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2007)
第一条 为加强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以下简称低保资金)的管理,规范资金的筹集、发放,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广东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珠海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珠海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暂行办法(200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本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实现本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珠海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2007)
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解决困难群众“四难”问题(2007)
一是初步建立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关于构建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珠府办[2006]9号),建立重大疾病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1至9月,全市有1531名城乡低保对象得到医疗救助,市级财政支出基本医疗救助金76.67万元;
社会保险(2007)
出台《珠海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及时调整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实现新旧政策的平稳过渡。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05]38号和粤府[2006]96号文精神,出台符合珠海实际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企业年金制度全面铺开,有23家企业启动年金方案。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立。
就业再就业(2007)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珠府[2006]143号),从建立城乡统一就业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面,加大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力度。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失业调控工作的意见》等多个配套政策文件,珠海市就业再就业政策更加完善和细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迈上新台阶。参合率不断提高,2006年为88%,2007年达到93.8%,参加人数达到218229人,低保对象参合率为100%。
对外经济贸易(2007)
2006年,珠海市批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82个,合同投资总额4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97%,实际利用外资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3.73%。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新设项目5个,增资项目11个。
社会商品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2007)
2006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商品零售市场平稳快速发展。全年珠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2%。比全省快0.4个百分点,比全国快2.4个百分点。2006年各季度增幅较为平稳,四个季度比上年增长均超出15%。第四季度在10月黄金周和航展的双重推动下,增速明显加快。
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2007)
2006年,珠海市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线,认真落实“工业强市、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发展方针,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支持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逐渐发展壮大,各区和功能区的工业生产都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统计数据显示,珠海市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全部工业增加值3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社会保障(2006)
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突破。一年来,珠海市劳动保障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普法教育深入推进,社保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珠海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珠海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相继正式实施,率先出台《珠海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过渡办法》,受到国家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的充分肯定,认为此举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社会保险提供了经验。
劳动就业(2006)
2005年,珠海市新增就业岗位49638个,培训城镇失业人员9210人,累计安置城镇失业人员20026人,帮助1742名“4050”困难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率为63.6%,持有《再就业优惠证》“4050”人员的就业率为54.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9%,比年度目标下降0.21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良好。全市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8949人,实现转移就业11122人,转移就业率为50.5%。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成效显著,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开始启动,社保基金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五项保险参保2185761人次,比上年底增加291531人次,基金累计征收22.03亿元,同比增长18.4%。
对外经济贸易(2006)
2005年,珠海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87个,同比增长24.36%;合同投资总额38.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73%;合同外资金额2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9.71%;实际利用外资6.6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6%。获得广东省新增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一等奖、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二等奖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奖。
城市客运交通(2006)
2005年,珠海市交通系统通过政策与信息引导和市场调控手段,进一步改善珠海市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大力推广智能交通、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促进交通运输整体效能的提高,实现交通运输生产的持续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600万人次、货运量1078万吨,同比增长16.7%、13.2%;完成旅客周转量39.98亿人千米、货物周转量8.49亿吨千米,同比增长7.2%、8.9%。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74万人次、货运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1.1%、2%;完成旅客周转量1.71亿人千米、货物周转量764亿吨千米,同比增长3.2%、2.8%。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5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7.8万标箱、旅客吞吐量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9%、—3.3%;城市公交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7.29亿人千米,同比增长9.4%、10.3%。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006)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海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及时进行全面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放宽投资领域、经营条件和注册资本限制。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
2005年,珠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确保农村稳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工业平稳增长(2006)
2005年,珠海市坚持“工业兴市、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工业经济整体规模扩大、平稳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16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增加值3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非国有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同此口径)工业总产值15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7%,增加值3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7%。
存款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05)
2005年珠海市金融业运行平稳有序,本外币各项存款创历史新高,截至2005年末,珠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14.1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亿元,增幅19.1%。这是珠海市本外币各项存款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标志着珠海市金融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财政收入增幅创近年来最高记录(2006)
2005年,珠海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化解矛盾,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依法行政”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动珠海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积极改善城乡人民生活(20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万元,增长7.9%。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18万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3万元,增长11.7%。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550元,增长8.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贸易(2005)
2004年,珠海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72个,同比增长11.58%;合同投资总额33.72亿美元,同比增长30.17%;合同外资金额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3%;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13%。获得广东省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二等奖。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1.组团参加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粤台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粤港——欧洲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首次与香港政府联合开展招商活动,利用香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推介珠海,赴印度进行“香港——珠海投资环境推介会”。组织日本、韩国招商会,并成功举办2004年珠海市海洋产业推介会,均取得良好效果。2.制造业吸引外资保持主导地位,社会服务业吸引外资势头回升。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项目合同外资15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5.16%,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增资项目较多,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306个,同比增长15%;新增合同外资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港中旅、晓星氨纶等公司增资额均超1000万美元。4.欧洲各国的投资陆续增加。全年新批欧洲项目12个,但项目规模不大。
水陆交通概况(2005)
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增长。2004年全行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942万人次、货运量952万吨,同比增长37.4%、5.9%。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78万人次、货运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16.3%、14%。珠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0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4.8万标箱、旅客吞吐量5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7%、9%、20.2%。珠海机场完成航空器起降22389架次、旅客吞吐量75.4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1.37万吨,同比增长49.6%、28.8%、27.7%。城市公交企业完成客运量2.4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3.8亿人千米,同比增长13.6%、15.8%。
社会保障概况(2005)
2004年,珠海市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依法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8321个,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7.4%。2087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1741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1%;11363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圆满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失业调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从2001年的16522人,下降到2004年的5729人。
社会文化活动(2005)
2004年,珠海市大力推进“文化盛市”建设,促使政府扶持、社会主办、群众参与、遍及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教育综述(2005)
2004年,珠海市基础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12.2亿元。学校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其中教育基建投入3.35亿元,新建、续建13项重点工程,完成工程面积14.49万平方米,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得到很大发展。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制定《2004—2007年珠海市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珠海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珠海市2004—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各区教育局也制定符合各区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5)
2004年,珠海市加大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部署开展民营经济有关政策的清理工作,出台一系列支持、促进和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营造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抓好政策落实,不断完善并促进各项扶持措施的系统化、配套化、制度化。规范监督管理,加强宏观指导,促进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落实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珠海市政府赋予的职责任务,珠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内设机构设置,设立综合服务部(信息咨询培训服务部)、市场拓展部(技术服务部)和融资服务部三个部门,全力为珠海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内联企业在创业和发展中提供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具体服务,着力构筑珠海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为中小民营企业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设立5家民营信用担保公司,举办银企洽谈会,积极为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牵线搭桥。
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2005)
2004年,珠海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收支呈现出同步增长态势。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46.54元,比上年增长10.5%,消费支出为12826.21元,比上年增长9.5%。2004年度,珠海市就业者月人均收入为2728.06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就业者月人均工薪收入为2838.24元,比上年增长4.2%。主要是珠海市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另外一些特殊职业的就业者收入较高,拉动了工薪收入整体的增长;个体经营者净收入为1634.15元,增长32.4%。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突破2万元(2005)
2004年珠海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职工的整体工资水平也稳步提高。2004年末珠海市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不含私营、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共有41.2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为41万人,全年支付工资总额为82.36亿元,按年平均人数计算,2004年每一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0087元,比上年增加885元,增幅为4.6%。平均工资水平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在深圳(31928元)、广州(31593元)、东莞(25326元)、中山(22350元)之后,居第5位。
农业稳步发展(2005)
2004年,珠海市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河口型养殖渔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奶牛乳品畜牧业,大面积调减低值的水稻、甘蔗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发展高值水产品养殖、蔬菜、水果、花卉种植面积。珠海市在不断完善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形成以水产养殖为主导,包括畜牧、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的区域特色农业。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005)
2004年,珠海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9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1200亿元的预期目标,比2000年翻了一番。完成工业增加值2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8%,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是拉动珠海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社会保障概况(2004)
完成《珠海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和《珠海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草案,制定《珠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贯彻落实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的意见》,并对贯彻落实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向市政府提出执行意见。同时,社保局还对群众关注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及接续、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的处理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并提出贯彻执行意见。珠海市已建立起覆盖不同就业状态人群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高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市属国企改革中特困失业人员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及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等为辅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真正体现了医保政策视群众利益为上的宗旨。
教育综述(2004)
2003年,珠海市大学园区发展迅猛,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省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一流高校纷纷落户珠海。到2003年9月,珠海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达3.5万人,学生数在广东省各城市中的排名一跃成为第二位。
各项存款快速增长(2004)
截止12月末,珠海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73.2亿元,比年初增加97.9亿元,增长1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5.3亿元,比年初增加32.9亿元,增长14.8%;储蓄存款余额357.4亿元,比年初增加60.2亿元,增长20.2%。单位及个人定期存款占各项存款的38.5%。外币存款小幅下降。12月末珠海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8.53亿美元,比年初减少0.36万美元,减幅4%。
对外经济贸易(2004)
2003年,珠海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23个,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9.91%;合同投资总额25.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2.31%;合同外资金额15.9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1.0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4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1.62%。获得广东省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二等奖。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制造业吸引外资保持主导地位,社会服务业吸引外资增势迅猛。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项目合同外资14.28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9.4%,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二是增资项目较多,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265个;新增合同外资6.5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98%。伟创力电脑(珠海)、九丰阿科等公司增资额均超1000万美元。三是西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增长点,斗门和金湾两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16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6.15%。
水陆交通概况(2004)
2003年,珠海市交通部门一手抓生产、一手抗“非典”,使运力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2004)
2003年,珠海市先后举办抗“非典”《奉献》电视晚会、庆祝建军节电视文艺晚会、市六运会开幕式《腾飞吧!珠海》等全市性大型文艺活动20场。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少儿花会,第二十二届“滨海之声”两个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广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已经形成政府搭台,宣传文化部门协调组织,各人民团体共同唱戏的广场文化活动特色。
农业稳步发展(2004)
2003年,在经受“非典”疫情、“禽流感”的负面影响以及台风的袭击后,珠海市的农业在困境中顽强抗争,逆境求存,依然保持稳步前进的发展趋势,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渔民年人均收入5517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4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5.67亿元,比上年减少3.2%;畜牧业产值3.6亿元,比上年减少10.4%,渔业产值1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农业服务业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完成农业增加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劳动就业规模扩大(2004)
2003年,珠海市劳动就业形势继续趋于好转,工资水平等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全市2003年末从业人数35.8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5.3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5.67%和15.6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68.43亿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5.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和19.3%;平均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全部从业人员年均工资达到19631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1920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3.8%。单位从业人数和在岗人数大幅度增加。2003年年末,珠海市单位从业人员人数达到35.86万人,比上年增加4.86万人,比上年增长15.68%,其中在岗职工35.38万人,增加4.79万人,比上年增长15.61%。
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支出减缓(2004)
2003年,珠海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珠海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珠海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02.13元,比上年增长8.4%。
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04)
2003年,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的推动下,在加工出口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珠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均出现高速增长,格力电器、伟创力实业等龙头企业齐发力,珠海市的工业生产保持逐月增高的态势,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工业总产值10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3%;工业增加值2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04%,增速在全省各市中排第五位。工业对珠海市GDP的贡献率提高,贡献率达48.8%,拉动GDP增长11.4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概况(2003)
2002年,珠海市城镇单位(下同)从业人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3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7万人,增长9%,其中在岗职工30.6万人,增加3.64万人,增长13.5%。离岗职工逐步减少,离岗职工4288人,比上年减少1977人,减少31.56%。
对外经济贸易(2003)
2002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789个,同比增长1.94%;合同投资总额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合同外资金额14.97亿美元,同比增长71.75%;实际利用外资9.37亿美元,同比增长9.21%。
农林渔畜概况(2003)
2002年,珠海市采取政策、资金等支持,积极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对调整传统产业、连片规划整治低产低效农田(含新鱼塘)面积0.33平方千米以上的,给予每亩400元资金补助,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水产养殖业、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花卉园艺种植业和奶牛生态乳业畜牧业,全年调减水稻和甘蔗种植面积共14.67平方千米。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3)
根据珠海市百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新口径)1.53万元,比上年同期(按可比口径)增长5.8%,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4%。
扶残助残工作有新突破(2003)
珠海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珠海市的残疾人事业。2002年珠海共有262名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入学率为96%,比上年递增9%;8名残疾学生参加大、中专统考,录取8名,录取率为100%,是珠海市历年参加大、中专统考的残疾考生最多、录取率最高的一年。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落成使用,进一步推动珠海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实施“南粤助残工程”(2003)
从2002年6月起,珠海市政府残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残联等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实施珠海市“南粤助残工程”。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3)
2002年末,珠海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3个,文化站19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6万册。全年出版图书120种,报纸3种,杂志3种。发行电影新片80部,电影映出4382场,电影观众20万人次。全年各类文艺演出198场次(各剧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的正式演出,不含各歌舞娱乐场所和文化广场演出),观众17万人次。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3)
2002年,珠海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3)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珠海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2年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7%,高出珠海市工业增长速度2.1个百分点,对珠海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35.3%,拉动珠海市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20.5亿元,占珠海市工业的28.1%。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珠海市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珠海市工业乃至珠海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办理10件实事取得成效(2003)
2002年初,珠海市政府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到2002年底均取得实效。