源于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为最大技术引进国,涉及金额3191万美元。全年登记软件出口合同协议89份,合同金额4886万美元,执行金额1563万美元。软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对东南亚国家软件出口增长较快。2011年,与珠海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93个,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77%。其中,出口239.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98%;进口27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6%。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在珠三角九市分别排第4位、第6位和第3位。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7个,协议投资金额3亿美元,同比增长91%。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31.1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1.04亿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员14689人。
农业机械化(2012)
2011年,珠海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万千瓦,各类拖拉机1323台,水稻插秧机64台,联合收割机59台。水产增氧机械使用率95%以上,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71.5%,水稻机插率20.6%,机械化收割率90%,机耕率95%,机插指标均达到全省先进行列,成为全省机械插秧示范市之一。落实中央、省、市、区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23.76万元,办理补贴各类机具1万多台(套),秧盘6.1万多个,带动农民出资购买农业机械约1800多万元。
扶贫工作(2012)
2010年,国务院调整珠海市东西扶贫协作任务后,珠海市东西扶贫工作协作任务由对口帮扶重庆市改为四川省凉山州。2011年,市财政落实资金545万元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建设项目5个。新建卫生院1所,解决2300户1.25万人看病难问题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个,改造140户农户危房;建设吊桥2个,解决1100多农户通行困难。全市募集社会资金130万元,帮扶凉山州修建卫生院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募集50〜100万册图书捐赠给凉山州西昌市中小学校。牵线搭桥香港道德会为凉山州3000多位贫困、孤寡老人发放扶贫敬老金100万元。
珠海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2011)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9年2010年2010年比2009年增减(%)二、地区生产总值万元103866271208595812.9第一产业万元2882493235525.1农林牧渔服务业万元23612247091.6第二产业万元5439572662007517.8工业万元5067634619390118.3建筑业万元37193842617410.0第三产业万元46588065142331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万元2408432538885.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万元31162635602516.3批发和零售业万元1008603125515518.5住宿和餐饮业万元270108305...
民生得到较大改善(2011)
2010年,珠海市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市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按计划进行,市第一中学和实验中学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斗门一中、斗门和风中学扩建工程顺利开展,大力扶持民办教育,无偿划拨3块教育用地用于举办民办中小学。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在校大学生11.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2011)
2010年,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2元,增长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
关心下一代工作(2011)
2010年,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初步调查摸底全市校外教育阵地状况:建立文化教育活动阵地76个,校外辅导站58个,家长学校174个,各级讲师团(队)19个,辅导、帮教“五老”队伍107个、1216人,退休教师参加关工志愿者活动1800多人,大学生志愿者1413人。市关工委讲师团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讲课、座谈活动37次,听课青少年6270多人次。会同团委组织回乡大学生举办各种活动,有1200多人次参加快乐假期活动。高栏港区平沙镇关工委创办社区家长学校,开课8次,140多人参加学习。3月,市关工委办公室编的《珠海关工简讯》更名为《珠海关工通讯》,全年出版3期,文稿113篇。7月,市关工委办公室参与并完成市迎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6项任务。
老龄工作概况(2011)
2010年,珠海市老龄工作坚持以建立和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城乡养老制度化建设;以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社会化建设;以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着力推进老年维权法制化建设;以促进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推进老年文化多元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老龄工作创新发展;在深入开展城乡和农村养老基本情况的调查,协调有关单位、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低保、养老及医疗保障机制,解决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养”和“医”的迫切需要方面取得实效。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2010年上半年,市、区老龄办共同组织开展老年维权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区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建设。全年接待、处理老年人来信、来电和来访1093件。
社会福利(2011)
从2010年4月1日起,珠海市社会救助领域首部政府规章《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开始实施。并完成全市低保标准第五次调整,低保标准提高6%~40%,调整后标准为斗门区农村280元/人/月,斗门区城镇和其他各区(经济功能区)350元/人/月;除斗门区农村外,全市城乡实现低保标准一体化。2010年12月全市在册低保对象6636户13594人,全市按时、足额为163863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救助资金3348.81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五保对象961人,集中供养277人,分散供养684人,年人平供养标准7648元(集中供养)和7050元(分散供养)。全年全市为880人次提供城乡医疗救助,支出医疗救助金627万元。临时救助3240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132.73万元。
教育扶贫(2011)
2010年,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珠海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要求,珠海市教育局组织三批工作组深入埔仔村与市、镇、村三级领导座谈,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共同商讨“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对外经济贸易概况(2011)
2010年,珠海市合同外资1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1%;实际吸收外资1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0.6%,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10.3%。
扶贫工作概况(2011)
2010年,珠海市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全年全市实现脱贫贫困户887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0.6%;脱贫人数4528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2.5%。85个贫困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383元,人均增收708元。帮扶困难学生3279人;帮扶106名贫困户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进入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学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44个,建设茶叶基地、佛手果基地等种植、养殖基地48个,面积8224亩。规划建设9个小水电站和山泉水改造工程,帮助26个村集体参股。帮助引进企业建厂16个,帮助村办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14个。帮助建设集贸市场3个。通过帮扶,有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年帮扶贫困村改善村办公条件项目79个,建设文化室70个、卫生室67个;硬底化道路102千米,标准化农田建设3.16万亩;解决14286户农户饮水安全问题,改造贫困户危房556户,帮助653户农户纳入低保,帮助14614户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
2010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三次产业比重为2.7:54.8:4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5.2%和23.8%。人均生产总值8.07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1.19万美元。
社会救助和福利(2010)
制订《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以珠海市政府令公布。组织指导全市各区开展适当调高城乡低保标准的调研论证工作,2009年7月1日起,珠海市金湾区、高栏港经济区低保标准由230元/人·月调整至300元/人·月。
社会文化活动(2010)
2009年,珠海市精心组织群众性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户籍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即所在区级行政区)低保标准的城乡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户籍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即所在区级行政区)低保标准的城乡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珠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暂行办法(2010)
珠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暂行办法
2009年6月2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保人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负担,逐步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09年6月2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保人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负担,逐步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心下一代工作(2010)
2009年,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贯彻省关工委龙岗现场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新一年工作。各级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科学发展要求,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等老同志,情系后代,发挥优势,继续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扶弱强基”)为抓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多办实事,好事。
社会保险体系建设(2010)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389.5万人次,同比净增17.7万人次,其中,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84万、68.8万、128万、70.9万、37.7万人次。
劳动就业(2010)
2009年,在稳定扩大就业工作方面取得新成绩。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87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援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73人,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79人,吸纳粤东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6506人,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机制,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397人,完成各类职称评定4522人,人才招录、培训、评定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加大揽才引智力度,支持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来珠海创业。人事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加强,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实施;维权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劳动关系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日常监察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全年主动巡查、监察3854家用人单位,责令补签劳动合同8824份,督促支付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等3190万余元,处理投诉举报案件3474宗,案期内结案率100%;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389.5万人次,同比净增17.7万人次。五项基金当期收入45.1亿,历年积累117.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对外经济贸易(2010)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珠海外经贸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对外贸易大幅下滑。据海关统计,2009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374.4亿美元,同比下降20.06%,进出口总额在全省排行第5位。其中,出口177.83亿美元,同比下降16.01%;进口196.57亿美元,同比下降23.41%。境外投资新批企业21家,投资总额767万美元。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市外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出台多项应对危机、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搭建“进出口信用保险集约平台”,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民营企业发展资金运作机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实现新发展。珠海市政府荣获全省进出口综合二等奖、服务外包先进市二等奖、外经工作二等奖。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荣获一般贸易出口一等奖、服务外包优秀促进奖。
扶贫工作(2010)
【概况】2009年,是珠海全面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一年。
民生改善(2010)
2009年,珠海市加大民生投入。完成政府投资72.3亿元,同比增长29.8%,完成投资计划的103.7%。市财政一般预算对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六项民生总投入50.5亿元,同比增长20%;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1.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统筹区域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全年对西部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环境保护、公共交通、防灾减灾、农林水利、供水设施改造等方面投入21.8亿元。
教育帮扶(2009)
2008年,珠海市成立紫荆中学金鼎校区,紫荆中学与金鼎中学实行一体化办学;选派市直属学校校领导任唐家中学、南水中学校长,协助两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制定市直属学校中学干部挂职锻炼及教师交流工作计划,市直属学校与金湾和斗门区互派教师各12名进行交流。启动首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到专任教师的全方面帮扶工作,争取三年内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城区学校教师达到1000人。落实省内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选拔9名优秀教师派往肇庆和揭阳等市挂职任教,帮助受援地区发展教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9)
2008年,珠海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两次强台风、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确保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92.06亿元,比上年增长9%。
物价和人民生活(2009)
据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上涨4.6%。在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烟酒及用品、娱乐文教等六太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2.3%、5.4%,4.5%、2.9%、2.8%和0.4%,而衣着、交通通讯类价格则分别下降14%和1.2%。
关心下一代工作(2009)
2008年,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五老”)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关工委工作的开展。以“扶弱强基”为工作着力点,提出“四个为主”的工作方针(对青少年的各项教育活动,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对青少年的关爱帮教,要以帮教后进生和“失足、失业、失学”〈三失>青少年为主;对关工组织建设工作,要以社区〈村〉和学校等基层单位为主;在开展集体性宣传教育和个别帮教方式上,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人,以个别帮教为主)和“八到基层”的具体要求(组织队伍建设到基层,调查研究到基层,帮扶“三失”、弱势特殊群体青少年到基层,家长学校办到基层,关心外来:子女到基层,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到基层,教育、宣传文化活动到基层),坚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坚持配合帮教弱势、特殊群体青少年工作。
民政概况(2009)
2008年,珠海市民政局实现OA办公系统自动化,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服务及审批工作流程,确保服务及审批工作纳入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开展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工作部署,拟写《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草案)》和《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近期工作方案》,拟以社区自治为方向,以服务居民为重点,设立社区事务办理中心,开展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学习、调研和方案制定工作,形成《珠海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珠海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近期工作方案》。结合珠海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部署,形成《珠海市试行社会工作者制度实施方案》以及《珠海市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保障(2009)
2008年,珠海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增幅明显。全市五项基本保险参保达331万人次,综合参保率91.5%。其中,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76.6万人次、67.2万人次、83万人次、68.9万人次、35万人次,参保总人次同比增长14.23%。五项基本保险基金当年收入42亿元,支出19.8亿元,历年积累9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劳动就业(2009)
2008年,珠海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关注民生、安定民心、维护民权”为主线,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体系,基本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执法监督格局,探索出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道路。在就业再就业方面,新增就业岗位5.52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7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就业比较充分。在职业培训方面,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1.07万人、创业培训1049人、职业指导9382人,企业劳资人员培训783人。职业技能鉴定2.92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5976人,城乡劳动者就业素质有较大提高。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基本险种参保人数331万人次,期内基金征收42亿元,支出19.8亿元,历年积累99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64%,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劳动关系协调方面,日常监察用人单位4763家,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案期内结案率100%,劳动关系更趋和谐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2009)
据海关统计,2008年,珠海市进出口贸易总值468.3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85%,比上年增长17.48%。进出口总额在全省排第4位。其中,外贸出口2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61%;外贸进口25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在珠三角九市中均排名第二位。新批境外非金融类投资企业16家,投资总额820.21万美元,同比增长56.72%。珠海市政府荣获全省外贸出口一等奖、一般贸易进口一等奖、加工贸易转内销一等奖、外经工作一等奖,服务外包先进市二等奖。珠海市高新区荣获服务外包先进园区一等奖。珠海市外经贸局荣获全省一般贸易出口一等奖。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荣获服务外包优秀促进奖。
扶贫工作(2009)
2008年,珠海市安排项目扶贫资金1290万元,帮助援建项目12个。其中:重庆三县740万元,项目8个,包括人才培训项目1个,整村推进项目6个,产业化扶贫项目1个;揭西县安排资金550万元,项目4个,包括建设学校1所、整村推进项目3个,重点用于高山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贫困村饮水、通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烤烟种植与烘烤、双孢菇种植与管理、蚕桑、生猪、山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食品加工岗位培训等,拓宽帮扶地区农民增收渠道,提升自我致富能力。举办东西扶贫协作城乡统筹发展专题研讨培训班,为重庆扶贫经贸系统培训干部80名,提高对口支援地区人才综合素质及科学发展能力。安排对口扶贫资金100万元。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2009)
2008年,珠海市财政一般预算用于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42.1亿元,增长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万元,增长8.6%;农渔民人均纯收入8048元,增长5.6%。居民储蓄存款728亿元,人均存款增加8833元。
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2008)
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2007年12月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07年12月3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2008)
2007年,珠海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保障利益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协调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日趋和谐稳定、基础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发展局面。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08)
一是全力落实新出台的政策。从2008年1月起,最低生活保障的新标准及城乡医疗救助新办法正式实施。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抓好新政策的实施和落实,确保政策全面、及时、准确落实到位
社会福利事业(2008)
编制并经珠海市福利基金评审委员会通过2007年度市级福利基金预算,预计总支出1475万,用于福利事业1165万元,占本年福利基金总支出的79%。镇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如期推进。斗门白蕉社会福利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原六乡社会福利中心的五保老人已全面搬进新居。金湾区、三灶、红旗社会福利中心已动工改建和扩建,有望在2008年6月前投入使用,新的市社会福利中心也将于2008年启用。“明天计划”、“星光计划”继续实施。全市现有社区老年人星光计划项目79个,8名孤残儿童接受“明天计划”康复手术。
对外经济贸易(2008)
【吸收外资】2007年,珠海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63个,合同投资总额4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3%,实际利用外资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84%,完成实际吸收外资年度目标的111%。
城市客运交通(2008)
2007年,珠海市运输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59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98417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1.4%、13%;完成货运量1840万吨、货物周转量13亿吨千米,同比增长21.5%,12.9%。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8353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5.1%、7%;完成货运量1534万吨、货物周转量104.43亿吨千米,同比增长16.7%、2.6%。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12.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3.1万标箱、旅客吞吐量5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3%、19.5%、9.2%。珠海机场完成运输飞行起降9460架次、旅客吞吐量104.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7万吨,同比增长20%、30.3%、20.9%。城市公交完成客运量2.7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40亿人千米,同比增长3.2%、4.1%。
重大项目建设概况(2008)
2007年,珠海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的安排,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除过去主要安排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重化工业项目外,增加服务业项目、水利及排洪工程、环保生态项目、文化教育项目等,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推进的重大项目从2005年的35个、2006年的44个,上升到2007年的78个,进一步拓展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广度和深度。2007年珠海市计划推进的重大项目78个,其中重大项目47项,总投资7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重大预备项目31项,总投资2437亿元。47个重大项目实际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44个,完成投资约88亿元,完成计划的55.7%;竣工和基本完工的项目16个,占总数的1/3。31个重大预备项目全面启动。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有23个,已完成前期研究、正在报批的项目有8个。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水产养殖效益提高(2008)
2007年珠海市渔业生产平稳发展,水产养殖效益提高。渔业生产良好,整体实现增产增收,全年水产品产量18.3万吨,比上年增加0.81万吨,比上年增长4.63%。在海洋捕捞方面,由于受海洋渔业资源不断下滑的影响以及国家对海洋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全年海洋捕捞业产量达1.17万吨,比上年减少7.8%。在水产养殖方面,全年水产养殖业产量达18.3万吨,比上年增加0.12万吨,增长0.7%,养殖面积达49.22万亩,比上年增加1.39万亩,比上年增长2.9%。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成熟,珠海市主要水产品种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养殖也实现增产增收,全年南美白对虾产量达6.14万吨,罗非鱼产量达1.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78%和33.3%。特色品种的试养和推广进展顺利,斗门区的黄颡鱼、叉尾鱼回、淡水石斑,金湾区的金鲳鱼,万山区的海胆养殖等特色品种养殖面积都有所扩大。
珠海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008)
2007年,珠海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7.19亿元,增长8.4%;牧业产值5.79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23.16亿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8亿元,增长2.3%。农业服务业实现总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7%。海洋产业总产值2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渔民人均收入达7622元,同比增长8.8%。
扶贫工作(2008)
2007年安排项目扶贫资金1850万元,帮助援建项目21个。其中:重庆三县1300万元,项目16个,包括建设学校7所,卫生院1所,爱心桥两座,人才培训项目1个,饮用水工程4个,示范村建设1个;揭西县安排资金550万元,项目5个,包括建设学校两所,卫生院1所,示范村建设工程1个,农业生产基地设施建设1个。为重庆三县扶贫系统培训干部100名,提高对口支援地区人才综合素质及科学发展能力。组织珠海优秀企业赴重庆三县召开劳动力现场招聘会,现场录用农村青年赴珠海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